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命,覺醒自己

2020-12-13 遼西老貓

生命是一個自我覺醒的過程,也是對生活的一種感受,可以說生與死伴隨著人的一生,讓我們對生命有了更多的思考,也讓我們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嚮往。人誰也不想去死卻不知道怎樣去活,這是人類的悲劇,而現實的人們都很難擺脫這種悲劇,只有當我們看到死亡的時候,才會想到我們自己的生命也會消亡。這時,我們也會感悟人生,看淡名利,也會感嘆生命,想到超凡脫俗,也會對生命的意義有所覺醒,也很想輕鬆地活好自己。

活人看到死才會想到我們自己,但我們想到的並不一定都能做到,因為我們還生活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社會中,為了生存,我們還要為各自的利益而樂此不疲地勞累奔波,還在夢想著在一夜間從一無所有變成千萬擁有。面對狂熱的生命對生活的佔有,我們不僅忘卻了死亡,也忘卻了生命存在的意義,我們還會覺得我們的生命會千秋萬代,一勞永逸。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誘惑,我們依然是趨之若鶩,有時還會違背天理和人倫,生命裡的人性之惡也會暴露無遺。也許到了風燭殘年才會讓我們幡然醒悟:原來我們所有的追求和擁有,只不過是為了滿足一下我們的虛榮、填補一下我們的貪婪而已。

生命是物質的,也是善惡的,同時也是虛無的。當我們知道了生與死是人生的必然,我們可能才會感悟到:人的生命原來是如此脆弱和短暫,生命的過程也是如此的簡單,人活著不過是生命對生活的一種經歷和感受。面對永恆的宇宙,人的生命就像一顆流星飄然而來又悄然而逝;面對自己不過是個青春的流逝和時間的終結;面對家人不過是個緣來緣去的淡淡記憶;面對社會不過是一張陌生的臉頰無聲無息;生命裡的一切擁有也蕩然無存。一杯黃土掩飾不住對人生的疑問:錢有何用?權又何為?情為何物?家為何處?這就是生命的無奈和生命的無助,這就是生與死的煎熬和生命的最後吶喊。

偉大的大自然包容了所有的生靈,唯有靈魂在安然飄逸,也訴說著生命的真諦:感悟生死,才能參悟人生,感悟生命,才能覺醒自己;失去生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至死不知何為失,何為得,何為情,何為愛,何為逝者如斯夫!

相關焦點

  • 林清玄:在生命的轉彎處,品味覺醒的滋味
    這是多麼美好的感悟啊,「你是你,已不是最初的你」,「你是你,也不是昨天的你」。每每,在生命的轉彎處,在品味著覺醒的滋味。隨順,就是隨著充滿黑暗的世界轉動,自己還是一盞燈。隨順,就是看任何一個眾生受苦,就有如自己受苦一般。隨順,是柔軟心的實踐,也是柔軟心點燃的香。每個人都有慾念,有了慾念,肯定會有火氣,有了火氣,肯定就會生煩惱。
  • 人生有三個基本的覺醒,生命覺醒,自我覺醒,靈魂覺醒
    哲學家周國平先生說,人生有三個基本的覺醒,生命覺醒,自我覺醒,靈魂覺醒。 內在的力量,才教人流連在生命的意義裡飽滿豐盈。 但,必須把內外區分清楚,否則就是本末倒置。 最先,是生命的覺醒。我們,終歸是一個生命。 卻很快被忘掉。通常忽略於內在的恢宏力量,更多去追求外在那些形式上的滿足。
  • 金鑫感悟:「生命」一詞
    金鑫感悟:「生命」一詞!大家對「生命」的定義是什麼呢?是你的身體,頭腦思想,還是生活中所享有的一切(房子,車子,孩子,票子………),其實這些都不是「生命」本身,只是「生命」此次旅行中的配件設施!孩子降臨,我們是那麼的歡喜雀躍,不是因為他們的來到給我們帶來什麼實質性的東西,而只是純粹慶祝新「生命」的誕生!只是漸漸長大,我們無形之中會給「生命」裹上各種外在有形之物來彰顯它的價值,以為那樣才是活出了「生命」價值!須不知,「生命」自帶光芒,當你用越多的外在之物來掩飾堆積,只會遮蓋住這束光,讓它更加無助黑暗!
  • 靈魂覺醒—從生命課題中綻放出神性
    這是我們的靈魂自己選擇的人生課題!而有一些靈魂來到這個人世間之後,在這個巨大染缸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他們執著於夢中的一切,不願意醒來,他們忘記了他們本有的尊貴和高尚,被人世間的貪、嗔、痴、慢、疑,以及名利,地位,金錢,情感所迷惑。這就猶如在夢中的我們不願醒來。
  • 覺醒藝術創始人張大色:以藝術表達覺醒,以覺醒開啟新生
    搜尋引擎搜索覺醒這一詞語,高達968萬次以上。藝術家、文化學者、覺醒藝術生命體系創始人張大色認為,覺醒並不是生活之外的某一件事,而生活當中的一件事,每個人需要在覺醒中生活,在生活中覺醒。覺醒認知起源於孩童時期張大色1984年生於北京,2007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對覺醒的認知,起源於他的童年時期。
  • 覺醒力|覺醒之旅·練習-勘破本源
    覺醒之旅·練習--勘破本源 當你擺脫生存,突破生活,開始感悟生命時,便能發覺活著的意義,便開始了覺醒。此時你是否對自己的動機產生了懷疑或疑惑? 4.如果有懷疑或疑惑,你覺得問題在哪裡? 請思考: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領悟到了去做一件事情的意義所在,甚至領悟到了生命的真諦,那麼你的生活中還會存在酸甜苦辣嗎?
  • 早讀丨人生,是一個不斷覺醒的生命旅程
    因為時時覺醒,則會讓生命沒有休憩的時間,讓靈魂沒有放鬆的時候。人又是需要覺醒的,因為一直睡著,則會讓頭腦混沌,讓方向失常,失去很多生命中精彩的瞬間和機遇,失去人生中很多美好的現在和當下。當一個人覺醒時,會發現生命是如此純真美好,生活是如此豐富多姿。
  • 我的20條人生感悟:我認為只有自己成功了,才能感悟生命壯觀!
    1.人生感悟的短句:不要被任何人打亂自己的腳步,因為沒有誰會像你一樣清楚和在乎自己的夢想。就算路不坦蕩,也要做自己的太陽!不念過往,不為未來,珍惜現在。2.人生感悟的短句:星光下,曖昧的味道,讓我陶醉,迴旋的歌曲,讓心蕩漾,身邊的一切好像都被賦予了詩情畫意。似乎空氣中傳來你的呢喃,你的影子和我糾纏起來,且搖曳不停。
  • 感悟生命,生命的真諦
    這就是生命,無法選擇自己生存的條件,卻能夠、選擇自己生存的堅強,只要心中存在著信念,無論遇到多大的挫折,多大的困難都不會放棄生的希望,一樣可以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輝煌燦爛。殘酷的「冬天」並沒有擊退我們,反而磨練了堅強的意志。人只要活著,就得展示自己,奉獻自己甚至挑戰自己,要讓所有人知道,自己並不脆弱,即使自己的生存條件沒別人好,但一樣可以活得比任何人精彩!
  • 生命的覺醒與呈現——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意識」
    魏晉是一個前所未有、後難企及的生命意識高度覺醒的時代。所謂「生命意識」是個人對死生諸問題的自覺體認與把握,這種覺醒在《世說新語》一書中表現尤為深刻。由該書所載材料可看出,魏晉士人的生命意識的覺醒,主要表現在自我意識、時空意識、死亡意識等,本文即從這三個方面探討魏晉士人的生命意識。
  • 生命的覺醒與呈現——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生命意識」
    魏晉是一個前所未有、後難企及的生命意識高度覺醒的時代。所謂「生命意識」是個人對死生諸問題的自覺體認與把握,這種覺醒在《世說新語》一書中表現尤為深刻。由該書所載材料可看出,魏晉士人的生命意識的覺醒,主要表現在自我意識、時空意識、死亡意識等,本文即從這三個方面探討魏晉士人的生命意識。
  • 《臥底歸來》描述了一群夢遊之中的生命,和覺醒之中的生命
    但是她整天想的卻是要把公司所有的錢轉到境外去,再轉到自己名下,還要去參與製毒販毒,甚至策劃綁架和殺害九爺的女兒,為的就是防止九爺的女兒來繼承公司的控制權和資產。誰要是妨礙她的行動和計劃,就直接殺掉。最後她連丈夫九爺也綁架,並多次想殺掉他。有時候在看她的所作所為,就感到不可思議,這個女人到底為了什麼,要那樣非常冷酷無情地對待那些出現在她生命中的人?
  • 感悟生命
    感受到生命之輕!所以讓自己快樂是重要的,只是不要引起別人的不快樂就好。生命如此脆弱,我們只能笑著過好每一天。   於是每一次都小心翼翼的衝過人行道,而站在人行道邊等紅燈變成綠燈又成了一件苦差事,因為總幻想自己已經衝過人行道,總在幻想著它的消失,幻想著世界在瞬間停留。常常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選擇是命運給我的一份考卷。而我,也許只是一個不合格的學生,永遠交不出一份合適的答案。
  • 對生命與死亡的一點感悟。
    這幾年,我接連送走了父親、大舅還有幾位家族裡的老人,每一次在送別他們時,都會讓我心生感慨、感悟頗多。當我看到死者以同樣的姿勢,安安靜靜的躺在門板上,略顯僵硬的屍體就像一具木偶,任由裝殮師給穿上一層層的壽衣,再抬進棺材裡擺正放平。在棺蓋合上的那一刻,靈堂裡哭聲大慟悲啼一片。
  • 崔鶯鶯、杜十娘、李香君看元明清文學女性覺醒歷程,漲知識
    鶯鶯在愛情追求中的矜持、猶豫、顧慮也都反映了剛剛萌發自我意識的封建婦女覺醒歷程中的脆弱性和矛盾性。  所以說,崔鶯鶯在愛情追求中表現了女性覺醒的萌芽狀態,是對自己主體地位的樸素肯定,是基於一種直觀的、直覺的認識。郭沫若曾高度評價《西廂記》的劃時代意義:「有生命之人性戰勝了無生命的禮教底凱旋歌、紀念塔。」以鶯鶯的反禮教思想為起點,掀起了元明清文學中女性覺醒的狂濤巨瀾。
  • 淺析《一個人的村莊》之生命感悟
    摘 要:我們每個人一生下來就沒有完全相同的環境,也沒有完全相同的思想,因此個人對生命意義的理解對生命的感悟也各不相同。鄉村散文家劉亮程,他以自己生活的村莊為背景。通過對村莊的狗、驢、馬、蟲等動植物的細緻描寫來體現出他對生命意識的思考,並運用這種獨特的寫作視角來展現對生命的思考,也可以說成是對鄉村所有事物的細緻描寫,都展示出劉亮程所悟的生命意識。其中可以將作品中的生命意識分為生命的平等意識;生命的感悟與傷痛;以及生命的孤獨、恐懼與焦慮。從生活中感悟生命,但感悟中也體現出了生活,兩者相互體現,從而抒發自己內心對生命最本質的看法。
  • 靈性覺醒:奪回自己的身心
    昨天看《生命的真相》這本書時,又有了新的收穫,那是與身體有關的,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能量,人的整個身體也是能量,這些能量大多蓄積在肌肉裡,脂肪裡,血液裡,由於人的身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裡面也有一股整合起來的力量,這股力量通常被稱作「力氣」。
  • 無始虛無時空中,當生命靈魂覺醒那一刻!
    靈魂覺醒什麼是靈魂覺醒靈魂覺醒是一種什麼體驗有一天緊接著一會兒,我忘記了自己的思緒,忘記了自己的身體,忘記了自己的存在,忘記了周圍所有一切。剛才的我,似乎已經不存在了,思想沉入了無盡的虛無之中。不知過了多久,忽然之間,無窮盡的虛無時空中,我看見自己,正靜立在虛無的宇宙時空之中。
  • 饒益眾生不是給他賺大錢 而在生命的覺醒
    生命成長修行到第十灌頂住,灌頂的意義,是沒有形式的。而人生活在文化意識形態裡成份多,就需要灌頂的儀式,歷史傳承不可免,作為一個行者要超越它,避免偶像心理作用。「第十灌頂真佛子,成滿最上第一法」,十住位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經能真實了知。
  • 田沁鑫:又見《生死場》 劇中有生命與覺醒的力量
    劇中的嗩吶聲聲,劇中人性的蒙昧與拓荒,劇中的生命與覺醒的力量,時隔16年,依然迴蕩在觀眾的心中——這是中國當代話劇的元氣酣暢之作。2015年此劇復排。16年的光陰讓本劇編劇兼導演田沁鑫對蕭紅筆下的中國東北鄉村、魯迅所言的生命的堅強有了怎樣不同的認識,藝術家們的表演又有何不同?我們特邀田沁鑫暢談「跨越時空」的感悟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