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訪中南大學校長田紅旗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為湖南未來發展錨定了新坐標,賦予了新使命。」中南大學校長田紅旗在接受湖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南大學深刻領會湖南打造「三個高地」的戰略定位,堅持一流的科技創新、科技服務、科技貢獻,為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直以來,中南大學根植湖南,立足全國,輻射全球,充分發揮世界上最完備的有色金屬學科鏈、百年積澱的醫學學科群、與中國鐵路共發展的軌道交通學科簇的特色引領作用,在C919、高速鐵路、抗疫防疫等重大工程和急難險重任務中解決了一批關鍵科學技術問題,產出了一大批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重大成果。
「十四五」期間,學校科技創新將著力建設「5345」體系,即以「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大貢獻」科技理念為引領,超前對接世界科技前沿、超前響應國家需求、超前布局重大方向,通過多學科融合、產學研結合、跨區域跨行業整合、國際化聯合,打造一流科技實驗力、自由探索內生力、核心技術原創力、重大工程支撐力、領域話語控制力,深度融入國家和湖南省「十四五」科技計劃、人才和團隊等整體布局,成為湖南、中國乃至全球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重要引擎。
田紅旗認為,打造科技創新高地,首先要在優勢學科領域顯著提升科技創新的國際競爭力。學校將堅持「四個面向」, 實施以增強源頭創新為引領的基礎研究登峰計劃、以夯實關鍵領域核心技術集成攻關大平臺為核心的戰略力量支撐計劃等,在世界科技前沿和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超前布局,瞄準前沿領域,在新材料、軌道交通、先進位造、人工智慧、資源與環境、生命健康、深地深海等遴選一批重點方向和項目,進行「全鏈條設計」和布局,研究和解決全球性、區域性和湖南科技創新重大問題,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和建設性社會需求的重大突破。同時,精準把握「一帶一路」「高鐵經濟」「長江經濟帶」「中部經濟區」「環洞庭湖經濟圈」「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經濟政策發展戰略導向及機遇,開展超前研究,形成面向特定領域的服務行業企業、產業發展及社會進步的戰略與政策研究支撐網絡。
在田紅旗看來,科技成果只有用起來才能「活」起來,才能真正發揮其服務國家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中南大學將進一步圍繞學科鏈布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服務產業鏈,著力打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業轉化的堵點,探索建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一體化的新型研究機構,對接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一批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建立健全智慧財產權管理體系,充分發揮嶽麓山大學科技城作用,提高學校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推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湖南落地轉化。
田紅旗強調,中南大學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把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置於時代大勢、全球視野、國家方略、湖南發展戰略中謀劃,深度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藍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貢獻中南大學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