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他領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使中國人民真正站了起來。今天的幸福中國就是在此基礎上改革發展而來的。利用自己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緊密結合中國人民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毛澤東一生還寫下了數十首思想性與藝術性高度統一的古典詩詞。在舉國歡度國慶節、中秋節的日子裡,我們精細賞讀毛澤東詩詞,可以學習領略毛澤東非凡的思想智慧、崇高的革命風範,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今天,「古津新歌」繼續為大家分享學習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的體會。
一、詩詞正文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1965年5月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
千裡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
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二、疑難字詞注釋
【1】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等。上下闋,九十五字,平韻。
【2】井岡山:位於江西湖南兩省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在江西寧崗、遂川、永新和湖南省酃縣四縣交界的眾山叢中,周圍500多裡,主峰海拔1774.9米。
【3】重上井岡山:1965年五月下旬,作者重上井岡山視察。22日,先後到黃洋界和茨坪。在茨坪居住期間,了解井岡山地區水利、公路建設和人民生活,會見了老紅軍、烈士家屬、機關幹部和群眾。
【4】黃洋界:又稱望洋界、汪洋界,在井岡山西北,地勢險要,是當年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個是八面山、雙馬石、朱沙衝、桐木嶺。
【5】人寰:人世間。
【6】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從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到1965年5月重上井岡山尋遊視察,時間過去了三十八年,作者卻覺得只是彈一下指、揮一下手的短時間。
【7】九天攬月:九天,天的極高處。《孫子·形》:「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攬月,摘取月亮。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覽同攬。
【8】捉鱉(biē):喻擒拿敵人。
【9】宵遁:乘夜逃跑。
三、寫作背景
井岡山這個地方,對於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而言,真是太神聖了。
1927年4-7月國共第一次合作北伐的大革命失敗以後,中共中央於8月7日在漢口召開了緊急會議,徹底批判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路線,確立了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的總方針,毛澤東被選為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8 月9日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第一次會議決定: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身份回湖南傳達「八七」會議精神,並以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書記的身份發動和領導了「秋收起義」。當年10月,毛澤東就是以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特派員和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書記這三重身份,率領秋收起義後的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七百餘人上了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從此燃起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
走出井岡山之後,幾經挫折沉浮,戰勝千難萬險,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領導紅軍、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依靠全國各族人民的支持,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打敗了蔣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國,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毛澤東成了中國共產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
1965年5月,東南雜花生樹、草長鶯飛的季節,毛澤東在巡視大江南北之時『千裡來尋故地「,看到井岡山面貌一新、生機勃勃,撫今追昔,詩興勃發,奮筆寫下了豪情滿懷的《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另一首《念奴嬌.井岡山》,表達了發揚井岡山革命精神,勇攀新高峰的凌雲壯志。
四、詞意賞析
通過前面凝難字詞注釋和寫作背景的介紹,我們對於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這首詞的意思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詞的上闕寫毛澤東重上井岡山的見聞,描繪井岡山的高峻山勢和暫新面貌。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首句破空而來,氣魄非凡,意境開闊。同時也點明了題目。」久有「二字表達了詩人對於自己早年奮鬥過的井岡山的長久牽掛。」凌雲志「,一語雙關,既寫井岡山的高峻,更寫自己志向的高遠。這兩句語言通俗明白,然而」看似尋常最奇崛「,讓人們很容易聯想到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歷史。」千裡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寫作者奔波上千裡來尋故地,看到故地已經改天換地、生機勃勃。欣慰之情溢於言表。接下來,詩人用明快活潑的語調,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井岡山的」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這是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逢勃發展的生動寫照與熱情歌頌。「高路入雲端」一句與開頭的「凌雲志」相照應,不僅突出了山勢的高峻挺拔,讚頌了井岡山建設的巨大成就,而且寓意深遠,令人聯想到「無限風光在險峰」,沿著井岡山的革命「高路」走下去,我們就能攀登一個又一個高峰,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這兩句是議論。井岡山是毛澤東年輕時期戰鬥生活過的地方,他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黃洋界是井岡山的險要關隘。「黃洋界上炮聲隆,報導敵軍宵遁。」當年紅軍就是在這裡打贏了黃洋界保衛戰的。這兩句詞不僅是說黃洋界是井岡山的最險要處,也是說經過了革命戰火洗禮的中國共產黨和革命人民,能夠戰勝任何敵人,是任何艱難險阻都嚇不倒的。
詞的下闕寫重上井岡山的感慨和大搞社會主義建設的豪情壯志。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這三句簡短有力,鏗鏘有聲,概括描繪了當時神州大地上億萬解放了的中華」奇兒女「,建設社會主義的廣闊實踐。(也有人理解為毛澤東上井岡山以來革命鬥爭宏偉壯闊的場景。)年逾七旬的革命詩人面對神州大地上的風雷滾滾,旌旗獵獵,思緒如潮。憶往昔,「黃洋界上炮聲隆」,「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紅軍不怕遠徵難」,「風卷紅旗過大關」,革命戰爭從南方打到北方,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打敗了蔣介石,打出了一個新中國。經過抗美援朝戰爭,中國甩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大地上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行第一、二個五年計劃,初步建立了中國社會主義工業體系。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美帝國主義極力封鎖遏制,蘇聯政府前期支持、後期反臉施壓,使我們面臨極大的困難;我們黨和國家由於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急於求成,犯過急躁冒進的錯誤,也遭受過嚴重的自然災害。好在到1964年,中國人民已經度過了三年經濟困難時期,進入了經濟迅速恢復發展時期。中國成功爆破了第一顆原子彈,打破了美蘇的核壟斷。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也已經明確提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戰略目標。三十八年的民主革命及新中國建設歷史既艱苦卓絕,又成就輝煌。對此,革命領袖和詩人毛澤東不能不感慨萬千。所以,接著詩人便以從容輕快的筆調,抒寫了對於中國革命輝煌歷程的感受:」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這兩句看似輕鬆尋常,實則包含豐富的內容:一是38年彈指而過,革命是勝利了,但是勝利來之不易,不要忘記過去鬥爭道路之漫長、犧牲之殘烈;二是38年彈指而過,革命雖然勝利了,但這不過是萬裡長徵走過的第一步,我們面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很多事要做。革命的人民(當然首先包括毛澤東在的共產黨人)任重道遠,革命的人民也壯志凌雲。所以,詩人接著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豪邁氣魄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精神寫道:」可下五洋捉鱉,可上九天攬月,談笑凱歌還。「在這裡,毛澤東實際上是白世人宣告:中國人民有「下五洋捉鱉,上九天捉鱉」的凌雲壯志,也有實現凌雲壯志的堅定信心,而且還要」談笑凱歌還「。現在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也已經驗證了毛澤東當年的誓言:神舟十號上天,常娥一號奔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深海等等。詞的最後兩句:」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看似明白如話,實則是詩人改造普通諺語,表達了從長期革命實踐得出的真理,體現了革命的雄心壯志和科學的實踐精神的結合,閃耀著在戰略上藐視困難、在戰術上重視困難的唯物辯證思想的光輝。從而使這首詞升華了高度,大大增強了思想性和藝術魅力。
五、藝術特色
《水調歌頭.井岡山》是一首格調清新、激情澎湃、氣勢磅礴、意境深遠的填詞傑作。仔細誦讀全詞,既是一種藝術美感的享受,更是一種革命思想的啟迪和革命精神的激蕩。這首詞在藝術的的主要特色有三點:一是精神風格上既豪放又婉約、從容。上闋偏於婉約,婉約中又有豪放。「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是婉約,」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高路入雲端「則是豪放。下闋偏重豪放,豪放中又有從容、灑脫。」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可下五洋捉鱉,可上九天攬月「是豪放,而」彈指一揮間「與」談笑凱歌還「則又表現了從容灑脫和輕鬆。二是起筆明言「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氣勢磅礴;收尾斷言「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催人奮進。寫詩填詞,以起筆突兀造成氣勢,是歷代才思高超的詩人詞家常用的筆法。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寫千古江河浪濤翻湧,盪氣迴腸。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寫江山的曠古宏闊。」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則寫出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凌雲壯志。三是語言通俗明白,音調自然流暢,思想含義深刻。如」久有凌雲志「、」高路入雲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等。
(註:文中插圖一為毛澤東塑像照片,插圖二為毛澤東書法照片,插圖三、四、五為「古津新歌」書法作品照片。「古津新歌」將持續分享毛澤東詩詞賞析文章。歡迎關注「古津新歌」,以便加強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