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后的睿智和賢明,只有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可以相比。」
至今我還記得讀到《清國西太后》中這段文字時那種被雷得外焦裡嫩的感覺。這不定是哪個厚臉皮的弄臣在為主子臉上貼金呢 ——作為一個對本國歷史稍有認識的中國人,看到以奢侈和腐朽著稱的慈禧獲得如是評價,只怕都會這樣認為。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我們很快發現,這位作者和慈禧太后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從歷史文獻來看,這個叫做田原天南的日本作家,不但不曾從慈禧那裡得到過任何好處,甚至終生不曾與這位西太后見過面。儘管《清國西太后》一書出版的時候,這位太后仍然在世,但此書至今只有日文版本,而且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慈禧生前知道曾有某個外國人給她寫過這樣一本書。可以認為,田原在書中寫下這樣的描述,只因為他是慈禧太后一個地地道道的外國粉絲。田原天南,本名田原禎次郎,1862年生於日本西村山郡一個四代懸壺的行醫世家,其父田原恭治郎是亞洲最早實施白內障手術的醫師,頗有盛名。然而田原天南並沒有承繼父業,而是選擇了寫作為生。作為新聞記者,他曾經先後到德國、英國、埃及等地遊歷,著有《芳山懷古》、《蒙古徵歐史》等書,與日本當時的頂尖學者後藤新平、德富蘇峰等相交莫逆。他在中國生活多年,曾創辦《日中新聞》等媒體,堪稱日本的「知華派」。田原天南曾作為重要人員報導過義和團運動,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等,並因此被視為日本國際記者的先驅者。
田原得出這樣的結論自有其邏輯,他自己講述對於慈禧的認識經歷了三個階段——在早年接觸腐朽的清政權之後,認為慈禧是一個中世紀愚昧的獨裁者,在甲午戰爭中日開戰前後將其視為邪惡的女魔,而此後他認為慈禧於義和團運動後大力推動立憲,努力推動中國的近代化進程,並因此將慈禧看作一個開明而充滿智慧的東方政治家。在書中田原大量列舉了慈禧太后的這些「賢明之舉」。
儘管田原的觀點頗有些偏頗,但我看完此書的時候,仍然做了一個決定,把它翻譯成中文並據此加上標註,讓大家看一看百年前一名日本記者是怎樣「粉」慈禧太后的。目前,在專業從事翻譯的齊曉娜女士的幫助下,本書的譯註工作正在加緊進行,推測年底有望和大家見面。
既然連筆者也覺得田原的觀點有些偏頗,為何還有興趣對其進行譯註呢?其價值何在?
蓋因為翻開此書細看,會發現原來田原此書很有特色。也許出於一名新聞記者的職業特點,田原收集了那個時代中外媒體對於慈禧的大量報導,也採用了很多相關的坊間傳聞,市井消息。
與其說這是一部對慈禧歌功頌德的作品,倒不如說這是一部關於慈禧的「八卦大全」,而且完工於慈禧在世期間,可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世人對這位神秘的清宮主人的看法。閱讀間,會讓你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那個時代,躲在貼著「莫談國事」的茶館裡,偷聽人們小聲談論著「西邊那位主子」的種種趣聞,儘管沒人知道這些事情是真是假。
而此書中也不乏一些特殊的角度,讓我們能夠看到清末宮廷不為我們所注意的一些細節。例如,田原通過當時在北京的日本外交官所見,描述了慈禧太后如何「平易近人」地和公使太太們大打夫人外交,卻隨手一筆寫到她們如一群主婦般圍坐談天時,一名清朝官員就跪在一旁,小心地接受慈禧隨時的質詢。
經過我們的考證,這名官員,很可能就是當時回國述職的中國駐英公使,李鴻章的兒子李經綸。
此書的翻譯工作已經完成,目前正在對其中描述的各個細節進行儘可能準確的注釋,希望使它能夠早日與讀者見面,也讓大家看一看,一個日本粉絲眼裡的清國西太后,究竟是怎樣的形象。供圖/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