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高考閱卷老師「最青睞」的字體,即便文採差,成績也會向高分靠攏
很多同學在高考之後會預估自己的分數,一般情況下,高考的分數和你預估的分數相差不了多少,但是有的時候卻有很大的差別。其中關鍵的原因就在於高考卷面的整潔。高考並沒有要求要寫什麼樣的字體,關鍵是要書寫規範、卷面工整。高考閱卷是存在「感情分」的。閱卷老師不知道這份試卷屬於哪位學生,就不可能根據學生來加分。試卷掃描上傳後是會被打亂順序的,即便是閱卷老師熟悉某位考生的字跡,也不可能在這麼多考生當中識別出某位考生。這個時候,如果書寫工整、字跡秀麗,就可以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在打分的時候,不自覺地向高分靠攏。
除了這種感情分之外,還要注意內容。僅僅只有華麗的字體,而沒有充實的內容,一樣也不能得到高分。而且對於高考的書寫也是有要求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規範、工整、適中。規範,是指各種筆畫要書寫正確規範,不能隨意的造紙,也不能彎曲筆畫,寫出一些古怪的變異字。工整,就是要一筆一畫書寫漢字,不要寫連筆,也不要怪筆。適中,就是在書寫的時候,漢字的大小要合適、疏密結合、胖瘦適中、端莊中正。
我儘管不是閱卷老師,但是也知道在高考答卷的時候,卷面分的重要性。一般情況下,我不建議學生練習楷書,在考試的時候,如果使用楷書,考生的速度會降低,影響答題的效率。與楷書相對的就是行書和草書。這兩種書體,學生很難把握,如果把握不好,寫出來的字跡很潦草。更何況閱卷老師不是專業的書法老師,有一些字體,他們一時也無法辨別,老師很容易把它當作錯別字。因此我認為在考試的時候可以選擇行楷。行楷的書寫速度比楷書要快,一般不會影響到考場答題。再者行楷,它的結構和楷書比較相似,不會影響閱卷老師對漢字的識別。如此一來,行楷既能夠使卷面整潔,又能夠保證書寫的效率,不影響答題。因此,我認為考生如果想得到卷面分,可以嘗試著練習行楷。
高考閱卷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每一位閱卷老師只有1到2分鐘的時間,看完一個小題。如果考生的字跡難以辨認,老師就很有可能粗略地看完試卷,而給你寫下分數。更何況閱卷評分都是在電腦上面審閱,掃描版的試卷進一步增加了閱卷老師的難度。在這個時候,字跡真的非常重要,卷面整潔,字跡工整。
這種看起來像印刷體的試卷非常容易得到老師的印象分,老師會無意識的提高考生的分數。如果閱卷老師碰到字跡模糊潦草的卷子,老師的印象分就會降低,哪怕你答完了整道題,你的分數也會下降。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一些同學在考完之後自我感覺良好,但是考試的結果卻不那麼圓滿,很有可能就是由於字跡潦草,造成分數下降。
細微之處才能見真功夫。
一些細小的差別,往往是人和人之間拉開差距的原因。每一位學生由於學習習慣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他們對書寫和字跡的重視程度也會不一樣。在小的時候已經養成了習慣,到長大的時候就很難改變。對於一開始就有良好的書寫習慣的學生來說,卷面整潔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而對於那些不注重卷面的學生而言,想要在朝夕之間改變字跡潦草的習慣,真的是難上加難。想要提高自己的卷面分數,就需要糾正這些壞習慣,首先從每天聯繫字跡開始,一步一個腳印,總會贏得卷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