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版畫:鐵筆刻出文化名片

2020-12-03 人民網

陳立作品:《沙海春潮》套色木刻

顏青春作品:《花香》套色木刻

高森作品:《村莊》套色木刻

蔣豔玲作品:《毽行者》套色木刻

石金剛作品:《家鄉美》套色木刻

版畫作品引關注

王秀春作品:《紅雲》套色木刻

韓東作品:《蕭聲飄過沉寂的草原》套色木刻

高鵬作品:《賽罕塔拉風情之正步走》套色木刻

郭楠傑作品:《守護》套色木刻

迷人的大漠孤煙、黃沙怪柳、安詳恬靜的湖水、藍天白雲下聖潔的羊群、疾馳奔騰的駿馬、炊煙繚繞的氈房……都在版畫家的刻刀下熠熠生輝。

奈曼旗版畫作品多以奈曼本土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為創作題材,「沙海明珠·奇美奈曼——奈曼版畫作品展」曾在2017年底通過國家藝術基金2016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在深圳、呼和浩特市和通遼市進行展覽。

奈曼旗位於內蒙古東部科爾沁沙地與東北平原的交界地帶,蒙古遊牧文化與農耕文明在此交匯,多樣的地形地貌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版畫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奈曼旗版畫源於著名的哲裡木版畫,多以木版為主,可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奈曼旗版畫的早期創作者以寶石柱、李石莊、王愛國等人為主,寶石柱創作了百餘幅版畫作品,其中的《燈會》《回府》等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從20世紀80年代起,奈曼旗版畫的創作者逐漸增多。此後,著名版畫家山丹、烏恩琪夫妻也加入奈曼旗版畫院進行創作,並首次嘗試了創意作品——絲織版畫,成功編織了牛、馬、駱駝等動物系列版畫作品。

「奈曼版畫作品豐富多樣,從具象寫實的版畫到吸取民間傳統造型的版畫,再到前衛抽象的學院版畫,同時展現了底蘊深厚的蒙古族文化。」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委會副主任張敏傑對奈曼版畫如此評價。

近年來,奈曼旗打造了集吃住、創作、交流、展覽於一體的奈曼旗版畫創作及少兒版畫培訓基地——奈曼版畫院。奈曼版畫院於2009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創作培訓基地總佔地面積1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536平方米。內設木版畫坊、銅版畫坊、絲網版畫坊、創作培訓室、會議室、展廳以及餐廳等。可同時容納30位藝術家的創作、住宿,可同時提供容納100餘人的培訓場所。目前,該旗已形成以30餘位知名版畫家為龍頭,中青年版畫家為骨幹,青少年為基礎的老中青版畫創作隊伍。版畫院的王作才同時是我國美術家協會的會員,其12部版畫作品入選國家級畫展,還有安廣有、烏蘭巴拉、秦曉偉等內蒙古美術家協會會員15人。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奈曼版畫已經成為一張靚麗名片。近年來,一大批優秀版畫作品如《乳香飄》《遠方的草原》《祭敖包》《蒙古漢子》《奈曼怪柳》《賽罕塔拉風情之長調》等先後參加國展,並在義大利、德國、法國、蒙古國等國家展出。為了更好地發展奈曼旗版畫事業,相關單位還成立了奈曼旗版畫協會和品牌公司,促進當地版畫事業的產業化發展,向著「南有觀瀾,北有奈曼」的格局發展版畫。

2017年,奈曼旗版畫分別在深圳、呼和浩特市和通遼市進行巡展,並召開了全國各地版畫藝術家出席的學術研討會,就如何更好地打造奈曼旗版畫藝術品牌,全國版畫產業、版畫市場基本狀況,如何使奈曼版畫更好地產業化、市場化運營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奈曼版畫已成為一張靚麗的民族文化名片。(侯顯峰 吳莎莎)

(責編:劉澤、張雪冬)

相關焦點

  • 奈曼版畫:這邊風景獨好
    奈曼版畫像深扎在荒漠中的一棵生命樹,在奈曼文化的滋養下,散發著濃鬱的蒙古風情和獨特的地域魅力,成為與觀瀾版畫齊名的版畫巨鱷,成為奈曼旗一張魅力無限的文化名片。如今奈曼版畫已經形成了老中青的創作梯隊,全旗成人版畫創作隊伍已發展到100多人,參加少兒版畫創作的學生已經發展到3000多人。
  • 近百件奈曼版畫亮相內蒙古美術館 展現大漠風情
    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13日電(記者安路蒙)流動的沙丘,遠行的駝隊,淳樸的牧民,神秘的佛母……12日起,「沙海明珠·奇美奈曼」版畫作品展亮相內蒙古美術館,近百幅反映科爾沁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的版畫作品,在美術館展廳裡吹起濃鬱的大漠風。  奈曼旗位於內蒙古科爾沁沙地與東北平原的交界地帶,遊牧文化與農耕文明在此交匯。
  • 【文明實踐在行動】相約有理周末公開課丨走進奈曼版畫
    【文明實踐在行動】相約有理周末公開課丨走進奈曼版畫 2020-08-07 1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近版畫非遺傳承人,感受奈曼版畫的魅力
    進入奈曼旗版畫培訓基地,中外大學生團隊詳細了解了版畫的由來和歷史以及創作過程,欣賞了風格不同的各類版畫作品。對於中國傳統版畫的創作手法和風格變換進行了積極交流,現場氛圍活躍。奈曼版畫萌生於20世紀70年代,深受哲理木版畫的影響,是哲裡木(科爾沁)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爾沁版畫」以雄渾、大氣、純樸、高雅而著稱,被美術界稱之為「科爾沁草原雄風」。
  • 中國文聯主席鐵凝為啥來奈曼?
    目前,通遼市有版畫作者、愛好者近千人,建設了通遼市版畫藝術中心、奈曼版畫院、扎魯特旗蒙古族一中版畫創作基地,通遼市第二中學版畫創作基地等。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傳承活動,有力地推動了版畫創作的創新發展。
  • @奈曼人,值得珍藏!《中國影像方志 • 奈曼篇》完整版視頻來啦!
    【文化記】2015年3月,法國巴黎庫爾布瓦市會展中心,法國中國內蒙古文化周系列展正在這裡舉辦。來自奈曼的50幅版畫作品集體亮相,恢弘壯美的大漠氣勢,濃鬱熱情的蒙古元素,瞬間驚豔世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名為《神燈》的作品,創作這幅版畫的,就是奈曼版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烏蘭巴拉。烏蘭巴拉和版畫的緣分,是從童年開始的,啟蒙老師就是他的父親寶石柱。寶石柱,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同時也是奈曼版畫創作的先驅者。
  • 【文明實踐在行動】有理公開課丨走進王府,感知奈曼歷史文化
    相約周六時間:2020年9月12日(星期六)上午10:00準時開始課程內容:走進王府,感知奈曼歷史文化15年,一直以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敬業精神為大家傳播奈曼旗王府的歷史文化。奈曼首期「有理」公開課周六等你來!【文明實踐】周六,相約奈曼第二期「有理」公開課【文明實踐】周六,奈曼第三期「有理」公開課,約嗎?
  • 「鐵筆」陳煙橋 深圳本土藝術大師以版畫為武器針砭時弊
    原標題:「鐵筆」陳煙橋 深圳本土藝術大師以版畫為武器針砭時弊 魯迅與青年木刻家,左起:魯迅、林夫、曹白、白危、陳煙橋。深圳觀瀾陳煙橋故居塑像。儘管生在一個多災多難的時代,但這個頗有藝術天賦的客家後代自幼喜愛繪畫,17歲那年考入廣州市立美術學校西畫科,後轉入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畢業後在上海投入了魯迅先生倡導的新興版畫運動,成為左翼美術家聯盟成員,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曾經長期從事抗日文化活動。
  • 【奈曼文化360】文化沿革之遠古時期
    關注 【奈曼文化360】 了解這片熱土上曾經的歷史,小編今天將帶您了解奈曼這片大地上 文化沿革之遠古時期(約公元前2070年以前) 奈曼文化積澱厚重,是西遼河流域華夏文明發源地之一。蜿蜒雄壯的努魯爾虎山脈孕育了熱河生物群落,奔流不息的老哈木倫河水積澱了古老華夏文明。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夏家店下層以及上層文化、富河文化在這裡發源。
  •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奈曼旗首屆中小學生版畫作品展」開展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7周年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中共奈曼旗委宣傳部、奈曼旗教育體育局、奈曼旗文化廣播電影電視局聯合舉辦奈曼旗首屆中小學生版畫作品展,展覽於此次展覽突破了以往的單一作品展示,從版畫工具、版畫衍生品方面進行了創意展示,現場參觀者對展示區內的版畫工具頗有興趣,部分教師還表示對新型材料很感興趣,要回去大膽嘗試,應用教學,為學生創作提供方便。
  • 【奈曼文化360】契丹在奈曼的興起一青牛白馬的傳說
    關注【奈曼文化360】了解這片熱土上曾經的歷史,小編今天將為你介紹契丹在奈曼的興起。(一)青牛白馬的傳說在北方遼闊的草原上,奔流著兩條河。一條名為西拉木倫河,古稱「潢水」;另一條河叫老哈河,古稱「土河」。
  • 奈曼千古溯源(一)
    編者按奈曼人是從哪裡來的,又到哪裡去了?奈曼沙石柳畫百家號人民號今推出劉中秀老師探古尋源系列作品《奈曼千古溯源》,與您分享。《奈曼千古溯源》經劉中秀老師授權,在奈曼沙石柳畫百家號人民號發布,如您想轉載,請取得劉中秀老師的同意。
  • 五一小學:新徽派版畫進校園
    10月21日下午,合肥市五一小學力邀國家一級美術師、安徽省美協副主席師晶來校舉辦「名家大講堂」, 做了「新時代 新輝煌—新徽派版畫鐵筆生輝」為主題的精彩講座。五一小學校級領導、全體教師及區屬部分小學美術教師現場聆聽講座。
  • 著名鐵筆書法家助力企業文化建設
    上蔡籍著名書法家翟劍鋒老師,北京一指鐵筆文化發展有公司副總經理許金山先生,上蔡縣書畫聯誼會會長聶本立先生等一行光臨該企業,助力企業文化建設。上蔡縣廣廈建築有限公司是河南省上蔡縣建築行業龍頭企業,管理規範,效益顯著,近年來為上蔡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翟劍鋒先生利用回鄉探親的機會,不忘家鄉企業文化公益建設,專程到該公司傳經送寶,公司員工深受鼓舞。
  • 民族文脈、大漠府邸——奈曼王府
    奈曼王府鳥瞰圖奈曼旗是一個歷史垂青、天藍地闊、厚積薄發的地方,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8000年前華夏第一村(興隆窪文化)在這裡興盛;5000年前紅山先民在這裡棲衍;2500年前齊桓公在這塊沙漠中「老馬識途」;2000年前北燕東胡在這裡稱霸爭雄;1000年前,大遼耶律阿保機在這裡祭壇稱帝;380年前,清廷在這裡封郡建旗定名「奈曼」。72年前,奈曼旗建立人民政權並成為黨在哲盟地區行署駐地和政治中心。
  • 「奈曼模式」驚豔全區
    >這裡山川俊美這裡文化繁盛這裡處處是景構建了全域旅遊的大藍圖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奈曼的美民俗文化遊:廟屯以農耕時代的生產、生活及中原地區各種手工作坊和老字號為設計符號叫來河,她哺育了兩岸的生靈,創造了悠久燦爛的文化。1萬年以前,這條河的流域就有人類活動。紅山文化遺址遍布教來河兩岸,在紅山文化的鼎盛期,「紅山古國」就已經萌芽,其中心就在今之教來河上遊兩岸。
  • 為了這個「字」,奈曼又有大動作!
    聽說奈曼要有大事兒發生全球 唯一的一件大事兒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哦10月15日至17日,塔塔統阿蒙古文字博物館開館儀式暨蒙古語言文化學術研討會要在奈曼召開啦內蒙古大學、內蒙古社科院、內蒙古師範大學等區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的蒙古文專家以及在蒙古語言文字領域有較深學術造詣或對蒙古文字的使用與發展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等都將齊聚奈曼。還有國際語言文字大腕也會親臨現場哦!話不多說,小編先劇透幾張塔塔統阿蒙古文字博物館的圖片!
  • 你在奈曼等我!醉了流年,亦醉了紅顏
    想散心了,你在奈曼王府等我,院中有院,青磚黛瓦,前廊後廈,滴水瓦當,丹青彩繪,雕梁畫棟,浮雕紋飾,工藝精美,考究典雅,皇族氣派,讓你穿越到一百五十年前,與百姓對話,與王爺品茶。心兒舒坦時,你在人民廣場等我。幾聲鳥語,清麗婉轉,清晨鍛鍊,行人如織。
  • 師晶在黃山學院講學,鼓勵學子用新徽派版畫向世界講述好安徽故事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4月19日下午,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版畫藝委會主任師晶給黃山學院的師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分享《新徽派版畫鐵筆生花》。師生們現場聆聽了師晶的精彩分享。講座中,師晶梳理了新徽派版畫的源流,生動地講述了新徽派版畫前輩們創作的精彩故事,在鑑賞、解析新徽派版畫精品的過程中,讓在場的師生深刻地感受到前輩藝術家們凝神靜氣、精益求精、視藝術追求為生命的執著精神。師晶通過對安徽優秀版畫作品的鑑賞和剖析,啟發和引導師生們創作出更多思想豐富、風格獨特、製作精良的精品,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需求。
  • 奈曼王府——科爾沁文化特色鮮明,千年歷史傳承驚豔世界
    奈曼王府奈曼王府坐落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鎮,始建於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為奈曼部首領札薩克多羅達爾漢郡王的府邸,現已對公眾開放。奈曼王府建於奈曼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