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封筆之作《鹿鼎記》改編成影視作品共有五個版本:1984年香港梁朝偉版、同年臺灣中視李小飛版、1992年香港周星馳電影版、1998年香港陳小春版、2000年香港張衛健版。最喜歡看的鹿鼎記就是陳小春演的。把韋小寶的形象給詮釋的入骨三分,又突出了陳小春的自己特點。陳小春的韋小寶是我看完原著後,覺得和本身的人物最貼近的,我也喜歡他的表演風格。 陳小春版《鹿鼎記》拍的有思想,看完之後,可以讓人思考,從中有所感悟.不像其他版本的看完句看完了,沒有什麼可以引起人思考東西。
雖然諸多版本中飾演韋小寶的演員皆為成年人,但陳小春出演之時已過而立之年,年齡差異之大導致眾多觀眾一時難以接受,認為此版小寶太「老」;但從另一個角度審視,正是由於生活的歷練,陳小春雖是極盡滑頭之能事,但一顰一笑間已然流露滄桑感,使得該劇中的小寶從一開始就以成熟態出場。金庸原著中刻畫的小寶,聰明伶俐滑頭自始自終未變,但在生活汙水的浸染中,「小寶那流氓無產階級的習性,已逐漸變本加厲。他的人情練達,世事洞明,已更多地有諷刺意義。」
陳小春版本裡面的演員個個都演的好,人物形象刻畫很形象生動,就跟本色演出似的。 臺詞劇本寫得好,尤其是每集都有陳小春自己想像的場景,造型和心理臺詞都太搞笑了。裡面逗比真多,多隆天地會的人,不說話看著都覺得好好笑。很多網友都認為陳小春版韋小寶則最為經典 ,百看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