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楚安開展《一代偉人毛澤東與廬山情結》宣講活動
「山」的革命詩詞。梅楚安先後背誦《西江月·井岡山》、《七律·長徵》、《清平樂·六盤山》、《念奴嬌·崑崙山》、《水調歌頭·井岡山》、《七律·到韶山》、《十六字令·山》、《七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憶泰娥·婁山關》、《沁園春·雪》等十首毛澤東詩詞,感受毛澤東大氣磅礴的革命情懷。
-
毛澤東詞《西江月.井岡山》探秘
毛澤東毛澤東既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同時又是一位獨領風騷的偉大詩人。戰爭年代毛澤東所寫的《西江月·井岡山》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詞篇,最近,筆者在接觸參觀井岡山的老同志以及在整理有關史料時,有幾點發現,特予以披露,以饗讀者。《西江月·井岡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
毛澤東詩詞我非常喜歡。經常賞析,吟誦,歌唱。
非常喜歡毛澤東詩詞,它氣勢磅礴,志存高遠,讀起來總感到有一種雄渾大氣,讓人感到豪邁,振奮,提氣。目前已正式發表過的,我幾乎都能背誦。用詩詞譜寫的歌曲多數也都能吟唱,如浪淘沙北戴河,沁園春雪等。我對毛澤東詩詞是情有獨鍾,不但自己喜好,還教我的孫女朗讀背誦。每首詞我都賞析研究,比如寫作年代,背景,創作前後都有哪些大事發生,等等。
-
精細賞讀毛澤東詩詞之四—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他領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使中國人民真正站了起來。今天的幸福中國就是在此基礎上改革發展而來的。利用自己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緊密結合中國人民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毛澤東一生還寫下了數十首思想性與藝術性高度統一的古典詩詞。
-
【毛澤東詩詞賞讀】《西江月·井岡山》
西江月·井岡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導敵軍宵遁。附:陳毅同志跋 《西江月·井岡山》錄毛主席所作《井岡山》詞,調寄西江月。此詞作於1928年夏。當時我軍主力赴湘南。敵軍企圖襲取井岡山。毛主席親率一個營將敵擊退。此詞表現出我軍以少勝眾不可震撼的英雄氣概。是役,井岡山根據地賴以保全,有扭轉戰局的作用。讀此詞令人增長志氣,可視敵軍如草芥。我認為新中國人民應有此氣概,而且已經有此氣概。
-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毛澤東
重上井岡山:1965年五月下旬,作者重上井岡山遊覽視察。先後到黃洋界和茨坪。在茨坪居住期間,了解井岡山地區水利、公路建設和人民生活,會見了老紅軍、烈士家屬、機關幹部和群眾。黃洋界: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個是八面山、雙馬石、朱沙衝、桐木嶺。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從一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到這次重來,已經過去了三十八年,作者卻覺得只是彈一下指、揮一下手的短時間。
-
毛主席詩詞《西江月·井岡山》賞析
西江月·井岡山【作者】毛澤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導敵軍宵遁。賞析這首詞毛澤東通過對黃洋界保衛戰的描寫,滿懷激情地歌頌了井岡山將士堅守根據地的英勇鬥爭精神,表達了詩人從容不迫,以不變應萬變,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天才般的戰略戰術的思想。詞上闋寫戰鬥場面,下闋寫戰鬥經過。全詞採用描寫與敘述的方法,描寫景象宏偉,敘事清晰凝鍊,極富藝術感染力。
-
再讀毛澤東詩詞(4)《西江月•井岡山》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組織了秋收起義。10月,率領秋收起義部隊進入井岡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次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餘部和湖南農民軍同毛澤東部在井岡山寧岡礱市勝利會師。會師之後的兩支部隊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軍委書記兼黨代表。這一年,毛澤東35歲,朱德42歲。他們開始了密切合作的戰鬥生涯。
-
毛澤東詩詞中的「興觀群怨」
「興觀群怨」是孔子對古典詩詞社會功用的高度概括,歷代諸多詩詞理論家都傳承了這一思想。毛澤東深受孔子詩詞功用學說的影響,又兼有波瀾壯闊的人生閱歷和獨領風騷的創作技藝,因而毛澤東詩詞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其所產生的「興觀群怨」的作用影響較大。 「興」和比、賦一樣,原本是古人總結的《詩經》表現手法。朱熹《詩集傳》云:「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
星火燎原之韻:"馬背詩人"毛澤東的井岡山詩情
這時的毛澤東心裡在想什麼呢?是在尋找昨日的硝煙,是在喚回馬背生涯的感悟,還是在構想新的戰略徵程。毛澤東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可以肯定的是他在構思自己的新詩,兩首以井岡山為題材的詩詞在詩人心中怒發了,《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井岡山》。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
-
本真小舞臺(毛澤東詩詞朗誦音樂會)
藍海詩社成員……英雄不問出處彼此成就,成就彼此,因此,成就一個卓越的團隊,一聲呼喚,一聲傳遞參會的文學 朗誦愛好者 隨擷《毛澤東詩詞朗誦音樂會》 2020.9.20
-
1965年毛澤東重上井岡山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這首膾炙人口的詩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曾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為千百萬人所詠誦。這是毛澤東1965年5月重上井岡山時寫下的不朽名篇。
-
50年前毛澤東重上井岡山紀實
摘要:作為2019年央視春晚分會場之一的革命老區井岡山,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經過歷史的洗禮和沉澱,始終傳遞著「井岡山精神」。回首來時路,昂首新時代。在春節這個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裡,老區人民將以發自肺腑的歌唱,激蕩中華民族不忘初心的溫暖力量。
-
毛主席詩詞《西江月.井岡山》
《西江月.井岡山》 毛澤東朗誦藝術家:林如 雅坤 於芳 劉秉義等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
井岡山紅色詩詞與歌曲選編
由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編著的《黨性教育——井岡山紅色詩詞與歌曲選編》近日由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紅色詩詞和歌曲是革命理想、革命意志和革命精神最為直接的體現,是集中反映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進行艱苦卓絕鬥爭的藝術形式,具有很強的政治思想性和藝術魅力。
-
【我的國·我的家】《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經典詩歌朗誦
【我的國·我的家】《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經典詩歌朗誦 2020-09-30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創】毛澤東詩詞《水調歌頭· 重上井岡山》六體書法/賞析/王玉良(修改稿)
【原創】毛澤東詩詞《水調歌頭· 重上井岡山》六體書法/賞析/王玉良(修改稿) 在喜慶建國七十一周年之際,著名毛體書法家唐國亮、陶藝大師白鳳鳴、書法家林和慶、薛鶴舞、劉國華、王洪發、王海清、龐秀生、激情洋溢,揮毫展示毛澤東詩詞
-
毛澤東回茶陵:猶記當時烽火裡,九死一生如昨
這套州志,毛澤東讀到凌晨3點才就寢。 次日上午,毛澤東應約同茶陵縣委、縣政府的同志合影。之後經永新重上井岡山。 回到魂牽夢繞的井岡山後,毛澤東說:「我早想回井岡山看看,一別就是三十多年。為創建這塊革命根據地,不少革命先烈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犧牲時都只有二十幾歲呀!沒有過去井岡山的艱難鬥爭,就不會有今天。」「我勸大家,日子好過了,井岡山的精神不能丟了。」
-
毛澤東詩詞與革命文化
毛澤東詩詞是中國革命的藝術成果,真實反映了毛澤東的革命生涯,是中國革命史的壯麗畫卷,也是解讀革命文化的獨特文本。 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主線。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中國革命徹底改變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革命文化是這一偉大實踐的文化結晶,也是20世紀中國最強勁的文化形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