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日本記者如何「粉」慈禧?稱其睿智賢明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百年前日本記者如何「粉」慈禧?稱其睿智賢明

        

  「西太后的睿智和賢明,只有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可以相比。」

  至今我還記得讀到《清國西太后》中這段文字時那種被雷得外焦裡嫩的感覺。這不定是哪個厚臉皮的弄臣在為主子臉上貼金呢 ——作為一個對本國歷史稍有認識的中國人,看到以奢侈和腐朽著稱的慈禧獲得如是評價,只怕都會這樣認為。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我們很快發現,這位作者和慈禧太后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從歷史文獻來看,這個叫做田原天南的日本作家,不但不曾從慈禧那裡得到過任何好處,甚至終生不曾與這位西太后見過面。儘管《清國西太后》一書出版的時候,這位太后仍然在世,但此書至今只有日文版本,而且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慈禧生前知道曾有某個外國人給她寫過這樣一本書。可以認為,田原在書中寫下這樣的描述,只因為他是慈禧太后一個地地道道的外國粉絲。田原天南,本名田原禎次郎,1862年生於日本西村山郡一個四代懸壺的行醫世家,其父田原恭治郎是亞洲最早實施白內障手術的醫師,頗有盛名。然而田原天南並沒有承繼父業,而是選擇了寫作為生。作為新聞記者,他曾經先後到德國、英國、埃及等地遊歷,著有《芳山懷古》、《蒙古徵歐史》等書,與日本當時的頂尖學者後藤新平、德富蘇峰等相交莫逆。他在中國生活多年,曾創辦《日中新聞》等媒體,堪稱日本的「知華派」。田原天南曾作為重要人員報導過義和團運動,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等,並因此被視為日本國際記者的先驅者。

  田原得出這樣的結論自有其邏輯,他自己講述對於慈禧的認識經歷了三個階段——在早年接觸腐朽的清政權之後,認為慈禧是一個中世紀愚昧的獨裁者,在甲午戰爭中日開戰前後將其視為邪惡的女魔,而此後他認為慈禧於義和團運動後大力推動立憲,努力推動中國的近代化進程,並因此將慈禧看作一個開明而充滿智慧的東方政治家。在書中田原大量列舉了慈禧太后的這些「賢明之舉」。

  儘管田原的觀點頗有些偏頗,但我看完此書的時候,仍然做了一個決定,把它翻譯成中文並據此加上標註,讓大家看一看百年前一名日本記者是怎樣「粉」慈禧太后的。目前,在專業從事翻譯的齊曉娜女士的幫助下,本書的譯註工作正在加緊進行,推測年底有望和大家見面。

  既然連筆者也覺得田原的觀點有些偏頗,為何還有興趣對其進行譯註呢?其價值何在?

  蓋因為翻開此書細看,會發現原來田原此書很有特色。也許出於一名新聞記者的職業特點,田原收集了那個時代中外媒體對於慈禧的大量報導,也採用了很多相關的坊間傳聞,市井消息。

  與其說這是一部對慈禧歌功頌德的作品,倒不如說這是一部關於慈禧的「八卦大全」,而且完工於慈禧在世期間,可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世人對這位神秘的清宮主人的看法。閱讀間,會讓你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那個時代,躲在貼著「莫談國事」的茶館裡,偷聽人們小聲談論著「西邊那位主子」的種種趣聞,儘管沒人知道這些事情是真是假。

  而此書中也不乏一些特殊的角度,讓我們能夠看到清末宮廷不為我們所注意的一些細節。例如,田原通過當時在北京的日本外交官所見,描述了慈禧太后如何「平易近人」地和公使太太們大打夫人外交,卻隨手一筆寫到她們如一群主婦般圍坐談天時,一名清朝官員就跪在一旁,小心地接受慈禧隨時的質詢。

  經過我們的考證,這名官員,很可能就是當時回國述職的中國駐英公使,李鴻章的兒子李經綸。

  此書的翻譯工作已經完成,目前正在對其中描述的各個細節進行儘可能準確的注釋,希望使它能夠早日與讀者見面,也讓大家看一看,一個日本粉絲眼裡的清國西太后,究竟是怎樣的形象。供圖/薩蘇

相關焦點

  • 外國人眼中的慈禧,風韻優雅,睿智賢明,遠勝光緒皇帝
    說起晚清歷史,不能不提慈禧太后。慈禧是晚清時期的實際統治者,也是我國帝制時代少有的女性當政者。慈禧當政期間是我國歷史上最為屈辱和動蕩的近代歷史時期。 這一時期,割地賠款,領土蠶食,外辱不斷,加之慈禧又頑固保守,奢靡無度,很多人都將其與喪權辱國,惡化中國前途聯繫起來。
  • 慈禧賢明的一面,帶領晚清第一次中興,第二次無奈失敗
    特別是其中慈禧這位執掌了晚清政府大權的太后老佛爺,在後世更是被罵得狗血淋頭,認為其乃是晚清政府恥辱的根本原因,沒有這位敗家的娘們,說不定晚清政府就能夠抵抗列強,我們就不用那般被欺壓。事實上,從一定程度上慈禧的行為確實加快了晚清政府的滅亡速度,然而觀其一生行事,其實也並非沒有可取之處,只能說,當時局勢是在太過惡劣,以至於即便她手段高超都無力回天。
  • 天福號百年前就有「外賣送餐」?慈禧是其「貴人」,老牌匾來歷傳奇
    安旭東 攝資料圖百年前的「外賣送餐」欲說天福號,先說盒子鋪。老北京人管豬肉熟食店叫「盒子鋪」,其字號多為「某某齋」、「某某樓」或「某某號」。在字號牌匾的兩側屋簷下,有時還掛兩塊匾額,其匾文常書「餚核」、「儀仁」,門前的對聯多為「名傳燕市,味壓江南」,表明所售食品質量上乘,四遠馳名。「盒子鋪」名字的由來,自然與「盒子」有關。
  • 專訪|日本「長效設計」教父長岡賢明:一件舊物可以用多少年
    不創造新產品,卻開出了全日本最有影響力的舊貨店。這樣「奇特」的事情,日本設計師、京都造型藝術大學教授長岡賢明做到了,他的「長效設計」理念(Long-life design)——重新發掘舊物品的存在價值和利用空間,不僅讓舊物煥發新生,這一理念也影響了一大批人。
  • 慈禧出殯時有多壯觀?紙人抬轎陰兵開道!外國記者:我的天呢!
    自古以來,中國大地下埋葬了數不盡的王侯將相的墓葬,但說起慈禧安葬之地定東陵,可謂是古代比較豪華的一座皇族陵寢了。定東陵剛開始修建十年的時候,慈禧總覺得不稱自己的心意,又不惜勞民傷財,拆除重建。而她又掌握著全中國的財富,死後更是恨不得把這些都帶進棺材裡,所以她的陵墓最後建造的是十分氣概非凡,金碧輝煌。
  • 老照片:百年前頤和園旖旎風光,慈禧太后最喜歡住這裡
    慈禧太后邀請各國駐華大使在頤和園石舫上參觀遊樂。頤和園石舫,又名清晏舫,舫上艙樓原為古建築形式,但在英法聯軍入侵時,舫上的中式艙樓被焚毀。光緒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圖,將原來的中式艙樓改建成西式艙樓,窗上鑲嵌五色玻璃,是園中唯一具有西洋風格的建築。
  • 百年前,此人說:日本永為中國之患,日本人:還好慈禧沒信他的話
    中日兩國從古至今一直都是都是充滿矛盾的兩個國家,從清朝末年日本對中國的剝削到後來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但是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有這麼兩個人分別是中日兩國的高官,他們卻交情頗深。他們就是清朝高官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 清代陝西女首富周瑩,曾被慈禧收為義女,最後的結局如何?
    或許吳聘的坦蕩,感動了周瑩,其面臨著「守活寡」巨大風險的情況下,出乎意料的選擇了與吳聘廝守終身。 吳宓 吳聘的命運,一說周瑩過門後第三天,便撒手西去;但民國時期著名學者吳宓(應該稱周瑩為堂伯母),在《吳宓日記》卻這麼說,周瑩成婚3年後,吳聘才去世。
  • 正好死於慈禧去世的前一天,如今真相大白
    晚清也有這樣一位皇帝,他就是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作為一個君王,他處處受制於人,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之時,慈禧太后命人將他最喜歡的珍妃扔進井裡活活淹死,他卻愛莫能助;在慈禧太后大限將至之時,他以為自己從此可以親政了,卻莫名其妙的死在了慈禧去世的前一天,他一死就入殮的背後,究竟有些怎樣的隱情?多年後專家給出了結論。
  • 百年前,慈禧豪華葬禮現場,幾百人抬靈柩,觀看需要入場券
    慈禧統治了晚清將近半個世紀,在1908年10月22日,應得疾病「駕崩」,享年74歲,結束了她的專權統治。慈禧生前生活很「豪華」,死後也是如此,當年孫殿英從慈禧陵墓,帶出大量珍貴寶物,數量之驚人,陪葬品之豐厚,讓人汗顏。
  • 日本暢銷書作家:中國人對慈禧評價太狹隘
    中新網4月15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15日刊出文章,專訪日本暢銷小說家淺田次郎。他認為,中國人對慈禧評價太狹隘,「英國人是醜化慈禧的源頭。」   文章摘編如下:  你能想像,慈禧是一位和善的母親、有血有肉的女人嗎?目前中日兩國同步播出的日本電視劇《蒼穹之昴》中,慈禧就是這樣的形象。
  • 慈禧侄女為何終生是黃花閨女?她的三個缺點,任何男人都難以忍受
    其父是副都統桂祥,慈禧的親弟弟,換言之,孝定皇后是慈禧的娘家侄女。慈禧去世後,年幼的溥儀成為新皇帝,因此,隆裕太后就成了清朝的實際掌權者。因此,她被副總黎元洪稱讚為 「德至功高,女中堯舜」,各國公使稱其:「英武明斷」,閻錫山稱其「賢明淑慎,洞達時機……盛德隆恩,道高千古。」然而,這樣一位「女中堯舜」,她的家庭生活卻十分悲慘。儘管她身為中宮皇后,身份尊貴無比,但是她卻無法擁有丈夫帝光緒的愛。作為一個女人,隆裕是失敗的、悲慘的、痛苦的。
  • 那個揭露清朝「賣國行為」的記者,被慈禧下令杖打4個小時後勒死
    李鴻章這一生前有虎,後有狼,進退兩難,而在這進退兩難之際還要給人當刀子使,可謂是命途多舛。 然後在籤約的前期,意外發生了,一個被日本《天津日日新聞》聘用的中國記者沈藎,運用自己的人際關係拿到了
  • 張賢明:紮根科研一線的「工作狂」
    6月30日,重慶工商大學科創園,張賢明教授(右一)正在給學生授課。  記者 梅垠 實習生 董郝成澤 攝  6月29日,重慶工商大學科創園。見到記者時,廢油資源化技術與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重慶工商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總經理張賢明一臉微笑,但並未掩飾住臉上的倦容,眼鏡後的雙眸還隱約有些泛紅。  「這些天事情很多,沒休息好。」開場一段閒聊,記者才了解到,他的妻子前不久查出來患甲狀腺癌,6月23日剛做完手術,他裡裡外外忙著照料。與此同時,今年中考的小女兒前幾天剛查出成績,他又得為她讀書的事操心。
  • 慈禧年輕時有多美?第五世外孫女照片曝光,百年之後又見「慈禧」
    清朝時期慈禧太后垂簾聽政,說獨自掌握清朝大權也不為過,只有武則天能夠與之相比。然而,他們是不同的。儘管慈禧太后手中握有權力,但她與武則天恰恰相反,武則天非常善於用人,有自己的治國之道。慈禧太后完全控制了清朝的命運,與列強籤訂了各種條約,進一步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 八位影版的慈禧太后中哪位最像慈禧真身 最後日本飾演者呼聲最高
    慈禧可以說是清朝時期權威最高的女人,享受著比皇帝更高的待遇,集雍容華貴於一身。在中國許多影視作品中都有她的身影,八 部經典的影視作品中哪位更接近歷史上的慈禧太后呢?之後日本的飾演者呼聲最高。慈禧不久與鹹豐的弟弟、恭親王奕密謀,定計處死了八大臣中的載垣、端華、肅順,而將其餘五大臣罷斥,這就是「祺祥政變」。此後,由兩位太后垂簾聽政,而實權落在慈禧手中。
  • 慈禧最寵愛的御前女官:學習日本舞蹈的第一人
    裕容齡   她是慈禧太后最寵愛的御前女官,欽賜封號的壽山郡主;她是學習西方和日本舞蹈的第一人,是唯一一個跟隨現代舞之母鄧肯學習過舞蹈的中國人,將東洋與西洋的肢體文化引入重重封閉的深宮;她是容齡,一生優雅,一生傳奇……  1、跟隨父親國外生活,在日、法學舞藝  容齡的父親叫裕庚,漢軍正白旗人,素有「八旗才子」之稱。
  • 清朝慈禧太后的後人,到底是不是那英?兩點證據揭秘其身世!
    比如我們認識的歌壇大姐大那英,表面看她的姓沒問題,但是百度查下她的姓氏卻是十分特別,居然和清朝慈禧太后一個姓氏,這就讓我們有些聯想了,難道她是慈禧的後人?還是和慈禧有關係的皇親貴族?這葉赫那拉氏不僅滅了愛新覺羅氏,更是讓中華五千年蒙羞,一群沒有文化根源的部落雖然統治了中國幾百年,但是造成的後果還要後人用幾百年或者千年才能彌補。回到我們的正題上,那英雖為滿族,葉赫那拉氏,據說在其沒出名之前,就有人稱其為格格,但是大清皇室退出歷史舞臺後,孫中山先生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政策給滿族人造成了較大壓力。很多滿族人為了避禍紛紛改了漢姓。
  • 她的五世外孫女曝光,百年之後又見「慈禧」!
    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上的風雲人物,關於她的事跡也被世世代代廣為流傳。不過慈禧似乎沒留下什麼好的名聲,晚清在她的統治下國力衰弱,百姓民不聊生,慈禧也被大家稱作是禍國殃民的女人。大清滅亡後,慈禧的親戚們紛紛都想和慈禧撇清關係,很多人都把慈禧家族的葉赫那拉姓氏改成其它的姓氏。慈禧的五世外孫女曝光,百年之後又見「慈禧」!
  • 慈禧一句話解釋不吃牛肉的真正原因
    水滸傳鏡頭慈禧雖然暴殄天物,吃遍天下山珍海味,但對耕牛一直敬而遠之。不到迫不得已絕不食用牛肉。有人說慈禧不吃牛肉是嫌它「又腥又硬」,其實不然。不吃牛肉不是個人喜好,而是尊崇祖制。1903年,駐法國的中國大使裕庚的女兒裕德齡進宮,被慈禧留在身邊當翻譯。慈禧招待她時,對這個留學西歐的女子做了特別解釋:吃牛肉是一種很大的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