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的劉女士給體育健康特搜組打來電話,說自己購買的位於龍崗區的一套金地地產旗下的公寓存在收房後面積嚴重縮水的情況,為此,體育健康特搜組記者也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了解情況。
據了解,2018年底,劉女士經過朋友介紹,在位於龍崗區龍城大道附近的金地龍城中央三期,購買了一套45平的公寓房。兩年後,也就是2020年底,劉女士終於等來了收房的時刻。然而,當劉女士真正走進自己購買的新房當中時,發現房子的實際使用面積嚴重縮水。
劉女士說,當初自己在看戶型時,銷售人員宣稱這個房子的面積要比同樓層相同戶型的大出兩個平方,而且最關鍵的是,這個戶型設計最合理,因此劉女士這才下定決心買了這個45平的公寓。然而沒想到的是,收房後劉女士到鄰居家一看,發現鄰居家43平的房子反而要比自己45平的房子實際使用面積大出將近兩個平方,這多花了錢反而住進更小的房子,這讓劉女士難以接受。
不僅如此,據劉女士介紹,當初在購買這套房子的時候,銷售人員介紹說房子陽臺會有一半的面積屬于贈送,只收取另外一半的費用,可事實也並非如此。劉女士說,遇到此情況的並非只有她一人,整個單元各個樓層這個房號的業主都遇到了這樣的情況,為此大家希望讓開發商金地地產公司給出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不過卻遲遲得不到金地地產公司的回覆。
為了核實小區業主們反映的情況,體育健康特搜組記者在業主的指引下來到了金地龍城中央物業管理服務中心了解情況。在這裡,一名自稱是該項目負責人的男子接待了記者,不過他以公司有規定為由婉拒了記者的採訪,之後他也承諾將會向公司匯報相關情況並在48小時之內給記者一個答覆。
一天後,金地地產旗下的項目公司針對業主反映的情況發來了相關說明,說明中地產公司認為他們並不存在所謂的銷售欺騙,首先針對面積縮水問題,地產公司認為他們當初在買賣合同中已經和業主明確約定了各戶型單位的建築面積和套內面積,並且也做了明示,因此不存在欺騙。二來針對反映的部分陽臺面積有出入問題,地產公司認為買賣合同中《風險提示》已經明確標明:由於各戶型單位陽臺形式較多,具體面積大小,形狀,採光條件等因位置不同而有所差異。目前個別業主提及的陽臺面積按照全面積計算,也符合相關測繪規範。
另外在說明中,地產公司表示鑑於目前的情況,項目人員正在協商溝通相關解決方案,接下來會與業主們積極溝通,努力妥善解決該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