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熙寧七年,蘇軾調任到密州做知州,在經過江蘇鎮江的時候,和孫巨源等人在多景樓中有過一次集會。文人相會,不免會有歌姬獻藝,其中一個叫做胡琴的女子,才藝俱佳,而當時樓下的風景也十分美麗,夕陽、晚霞、微風、美酒,這一切如此令人心醉。於是孫巨坡源便請東坡填詞,東也詩興大發,遂即興寫下一首詞作,這首詞便是下面的這首《採桑子》,雖然這首詞不盡完美,但是卻充滿分顯示了東坡極高的文學素養和超群的才華。
與這首詞同時即興而作的作品,還有一首名叫《潤州甘露寺彈箏》的詩作,也十分有趣,我個人比較喜歡其中的「喚取吾家雙鳳槽,遣作三峽孤猿號」這兩句,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找來全詩讀一讀。今天我們主要來欣賞他即興所作的這首詞。
採桑子蘇軾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捻輕攏。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
小註:捻[niǎn]、攏[lǒng]:是琵琶的兩種彈奏指法,比如白居易曾有詩云「輕攏慢捻抹復挑」。
首句其實有點突兀,「多情多感仍多病」,連用三個「多」字,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蘊含著深刻的感情,而跟著又寫「多景樓中」,與前面三個「多」相互呼應。多景樓位於今江蘇省鎮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內,下臨長江,登樓遠望,各色美景盡收眼底,曾經被贊為天下江山第一樓。東坡是一位喜愛好山好水的文人,他面對這樣的美景,面對這樣具有歷史滄桑的地方,如何不觸景生情呢?所以東坡感慨萬千,而這感慨所呈現的形式,正是多情、多感、多病。然而東坡又不是牢騷滿腹的人,他不會讓這種愁緒過多的表現出來,所以及時收住,轉回到多景樓中。
接著「尊酒相逢」是說作者和孫巨源等人在多景樓中相聚的事實,語言平實,但是下面接著一句抒情的話語,「樂事回頭一笑空」,意思說,這種面對美景和朋友飲酒聽歌的生活,實在是樂事,可惜卻不能長久,在一笑之後,這些樂事,都會消失,只留下多情、多感和多病。
下片首句「停杯且聽琵琶語」是承上啟下之句,也是他們酒酣耳熱之後,漫不經心的表現,作者在這裡著重突出了胡琴的琵琶絕技,有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意思。東坡這樣寫,其實還有一層意思,是說他們本來正在飲酒談笑,但是琵琶一響,他們情不自禁的都停住了來欣賞這音樂(所以用了「且」字),從側面突出了胡琴的琵琶技藝高超。
贊過音樂之後,又順勢將彈奏者也寫入詞中,一句「醉臉春融」,十分傳神,將那種麗而不俗、女子粉面含春的樣貌表現了出來,仿佛讓我們看到一個抱著琵琶的少女,嘴角揚起一抹動人的微笑。最後,東坡以景結情,「斜照江天一抹紅」,這裡也有雙關的意思,有晚霞殘照的美麗,當然也有胡琴姑娘醉臉的美麗,色彩鮮明,又極具言外之意。
總之,東坡的這首即興而作的小令,虛實結合,寫景、抒情都錯落有致,通過眼前之景,來抒發心中之情,曲折含蓄,極具特色,考慮到是即興作品,雖然有些不足之處,但是仍不失為一首有趣又有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