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四法印」道盡了人生真相

2020-09-04 色空無異

佛教中的「四法印」就是一切皆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一切皆苦:說的是人生,佛教認為人生就是苦海。因為眾生執於幻象,執於有所得或有所失,因此,永遠都處在煩惱之中,就算偶爾的快樂也是轉瞬即逝的,「苦」才是人生的常態。因此,佛教主張人們要通過修行,脫離苦海,解脫輪迴束縛。

諸行無常:說的是行,亦指世間的一切存在及內心的活動。無常,是指世間沒有恆常不變的事物。世上的萬事萬物無時無刻都處在生滅流轉、不斷變化的狀態中,正是因為沒有恆常不變的事物,所以佛教才主張人們不要執萬物,因為凡執必苦。

諸法無我:「法」,泛指一切事物或者客觀存在。「無我」,並不是沒有我的意思,而是佛教的一個最基本理念。佛教認為既然萬事萬物無時無刻都處在變化當中,那麼就沒有什麼事物是永恆的、不變的,但這個「真我、本我」卻是存在,只是不存於諸法之中,而是無處不在,因此,在諸法當中並沒有&34;的存在。

寂靜涅槃:說的是人生的境界,只有不執於萬物,不住於萬物,才能真正的悟及本心,脫離苦海,覺悟成佛,最終就進入了涅槃,這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也是所有學佛之人修行的終極目標。

因此,在佛教的「四法印」之中,「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是對佛教基本理論「緣起性空」最根本的解讀,也道出了萬事萬物的生成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沒有自性,更沒有永恆的存在。

而「一切皆苦」和「寂靜涅槃」是對最根本的教義「苦集滅道」四諦的解釋,因為佛教認為世間、人生皆苦,這個「苦」皆由眾生愚迷而,也就是「集」,那麼,如何才能夠讓眾生脫離苦海呢?其方法就是「滅」,滅盡一切執迷與妄念,最終進入宇宙的大道,即寂靜涅槃。這就是人生最高的追求,也是人生最大的真相。


相關焦點

  • 為何說佛教的「四法印」,道盡了人生的真相,如何理解?
    學佛之人都知道,佛教是入世的宗教,也是解讀人生真相的宗教,或許正因為如此,佛教才廣受歡迎的原因吧!甚至很多當代人流行的心靈雞湯都來自於佛教,如放下、捨得等都是佛教用語,由此可見,佛教在世人的心目是何等的重要,只是大部分人」日用而不知「罷了。從探討人生意義這個角度來說,佛教的深度是其它宗教無法比擬的,有時候甚至可以說,佛教的某些概念,道盡了人生的直相,如佛教的」四法印「。
  • 佛教的三法印是什麼?
    很多人對佛教,了解的都不是很多,也包括一些佛教信徒們,他們自身,對佛教的了解,大多也只停留在偶像崇拜,燒香拜佛,求福報與平安上,其實佛教真正要講的,遠不止這些。佛教講了三法印,如果了解了這三法印,也就對佛教的中心思想,有了大概的了解。
  • 「佛教常識100問」第20問:「法印」是什麼?
    印就是印璽。國王的印璽可以證明文件的真實(有通行無阻的作用),藉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義,也以符合「法印」而證明其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對一切法通達無礙),所以稱為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並稱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稱「四法印」。
  • 佛教知識:什麼是三法印
    佛教知識:什麼是三法印很多人都知道三法印的含義,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是識別真佛法和偽佛法的標準,如果你所修的法和三法印相契合,那麼這就是正法,反之,則可以斷定為偽法。因為這個三法印是「印」證佛法的真偽,就如同世間的公文,可以憑藉上面的印來辨別這一份文書的真假,因此稱之為「三法印」我們都知道在這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有自己獨特的教義和真理,當然,這個所謂的「真理」必須要讓人覺得本來就是如此,一定是這樣,普遍性和永恆不變這四個條件。
  • 你聽說過佛教的「四法印」嗎?「法印」到底是什麼意思
    你聽說過佛教的「四法印」嗎?「法印」到底是什麼意思?「印」,就是「印章」、「印璽」,一份文件加蓋了印章,就證明了它的真實性和通行力,而佛教借用這個「印」字,意在表明佛教教義是真正的佛法,是可以通行天下的。
  • 你聽說過佛教的「四法印」嗎?「法印」到底是什麼意思?
    你聽說過佛教的「四法印」嗎?「法印」到底是什麼意思?,歷來都有「三法印」、「四法印」和「五法印」之說,我們今天的這篇文章,就取其「平均數」,來聊一聊其中的「四法印」是怎麼回事。簡單來說,「四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諸行皆苦」。首先,我們來看「諸行無常」。
  • 《正見》:佛陀的正悟,揭示人生真相的佛教四法印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是藏傳佛教的老師,也是聞名影壇的導演。這也就是一邊是36歲說著啥也不會和一邊是83歲卻各種思維敏捷的人生差別。2、 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佛教指導我們一切的情緒都是痛苦的。情緒會產生偏見,分別心,貪嗔痴。
  • 佛教三法印指的是什麼?三法印的有何作用?
    佛教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佛教用三法印來辨別佛法的真假。佛教認為但凡是符合三法印的,就可以稱為佛正法。三法印的作用如同世間的公文,憑藉印鑑即可辨別公文的真假,故名法印。一切法若是與三法印相合,即便不是出自佛陀之口,也可以視作佛法。反之,一切法若與三法印相違,即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佛教經典《雜阿含經》上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
  • 佛教:覺悟是佛窺見宇宙人生的真相嗎?
    佛像因此,佛覺悟後就是窺見宇宙人生的真相,其實是一種誤解,反正遍觀佛教的一切經典,並沒有見到佛說他發現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甚至在後世還有人誤以為佛教的修行,其目的就是要思考的是這個宇宙的規律換句話說,佛講一的一切法,其本質就是給世人提供了一個方法,實踐這個方法後,活著心不苦,死後不再生(解脫輪迴)。至於一般意義上的宇宙人生真理,佛陀本人並不關心。所以,佛教把大徹大悟說成「苦與苦的止息」,而沒有把佛陀的證悟說成「窺見宇宙真相」。
  • 佛教中「法印」是什麼意思呢?
    「印」就是印璽。國王的印璽可以證明文件的真實,有通行無阻的作用,藉以比喻某種教義以符合「法印」而證明其為真正佛法。「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並稱「三法印」,或加上「有漏皆苦」(「漏」即煩惱),稱為「四法印」。作為禪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的真實,主要指諸法的「真如」而言。
  • 佛教常說的「法印」是什麼?
    佛教常說的「法印」是什麼? 2012年01月26日 09:43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 作者:趙樸初
  • 佛教三法印:正法與邪說的判定依據
    佛教借鑑世間法,也以「法印」作為辨別真、假佛法的標準——「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合稱三法印;若加上「有漏皆苦」,則謂四法印。所謂:人無我相、法無我相。」涅槃寂靜印,兼說有漏皆苦印三法印加上「有漏皆苦」(或:諸漏皆苦、一切行苦)謂四法印。
  • 佛教:《金剛經》中的這四個句子,道出了人生的真相!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所奉持的一部佛經。很多人喜歡讀這部佛經,是因為裡面講述了許多的人生哲理。比如「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這句話是告訴人們,事物的真相,並非是我們看到,或者是想到的那樣。《金剛經》中有許多的名句,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頌。
  • 佛教三法印:是鑑別真假佛法的標準
    佛教三法印:即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以及涅盤寂靜。 三法印出 於《大智度論》內 容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作 用識別真佛法與假佛法的標準地位三法印也是佛教的核心價值。 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在其它宗教是絕對沒有的,這是佛教的特色,是與其它宗教的最大不同之處。三法印是闡釋人生宇宙的三個真理,它可協助我們判斷佛教所講的道理是否符合佛法,凡是符合三法印的佛法就是符合真理,不管它是誰說的。因為此三法印是由佛陀講演出來,所以它是印證真理(佛法)的一種方法。
  • 星雲大師說佛教三法印
    星雲大師是人間佛教文化的傳播者,在人間佛教的戒定慧這本書上星雲大師說【戒如清水,能洗滌我們的心地,定如瓔珞,能莊嚴我們的身心,慧如明燈,能照亮我們的前程。】而這本書上在戒定慧的基礎上,星雲大師也論述了佛教【三法印】。
  • 佛教三法印在於求變
    佛教五蘊用來解讀瞬間點的人,十二因緣用來解讀命運線的人,十二因緣整個鏈條作為大因的作用結果是,對抗婆羅門教三大理論基礎之一的神主宰說。佛教的世界構成理論為四大皆空的循環,破了神創世;人的構成是五蘊和合與十二因緣三世因果輪迴,破了神造人。
  • 佛學智慧,什麼是佛教教義的基礎,什麼是感應道交
    佛祖降生在人世間,就是把宇宙萬法的真相,給眾生講清楚,普度天下的有緣眾生,離苦得樂。佛說:「真心本性,本不生不滅,本不來不去。」佛的智慧雖然無量無邊,但也不能一次度盡所有眾生,因為眾生根性不同,佛不度無緣之人。
  • 印順法師:人間佛教的導師
    佛法始終是在人間的,釋迦牟尼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間成佛的,印順法師在《佛在人間》(《人間佛教論集》第67頁)一文中說到:"佛陀怎樣被升到天上,我們還得照樣歡迎到人間。人間佛教的信仰者,不是人間,就是天上,此外沒有你模稜兩可的餘地。請熟讀佛陀的聖教,樹立你正確的佛陀觀;諸佛釋尊皆出人間,不在天上成佛也!"
  • 佛陀的四法印之四——涅槃寂靜
    就是這四個法印,符合這四個法印的,就是佛教;不符合這四個法印的,就不是佛教。這是一個大原則。禪宗當然遵從這四個法印,但又有自己的特點。世間認為是苦,禪宗認為苦的背後就是涅槃;諸行無常,無常的體就是永恆;諸法無我的背後,永恆的真如就在無我之中;涅槃寂淨,生死來去的背後,就是涅槃。這就是禪宗的風格,這個道理是發揮不盡的。
  • 淨耀法師:印順導師用人生佛教對治鬼神佛教
    他有野心,人生目標是成為全球最成功的企業家。他英俊瀟灑,是女生追捧的男神。26歲時的一場車禍,讓死裡逃生的他,對生命有了另一層體悟,觸發了出家念頭。1982年,他在廣化老和尚座下剃度,並跟隨佛學泰鬥印順導師座下習修三年。1986年,他開始在臺灣各監獄從事導善工作,重建受刑人正確的人生觀。29年來,在他的教導下,有7萬受刑人在監獄皈依佛教。把佛法照進最黑暗之處,他就是淨耀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