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到底三次搬遷到什麼地方?又為什麼一再搬家?

2020-11-29 一曲新詞半壺酒

我們傳統文化裡有《三字經》和《孟母三遷》的故事,都說到孟母為了孟子能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帶著孟子進行了三次搬家。「昔孟母、擇鄰處」小孩子都能朗朗上口,那麼,孟母到底三次搬家是在什麼情況下,為什麼般,怎麼搬,搬了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到底選擇了什麼樣的鄰居,才讓孟母有了三遷的決定?

請跟著我一起看下去。

戰國時期鄒國,孟子三歲,其父離世,等於孟子是幼年喪父。孟子的母親仉氏就帶著孟子在丈夫墳前蓋了座房子居住,因為這個地方是墳山,四裡鄉親有死了人的都抬到這裡埋葬。

整天這個地方悽悽慘慘,悲痛欲絕的哭聲不斷,孟子就在這環境下成長。經常孟子回到家就往地上一躺:我滴爹啊,你怎麼死的這麼早啊……孟子模仿埋葬親人的哭喊聲以及動作。孟母一看,就問:軻兒,你怎麼會這個的呢?孟子就回答我天天能看到他們這樣啊。孟母聞言一驚,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怎麼能學會知書達理呢,於是就決定搬家。

孟母就帶著孟子離開墳山,搬到城裡的鬧市區,居所的旁邊就是個菜市場,從早到晚做小買賣的、賣菜賣肉的吆喝聲不斷。孟子出去玩沒事就回來模仿集市商販的吆喝聲。孟母一看,這也不是個事啊,雖然說做小買賣也是安身立命之本,也不能看起人家,可是孩子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至少要能明事理啊。於是就決定搬離這個地方,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

孟母帶著孟子離開集市,又往城裡搬了幾條街,這次左右都是深宅大院,沒有叫賣聲了。可是,孟子居所的隔壁住著一個屠夫,整天殺豬屠狗。孟子晚上回來就拿把刀模仿屠夫來回比劃。孟母吃驚就問:軻兒,為什麼整天玩刀呢?孟子回答說:我天天就看到屠夫殺豬,我就學他的樣子啊,別的我也學不到啊。孟母這次又要搬家,在這種環境下,不等孟子長大,也被刀給傷著。

這一次,孟母帶著孟子搬到一處學宮的旁邊。學宮就是古代的公辦學校,私人辦學的叫私塾,公家辦學的地方叫學宮。學宮裡整天都是一幫孩子搖頭晃腦的讀書聲。孟子每天都到學宮聽孩子們念書,晚上回來就念給孟母聽,孟母一看孩子對念書有興趣,就送到學宮跟其他孩子一起念書,最終成為和孔子齊名的「孔孟」一代儒家宗師,稱之為「亞聖」。

孟母剛開始和孟子住在墳山,後來搬到集市旁邊,這是「一遷」。又搬到屠戶的隔壁,這是「二遷」。最後搬到學校旁邊,這是「三遷」。

這個傳統文化故事告訴我們,當今的家長教育子女,給子女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家有讀書氛圍,孩子就愛讀書,如果你家父母整天捧著個手機,那孩子肯定也有個愛玩手機的問題。

所以,從「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家長一定要言傳身教,不讓孩子做的事,父母自己首先不要做。不能自己隨意妄為,而限制孩子的選擇,那樣你會害了孩子。

相關焦點

  • 三次搬家為兒子選擇好的生活環境,孟母三遷,為的全是兒子
    而自從孔子和孟子發明了儒家學說之後,中國從此之後的文化,也是在廢除了百家文化之後,專門樹立了儒家學說,專門推崇儒家學說,中國很多的文化的基礎,還有一些制度,一些禮儀都是根據儒家學說的一些做法去維護和執行的,所以中國從古代到現代,在中國人民的骨子裡面都是流傳著儒家學說的一些做法和一些制度的。
  • 其實孟母三遷並沒有改變孟子,改變孟子的是孟母的一次發怒
    相信我們很多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一個故事,那就是孟子母親為了給孟子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而三次搬家,第一次為了守孝而搬到墓地附近,第二次又從墓地附近搬到集市,第三次的時候才從集市搬到學校附近。
  • 孟母三遷,都遷到什麼地方去了?
    我們都聽過「孟母三遷」這個成語,知道了環境對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孟母到底從什麼地方遷到什麼地方。話說孟母也像今天的千萬父母一樣,對子女的教育尤其重視。孟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孟母看到此景,才不會有什麼驕傲自豪的感覺呢,自己的兒子是不可能往演員方向發展的,更不可能成為一個商人,這個地方不適合兒子住,她不禁憂從中來,暗暗打算:得搬得搬。古時候要找一個落腳的地方並不難,他們很快又搬到了學校附近居住。
  • 蕪湖上演現代版「孟母三遷」:孩子升學舉家搬遷
    似乎孩子的前途與出路只有讀書、考上大學,才是唯一的正途,於是,生活中上演了一出出現代版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三遷」之現狀省示範高中蕪湖市一中是一所寄宿制重點普通高中,新校園學生公寓不僅有獨立的陽臺、衛生間、洗漱間,還有空調,住宿條件在普通高中學校裡堪稱一流。
  • 孟母三遷培養出來的孟軻最後怎麼樣了
    孟軻即孟子,孟母三遷是說孟子的母親為了給孟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三次搬家,現用來形容父母對子女的良苦用心。那麼孟母三遷到底是哪三遷呢?第一,墓旁之遷。孟母看見,大驚失色說,這不是我孩子應該住的地方,於是趕緊回家收拾東西,搬去了另一個地方。第二,集旁之遷。集市中每天人來人往,孟子看見商人與顧客交易,就非常感興趣,於是就裝作商人,進行著賣東西的遊戲。孟母看見,搖搖頭說,這也不是我孩子應該住的地方。第三,安於學旁。經過兩次的搬家,最終孟母選擇住在學堂旁。
  • 詹姆斯與母親的故事,古有孟母三遷,今有老詹12次搬家坐飛機痛哭
    中國的古代有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的故事,但你知道嗎?NBA裡的詹姆斯也曾經12次搬家,他搬家不是為了更好的學習環境,而是因為窮,被人趕走的,現在是億萬富翁的詹姆斯,在他的童年生活裡,可謂是異常艱難的。
  • 「孟母三遷」為何對網癮徒呼奈何
    (12月16日《生活報》)  對於趙女士為了幫助孩子戒網癮四次搬家堅忍不拔的毅力,筆者不禁感到敬畏,趙女士的兒子奇奇不得不令人感到痛心不已,曾經是一個興趣廣泛,在老師和同學們眼裡,是公認的三好學生。就因為無意中接觸網路遊戲,最終長達五年時間沉迷於其中,傷透了父母的心,也令曾經對其抱有諸多希望的老師和同學失望。
  • 孟母三遷為何故?具體情況如何?如今還需要「孟母三遷」嗎?
    亞的意思有很多,在這裡表示稍遜的意思,今天要講的不是孟子的成就,而是孟母三遷的故事。說到這裡可能有的朋友就要笑了,這故事誰不會啊。「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故事我們從小就知道。但是大多數人都是囫圇吞棗,只知道孟母搬了三次家,細節則一概不知。那麼,孟母三次搬家是在什麼情況下,為什麼?怎麼還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到底都遇到了什麼樣的鄰居,才能讓孟母不辭辛苦一遍又一遍地搬家?
  • 熱點觀察「請賣淫者離開」與孟母三遷
    日前,海澱區清河鎮一條百米長、兩三米寬、即將拆遷的胡同,居民貼滿了「請賣淫者離開,還胡同純淨天地」的標語。此舉緣於這條胡同,每到夜幕時分,幾十名打扮妖豔、舉止輕浮的女子就聚集於此,對過往行人做出挑逗性動作。更嚴重的問題是,與北京市二十中學相鄰(《新京報》8月24日)。  男生經過那條街時,「都不敢抬頭」。
  • 孟母三遷擇鄰教子
    孟母三遷便出自於此。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現在有時用來指父母用心良苦 。這,也就是成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吧! 一個寡婦帶著一個兒子在戰國年代,生活可想而知,孟子小的時候母親住在墓地旁邊。
  • 廣東2010年高考優秀作文:孟母三遷新傳
    孟家又搬家了!」賣報紙的小販在大喊道。喲!孟子又搬家了。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孟母三次搬家的故事了吧!這回不知道孟與誰為鄰了。還記得孟母說過的一句話:「鄰,是無法迴避的,卻可有選擇的。」這次孟母卻是因為學堂附近出現一大堆工廠,什麼鋼鐵廠,石油加工廠的,環境受到了很嚴重的汙染。孟母曾去申訴道:「與你為鄰,我們眾人深受汙染其害,這土地幾裡儘是烏煙,爾何不速速離去?」
  • 孟母三遷:被嚴重低估的學習能力!
    最早為學區房代言的人,大約是孟子;最早意識到學區房的重要性的父母,大約是孟母——她留下了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個故事在中國可謂老少皆知,《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就是講的這個故事。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三次搬家,現在則多用來指父母用心良苦,竭盡全力培養孩子。
  • 家長舉家搬遷只為傍名校 上演現實版「孟母三遷」
    熱點學校周圍的房子好租好賣  閱讀提示|從城市的一個區域移到另一個區域,一個街道移到另一個街道;從一個省移到另一個省,從二線城市移到一線城市,殊途而同歸  古代「孟母」是為了給孩子一個良好的讀書、交友環境而「三遷」。如今,鄭州的家長們為了孩子方便就讀而效法「孟母三遷」,舉家搬遷,傍名校而居,這已成為相當普遍的現象。  受盡顛沛之苦,目的只有一個: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 孟母三遷:搬家,究竟為了給孩子什麼?
    ——茜茜老師孟子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也要藉此機會傾聽孩子的心聲,明白孩子真正喜歡的是什麼。
  • 孟母三遷,孩子優秀也需要金錢,古今同理
    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三遷的故事家戶喻曉,大概內容就是,孟母原來家居住的地方靠近墓地,墓地經常有人搞祭祀活動,於是小孟子就經常學習的時候偷跑出去看,然後回來還學人家祭祀的樣子後來孟母一看這不行啊,於是就搬家到了集市,集市上自然都是做生意的,小孟子學習的時候就更偷跑出去逛街了
  • 俗語「火搬三道熄,人搬三道窮」跟古代「孟母三遷」寓意衝突嗎?
    俗語「火搬三道熄,人搬三道窮」跟古代「孟母三遷」寓意衝突嗎?不管在那個時代,或是哪個國家的人,相信房子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從來還沒有多少商品房的時候,人們住的房子基本都是自家建的,由於花費時間比較長,投入的錢財也比較多,一套房基本能住上幾代人,搬家的機會也沒有現在這麼多。現在的社會就不一樣了,很多到城市務工的青年他們在城市裡買不起房子,就只能選擇租房,這樣一來只要有工作的變遷或者是房東漲漲房租什麼的,可能就要選擇搬家了。
  • 在讀《孟母三遷》,除孟母擇鄰處外,我看到的是單親媽媽的孤獨
    文/小庚庚爸爸說起孟母三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除了孟母處處搬家為了孩子之外,我看到的是一個單親媽媽的孤獨與自私。當孟母帶著孩子來到屠宰殺牛羊的地方時,孟子又開始學起屠宰殺牛羊的事情。於是孟母又帶著孩子搬離了住處。三遷。最後孟母帶著孟子來到了學校附近。每到初一,附近的官員就到文廟去跪拜,舉止有禮。而孟子見到這一切又開始學習。
  • 長短途搬家-深圳市金典好日子搬遷有限公司
    長短途搬家02贈人玫瑰,手有餘香1.舊衣物捐贈步驟①清洗雖然一般回收平臺在收到後也會挑選出來進行二次清洗消毒,但小豐還是建議在整理打包前好稍作清洗;②分類大部分舊衣物回收平臺對衣物都沒有特定要求,但為了方便起見,還是要分類打包,如:衣物、鞋子、箱包、床單、玩具、帽子等分開用袋子或合資整理打包。
  • 孟母為什麼要三遷?
    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孟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孟母三遷」揭示的主要道理是:負責任的父母重視環境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意義。孟母三遷出自劉向的《列女傳》。據記載,孟子小時候家離基地很近,常常玩辦理喪事的遊戲,他母親說:「這不是我可以用來安置兒子的地方。」於是搬遷到集市旁邊,孟子又做學商人賣東西的遊戲。
  • 兒童故事《孟母三遷》
    《孟母三遷》粵語音頻從前有個小朋友,去到嗰度模仿學壞都會被媽媽帶走,甚至連續搬家三次。呢個故事就係著名嘅《孟母三遷》啦!正一好嘅唔好,學埋曬啲衰嘢,所以孟母覺得嗰個地方唔適合畀仔仔居住,於是帶住孟子搬到市集隔籬。到咗市集,孟子又同隔籬屋嘅細路學起商人做生意嘅樣,一陣鞠躬歡迎客人,一陣同客人討價還價。孟母仲係覺得噉樣唔好,於是又搬到咗學校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