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毛澤東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千裡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這首詞是偉人在1965年所填。他以70歲高齡到井岡山遊覽視察,了解井岡山地區水利、公路建設和人民生活,會見了老紅軍、烈士家屬、機關幹部和群眾。這是在1927年組織秋收起義闊別後,時隔38年首次回到井岡山。井岡山是偉人實施「農村包圍城市」偉大革命的起點,也是新中國興起之地。可想而知,偉人在離別又重回故地時該是怎樣的心情。
詞的起筆就寫出了急切的思念之情。他說:我想爬山那雲霧繚繞的山巔已經想了很久很久了,今天我終於又重回到朝思暮想的井岡山了。我跋涉千餘裡來尋找我曾經戰鬥的地方,到這一看,那些記憶裡被戰爭摧殘的景象如今都展現出欣欣向榮的面貌。你看,現在到處都是鶯歌燕舞,溪水潺潺地流過,新建的寬闊的道路直插向雲端。等我們欣賞過前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黃洋界哨卡,其它的所謂險關你都不用看了。當然,對於「久有凌雲志」這一句,現在一般都解釋為「我從小就心懷凌雲壯志,今天我重新登上井岡山」。我覺得這在情感和銜接上都不夠順,凌雲志不需解釋為凌雲壯志,而解釋為凌雲的想法更好,後面有一句「高路入雲端」,人是可以臨雲的。
下闋寫偉人被眼前的景象振奮,鼓舞大家要努力建設好祖國。他說:你看,現在人民的精神面貌像是被風雷激蕩那樣振奮,到處是旌旗招展的奮鬥場景,這才是人間呢!三十八年就這樣匆匆過去了,就像揮手彈指那麼快。等我們發展好了,我們也可以發射宇宙飛船去天上摘月亮,也可以造潛艇去大洋裡捉老鱉。這世上哪有什麼難事啊?只要你努力攀登就什麼都能幹成。
整首詞清新明快,充分表達了喜悅之情和對未來的美好展望。詞裡即可以看到偉大文學家的浪漫主義情懷,又可以看到偉大革命家的現實主義精神,亦可以看到偉大哲學家的唯物主義指引。
詞裡需要考究的主要是九天攬月:《孫子·形》:「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每天一首偉人詩詞,要學習更多,請在題目下方關注作者。
圖片來源網絡,深表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