越來越貴的喜茶和奈雪,能成為「中國星巴克」嗎?

2020-12-14 新浪科技

來源:愛範兒

李超凡

不久前被爆出財務造假的瑞幸咖啡,上周被納斯達克勒令退市,曾在受到資本市場青睞的「中國星巴克」神話徹底破滅。

雖然瑞幸過去常常在營銷中把自己和星巴克捆綁在一起,但兩者除了賣的都是咖啡外並沒太多相似之處,就像之前愛範兒一篇文章中所說,瑞幸的定位更類似於全家便利店旗下的湃客咖啡。

實際上在中國更接近星巴克的品牌,是喜茶奈雪的茶這兩家新茶飲的代表。早在成立之初,這兩家公司的創始人,都曾公開表示希望成為「茶飲界中的星巴克」。

與瑞幸只把這個概念作為獲取更高估值的手段不同,喜茶和奈雪這幾年的確一直在試圖向星巴克靠近。

除了在核心商圈裡開設裝飾精美引人拍照的大型旗艦店,還像星巴克一樣賣起杯子等各種聯名周邊,就連價格也在向星巴克靠齊,目前敢賣到30元的主流奶茶品牌,也只有喜茶和奈雪了。

喜茶和奈雪,真的能成為「中國星巴克」嗎?

成為「中國星巴克」,喜茶和奈雪從未放棄

談起喜茶這樣的網紅奶茶,排隊總是很難撕去的一個標籤。

三年前,當喜茶開始在各大城市風靡的時候,排隊一兩個小時能買到一杯奶茶已經算是幸運,甚至催生了不少代購黃牛,這種「排隊營銷」通過羊群效應吸引更多路人前來打卡,但也飽受詬病。

這種排隊現象一定程度也是早期喜茶門店覆蓋範圍有限造成的,不過即使門店數量遠不如星巴克。喜茶和奈雪的門店選址策略也和星巴克廣為流傳的「選址六原則」如出一轍。

喜茶和奈雪的門店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各大商圈和寫字樓附近,這也反映出他們的目標用戶:收入較高的商務白領,不過比起星巴克,喜茶和奈雪吸引的是更多年輕的上班族。

從誕生之初,喜茶和奈雪走的就是精品化和高端化路線,這從裝飾精美引人拍照的門店和高於同類品牌的定價就可見一斑。

在近幾年的擴張中,喜茶和奈雪也在不斷繼承星巴克的「第三空間」。儘管兩者的線上訂單比例已經很高,仍然不妨礙他們將線下門店越開越大,並且不斷增加門店品類,這同樣是為了鞏固高端化的定位。

星巴克是這方面的老手,目前星巴克旗下門店從高到低就有以下分類:

烘焙工坊及臻選品鑑館

臻選咖啡門店

臻選體驗吧

提供臻選咖啡的門店

普通門店

2017年星巴克海外首家咖啡烘焙工坊及臻選品鑑館在上海開業,這家面積2700多平米的烘焙工坊也是全球最大的門店,這類門店已經成為城市裡的一個小型主題樂園,承包了你的吃喝玩樂。

比如在星巴克上海烘焙工坊,除了能喝到各種手衝咖啡、茶飲和精釀啤酒,還有手工披薩、起酥點心和麵包等食品,還能買到杯子、衣服、包包等各式周邊,而價格也比普通門店要高出一些。

這種大型旗艦店除了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新鮮感,還能提升用戶對於品牌的認同度。近兩年喜茶和奈雪也沿用了這一思路進行品牌升級。

喜茶旗下就有LAB旗艦店黑金店、粉色、白日夢計劃等不同類型的門店,其中最規格最高的是LAB旗艦店,目前在已經開了10家,其中最大的深圳LAB旗艦店位於歡樂海岸一棟獨棟別墅,佔地1000平方米。

喜茶的LAB旗艦店由製冰、甜品、茶極客、插畫和周邊五個部分組成,茶飲已經不是絕對的主角,營造潮酷的格調,並根據所在城市和場地風格進行調整,比如坐擁海景的深圳LAB旗艦店就採用了「沉浸式體驗園林」風格。

圖片來自:hk01  

奈雪同樣把最大的旗艦店「夢工廠」放在深圳,奈雪稱其為「全球首家多場景體驗店。」用奈雪創始人彭心的話來說:

奈雪夢工廠基本上是按照人一天的需求來設計的,大家可以來這裡用餐,喝下午茶,甚至晚上跟朋友喝一杯,為消費者帶來全時段的美好生活體驗。

在奈雪夢工廠,共有烘焙、茶飲、咖啡、精釀、西餐、文創周邊等十五條產品線,同時承擔了新品研發的任務,這裡的歐包等烘焙產品絕大多數都是還沒在其他門店上線的新品,還有只能用會員積分消費的娃娃機和夜晚上線的BlaBlaBar奈雪酒屋。

奈雪夢工廠

無論是喜茶還是奈雪,都對看起來有點「不務正業」的周邊產品越來越重視。奈雪在線下布局「IP文創周邊+定製零食+茶葉茶具」零售,而喜茶的天貓旗艦店賣的主要就是各種聯名周邊,而在「喜茶GO」小程序,在底部菜單欄中佔據C位則是「百貨」。

很難說這不是受到了星巴克濃厚的周邊文化影響,星巴克最著名的周邊便是杯子。去年遭到一推出就遭到瘋搶的貓爪杯就來自星巴克,此外季節限定款、城市限定款、聯名合作款等星巴克杯子也令無數用戶欲罷不能。

巧合的是,喜茶與Contigo上個月推出的聯名款冷萃吸管杯,也和星巴克的同款產品有幾分相似。這也難怪,畢竟Contigo早就是星巴克聯名水杯的常客了。

從門店和產品對標星巴克,通過視覺、空間到價格等方面來營造高端感,是喜茶和奈雪這幾年一直貫徹的經營理念。

前段時間這兩家奶茶品牌頂住輿論壓力堅決漲價,有分析指出正是這種定位給了喜茶和奈雪漲價的底氣。一篇論文通過分析喜茶在大眾點評上11萬評論,發現大部分喜茶用戶對價格並不敏感。

圖片來自:DT財經

這或許就是喜茶和奈雪都想成為「中國星巴克」的原因。

星巴克的作業也不好抄

儘管喜茶和奈雪在都在學習星巴克,但在很多方面卻無法直接複製,最明顯的就是門店的快速擴張

星巴克的擴張戰略,就是在同一個商圈內密集開店,以此分流客戶減少排隊時間,也減少單店管理成本。而且不像麥當勞和肯德基這樣以特許經營為主,星巴克全球三萬多家門店中,超過一半都是自營。

雖然喜茶和奈雪同樣採取自營門店的策略,但擴張速度遠不如星巴克。喜茶目前的門店數量約為450家,其中超過一半都是去年新開的,而今年的目標是800家,而奈雪2019年新開門店數量則為174家。

相比之下,星巴克從2016年開始就宣布此後5年每年要在中國開500家門店,前兩年又把目標調高到每年600家。星巴克在上海的門店數量就接近喜茶和奈雪全部門店總和了。

即便在奶茶品牌中,喜茶和奈雪的門店數量也排不到前30名。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奶茶品牌,是主攻三四線城市的蜜雪冰城,門店數量已經超過7000家,不過基本是30平米的小店。

餐飲門店快速擴張的關鍵是什麼?是從供應鏈到生產環節的標準化,這也是麥當勞和星巴克可以迅速在全球複製的重要原因。

比起星巴克,喜茶和奈雪的產品標準化程度其實並不高。奈雪創始人彭心在接受36氪採訪時就指出,新式茶飲製作工藝很複雜,行業機械化程度又很低,對依賴人工依賴程度高,一家門店往往配備十幾個到幾十個員工,想開小店也難。

奈雪共有近14000名員工,其中80%以上的人全在門店,需要培訓三個月才能上崗。

而咖啡行業不僅咖啡豆供應鏈成熟,咖啡製作機器自動化程度也很高,因此即便是一百多平的門店也只需要幾個店員,反觀奶茶的茶葉、新鮮水果等原料則較難把控。

蜜雪冰城這類奶茶品牌之所以能快速擴張,就是因為儘量避免採用生鮮水果這樣標準化程度低的原料,主打冰激凌和珍珠類奶茶,然後才可能在開放數千個加盟商的同時保持品控。

正因為標準化程度不夠高,喜茶和奈雪的的成本也相對更高,需要更高的價格來維持利潤。但奶茶產品本身的差異並不大,要讓消費者為願意花30多塊買一杯奶茶,就得靠品牌溢價了。

越來越像的奶茶,靠什麼吸引消費者?

奈雪去年發布《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顯示,中國茶飲市場規模在2019年將突破4000億元,這是咖啡市場總規模的2倍。

奶茶成了新的創業風口,奶茶店越開越越多,可我們手裡的奶茶卻越來越像了。曾有媒體進行統計,發現不少奶茶在logo、文案、外觀、茶飲名稱和原料上都高度雷同,不同茶飲品牌相互指責抄襲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奈雪的茶的創始人彭心發朋友圈指責喜茶抄襲

說到底,就是奶茶這種產品的壁壘並不高,產品的同質化難以避免。雖然喜茶和奈雪申請手上也有一些專利,但主要集中在外觀和設計上。

因此對於茶飲品牌來說,如果不是走低價路線,就要想辦法提升品牌認同度,不斷推出新品來刺激消費者是喜茶和奈雪常用的手段。

號稱「靈感之茶」的喜茶,光是去年就推出了240多款新品,平均1.5天就有一款新品出爐。但這也並非長久之計,一方面這樣密集的新品轟炸很難持續,另一方面產品迭代過快也不利於推動標準化。

更加根本的解決方案是,讓自己不僅僅是家奶家店,而是像星巴克那樣成為一個生活方式品牌,甚至是一種文化符號。無論是開設大型旗艦店還是賣周邊,都是在賣奶茶之外,經營一種生活方式。

不過與星巴克的「第三空間」不同,喜茶和奈雪的門店設計少了一些商務風,更多是潮酷的極簡風或明亮的ins風,目的是打造一個讓年輕人休閒娛樂的「第三空間」,因此即使喜茶和奈雪的門店越開越大,也很少看到端著MacBook在工作的商務人士。

喜茶粉紅主題店

這種經營方式是否能讓喜茶和奈雪成為「中國星巴克」還不好說,但從喜茶超過160億元的估值來看,至少資本市場是青睞的。

至於消費者是否願意花費和星巴克相當的價格來買一杯奶茶,還需要更多時間來證明,你的選擇又是什麼?

相關焦點

  • 誰能真正能打敗星巴克?必然不是瑞幸,但可能會是奈雪和喜茶
    但就在此時,兩個同樣年輕力壯的勁敵,又在星巴克背後站了起來。喜茶和奈雪の茶,這兩個更低調務實的選手,已經悄悄闖入了星巴克的大本營。星巴克的第三空間正在被喜茶和奈雪佔領在瑞幸的擴張邏輯裡,有一個最基本的預設前提是:中國人為什麼不愛喝咖啡?
  • 喜茶、奈雪の茶這些本土的新式茶飲,能在中國市場打敗星巴克嗎?
    對於新茶品牌而言,許多新茶品牌的願景是成為真正植根於消費者心中的生活方式以及對生活的態度的飲料品牌,就像星巴克、Costa咖啡一樣,但星巴克在全球已經擁有20,000多家商店,在中國擁有4,400多家商店,顯然即便是頭部品牌如喜茶和奈雪,與星巴克相比是遠遠不夠的。
  • 星巴克、喜茶、奈雪茶月餅你搶購了嗎?
    星巴克作為「咖啡一哥」,它的所有聯名、跨界等營銷策略都是很受人關注的,這或許便是小眾高端生活品牌「上下」與之合作的原因。星巴克和「上下」合作的禮盒一共有兩種,分別為「星月霽茗」和「玉兔攬月」。「星月霽茗」禮盒中包含白瓷羅漢杯、「花窗」系列彩色釉瓷香爐;「玉兔攬月」禮盒中則含有「玉兔」紅手繩、「嫦娥奔月」中秋主題絲巾。
  • 喜茶、奈雪悄悄漲價跨入30元時代,奶茶星巴克化,你還會喝嗎?
    工資沒漲,奶茶漲價今天知名奶茶品牌喜茶漲價2元迅速登上熱搜,與此同時,奈雪的茶也被曝出漲價,雖然漲價幅度不如喜茶,但原本就不便宜的兩個奶茶品牌漲價,瞬間將奶茶市場拉入30元的高端時代喜茶在2019年第四季度推出了新品豆豆啵啵茶,價格從原先的25元漲到27元,而其他的多肉葡萄、芝芝莓莓等也從原來的28元、30元漲價到30元和32元。不過喜茶方表示,喜茶並不是全線產品漲價,因為材料的成本費原因,只有某幾種特定的飲品漲價,也不是網友所說的因為疫情原因漲價。
  • 為什麼喜茶和奈雪與上市無緣?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尹軍峰說,在過去的幾十年甚至一百年裡,茶原料的加工和生產都圍繞著一杯衝煮的生葉茶進行。可以與新茶飲料的量產相匹配的體系仍在完善中。國茶實驗室創始人羅軍也指出,中國茶品種是咖啡的幾十倍、數百倍,而且發酵程度分為多種類型,與咖啡相比,茶的標準化還有很長要走的路。
  • 相愛相殺的喜茶奈雪,從奶茶咖啡掐到人造肉,星巴克:有被冒犯到
    時下,奶茶等新茶飲可以說是年輕人現在的最愛,幾乎每個周末都能看到奶茶店門口大排長龍,朋友圈也能常常看見有人曬在喜茶、奈雪的茶門店打卡,還有網友表示不給喝奶茶的男朋友必須分手!確實,喜茶和奈雪的茶可以說是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兩款茶飲品牌。
  • 「喜茶」「奈雪的茶」雙雙尋求上市,誰家會成為茶飲市場的星巴克?
    據悉,中國頭部奶茶品牌喜茶與奈雪的茶尋求於 2021 年年底前在香港上市,近期已先後與多家投行接洽,遴選承銷團。喜茶HEYTEA創立於2012年,原名為皇茶ROYALTEA,為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以各類休閒飲品為主打產品的直營連鎖品牌。喜茶的消費群體主要以集中在白領階層與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年輕一代。
  • 「喜茶」「奈雪的茶」雙雙尋求上市,誰會成為茶飲市場星巴克?
    據悉,中國頭部奶茶品牌喜茶與奈雪的茶尋求於 2021 年年底前在香港上市,近期已先後與多家投行接洽,遴選承銷團。喜茶HEYTEA創立於2012年,原名為皇茶ROYALTEA,為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以各類休閒飲品為主打產品的直營連鎖品牌。喜茶的消費群體主要以集中在白領階層與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年輕一代。 2018年起,喜茶開始進軍海外市場,先後於香港和新加坡開設門店。據相關資料披露,喜茶目前為止已經成功完成三輪融資。
  • GO喜茶、星巴克、奈雪的茶……吃「假肉」將成為健康時尚新選擇?
    銥星導讀近日,喜茶推出的人造肉漢堡上架即售罄,越來越多的知名餐飲品牌相繼推出各類人造肉產品,國內餐飲行業人造肉概念近期漸趨火熱。隨著更多餐企的踴躍入市,人造肉產品也將會從小眾化逐漸走向大眾化,逐漸演變為餐飲業健康時尚新趨勢。喜茶推出的人造肉漢堡「未來肉芝士堡」正式上線,據說市場反映較好上架即售罄。
  • 奈雪的茶再融資,奶茶界星巴克越來越有「內味兒」了
    在速途網看來,奈雪的茶不止步於做奶茶,而是向外界展示新式茶飲行業的多元可能性,更像是變身「奶茶界星巴克」的角色,藉助升級產品品類、拓寬服務場景來傳遞茶文化。從「茶飲」到「ALL-IN」,「第三空間」由來已久除了產品自研、更迭上新節奏外,奈雪的茶試圖營造「第三空間」,將門店打造成為家庭和工作以外的休閒去處,頗有向星巴克的商業模式看齊的意味。
  • 奈雪的茶、喜茶們撕掉網紅標籤
    三年前,以奈雪の茶、喜茶為代表的新茶飲開始崛起,它們的門店開始出現在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的購物中心裡。它們的產品開始出現在你我的朋友圈裡。那時候新茶飲確實像極了網紅。在朋友圈裡,有人會曬排隊買茶的照片。而評論區往往會有人問:好喝嗎?比較一下,海底撈天天有人排隊,大家認為是海底撈服務好的標誌。排隊時候送幾盤瓜子,給一副撲克牌,消費者就感動了。
  • 海底撈都不敢漲價,為什麼喜茶和奈雪就敢?
    所以當喜茶和奈雪の茶(後稱奈雪)部分產品漲價,頭部奶茶品牌正式邁入「 30 元時代」之後,血管裡流淌著珍波椰的年輕人們立刻把「喜茶多款產品漲價 2 元」這個話題頂上了熱搜。現實是,被寵愛的永遠有恃無恐。喜茶和奈雪也以「優質原材料及物流價格上調」為由回應了漲價,但並沒有像西貝和海底撈那樣回調價格。
  • 喜茶會成為中國的星巴克嗎?
    現如今,80、90、00後已成為社會的消費主力軍,這一代人成長於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的時代,與父輩追求物美價廉不同,他們已不再只滿足於性價比和「量」的消費,轉而更為關注產品的品質,注重生活享受和個性化表達。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新興消費群體的出現為喜茶這類「網紅品牌」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 喜茶、奈雪的茶,你們爭奪「新式茶飲之王」的樣子有點好笑
    兩家主攻陣地均在一線城市,最重視深圳和上海。在開店選址上,喜茶和奈雪的茶門店基本都集中在內環,多在一些高端購物中心和寫字樓附近,走精品、高端化的路線,主打商務白領人群。從價格來看,喜茶和奈雪的茶是唯二兩家仍然單杯定價浮動在30元上下的品牌——正好卡在星巴克和一點點中間。
  • 星巴克、小罐茶、喜茶、奈雪在現場分享了什麼?
    近10個小時的乾貨內容,20多位分享嘉賓、上百個行業品牌,星巴克、小罐茶、喜茶、奈雪的茶、茶顏悅色……飲品行業都來了。  大會有哪些精彩瞬間,跟著圖片回顧一下——  咖門出品  昨天,咖門2021萬有飲力大會圓滿結束。
  • 海底撈都不敢漲價,為什麼喜茶和奈雪就敢?| DT數說
    所以當喜茶和奈雪の茶(後稱奈雪)部分產品漲價,頭部奶茶品牌正式邁入「30元時代」之後,血管裡流淌著珍波椰的年輕人們立刻把「喜茶多款產品漲價2元」這個話題頂上了熱搜。現實是,被寵愛的永遠有恃無恐。喜茶和奈雪也以「優質原材料及物流價格上調」為由回應了漲價,但並沒有像西貝和海底撈那樣回調價格。
  • 星巴克/喜茶/奈雪……爆紅徐州人朋友圈的粽子,我們一頓吃個遍!
    原標題:星巴克/喜茶/奈雪/李子柒/灰豆…爆紅徐州人朋友圈的粽子,我們一頓吃個遍!、灰豆、喜茶、奈雪、五芳齋、李子柒…利星行奔馳食尚美食之旅第三站,幾乎把粽子界網紅都集齊了。喜茶制粽禮盒喜茶粽子回歸啦,這次的包裝走的新式國潮風,口味走的混搭風,一盒6個口味,鹹口甜口都有照顧到。在喜茶,萬物皆可波波,端午粽子也不能逃過這個命運。奶茶波波粽&豆豆波波粽,甜品女孩表示心動指數100分。
  • 年輕人失去新鮮感後,喜茶和奈雪出了這些招,有用嗎?
    2018年,奈雪以60億元估值成為行業首個獨角獸。喜茶在2019年拿到新一輪融資後,估值也增至90億元。隨著行業走向下半場,資本顯現冷卻勢頭。2019年,獲得過億融資的僅有喜茶、樂樂茶、茶顏悅色三家,新品牌的機會窗口正在關閉,部分中部和尾部品牌開始淘汰出局,頭部品牌在急速擴張後集體進入深耕階段,瑞幸等各路跨界玩家來勢洶洶。爆紅之後,茶飲品牌們將如何持續吸引消費者?面對競爭,如何建立自己的護城河?身處行業核心圈層的幾家頭部品牌或許能告訴我們答案。
  • 茶、咖不分家!喜茶與星巴克的成功有何共性?
    去星巴克喝「茶」,去喜茶與奈雪的茶買「咖啡」,沒錯,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玄妙」!去年,星巴克連推8款茶飲新品;喜茶與奈雪的茶相繼上線咖啡飲品。咖啡頭部品牌對茶飲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茶飲頭部品牌想要分食咖啡市場,茶飲與咖啡就這樣被自然融合在一個消費空間裡。
  • 如果喜茶和奈雪上市,會值多少錢?「造富」運動正當時!
    #財聯社稱:奶茶當紅品牌喜茶和奈雪,計劃於2021年在香港上市。如果喜茶和奈雪真去了香港上市,小夥伴們想充值當個小股東的話,就會有點麻煩,畢竟還得開個香港交易所的帳戶,大概率也不會在滬港通的交易標的裡面。不過這也沒什麼關係,不一定就要成為股東嗎,要不喝茅臺當個股東可就不容易了。不扯這個了。今天所說,假如喜茶和奈雪上市的話,會值多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