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神漢陽老茶館裡藏著的非遺文化

2020-12-17 瀟湘晨報

「窮青神,富漢陽」,歷史上的四川青神縣漢陽鎮曾是著名的商業重鎮。歷經歲月滄桑,曾經的蜀中重要水路口岸和商貿集散地——漢陽鎮,往昔的商賈雲集、熱鬧繁華如今已風光不在。然而,這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小鎮最近卻因為一處老茶館又熱鬧了起來。

「好,好啊,演得好!」7月11日,漢陽鎮坤隆昌茶館內正在上演著一出「好戲」:妙語連珠的評書,變化莫測的川劇變臉……精彩的曲目一個接著一個上演,茶客們在老茶館裡品茶觀賞,叫好聲此起彼伏,不斷響起。

懷舊的裝飾、倒茶的夥計、茶客的笑臉、熱鬧的茶館,每一個場景都在訴說著漢陽鎮的熱鬧。

「鬧熱,真的鬧熱,我就是土生土長的漢陽人,這樣的茶館就跟以前一樣,又有評書又有變臉。只要一開演我就要過來看,我覺得不僅重現了以前漢陽的生活場景,對於我們來講也是一個文化的薰陶。」已經70歲高齡的漢陽鎮居民章成明高興地說到。

這份熱鬧屬於漢陽人,也屬於到漢陽旅遊的遊客。

魏玉明是專程從深圳來漢陽旅遊的,漢陽古鎮裡獨具特色的吊腳樓、古老的四方街、徽派建築的封火牆、雕刻著神鳥奇獸的古房簷都給他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但更讓他驚喜的是藏在漢陽古鎮老茶館裡的非遺文化,「這裡面的評書、變臉,都是咱們四川地地道道的文化,茶館內還重現了舊時老茶館燒水等場景,我真得非常喜歡!」魏玉明說到。

據了解,漢陽鎮坤隆昌茶館非遺文化傳習活動,將在漢陽古鎮每周末趕集日(雙號)舉行。近日演出的曲目有「金錢板」《武松打虎》、《三國演義》、《好四川》等劇目。這段時間,漢陽鎮的老茶館又熱鬧了起來,曾經消失的繁華仿佛又回來了。

「這樣的文化活動和漢陽古鎮千年歷史文化底蘊相結合,豐富了本地居民的文化生活,吸引了外地遊客,進一步提高了漢陽古鎮的知名度。下一步,漢陽鎮將採取政府主導、市場為主的方式,引入商業業主,把控業態布局,進一步聚集漢陽商氣、人氣,做活漢陽古鎮,更好地呈現漢陽文化。」漢陽鎮黨委書記李燕說。(塗惠)

【來源:中國縣域經濟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評書、變臉......青神漢陽鎮老茶館裡藏著的非遺
    ​「窮青神,富漢陽」,歷史上的青神縣漢陽鎮曾是著名的商業重鎮。歷經歲月滄桑,曾經的蜀中重要水路口岸和商貿集散地——漢陽鎮,往昔的商賈雲集、熱鬧繁華如今已風光不再。然而,這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小鎮最近卻因為一處老茶館又熱鬧了起來。「好,好啊,演得好!」
  • 國家級非遺項目——四川青神竹編綻放歐洲
    新時代新市場四川訊(馬勝軍)10月7日至18日,青神縣委統戰部選派1名技藝精湛的竹編工匠參加我省重要涉僑公共外交品牌「文化中國·錦繡四川」歐洲行活動,向歐洲各界人士展示具有濃鬱四川特色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青神竹編,讓古樸典雅的「竹編」之美在歐洲大放異彩。
  • 青神:藏在老一輩記憶裡的漢陽文化
    四川在線消息(陳夢穎 眉山頻道 鄒鈺)樓臺庭榭,青磚、木牆、石板街道、小青瓦房,相互毗鄰的四合院和高高的峰火牆,岷江邊的吊腳樓,雕刻著神鳥奇獸的古簷……在眉山市青神縣,傳承千年的漢陽古鎮,充滿著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鬱的生活氣息,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川劇也在這裡經久流傳。
  • 青神漢陽 影入平羌江水流(上)
    眉山文化學者邵永義吟唱南絲之路民謠。 漢陽古鎮全貌。   如今古鎮越來越多,像是被人栽了種子從地裡呼哧呼哧長出來似的。於是自古有「窮青神,富漢陽」的說法。  鎮子算得上老得掉牙,掐指算有千多年歷史。街上,亭臺樓榭,青磚、木牆、石板街道、小青瓦房,相互毗鄰的四合院和高高的烽火牆,岷江邊的吊腳樓,雕刻著神鳥奇獸的古簷,基本上都原汁原味。  在漢陽鎮鹽關街,有一位古法秤製作人。他叫陳燕,年近六旬,看上去還健壯敦實。他11歲隨父學習制秤,如今是古鎮乃至眉山地區最後的制秤人。
  • 眉山文化名家:青神竹編足以成為四川又一張文化名片
    四川最年輕的地市州、20周歲的眉山首次亮相廣交會,向世界遞出首張名片——青神竹編。專家 邵永義職務:岷江文化旅遊研究會會長觀點:青神竹編足以成為四川又一文化名片邵永義認為,青神竹編所取得的成就和影響,足以讓其成為四川的又一張文化名片。
  • 漢陽味道:平羌江攬住的繁華與閒逸
    漢陽鎮鳥瞰圖(圖片由青神縣委宣傳部提供)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肖姍姍)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詩仙」李白出川,對家鄉山山水水的依戀都在這《峨眉山月歌》裡了。除了眾所周知的峨眉山與三峽,那綿延不絕的平羌江水又在哪裡呢?
  • 青神竹編亮相四川發展成就展
    展廳內,除40餘幅展示四川「美麗」「開放」「活力」「奮進」的照片外,眉山國家級非遺青神竹編的傳承人張德明的竹藝展示吸引了眾多媒體的目光。 「我把這個杯子編好,大概要用16個小時。」在擺放著青神竹編展品的桌子邊,張德明正在給瓷胎「穿衣服」。細如髮的竹絲在他手中經緯交織,套在溫潤微光的白瓷上,精緻的質感和視覺效果牢牢抓住了每一位觀眾的視線。
  • 四川青神竹編產業園區:打造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圖)
    四川新聞網青神7月24日訊(記者 何欣桐)四川省首屆城市文化名片投票活動正在四川新聞網如火如荼的進行,根據後臺統計顯示,已有數十萬人次網友參與投票,最終將決出2013四川省最具人氣指數城市文化名片。每個城市得票最高的名片,會成為代表當地最具人氣指數的城市文化名片。
  • 四川青木縣有座古香古色的小鎮,歷史悠久,與樂山市上下相望
    說起四川旅遊,你首先想到的是「童話世界」九寨溝、「人間瑤池」黃龍、「佛教聖地」峨眉山、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青城山、馳名中外的三星堆、金沙遺址等,吸引了無數人到來。然而,你可能依然對四川的了解還不夠,因為四川還蘊藏著許多古鎮,四川的古鎮,既有江南的溫婉柔情,也有蜀地獨有的質樸與灑脫。巴山蜀水,鍾靈毓秀,快要放假之際來到位於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城南20公裡漢陽古鎮。南倚龍泉山脈,北傍岷江之濱,與樂山市上下遊相望,知名的平羌小三峽即在接壤部分,距 樂山大佛26公裡。所以從樂山去和從青神去一樣方便。漢陽鎮從漢代開始得名,至今年有千餘年歷史。
  • 四川茶館|茶館|演出_鳳凰讀書
    這些大大小小的茶館,或簡樸,或考究,或寬敞,或狹窄,卻都無一例外地成為四川人日常出沒的重要場所。伴隨著茶館所出現的,則是包括評書、川劇等諸多藝術品種在內的娛樂文化。一直到上個世紀末,在成都下轄區縣的一些老茶館裡,仍有衝州撞府的藝人輾轉賣藝。他們通過和茶館分成的方式,艱難地掙得屬於自己的稀飯錢。如今已經頗有名氣的巴蜀笑星李伯清,當年就是在茶館裡說書從而邁出藝術生涯第一步的。
  • 致敬經典 茶館裡的四川市井生活
    致敬經典 茶館裡的四川市井生活 川話版《茶館》排練劇照。11月17日,由四川人民藝術劇院(下稱「四川人藝」)出品的川話版話劇《茶館》在京舉行全國首演媒體見面會,團隊主創宣布11月30日至12月3日,川話版話劇《茶館》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全國首演,以致敬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之作《茶館》。□本報記者李婷壹濮存昕點讚:川味《茶館》,早該有了!
  • 青神竹編非遺傳承人陳雲華:以竹文化生活美學破局
    3月16日,青神竹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雲華,在朋友圈轉發了他最新研發的竹編梅花燈。受疫情影響,他的竹編公司推遲復工,但他自己卻沒閒著,趁機設計了十多個新品。「現在,我們的訂單都做不贏了。」陳雲華說。疫情期間,國內很多行業都按下「暫停鍵」,省內眾多非遺企業的銷售也遭受重創。作為需求量巨大的竹編,開始另闢蹊徑擴大銷售和知名度。
  • 成都茶館文化:「在這些老舊桌椅裡,最能讀懂四川前生今世」
    中國城市中,偏愛四川成都。成都的花街柳巷裡,又尤愛茶館。圖:成都茶館.騎遊者\攝已故作家流沙河,在他某一篇文章中寫道,在成都,在那些節次鱗比的茶館裡,「最能讀懂當代巴蜀文化現況」,說的赫然又顯然,也是愛好到滿腔深情。
  • 龍門陣擺四川|茶館小成都
    如果說成都是泡在茶裡的城市,茶館又何嘗不是將大千世界濃縮了的成都。在成都的茶館裡,你可以採耳、可以嗑瓜子、可以吃點心、可以看報紙(現在是玩手機)、可以賞演出、可以擺龍門陣,甚至還可以喝茶!總之,就這麼小小的一壺茶,就把四川人從容又知足、執著又專注的性格演繹得淋漓盡致,方寸之間,寬窄自如。在成都茶館喝茶,圖的就是一個安逸。啥子紅茶綠茶黑茶白茶,啥子竹葉青金駿眉鐵觀音茉莉花,無需講究,泡就對了!你問功夫茶和成都茶館是啥子關係?聽龍龍給你擺嘛!
  • 四川青神:仿真竹編龍蝦紅了產業
    成績的取得是近年來雲華竹旅獨具匠心創新品、產業文化齊發力的生動回應。初冬的中國竹藝城透著微微涼意,幽幽竹林間,竹編大師陳雲華正忙著編織仿真竹編龍蝦樣品。竹篾、銅絲、手鉗、粘膠等工具擺滿桌面,兩支紅色仿真竹編龍蝦樣品立體喜慶、生動逼真。藝術來源生活,又高於生活,為真正編「活」竹編龍蝦,陳雲華專門買了一對活龍蝦助力編織。
  • 眉山市青神縣弘揚「青神竹編」地標文化
    為挖掘民族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落實國家品牌戰略、助力精準扶貧攻堅。5月底,由四川省智慧財產權服務促進中心、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等共同舉辦的「解碼中華地標·走進四川」活動在蓉正式啟動。該欄目是一檔由北京衛視欄目組拍攝的國家級文化公益欄目,將專題拍攝、宣傳報導多個四川地標產品和品牌,挖掘其背後動人的故事。據悉,該欄目攝製組將在青神開展為期5天的拍攝,青神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協助拍攝工作。《解碼中華地標》專題片「青神竹編」部分播出時長約為45分鐘。
  • 四川青神孩子們用剪紙作品為祖國獻禮
    10月國慶假期,「眉山非遺講堂——東坡剪紙」受邀走進四川省青神縣國際竹藝中心竹裡書屋,吸引50餘個家庭走進課堂,學習東坡剪紙技藝技法,體驗非遺之美。「這是遠景樓,是眉山的城市地標;這是我們的抗疫英雄們,他們是最美逆行者。」現場,東坡剪紙傳承人彭德平老師為大家分享非遺故事,向大家展示了「剪紙系列之眉山風景」「抗疫,我們眾志成城」等精美作品。
  • 展竹文化魅力!青神文創產品亮相四川首屆文創大會
    四川在線消息(鄧世平 眉山頻道 鄒鈺)12月7日至9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舉行。此次活動以「大文創·新文旅」為主題,主要分為全國館、四川文創精品館和全國文創精品館等3大區域,將集中宣傳、展示並推介全國及四川優秀創意產品和品牌。
  • 四川發現|青神龍舟賽與蘇軾結緣
    邵永義成樂岷江段第一個航電大壩在青神落成,漢陽湖成為成都以南最大的活水湖區。中國滑水隊在瑞峰建了訓練基地,瑞峰龍舟會培養了四川啟明星龍舟隊,也成為傳承端陽文化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瑞峰龍舟鬧端午成樂岷江三百公裡流長,在青神境內就有42公裡江流,如一條絲綢飄帶橫貫青神全境,滋潤兩岸青山綠野,也培育出聲名遠揚的瑞峰龍舟文化會節活動:省級農民體育運動優秀工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瑞峰,因岷江東岸有祥瑞之草靈芝,古鎮名叫瑞峰。
  • 中國的茶館文化
    茶館是愛茶者的樂園,也是人們休息、消遣和交際的場所。茶館這個稱呼多見於長江流域,兩廣地區稱茶館為「茶樓」,而京津地區又稱為「茶亭」。茶館是供人品茶、喝茶的公共場所。中國茶館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名稱和風俗,有北京茶館、四川茶館、天津茶社、杭州茶室、廣州茶樓等等,形成了中國的茶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