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滌,筆名建公,1945年出生於今山東牟平,自幼在北京讀書。1960年投師李苦禪、許麟廬先生,學習寫意花鳥。1963年考入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學習工筆花鳥、人物。1964年轉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習素描、水彩、圖案、裝飾美術及室內設計等課程。1968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70年至1980年在北京香山風景區工作,其間畫了大量水墨和色彩風景寫生,得到李可染、張仃和白雪石先生的指導。1980年起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任教,開創了中國繪畫的寫實主義新風。
著名美術評論家邵大箴
著名美術評論家邵大箴談到宋滌的繪畫時說:「中國畫的革新是個大課題,圍繞這個大課題,爭論了一百年……。現在幾乎沒有人說中國畫不需要革新的了,但具體到怎樣革新,用什麼途徑革新,卻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一方主張取印象主義之前西洋古典繪畫的嚴格寫實,另一方主張取印象派之後的現代藝術的創造精神……。」
「中西融合是中國藝術,也是中國畫發展的總趨勢。而中西融合的途徑,又是多種多樣和不拘一格的……。」
「不少有為的中國畫家主張『變』……在這場大爭論中,畫家宋滌很少公開露面和表示態度。他默默地思考,勤奮地在作畫,宋滌的畫作愈來愈引入注目,愈來愈有影響力。他走自己的路。他似乎用自己的畫作來表明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宋滌作品
縱觀宋滌的繪畫作品,不難看出宋滌堅守著兩個方面的原則:首先,中國畫一定要寫實,在寫實的路子上,當代的藝術家們還遠遠沒有做夠文章;其次,是要大力發展中國的彩墨畫。
1987年,宋滌在日本首次舉辦個展時曾經說過:「中國特有的生宣紙、毛筆和墨是神奇的繪畫材料和工具。即使你刻意地寫實,其效果依然是一種藝術的真實,這就是我如此眷戀水墨畫的原因。科學家不斷地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為了造福人類。藝術家則應不斷發掘它的美感。我的理想就是在這張薄薄的生宣紙上,把對大自然的感受和理解縝密表現出來,奉獻給觀眾。我不懈地努力著,我期待著中國畫能成為世界語言。」
宋滌作品
宋滌努力地在生宣紙上尋覓著、探索著、創造著,並時時用自己的作品與文藝復興以後西方的寫實派大師相比較,他在生宣紙上運用色、墨同樣能表現出物象的質感、空間感、陽光感和時空變化來。同時,也讓我們確信,這是一條中國畫再次走向輝煌的新路。
1945年出生於山東牟平的宋滌,性格務實而爽朗。早年投師李苦禪、許麟廬先生,學習花鳥寫意,開創的「宋氏畫法」,奠定了宋滌在藝術界應有的地位。他在美術界是個傳奇式的神秘人物,他既沒有加入美協,當然就從未參加過全國美展,更是很少接受媒體採訪,然而宋滌的名字卻在業內愈來愈引人注目。
宋滌作品
站在宋滌的作品前,你仿佛身臨其境,聽滄海波濤洶湧,看九寨飛瀑升雲,觀黃山雲海驚浪,登長城雄偉巍峨,渡灕江碧水含煙,仰華山險峻高絕,沐三峽淡霧薄雨,不禁思緒萬千。畫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融聚中外,吞吐古今,把茫茫世界、浩浩自然、悠悠人生,歸趣入畫。
宋滌作品
他正默默地進行著一場中國山水畫的革命,歷史上前人也畫色彩,但多用裝飾色,表現不出物象微妙的色彩冷暖變化,遠沒有宋滌畫得豐富、飽滿。作品中時間感、空間感被色彩的變化真實地表現了出來,而傳統的中國畫依靠勾、皴、點後再填染顏色是根本表現不出來這一切的。所以,宋滌的彩墨畫藝術對於中國畫的貢獻無疑具有開宗立派的意義。
宋滌作品
中國的寫實性繪畫比西方油畫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因為中國寫實性繪畫遠遠沒有畫夠,歷代名家並沒有把寫實推向極致,寫實的表現形式還有著更加廣闊的空間。宋滌的這種特立獨行、勇於探索、敢於創造的「彩墨」寫實繪畫給人們的啟發是,「彩墨畫」是一個新課題,是一個難題,同時又是一個「創新」的突破口。通過致力於「彩墨繪畫」同仁們的努力,「彩墨畫」必將成為一個具有時代精神的新畫派,為中華民族繪畫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宋滌作品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詞脫口而出無一矯揉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宋滌的彩墨畫不正如此嗎?
宋滌作品
宋滌作品
宋滌作品
宋滌作品
宋滌作品
宋滌作品
宋滌作品
文章轉載自《文物天地》,文章作者:孫麗美,文章有作刪減。
若您對宋滌的藝術作品感興趣,歡迎搜索公眾號「北京京海墨韻書畫院」,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