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知識焦慮」需對症下藥

2020-12-13 人民論壇網

【摘要】在社會分工高度發達、市場競爭加劇、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許多人都陷入了「什麼都想學,但卻學不透」的「知識焦慮」。「知識焦慮」不僅與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等外部因素有關,也與個體學習心態、知識內化規律等內部因素有關。為此,應引導知識付費行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健康的學習心態,緩解人們的「知識焦慮」。

【關鍵詞】「知識焦慮」   知識付費   「碎片化學習」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快速轉型時期,現代科技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往往表現出焦慮不安、內心浮躁等社會普遍心態,其中「知識焦慮」就是典型的社會心態之一。為此,應當正視「知識焦慮」,把握「知識焦慮」的內在本質,以理性、積極的方式應對「知識焦慮」,將「知識焦慮」轉化為終身學習的內在動力。

「知識焦慮」的主要表現

第一,什麼都想學,什麼都學不精。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絡信息呈現出一種「爆炸式」增長態勢,人們每天面臨著鋪天蓋地的網絡信息,產生了「不知道學什麼好」「怎樣學也學不完」的「知識焦慮」。比如,許多IT、金融等領域的白領不僅要學習編程、投資、市場營銷等專業知識,還要學習子女教育、健康管理等生活知識,他們利用碎片化時間看書、聽書,但是卻無法很好地掌握某項專業技能,從而陷入了「什麼都懂點,什麼都不精」的學習困境,陷入了自我懷疑和「知識焦慮」。

第二,學了很多知識,就是不會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轉型升級,產業結構、發展模式等發生了深刻變化, 5G、刷臉支付、智能生產、無人駕駛、無人超市等新技術新業態新應用不斷湧現。一些傳統行業的從業人員面臨著嚴峻的職業發展危機,甚至在經濟轉型過程中陷入了被淘汰的生存困境,比如許多線下實體店漸漸被電子商務所取代;一些一線技術操作崗位逐漸被智能化生產所取代。這些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產生了「不學習就會落伍、不努力就會下崗」的焦慮心理。但新知識新技能的習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僅從知識付費平臺上學習一些零碎的「乾貨」,很難從根本上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專業技能,反而會讓人產生「學而無所獲」的心理。

「知識焦慮」與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個體學習心態等因素有關

「知識焦慮」不僅與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等外部因素有關,也與社會心態、知識內化規律等內部因素有關。所以應當以系統性思維分析「知識焦慮」產生的原因。

社會轉型的時代環境。從本質上看「知識焦慮」是人們「不得不學知識,但卻學不會知識」的生存焦慮。在社會轉型期,社會關係、利益結構以及人們的思想觀念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價值觀念、社會關係、生產方式等逐步解體,新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不斷湧現,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產生「知識焦慮」是在所難免的。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社交網絡、新媒體平臺方興未艾,以5G、人工智慧、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這些深刻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產生了「看不懂、學不完」的「知識焦慮」。

知識付費的廣泛普及。隨著電子支付等基礎技術的完善,知識付費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知乎、得到、分答、喜馬拉雅等大批知識付費平臺走紅,同時也生產出了許多知識付費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學習需要。但是,一些知識付費平臺以「知識焦慮」為營銷手段,以此激發用戶的知識付費需要,如在自媒體平臺上經常見到「30天讓你成為營銷達人」「20天讓你掌握一門外語」等誇大宣傳文章,這些加劇了人們的「知識焦慮」。

技能習得複雜且漫長。技能習得是一個非常複雜而且較為漫長的過程,往往要經歷知道、理解、掌握、應用的內化過程,加拿大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了 「一萬小時定律」,在格拉德威爾看來,不管做什麼事情,只有經過一萬小時的持續投入,才有可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多數頂尖的運動員、音樂家等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打磨技能。正所謂「十年磨一劍」「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這些充分說明,要想掌握一項技能,絕非短短幾個月就能夠達到熟練和精通的程度,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許多人對技能習得的複雜性、艱巨性缺乏深入認識,渴望在短時間內獲得某項技能,在學習效果不佳、學無所獲時難免會產生「知識焦慮」。

緩解「知識焦慮」需對症下藥

培育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首先,引導人們正確看待「知識焦慮」問題。「知識焦慮」是一種不利於身心健康的負面心態,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知識焦慮」也表達了人們對知識的重視和對學習的渴望,所以應當辯證看待這一問題。其次,引導人們看清「知識焦慮」的本質。網際網路時代,每天產生海量的網絡信息和數據,內容良莠不齊,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引導人們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以自己的職業發展、學習需要等為出發點選擇知識內容,而不能盲目地「為了學習而學習」。此外,還應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各種公眾號、App提供的內容往往只是為了快捷、便利,很難做到專業、權威、深度,這些內容對個人學習和成長沒有太大幫助,反而容易讓人形成「惰性習慣」,弱化思考力。所以應當引導人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將有價值的、深層次的專業知識作為學習重點,不斷提升思維能力。

引導知識付費行業健康發展。知識付費行業的發展順應了人們「碎片化學習」的需要,對於建設學習型社會也具有重要意義。但在知識付費行業,一些學習平臺和知識「大V」總是以「販賣焦慮」為營銷手段,誇大其詞地宣傳知識付費學習的效果,甚至為兜售付費產品進行虛假宣傳,這些加劇了人們的「知識焦慮」。為此,應當加強對知識付費平臺的監管,要求平臺在營銷中堅守道德底線、公序良俗等,不能為了商業利益無底線、無原則地開展營銷活動。比如鼓勵一些知識付費平臺加強行業自律,建立知識付費行業自律標準,促進知識付費行業健康發展。再如嚴厲打擊涉黃涉暴、內容低俗的產品,屏蔽或取締各種扭曲歷史、知識侵權、思想傾向不良的知識付費平臺,為人們營造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此外,還應當引導知識付費平臺為人們提供更多高質量、高價值的知識付費產品,滿足人們的學習需要。

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首先,消解功利性價值觀對人們的影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人秉持功利主義價值觀生活學習,學習某項技能的目的就是為了升職加薪、職業發展等,這種觀點本無可厚非,但是技能習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系統性學習,短時間內的「碎片化學習」很難全方位地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實踐能力等。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引導人們摒棄功利性學習觀,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其次,培育終身學習文化。在技術迭代越來越快的今天,人們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就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自我發展理念,在學習中提升自我、發展自我,提高應對社會變革的能力。在學習中體會生活的樂趣,平衡功利性學習和愛好性學習之間的關係,唯有如此,才能產生循序漸進、不疾而速的學習效果,進而緩解「知識焦慮」。

(作者為周口師範學院講師)

【參考文獻】

①孟威:《信息化轉向下的價值探尋 知識焦慮如何轉化為學習動力》,《人民論壇》,2019年第3期。

②劉瑾鴻、吳啟萌:《知識付費:知識的消費升級與紅利》,《出版廣角》,2018年第4期。

③匡文波:《「知識焦慮」緣何而生》,《人民論壇》,2019年第3期。

④王瑾:《知識付費時代媒介焦慮營銷的困境研究》,《出版廣角》,2018年第13期。

責編/銀冰瑤    美編/陳媛媛

相關焦點

  • 羅輯思維緩解了知識焦慮,壹秘科技(eMeet)能否瓦解辦公焦慮?
    [釘科技述評]「知識經濟」概念的再度興起,成就了一批新的「造風者」,羅輯思維就是其中一個,把知識當貨賣,把貨當知識賣,是創始人羅振宇的理念之一。近期,一款名為壹秘科技智能會議寶的產品入駐羅輯思維全媒體平臺,其「讓職業人士更加方便、更加高效辦公」的理念與羅輯思維提供「高效的知識服務」理念不謀而合。
  • 高考情報站丨心理專家教你如何識別考前焦慮,緩解焦慮……
    識別自己的焦慮狀態高考前過度壓力而導致焦慮狀態,可能會是考生的各個方面體現出來,包括生理、行為、認知和情緒上都可能產生一些變化,如何識別焦慮?並及時進行調整。軀體反應:考前焦慮的考生可能會高考臨近期間一些出汗、發抖、心跳加快、口乾、昏厥和噁心。
  • 你焦慮了嗎?心理學家:生活中這8種辦法,幫你徹底緩解焦慮
    那麼面對這些生活工作中的焦慮,我們應該怎麼緩解呢?心理學家給出了8中特別實用的小技巧,幫你緩解焦慮: 1、養成記錄瑣事的習慣 很多人會因為一天生活中發生的瑣事,因為記不起來因為解決不了,而產生焦慮,導致失眠等情況。這個時候就可以在日常中,將這些事情記錄下來,當某一天靈光乍現,有解決的方法時,再把這些事情解決掉。
  • 得到產品分析 | 緩解知識焦慮,毒藥or解藥?
    ……相當一部分人患上了信息焦慮,這是「一種不能訪問、理解或者利用所必需的信息時的壓力狀態「。他們強烈的需要一個方式去幫助他們緩解這種無措和焦慮。得到app的出現似乎是一劑良藥。要質量?業內頂尖人士為你制定頭部知識學習課程;要速度?知名說書人為你編撰「一天一本書」,三十分鐘即可完成收聽;要內容?課程、電子書、聽書、專欄四管齊下,應有盡有。
  • 考試焦慮症 5招心理訓練緩解焦慮心理
    面對這種心理的產生我們不要害怕,先了解學生考試焦慮成因,然後再根據成因決定考試焦慮症怎麼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考試焦慮症是一種綜合性的累積的表現,只要我們方法正確,就可以讓孩子們不再焦慮。某專家指出,導致該症狀的主要原因是受:「個人的認知、評價、個性、特點以及家長、老師等教育的態度影響。
  • 《羅輯思維》,解決不了的你知識焦慮
    學心理,玩投資,觀天下,就關注  時代之,公眾號jingji-xinli《羅輯思維》最近出了一本書,叫《我懂你的知識焦慮自從羅輯思維轉型作知識服務商以來,羅振宇就不斷挑撥著人們焦慮的神經,比如前段時間的言論:「每天在寫字樓的,中午吃盒飯的白領,才是真正的社會底層」。這些白領本來就是羅輯思維的目標用戶,一看這論調,人人自危,怎麼辦呢?花錢在羅輯思維的APP上學習知識唄---說是知識,其實不過是一些名人的專欄文章。 的確,在理解用戶的焦慮和挑撥用戶焦慮方面,羅輯思維很在行。
  • 焦慮心跳快怎麼辦,急性焦慮症發作怎麼緩解
    焦慮心跳快怎麼辦,急性焦慮症發作怎麼緩解?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焦慮:在你面臨一次重要的考試以前,在你第一次和某位姑娘約會之前,在你的老闆大發脾氣的時候,在你知道孩子得了某種疾病的時候,你都會感到焦慮。焦慮心跳快怎麼辦,急性焦慮症發作怎麼緩解?
  • 3招教你如何緩解知識焦慮
    總會陷入各種知識焦慮之中。在看張萌的《加速:從拖延到高效,過三倍速度人生》看到她給出三條判斷知識價值的標準:第一,區分知識和信息。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信息,而不是知識。例如什麼公司CEO變動,什麼公司架構重組。
  • 三類動作可以緩解你的焦慮狀況
    你有沒有發現,焦慮的感覺就像是一股能量,你總要用些方法去引導和化解這個能量。 這一講,我會分享三種好操作的緩解焦慮的方法,你聽起來可能不陌生,但是具體操作細節需要注意。
  • 學生容易在考試前產生焦慮,通過這「四種方法」調整,焦慮有緩解
    無論成績表現是好學生還是一般學生,都會存在一種焦慮。好的學生會想如何保持成績的名列前茅,一般的學生會想如何再次突破和進步。人的上進心都是有的,就看如何來將它發揮出來。我們都說適當的焦慮還是會有利於考試期間的發揮,但是過度的焦慮就會讓人神經緊張,以至於在考試期間容易心慌,最後題目都做不出來了。面對學生考試前的焦慮症狀,如何來進行緩解呢?
  • 「知識焦慮」緣何而生
    【關鍵詞】資訊時代 知識焦慮 「回聲室效應」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知識焦慮之下的「回聲室效應」處在知識大爆炸的今天,你是否整日感覺所學東西不夠用?知識焦慮的實質是信息焦慮,面對海量信息時,人們往往目不暇接、難以全部吸收,或只能淺層次地吸收,從而形成了一種心理上的恐慌。說到底,知識焦慮是個人分析、處理、理解信息能力較差的一種表現。面對大量且複雜的信息,人們可能會為了獲得所需信息而盲目索取和接收,結果成為了被動的信息接受者,陷入盲目跟風的狀態。
  • 高考焦慮緩解指南|14條有效建議
    如何緩解焦慮如何緩解焦慮?放鬆訓練是心理調適的重要策略,跟運動一樣,都是從生理層面上緩解焦慮和緊張的感覺。正如精神科醫師Edmund Jacobson曾經說過,「焦慮的意識不會存在於一個放鬆的身體裡。」
  • 財經觀察:美國欲治經濟頑疾還需「對症下藥」
    財經觀察:美國欲治經濟頑疾還需「對症下藥」  新華社華盛頓9月19日電 財經觀察:美國欲治經濟頑疾還需「對症下藥」  新華社記者許緣  近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雖維持擴張但已顯現「亞健康」跡象。今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明顯下降,非農業部門新增就業人口增長放緩。
  • 焦慮怎麼緩解,現代職場人必須要知道的事!
    當出現失眠、心悸、頭疼、心慌等類似焦慮症的症狀時,首先應積極考慮焦慮怎麼緩解,做到早識別、早治療,在自我調節、接受醫生心理評估的同時也可以服用Seremind薰衣草定心丸來適當緩解,告別職場焦慮,輕鬆面對自信人生。
  • 為什麼會越學越焦慮?你可能患上了知識焦慮症
    而「焦慮症」中的「焦慮」這兩個字其實是一種表現:心理教練張惠在「焦慮情緒管理課」中提到過:「焦慮」本身是一種「不安全感」的表現,是由於某些不確定的情況讓大腦對自身現狀失去掌控感而產生出來的一種「情緒」。而為了奪回掌控感,這時候大腦就會開啟一個「生理機制」:會不斷的迫使我們去做些什麼,以緩解這一個焦慮的情緒。
  •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焦慮?如何緩解焦慮?馬斯洛需求理論為你解答
    焦慮的人 焦慮是目前社會性的話題,無論是事業有成的經理,還是背著書包上學的學生都被焦慮纏繞著,如何正確看待焦慮問題,緩解焦慮是大部分「社會人」最大的困擾。 何為焦慮? 焦慮是對親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運等的過度擔心而產生的一種煩躁情緒。其中含有著急、掛念、憂愁、緊張、恐慌、不安等成分。分為現實性焦慮和病理性焦慮,而今天討論的是現實性焦慮。 焦慮是一種情緒體驗,具有短暫性和主觀性。
  • 一個深度焦慮者的自白:我是如何緩解焦慮和應對壓力的?
    甚至有人開始販賣焦慮,譬如利用你的焦慮,給你販賣知識;譬如利用你的焦慮,給你販賣雞湯。其實要回溯起來,在孩童時期我就會感到焦慮。當然,很多時候,即使不做這些思考,你只需要停下來去感知你的焦慮,觀察它,你的焦慮情緒就會得到緩解。
  • 用冥想緩解焦慮,Calm 給「大人」講睡前故事
    時代發展的節奏越來越快,焦慮、壓抑、失眠和注意力渙散都正在侵蝕人們的生活質量。冥想作為一個有助於緩解「心病」的解決方案,開始越來越流行。冥想應用 Calm 為用戶提供不同場景的服務。在 APP 端,用戶先選擇學習冥想的目的,包括集中注意力、提高睡眠質量、緩解焦慮等,而後有針對性的選擇冥想課程,時長從 3 分鐘到 25 分鐘不等,用戶可以從「小白課程」進階到「大師課」。Calm 還有「音樂」和「睡前故事」功能。音樂是幫人平靜,而這些故事則專門用來為成年人助眠。
  • 高考進入倒計時 高三的你該如何緩解考前焦慮?
    半島記者 王鑫鑫今年上高三的小A同學在家長陪伴下來到青島市市立醫院心理科門診,說自己經常緊張、心慌、手心出汗、口乾,在弱勢學科的課堂上,症狀會更加明顯,總想上廁所,感覺上課聽不進去,嚴重時要掐一下自己才能夠稍微緩解。
  • 焦慮無法消除,只能緩解,最好的方法,重新找一個目標
    關於焦慮(一)1、月薪5萬比1萬的焦慮,1萬的比5K的焦慮,5K的不焦慮很多自殺,有抑鬱症的人大部分是薪水、收入還不錯的,我沒聽說過月薪1萬和5K的有。關於焦慮(二)2、焦慮無法消除,只會隨著你的欲望增加人要學會認命,少跟人攀比,多跟自己比,別人過的比你好,跟你有什麼關係,會給你分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