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有儀式感的下午茶,在這裡

2020-12-13 企鵝吃喝指南

「下午茶對英國人而言是什麼?」

「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1 | 麗茲酒店

到達倫敦的第一天下午,我穿著灰撲撲還起球的毛呢外套,背著愚蠢的大書包,拖著四處刮花的行李箱,出現在皮卡迪利大街的麗茲酒店門口。

十分鐘後,我換上露肩連衣裙,踏著九釐米高跟鞋,走出更衣室,寄存好行李,方才走向前臺,跟侍者確認, 在兩個月前搶訂到的下午茶座位 。

很作嗎?並沒有。坐進麗茲酒店棕櫚庭 ( Palm Court )的那一刻,你會明白,在這裡喝下午茶,多隆重都不為過。

你或許聽說過麗茲酒店的那些光環——上百年歷史,倫敦乃至全英國最有名的下午茶聖地,英王愛德華七世、邱吉爾、卓別林都曾到訪……

但名聲再大,也蓋不過棕櫚庭自帶的華麗氣場。烏金與暗粉勾出古典線條,玫瑰花在小天使身旁盛放,復瓣的枝形吊燈晶瑩惑眼,經四壁鏡面交相映照,給桌椅和銀制餐具都籠上了一層暖色輝光。這裡就像個閃閃發光的巨型珠寶盒,調動每一個細節以滿足你對貴族生活的想像。

有人形容棕櫚庭的裝潢風格是「戲劇式」的奢華,其實在這裡喝下午茶的體驗也近乎戲劇。右邊是一對老夫婦,穿著考究,銀髮紋絲不亂;左邊一桌像是閨蜜聚會,各個打扮入時,還帶著精巧的小禮帽。頭髮花白的老紳士彈著鋼琴,身著燕尾服的侍者悄然而至,為你斟上紅茶,皇家伍斯特骨瓷茶杯上繪著藍色勿忘我花。

這裡有18種茶可供挑選,Ritz Royal English以肯亞、阿薩姆和錫蘭紅茶拼配而成,滋味平衡協調,而Earl Grey的精油香氣則略顯張揚。

下午茶中的三明治,本來只是為了墊墊肚子,口味也大多是固定的幾樣。麗茲並沒有離經叛道,但每一種三明治咬下去,都有驚喜的小小巧思。

火腿三明治的醬汁調了黃芥末,增添微妙的辛辣刺激感。黃瓜芝士口味額外加了蔥和小茴香,香氣更加豐富。就連最常規的雞蛋美乃滋三明治,也放了細細切碎的幹蔥和西洋菜,多了一絲脆爽。

說是三層下午茶,其實先端上來的只有兩層,中間的現烤司康,要等出爐後才坐著小推車款款而來。司康跟別家不太一樣——發得蓬鬆白嫩,口感柔如小圓麵包,但這並不是英式司康外脆內軟的傳統口感。它也許能迎合很多人的口味,對我而言卻過分精緻了些。(好吃的傳統司康在哪?接著往下看!)

▲關於司康應該先塗果醬還是奶油的問題,請看文末彩蛋

好在草莓果醬酸甜馥鬱,德文郡凝乳奶油也香濃柔滑,配上司康還是美味。

英國的甜品雖然好吃,但往往容易偏甜,麗茲顯然針對這一點做過調整。馬卡龍和慕斯用覆盆子來增加酸度,泡芙的卡仕達醬調味清淡,巧克力塔增加了微苦的咖啡奶油,總之甜度都非常克制,口感也精緻得挑不出什麼毛病。

吃到一半,侍者還會用小推車送來兩種切片蛋糕,具體口味一年四季都有變化。當天是草莓奶油和杏仁椰子蛋糕,又回歸到傳統英式甜點紮實厚重的風格。

從茶、三明治到甜品,只要吃得下,都可以無限添加。不過三層點心加一塊大蛋糕已經足夠飽腹,剩餘的時間可以喝喝茶,聊聊天,請帥氣的英國小哥來給你拍照。

「為什麼人們都愛來麗茲酒店喝下午茶?」我問他。

「因為它的名氣,因為完美的環境、氛圍,因為……麗茲不會讓他們失望。」

是這樣沒錯。世事總有這樣那樣的不順,生活總有泥沙俱下的時刻,可是麗茲不會讓你失望。幾十年上百年過去,棕櫚庭依舊金粉交錯,富麗輝煌。你知道,這裡永遠有藍色勿忘我花的骨瓷茶杯,永遠有新鮮出爐熱氣騰騰的司康。侍者永遠穿著三件套的燕尾服,金色紐扣閃閃發亮。周圍的顧客永遠衣著整齊,輕聲細語,桌上永遠鮮花盛放。

在這裡,你可以暫時關掉手機,放下KPI和OKR,忘記長長的待辦事項。你可以盛裝打扮,醉心於一杯香氣四溢的伯爵奶茶,專注把司康上的草莓果醬抹得均勻又漂亮,咬下一顆酥甜的馬卡龍,充飽電量,重整旗鼓,然後去向這坑爹的人生宣戰。

2 | 貝蒂茶屋

當然,英國人喝下午茶,也不總是要那麼隆重。

在北部的約克郡,要問當地人都去哪裡喝下午茶,回答十有八九是——貝蒂茶屋(Bettys Cafe Tea Room)。貝蒂在約克郡有好幾家分店,約克城裡的店人氣最旺,但老店其實在哈羅蓋特。

它也有白桌布,銀餐具和定製的骨瓷茶杯,可氛圍跟麗茲完全不一樣。

窗簾是灰色格紋,老紳士端坐窗邊,穿著半舊的羊毛針織衫。桌花和餐具都是低調的綠白配色,銀茶壺甚至被時光磨得略微發暗。

薄荷茶、伯爵茶和Bettys Blend都試了一遍。Bettys Blend是極標準的英式茶,不出挑,但容納度很高,加糖加奶,配司康配甜點都合適。

三明治有火腿番茄、蒔蘿雞肉、雞蛋美乃滋三種,都是親切的家常口味,只可惜鹹度有點飄忽。

司康這東西,看似做法簡單,其實傲嬌得很。我曾自己做過,在中國、英國也吃了幾次,大多偏幹,一咬就撲簌簌掉屑,有時還能嘗出泡打粉的味道。麗茲的司康走了另一個極端,蓬鬆柔軟,卻因此丟了層次感。

唯有貝蒂的司康,標準得如同教科書,外殼酥鬆微脆,讓人想起烤得恰好的黃油餅乾,內層柔軟輕盈,不太甜,卻嘗得出麥香。你甚至不用抹果醬奶油,直接啃就很美好。

家常也有缺點,例如甜點跟麗茲比,就不夠精細,甜度也偏高。幸而用料紮實,配上紅茶還不錯。

這並不影響我對貝蒂茶屋的愛。它不華麗不高貴,但足夠溫暖。老夫妻牽著手進來,在窗邊坐下,為對方斟一杯熱茶。小朋友跟著家長進來,乖乖坐好,卻又忍不住跑到鋼琴師身旁好奇打量。另一桌家人在慶祝女兒考上大學,舉起的香檳杯裡氣泡歡騰……

▲貝蒂樓下甜品屋,也是一派甜蜜溫暖的模樣

人生需要麗茲那樣隆重的儀式,卻也需要貝蒂這樣暖心的熟悉感。約會在這裡,生日在這裡,升學加薪,挫折失戀,都在這裡。有什麼值得慶祝的事?去喝杯茶吧。有什麼不開心的事?也去喝杯茶吧。

英國人日復一日,把下午茶喝成儀式,喝成紀念,喝成生活中的日常,以至於二戰士兵離鄉千裡,在大撤退中狼狽逃亡,喘息稍定之時,也不忘燒水,泡茶,配一個粗糙的司康

▲ 敦刻爾克撤退的一艘小船上,士兵在喝茶圖@dirkdeklein.net

我問約克郡一位老紳士:「下午茶對英國人而言意味著什麼?」

窗外綠蔭如蓋,陽光正好,他端著茶杯想了想,鄭重告訴我:

「它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彩蛋 | 英式下午茶怎 么喝?

我從來不覺得吃吃喝喝,有什麼「必須遵循」的規矩。但下午茶既然是一場儀式,了解這些細節,也許能幫你更好地完成它的儀式感。

1 | 先倒茶還是先倒奶?

從前平民百姓喝茶,會先倒牛奶。那其實是因為茶杯質量不夠好,先倒熱茶可能導致瓷器破裂。

但用骨瓷茶具的貴族不用擔心這一點,對他們來說,先倒茶便於品嘗茶的原味,奶量也更好控制。

2 | 怎麼攪拌?

加奶加糖後的攪拌也有講究,像這樣隨便攪攪,勺子在杯裡叮噹亂撞,是不行的。

▲ 錯誤示範!

應該像這樣前後攪勻,勺子不要碰撞杯壁。

攪拌之後,勺子記得放回茶託上,不要留在茶杯裡。

3 | 司康怎麼吃?

三層下午茶,要從下往上吃,這個大家都知道了。不過,單是司康這一層,也有講究。

烤得好的司康,中間自然有一條裂縫,要從這裡對半掰開。有些英國人堅稱司康不能用刀切開,他們說:「司康這麼脆弱精巧的小東西,你怎麼忍心用一把冷冰冰的刀把它切開呢?」

其實主要原因是,掰開的司康表面凹凸不平,更能跟果醬和奶油結合啦。

4 | 先塗奶油還是先塗果醬?

說實話,英國人自己也沒吵出個結果。

康沃爾郡人會先塗果醬,再放奶油,因為果醬質地稀薄,更好抹開。先抹奶油的話,表面太滑,果醬塗上去很容易四處亂跑。

但德文郡人堅稱應該先抹奶油,用熱度讓它稍微融化,而果醬點綴其上,賣相也更好看。

兩方都有理,所以說真的,不用太在意,你開心就好。

但是,塗好的司康要像開放三明治一樣直接吃,或者掰成小塊,不能把兩片司康再蓋回去當三明治啃——果醬和奶油會擠得到處都是的!

麗茲酒店

地址:150 Piccadilly, London. W1J 9BR

價格:54英鎊/人(約470元人民幣)

貝蒂茶屋

哈羅蓋特店:1 Parliament Street, Harrogate. HG1 2QU

約克店:6-8 St. Helen's Square, York. YO1 8QP

:傳統下午茶 - 18.95英鎊/人(約165元,不可預約)

Lady Betty下午茶 - 32.95英鎊/人(約286元,可預約,點心更多)

文 | 丁小穗

圖 | Min

想了解更多英國內容?

戳藍字連結閱讀往期文章

01. 你以為英國人自古以來都不會做菜?呵呵

02. 夢想中的美食遊樂園,是倫敦這座菜市場的模樣

03. 英國人真的天天吃炸魚薯條嗎?這裡是他們自己的回答

04. 喝精釀,怎麼能不去英國?

相關焦點

  • 我追尋的儀式感下午茶,有這些足夠
    好看的下午茶千篇一律,儀式感下午茶各有各的不同。對追求品質的生活的人們,下午茶是一個可以提升生活格調的關鍵,很多人都為此花費了不少的心思。其實,下午茶並不一定要很多好物助力,一直覺得有這些就足夠了。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下午茶是難得的放鬆時間,這個時候喝上一杯水果茶或冷飲,吃上一塊甜甜的小蛋糕,什麼煩惱什麼憂愁都能輕鬆甩到腦後。想要打造出理想的下午茶時光,怎能少得了這些顏值單品的助力。
  • 小喜年:儀式感滿滿的優雅英式下午茶
    食用下午茶是都市生活中的普遍現象,它既能夠讓人們在身體最容易感到飢餓的時間段補充能量,又能通過準備精緻的食物、茶水的過程彰顯食用者的個人生活儀式感,因此十分受歡迎。今天,小喜年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儀式感滿滿的傳統英式下午茶文化。
  • 英式下午茶與惠靈頓牛排,生活需要儀式感
    說起下午茶,就想問問你有沒有看過電視劇《唐頓莊園》,起源於17世紀英國的下午茶在這部經典劇裡經常會看到,高貴的女士們穿著華麗的衣裙,帶著精美的帽子優雅圍坐在一起,眼前鋪著白色蕾絲臺布的桌面上,擺放著全套精緻的中國瓷器或者純銀茶具,旁邊的茶車上一定備有美味的茶點,來自東方珍貴紅茶的品鑑極具儀式感。
  • 精緻生活需要儀式感,解鎖下午茶高級玩法
    巧克力閨蜜的下午茶,巧克力是永遠不會缺席的甜點,最近愛吃的巧克力是來自比利時,被稱為「巧克力中的愛馬仕」的Pierre Marcolini,他家擅長在巧克力上大玩花樣,每一個系列的巧克力都是創意滿滿,限量款奧德賽之戀星空系列巧克力禮盒更是一份獨具辨識度的下午茶必備甜點。
  • 只需從一餐充滿儀式感的下午茶開始
    "與茶為伴歡娛黃昏,與茶為伴撫慰良宵,與茶為伴迎接晨曦。"不知從何時起,下午茶已經成了一個放鬆自己,犒賞自己的最好時機,在那一刻可以完全放空自己,享受眼前美好而短暫的生活。從飲茶文化發源來講,最早下午喝茶的國家則是古代中國,在茶聖陸羽生活的年代,唐朝人已經用精美的茶具搭配水果和糕點來喝茶了。下午茶能成為一種既定習俗的文化方式,主要源自於英國人。"英式下午茶" 主要分為low tea和high tea兩種。low tea一般是英國悠閒的貴族或上層社會在午飯後享用三明治、小煎餅等茶點。
  • 合肥超高逼格的下午茶就在這裡 享受最愜意的下午茶時光
    一段美好的下午茶時光,能夠為我們帶來無限的愜意滋味,合肥元一希爾頓酒店鶯蝶舸大堂吧9月推出全新「繽紛下午茶」系列,新鮮爽口的水果搭配各式精緻西點,繽紛下午茶。 鶯蝶舸大堂吧Indigo Lobby Bar在合肥元一希爾頓酒店度過一個完美愜意的下午時光
  • 俏茶:堅持做一杯具有儀式感的茶!
    身處鬧市,卻安之若素,有這樣一家茶飲店,讓你找到生活的儀式感!它的名字像她的風格一樣,清新淡雅--俏茶!這裡有甜而不膩的奶茶,少女心的甜品,就差一個愛生活的你。生活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時代,俏茶想要告訴你,喝茶也可以變得精緻和有儀式感,儀式感是生活的調味劑,酸甜苦辣鹹其實可以由你任意搭配。
  • 正山小種的下午茶
    老穀倉和新大廈,過去和現在,前世和今生,都有那麼多的故事。 北方大致秋冬季節都吃糖炒慄子。慄子的焦糖風味成了秋冬北京的城市氣息。這些天有點閒適,喝朋友送來的紅茶,配自家的糖炒慄子糕和糗紅豆糕。 如果下午茶吃帶殼的糖炒慄子似乎有點不正經。
  • 喝茶需要儀式感!村上春樹說:廣州人生活的儀式感離不開茶?
    都說喝茶需要儀式感,從賞茶、洗器、投茶、燒水、注水等,每一個細小的環節無不體現著愛茶之人 對茶的敬畏之心。村上春樹在自己的文章中說:儀式感是很重要的事情。儀式是什麼?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它的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它時刻不同。把一件單調普通的事變得不一樣,它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簡單生存。
  • 最有儀式感的「愛茶帝」: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則端起茶盞道「君不可一日無茶也。」一句話道出了乾隆皇帝一生對茶的摯愛。如果乾隆皇帝生在現代,他應該是最具有帶貨能力的網紅皇帝了。他風流俊朗、才華橫溢、知識淵博、見多識廣,最難得的是他更是一個靈魂有趣的人。對於他所鍾愛的茶,他花了很多的心思,可謂是一位茶學大師。
  • 不要張口就說自己在喝下午茶 真正的英式下午茶是這樣的!
    做為英國軟文化的實力代表之一,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堪稱當之無愧。它是一種高格調的儀式,亦是講究與品位的旗幟。若用中國通用話語表述,下午茶是高大上的典型與傑出代表,是一種奢華享受。
  • 下午茶的起源是?看這裡就夠了
    「3點了,要不要一起hea個下午茶?」坐在後背的同事小張轉過頭問我。喝下午茶儼然成了同事每天的一個習慣。下午茶始於西方並逐漸在全球範圍流行開來,那它的起源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慢慢的,這種風化在英國逐漸風靡,上流社會的夫人們,把下午茶看成比晚餐略微隨意些的一種交際方式。在裡昂,開始有了專門的下午茶館給夫人們提供方便,也僱用年輕時尚的女性當服務生來提高格調。紅茶庭院開始產生,也就是室外的茶館。四周綴有植物,流動著新鮮的空氣,可以散步和跳舞。從4月春暖花開,到10月的秋葉漸黃,紅茶庭院供應著最有格調的下午茶。
  • 小罐茶打造「月亮郵局」 重拾過節的儀式感
    為了讓2018中秋節更有節日的儀式感,小罐茶在北京藍色港灣打造了一間「月亮郵局」,9月15日至9月24日期間,現場參與者可在小罐茶提供的節日專屬明信片上寫下自己的祝福和思念,嫦娥、玉兔和太空人將化身快遞員,替你將祝福和思念送達。您有一份來自月亮郵局的祝福請查收你有多久沒有寫過信,沒有寄過明信片了?
  • 精緻下午茶必備,MBV Tea攜多款茶品獻禮
    下午茶不只對英國人來說意義非凡,也是全世界每個現代人必需的小儀式,因為它不只是忙裡偷閒,更是一次自我重啟。正式傳統的下午茶,吃的不僅是那些特別的甜點小食,也是在吃一份優雅和一份好心情。畢竟,讓人們能夠無憂無慮地享受輕鬆一刻,就是一場正式下午茶存在的意義。
  • 小仙女們的下午茶, 要喝就喝最優雅的英國皇室御用茶
    困意滿滿的仲夏午後忙工作、忙學習好不容易湊出時間想來場慵懶放鬆的下午茶卻總是挑花了眼也想不好去哪家拒絕將就!我們小仙女們的下午茶必須是最優雅最富儀式感的!最正宗的英倫風最權威的女王親準英皇室御用茶真的有這麼完美的好去處嗎?
  • 愛喝下午茶的你,可知道國內與英式下午茶的區別?
    從飲茶文化發源來講,最早熱衷於下午喝茶的民族,理應是一向以茶文化著稱的古代中國。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將下午茶發展為一種既定習俗的文化方式,則是英國人。英國人的飲茶習慣始自1661年。那麼我國的下午茶與英國人的下午茶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就讓我們看看兩者之間差別。
  • 北京下午茶特輯 | 最好吃的五家星級酒店下午茶,你漏了哪家?
    而至於中層和最上層的甜點,印象最深的還是寶格麗酒店的招牌義大利提拉米蘇,非常好吃,底部溼潤的奶油,中和頂層略帶苦味的巧克力,夾在一起,滿滿的幸福感。另外這裡的馬卡龍也不要錯過,配得上「少女的酥胸」一名,輕輕一捏就酥掉了,入口柔軟且略帶黏性。
  • 英式下午茶約起?
    第七任貝德福德公爵夫人曾用一壺茶、麵包、黃油和蛋糕拯救了她和朋友們下午的飢餓感,這一始於上流社會帶有沙龍性質的新愛好由此流行起來,喝茶也就成為結識朋友和分享八卦的社交方式,外出喝下午茶像現在的社交網絡一樣開始蓬勃發展。在英國,約咖啡還是約下午茶,要看對方是誰、為什麼目的、想見面多長時間、有多鄭重、花費是多少,等等。
  • 英國的下午茶文化
    這位公爵夫人家裡的晚餐非常時髦地定在晚上八點鐘,這就使午餐和晚餐之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而每到下午四點鐘左右,安娜就會餓得要命,她抱怨說自己「有種下沉的感覺」。於是她要求僕人們每天在傍晚的時候把茶、麵包、黃油和蛋糕一起裝在託盤裡,送進她的房間。這種在下午喝茶吃茶點的行為很快變成了她的一種習慣,她開始邀請朋友也加入進來。就這樣,下午茶的儀式就從安娜的「小需要」中誕生了。
  • 深圳:人生鮮有比全心全意享受下午茶這一儀式更令人愜意的時刻
    Henry James在小說《貴婦畫像》裡說:「人生鮮有比全心全意享受下午茶這一儀式更令人愜意的時刻。」下午四點,是英國人雷打不動的下午茶時間。倒一杯紅茶再配上精緻的茶點,和自己的三兩好友,享受在陽光下那一刻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