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第五屆中國高等工程教育論壇」在歷史文化名城長沙舉行。作為第55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最重要的學術會議之一,本次論壇以「中國高等工程教育:國之重器新徵程」為主題,包括主論壇和6個分論壇,分別就工醫結合與創新人才培養、新工科專業建設與發展、面向未來工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和教師發展、工程教育課程思政、大工程時代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產教融合與工程教育金課金專建設等議題展開研討。
中南大學校長田紅旗院士出席主論壇,以《實幹·融創·樹人——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探索》為題發表精彩報告。
據田紅旗院士介紹,中南大學堅持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在國內率先創辦「創新型高級工程人才試驗班」,成為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近年來,中南大學聚焦新時代工程人才核心素養,開展「五個深度融合」的高等工程教育探索與實踐。
一是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深度融合,紮實推進學生思政工作「12345」體系,圍繞一個根本,築牢兩大陣地,抓好三個環節,依託四個主體,實施五項工程。打造政治認同、科學素養、工匠精神、醫學道義、法治理念、紅色基因的課程思政體系,成立校院兩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組建全體教師開展的課程思政大討論,全面修訂課程教學大綱等等。
二是實踐教育與行業發展深度融合。以大需求為導向,大工程為紐帶,大師為引領,大實踐訓練平臺為支撐,形成「雙參與+三聯動」協同育人機制,健全「四階段+四平臺」的校企聯合實踐教育模式,也就是企業參與學生培養全過程,學生參與企業生產全過程。目前,科研實驗室100%向本科生開放,建有700多個國內、國外實踐教學基地,50%以上在行業領軍企業,專業領域全覆蓋。
三是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中南大學將雙創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深化專創、科創、思創三融合,加強平臺建設,包括明確雙創學分認定範圍和認定方式,鑑定學生雙創檔案,建設雙創教育專門課程群,做實雙創導師制度等等,不斷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實現課程學習體系化、項目實訓普及化、平臺實戰高階化。學校雙創國家級項目數連續八年全國高校第一,雙創項目、競賽、實踐學生覆蓋率100%。
四是工醫交叉與特色培養深度融合。中南大學依託學校工、醫優勢,用工科理論技術創新解決醫科難題,促進理工醫協同發展,培養工醫交叉複合型卓越人才。
五是國際教育與國際產業深度融合。中南大學對接國際產業,持續實施國際化工程教育行動,包括構建人才國際化培養平臺,打造國際行業協會認證全英文授課兩個體系,推動學分互認、學位互授、學生互換三種模式,建設留學海外、留學中南、就業中南、國際就業四個品牌,暢通國際合作、國家公派、孔子學院、引智平臺、海外基地五個渠道,以及推動工程教育的課程國際化、師資國際化、學生國際化、科研國際化、管理國際化、服務國際化。
田紅旗院士表示,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讓我們攜手,面向新技術、新產業、新經濟、新民生,實幹擔當,融創未來,推動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為打造國之重器提供強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據悉,第55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2020)」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湖南省教育廳、長沙市人民政府支持,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國藥勵展承辦。本屆高博會歷時3天,預計參觀觀眾將累計超過1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