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馬上要過年,在農村,年前年後喜事兒多,是「紅色炸彈」亂飛的日子。有人請吃飯當然好,可隨份子就有點麻煩了。這個習俗最開始其實是能讓大家遇事兒互幫互助,過去經濟條件落後,大家都很困難,某個家庭遇到事情,不管紅事白事,全村人都會出份力。到了今天,隨份子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意義,成為了一種沒有利息的存款,而且很可能會收支不對等。
農村講究人情,這一點大家應該深有感觸。人情往來看似簡單,當中的門道卻是非常複雜的,人們不自然的就會把自己的親朋、好友劃分為三六九等,哪家親戚和自己最親,哪個朋友和自己關係最好,諸如此類。關係越好,遇見喜事兒,隨的份子錢也就越多。但只是送的錢多,還不是最重要的,若是下面這幾個小細節不注意,很可能會得罪人,份子錢隨出去了,還落下個不是,最後連親戚,或者朋友都當不成。
首先,隨份子沒有固定標準。卻也不是隨便送,別人結婚你送20塊錢,顯然是不行的。隨份子既要保證自己在面子上過得去,還要顧及他人的感受。一般來說,是按照親疏關係由近到遠,份子錢由多到少。尤其是親戚間,大家最好先商量一下保持一致。如果一個和你親疏關係相同的親戚隨了500元的份子錢,而你卻隨了1000塊,那就會讓你這位親戚很沒面子,引發一些閒言閒語。
其次,是人情往來不對等。這個問題比第一個還要嚴重些,正常來講,別人來你家吃酒送多少錢,你不能低於這個數。例如別人曾經給你隨了500元的份子錢,那麼回禮至少也要回500元,只能多不能少。若是少了,別人會覺得你這個人不懂人情世故,而且會覺得你太小氣,對你肯定會有意見。所以大多數人們在收份子錢的時候都會把名單以及份子錢的樹木記下來,以備將來還禮時能有一個參考。
最後,就是明明答應人到場,卻放了鴿子。一般來說,收到主人口頭邀請或是請柬的人都是主家比較重視的,他們在當時答應人一定會到,最終卻因為某種原因沒能到場,幾百個人裡面少你一個好像問題不大,可關係近的親戚就那麼多,誰來誰沒來,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尤其是像結婚這種事,本來就是去給主家捧場,順便和其他親戚敘敘舊,結果左等右等你不來,估計只要是認識你的人,都會對你有意見。
上面這個三個細節,就是在隨份子的時候非常容易得罪人的三個地方。農村環境單純,你對別人如何,別人對你也是同樣。儘管隨份子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它依然是一種關係的考驗方式,尤其現在行動支付發達,年輕人動不動就轉帳、發紅包,但遠不如親自捧場,送上一個紅包,春節去吃酒,各位一定要了解這些,不要落人口實。最後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