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的「官方」宣言——世界著名鋼琴家萊斯利霍華德獨奏音樂會
試問誰是當今國際樂壇演繹李斯特鋼琴作品的最佳人選?澳大利亞鋼琴家萊斯利·霍華德(Leslie Howard)當仁不讓。2011年5月14日,在李斯特誕辰200周年之際,國際音樂舞臺上最引人注目的鋼琴家萊斯利·霍華德憑藉其過往演奏李斯特作品的權威地位,亮相第11屆「相約北京」聯歡活動的舞臺,在北京中山音樂堂為觀眾獻上了一場流光溢彩的李斯特音樂饗宴。
99張唱片 7225分鐘錄音
創造金氏世界紀錄
眾所周知,2011年是偉大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弗朗茨·李斯特誕辰200周年,全世界的頂級鋼琴大師都在通過「黑白交錯的琴鍵」向這位傳奇巨人致敬,李斯特的瑰麗琴音響徹世界大小音樂廳。今年的第十一屆「相約北京」聯歡活動也與全球同步,向李斯特這位偉大音樂家致敬,邀請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鋼琴大師萊斯利·霍華德來京演繹李斯特的作品。這也是霍華德首次來京獻藝。
過去二十年來,正是萊斯利·霍華德,通過他旺盛的音樂熱情和不懈的努力,使李斯特的鋼琴作品在音樂上發揚光大。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霍華德錙銖積累一般地為Hyperion唱片公司開始錄製李斯特的鋼琴作品。在經歷了14個春秋後的千禧年之際,霍華德完成了驚人的偉業,錄製完成了由99張唱片組成的7225分鐘的全部李斯特鋼琴作品,這也剛好暗合了中國文化「九九歸一」的哲學思想。
如今,在全球各大唱片銷售網站的首頁上,都可以看到他所錄製的唱片。正是這項永載史冊的音樂成就,讓萊斯利·霍華德成為了舉世公認的李斯特大家,而他的全部李斯特錄音不僅獲獎無數,更創造了新的金氏世界紀錄。匈牙利總統為此向霍華德授予榮譽獎章,伊莉莎白女王也授予他「澳大利亞勳章」,以表彰他「作為鋼琴家、作曲家、音樂學家和年輕音樂家導師的貢獻」。可以說霍華德不僅為人類文明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音樂遺產,更成為彪炳史冊的卓越音樂家。
以作品編號挑選曲目
向大師表達崇高敬意
雖然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現年63歲的霍華德依舊沒有停止對李斯特音樂的悉心鑽研。他不僅連續23年擔任歷史最悠久的英國李斯特協會主席,而且其身影仍然活躍於世界各大音樂廳。也許對於大部分中國觀眾來說,無法收集霍華德錄製的全部99張李斯特唱片,但是能夠在音樂廳聆聽一場他本人演奏的李斯特鋼琴獨奏會卻將不再是一件難事。
5月14日晚,萊斯利·霍華德為京城樂迷獻上了一套清一色的李斯特作品專場音樂會,並且都是在其他李斯特作品演奏會中難得一件的「稀釋珍寶」。十分有趣的是,霍華德在這場音樂會中從李斯特浩如煙海的曲目中挑選了四首編號相連的作品進行演奏。
在音樂會的上半場,霍華德演奏了李斯特創作的「罕見」作品《獨奏大協奏曲》(作品S.176)。因此前上演機會較少,該作品鮮為人知。霍華德從李斯特從未出版的書稿中發現了該作品。他將該曲作為本次北京獨奏音樂會的開場,便是希望觀眾能夠聽到李斯特不同的聲音。之後上演的《傳奇曲》作品175號由二首描繪聖方濟的樂曲組成,特別是其中的第二首《波勒的聖方濟在水面上行走》,被視為檢驗鋼琴家換手技巧的高難度作品。
在音樂會的下半場,霍華德演奏了李斯特根據巴赫康塔塔改變的《「哭泣、哀愁」前奏曲》(作品S178),該曲是李斯特在其唯一的兒子1859年去世後創作的,表現了作曲家當時悲傷的心境。最後,霍華德以一首輝煌灑脫的《諧謔曲與進行曲》(作品S.177)為整場演出畫上句號。對於廣大觀眾來說,如果一時還無法收集齊萊斯利·霍華德的李斯特唱片,那麼來音樂廳親耳聆聽他的現場演奏不啻為一個理想的選擇。
參加「相約北京」
搶先完成中國首演
權威的《BBC音樂雜誌》曾經這樣評價道:「萊斯利·霍華德是當今公認的最佳的李斯特的詮釋者。他有驚人的魄力、魅力和膽量。他對音樂的把握有令人敬畏的天分。他的頂級演奏將繼續引領潮流。」而英國《衛報》則直接將其描述為「一位擁有著日漸消失的高深演奏技巧的鋼琴大師」。然而,作為一名世界級的鋼琴家,霍華德雖然此前來中國進行過大師班講學,但從未來華進行過正式演出。而在李斯特誕辰200周年這一重要年份來京獻藝,可謂恰逢其時。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霍華德既定的演出安排,他將在今年8月亮相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但由於其中安排了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也讓5月14日的李斯特專場顯得尤為難得,同時霍華德也將就此完成他在中國音樂舞臺上的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