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高考還剩半年多時間,不過已經有不少學生家長都在關注填報志願的事情。近日,學生留言諮詢:
「按照我目前的成績,考上一本院校不會有大問題。我個人選擇大學會比較看重專業實力,不局限城市。不過我父母認為選一線城市的大學比三線城市的大學好,我不是很理解,你能說說兩者間的差別嗎?我到時高考後怎麼選才會對自己更有利呢?」
高考填報志願,選一線城市的大學還是三線城市的大學?這個問題幾乎每年都是學生和家長之間要探討的話題。那麼,到底它們有什麼差別?學生怎麼選才更有利於自己發展?今天這篇文章將會解答這兩個問題。
首先,一線城市的大學和三線城市的大學,差別在哪裡?
差別一、大學教育資源和資金投入不一樣。大家可以看上圖那張1994-2020年國家傑青本科畢業及入選學校情況的統計數據表。表中的數據顯示,越是在一線城市的大學,得到的投入教育資金和資源越多,傑出人才和教師人才也就越多。而教育資源和資金的投入,也意味著在校學生所能獲取的資源和機會相對會更多一些,能遇到的高人概率也會更大一些。
差別二、大學氛圍不一樣。在一線城市的大學因為掌握的教育資金和資源相對多些,所以相對來說更容易吸引到優質生源。而優質生源越集中,相應的大學學習氛圍就會相對更濃厚一些。
差別三、人才輸出不一樣,圈子也不一樣。前文談到一線城市相對來說傑出人才會更多一些,其實這也會形成圈子的差異。而找對圈子,不僅會讓一個人少走彎路,也會成為日後發展的人脈資源。
差別四、城市所能提供的見識、平臺也不一樣。一線城市的大平臺毋庸置疑是比三線城市要更多,這也意味著學生在找實習方面會更方便,而且更高概率可以獲取某些機會。而且一線城市各種展覽、競技比賽都會相對更多一些,學生們日常所接觸到的世界和見識會更豐富。
差別五、大學體驗也會有差別。一線城市高鐵、地鐵開通路線更多,出門往往也非常方便。而三線城市很多地方未被開發,交通路線也相對少一些,交通工具選擇也相對有限。此外一線城市的大學食堂因為聚集了全國各地的商家入駐,所以飲食方面往往更多元化。僅就這些方面來講,一線城市的大學確實會比三線城市的大學體驗上會更好的。
總之,一線城市的大學和三線城市的大學,在多個方面是不一樣的。而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既然一線城市的大學各方面都佔據優勢,是不是高考後填報志願優先選擇一線城市呢?
其實,具體怎麼選還需要視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畢竟,一線城市的大學那麼多,三線城市的大學也不少,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而這裡,以前文諮詢的學生為例,假設他高考後考上一本線,那麼他要怎麼報考才更有利呢?
一、如果學校綜合排名,專業實力差別不大,優先選擇一線城市。如果一線城市的大學和三線城市的大學綜合排名一樣,專業實力也差不多,那麼這時學生可選擇一線城市。無論從大學體驗、城市體驗等會更有質量,學生所能接觸到的世面也會更大一些。當然,如果學生早已在高考前就明確要去某所高校,而這所高校在三線城市,那麼也無可厚非,遵從內心選擇最重要。
二、如果三線城市的重本和一線城市的一本,優先選三線城市。如果學生的分數可進三線城市的重本,一線城市的一本,那麼此時建議學生毫不猶豫選擇三線城市。要知道,在社會上對於大學的劃分,往往就是重本(985和211院校)>本科>專科。因此,如果有機會進重本,不管幾線,都優先選擇。當然,學生如果不喜歡三線城市,堅決留在一線城市讀書,那麼也可以,畢竟,學校的層次並不完全覺得學生的社會起點。
最後,不管一線城市的大學還是三線城市的大學,事實上,如果學生內心有非常明確對未來的規劃,知道自身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大學生活並努力去踐行,我想不管去了哪裡,他們都不會辜負大學時光,也終將會在畢業後在社會上某個領域發光。
————————
作者簡介:我是星主,專研教育發展與心理,堅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傳遞。關於教育成長路上,上到大學下至小學,有困惑來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