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結局,與賈探春一同遠嫁?曹雪芹借風箏留線索

2020-10-18 君箋雅侃紅樓

紅樓夢中的清明節離不開賈探春,作為金陵十二釵最果敢堅毅的女子,卻與清明節結成牽扯不斷的聯繫,不能不說一開始就帶有悲劇色彩。而她的命運其實與林黛玉有千絲萬縷的糾纏,也是與清明節與風箏有關!

【一】

後面又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也有四句寫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千裡東風一夢遙。

賈寶玉第五回夢遊太虛幻境,翻看的《金陵十二釵》正冊第三首,就是賈探春的判詞。判詞影射賈探春遠嫁不消多說。值得注意的是兩點,第一,兩個人放風箏。第二就是清明!

清明時節放風箏是自古以來的習俗。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

賈探春的風箏有兩個寓意。第一代表了自己如風箏一般漂泊異鄉的孤苦無依。第二代表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每年清明祭祖時放飛一個風箏運氣好了是不是會將風箏吹回家鄉?風箏也代表了賈探春的思鄉之情。

問題是為什麼兩個人放風箏。有人說一個探春一個丫頭,不就兩個人。中國古人不這樣想,他們一定是身份平等的兩個人才會寫兩個人,不然一定寫主僕,這是不能錯的。那麼另一個人是誰?

【二】

《風箏》

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

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

紅樓夢二十二回,賈探春在元宵節作了一個「風箏」的謎語。風箏就是賈探春的象徵!就像竹子是林黛玉的象徵一般。

探春在謎語中再次點出風箏是清明時節最合時宜的應季遊戲,大人孩子都喜歡。這也表明中國古代風箏文化盛行。不過這首《風箏》,其中最值得說的卻不是清明和風箏,而是最後一句:「莫向東風怨別離」!這是賈探春相關的文字中,第二次出現東風。第一次是判詞中的「千裡東風一夢遙」!為什麼點出這個,因為這兩句和林黛玉扯上了莫大關係。

「莫向東風怨別離」與「莫怨東風當自嗟」,意思極其類似。東風、莫怨都代表了無法抗拒和認命!也都代表了遠嫁。

賈探春遠嫁大家都認可。林黛玉的芙蓉花籤和遠嫁有什麼關係?皆因這句「莫怨東風當自嗟」出自歐陽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的兩句「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東風當自嗟。」有人說,這句話不過介紹林黛玉紅顏命薄而已,和遠嫁無關。我想說,自古紅顏薄命的詩文多了,為什麼偏偏是借吟詠王昭君的詩文?只想點明芙蓉夏末盛開的話,賈探春杏花籤「日邊紅杏倚雲栽」的下兩句更合適:「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何必要用王昭君遠嫁詩文?

又是芙蓉,又是東風,又是怨。曹雪芹幾乎用東風和怨將賈探春和林黛玉緊緊纏繞一起,一如清明瀟湘館緊緊纏繞放飛的兩隻鳳凰風箏。而遍觀金陵十二釵的詩文,只有賈探春和林黛玉的詩文「東風」聯繫最多,且是高頻出現!

【三】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鳳凰,見天上也有一個鳳凰,因道:「這也不知是誰家的。」眾人皆笑說:「且別剪你的,看他倒象要來絞的樣兒。」說著,只見那鳳凰漸逼近來,遂與這鳳凰絞在一處。眾人方要往下收線,那一家也要收線,正不開交,又見一個門扇大的玲瓏喜字帶響鞭,在半天如鐘鳴一般,也逼近來。眾人笑道:「這一個也來絞了。且別收,讓他三個絞在一處倒有趣呢。」說著,那喜字果然與這兩個鳳凰絞在一處。三下齊收亂頓,誰知線都斷了,那三個風箏飄飄搖搖都去了。

紅樓夢七十回恰逢清明節,林黛玉先作《桃花行》,眾人再作《柳絮詞》,最後在瀟湘館放起了風箏。林黛玉先放了自己的美人兒風箏,不想突然又出現一個鳳凰風箏和賈探春的裹挾一起,再被一個帶響鞭的雙喜字一纏,三方一起飛走了。此事看似和林黛玉無關,問題是瀟湘館前名就叫有鳳來儀,鳳凰來就林黛玉,這就有點強制性的意思了。鳳凰風箏突然出現纏住賈探春的風箏。兩隻鳳凰相同命運被喜字帶走。梳理下賈探春和林黛玉的糾葛,我們再下結論。

瀟湘館前名有鳳來儀;秋爽齋遍植梧桐,鳳棲梧桐;瀟湘妃子是賈探春給取的號;娥皇女英姐妹同嫁;探春杏花籤:日邊紅杏倚雲栽的下兩句:芙蓉開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林黛玉芙蓉花籤:莫怨東風當自嗟。賈探春風箏謎語:莫向東風怨別離。林黛玉《柳絮詞》嫁與東風春不管,賈探春判詞:千裡東風一夢遙……到瀟湘館這兩隻鳳凰風箏一起裹挾著遠去,賈探春記不得林黛玉生日(不是賈家人)再聯繫到賈探春判詞圖畫中兩個放風箏的人。林黛玉與賈探春最後一起被迫遠嫁是曹雪芹為林黛玉留下的最仁慈安排。如此也避免了林黛玉孤零零客死他鄉,不知何處有章丘的命運,也為賈寶玉「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留下線索!更為賈寶玉變成個「大王八(和尚)」為林黛玉馱墓碑守陵一輩子埋下伏筆!

賈探春的清明節,是不幸的。小時候有首歌叫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可紅樓夢中清明節放風箏,卻是薛寶釵說的:「且等我們放了去,大家好散。」

好聚,不好散…

【文/君箋雅侃紅樓】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相關焦點

  • 林黛玉為救賈寶玉,被迫與賈探春一起遠嫁,在異國他鄉孤苦死去
    金陵十二釵各有結局,其中賈探春遠嫁異國,坐船出海是共識。她最終出嫁的地方,之前也分析是在西海沿子的真真國。西海沿子也就是現在南亞次大陸的斯裡蘭卡一帶。其實《紅樓夢》中不光賈探春一人遠嫁,與她一起遠嫁的還有林黛玉。不用80回後的結局,在80回前的諸多線索中,曹雪芹已經寫清楚了林黛玉結局。
  • 林黛玉被賈元春攆走賈家,遠嫁異國的十五條證據,曹雪芹寫得清楚
    本文做作一個小結,儘可能羅列出相關的線索,支持林黛玉遠嫁異國的事實。五,賈探春杏花籤「日邊紅杏倚雲栽」,「雲」是晴雯的「雯」,晴為黛影,雲也代指林黛玉。影射賈探春借了林黛玉之死的光得了王妃之位。
  • 賈探春暗示,襲人佐證,林黛玉遠嫁異鄉曹雪芹最少埋伏四個證據
    三,探春瀟湘館放鳳凰風箏,又引來一隻鳳凰纏住,兩隻鳳凰被一個囍字纏住後一同飛向遠方。四,探春元宵節風箏燈謎:「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與林黛玉的芙蓉花籤「莫怨東風當自嗟」意思基本相同,都有遠嫁之意。而探春杏花籤「日邊紅杏倚雲栽」的下一句就是:「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再次點出與林黛玉的芙蓉關係以及遠嫁的隱喻!按理釵黛合一,林黛玉應該和薛寶釵相關線索最多,可事實卻與賈探春最多。不光以上四點,探春《柳絮詞》下半闕是賈寶玉續的。
  • 賈探春遠嫁之謎被解開,為林黛玉陪嫁,黛玉去世後她晉升成王妃
    賈探春遠嫁沒有任何人質疑,但若說林黛玉也一同遠嫁,估計很多人反對。事實上之前多次講解都說到林黛玉和賈探春一起遠嫁的事實。那麼,以當時出嫁而論,二人娥皇女英一同出嫁,一定有一個主從次序。誰是主,誰是從,曹雪芹在第二回就有暗示,脂硯齋幫我們解開了謎題。
  • 林黛玉的結局:沒有死在大觀園,遠嫁去了異國,還當了王妃
    林黛玉遠嫁之前說的很多。曹雪芹留下了非常多的線索。雖說很多人支持林黛玉最終死在賈家?而且,巧合在林黛玉身上的姻緣伏筆為遠嫁異國,與賈探春遠嫁異國為王妃的經歷完全吻合。這絕不是巧合!巧合又是賈探春為林黛玉所取。喻示二女同嫁。三,第七十回瀟湘館放風箏,林黛玉的美人風箏飛走了,賈寶玉的美人風箏飛不起來追不上。
  • 脂硯齋是賈探春的原型?曹雪芹巧妙的通過探春遠嫁做出提示
    賈探春遠嫁的結局是紅樓夢最沒有異議的共識。作為賈家的三姑娘,賈探春自身果敢堅毅,智謀決斷都為大觀園翹楚。她儘管詩才不如薛林二人,可生存之道,治家之道卻有勝出。這樣一個姑娘,恨不生為男子,否則賈家何至於樹倒猢猻散。即便為女子,脂硯齋也認為,賈家抄家時,若探春在,絕不會令賈家人分崩離析,必然會將所有人團結起來共抗難關!關於探春的結局,資料並不多,需要一點點梳理!
  • 林黛玉沒參加選秀原因,曹雪芹已寫出,還有黛玉賜婚遠嫁的線索
    清朝從順治時就規定,凡滿族八旗人家年滿十三歲至十六歲的女子,必須參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選秀女,選中者,留在宮裡隨侍皇帝成為妃嬪,或被賜給皇室子孫做福晉。未經參加選秀女者,不得嫁人。其後擴大到蒙古八旗和漢族八旗!如果《紅樓夢》明確寫了就是清朝事。那林黛玉也要參加選秀,否則不能嫁人。沒明確寫清朝事,就自願為主。元春進宮是賈家自願,迎春、探春等就選秀也是自願。
  • 林黛玉最後離開賈家,客死異鄉,曹雪芹借兩個小戲子埋下線索
    曹雪芹一貫善於運用對比的筆法描寫人物,紅樓夢十二官,很多人對應的是金陵十二釵的命運。作為十二個小戲子中名字最特殊的寶官和玉官,有人好奇他們的下落,以及曹雪芹留在她們身上的影射。下面就講講這一對小生和正旦存在的意義。
  • 遠嫁海外的賈探春,在異國大放異彩,結局比貴妃賈元春還高貴
    在地位和尊崇不如賈母時,探春若有此作為,必然是強大的個人能力作為支撐。賈探春的風箏謎語、金陵十二釵判詞、[分骨肉]曲子都體現出她遠嫁的讖語。尤其[分骨肉]三個字更證明她遠嫁之地太過遙遠,此生不能再回還。
  • 賈探春遠嫁異國後怎麼樣了?24回和70回留下兩個伏筆
    賈探春遠嫁之後幸福麼?這給只有八十回的《紅樓夢》提出了考驗,所有對八十回後的人物命運認識都是推測。賈家四春「元迎探惜」,元春死,迎春死,探春遠嫁,惜春出家。唯有賈探春的人物命運會出現變化,讀者堅信這個勇敢的姑娘能夠有一片天,得到幸福,也擔心獨自在異鄉生活的她最終命運。嚴格來說,探春的結局很難推測,下面通過原文蛛絲馬跡,推測一二。?
  • 林黛玉和賈探春,一同遠嫁異國為王妃?石呆子的扇子中就有答案
    林黛玉的結局絕不是死在賈家。八十回後續書「苦絳珠魂歸離恨天」等於將曹雪芹在八十回前埋伏的線索全部推翻,並不符合原文。,八十回後林黛玉與賈寶玉有了婚約,卻因賈寶玉被陷害「逢冤」,林黛玉為了救賈寶玉,與賈探春一起被迫賜婚遠嫁異國。
  • 賈探春的悲喜人生,甘願為林黛玉陪嫁,卻逆襲做了王妃
    賈寶玉的美人風箏說什麼也放不起來,沒辦法換了個,暗示他放棄林黛玉娶了薛寶釵,一如當初「綠玉春猶卷」放棄「綠玉」,改為「綠蠟春猶卷」。綠玉和美人風箏都是林黛玉的象徵。又跑來一個鳳凰在瀟湘館纏住賈探春。暗示林黛玉之所以會離開賈家,是原本要和賈探春一起遠嫁的另一個名額,陰差陽錯落到她頭上。不得已二女才會像「瀟湘妃子」一般同嫁異國。第十八回賈元春修改「紅香綠玉」為「怡紅快綠」,去掉香玉和綠玉正是林黛玉。遠嫁異國也只有賈元春這種上位者能決定。
  • 杏花籤解開賈探春遠嫁後,從薄命人到王太后,逆襲人生顯赫又尊貴
    她們雖然命運多舛,當得起「薄命」二字,但結局並不錯。曹雪芹塑造這一群人時,用了一個「杏」字,通僥倖。與「蓮」相對應。這些人不多,以賈探春為首。影射賈探春的結局尊貴至極。而且,賈探春與賈元春不得聖寵不同,賈探春身為王妃,國王對她極其寵愛。「日邊紅杏倚雲栽」,出自唐代高蟾的《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 杏花籤解開賈探春遠嫁後,從薄命人到王太后,逆襲人生顯赫又尊貴
    所以作為「杏」之首的賈探春,儘管位列太虛幻境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釵」正冊之四,庶出身份,遠嫁異國他鄉與家人老死不能再見,但她的結局非常好。第六十三回的「杏花籤」揭示了這一點。(第六十三回)探春笑道:「我還不知得個什麼呢。」伸手掣了一根出來,自己一瞧,便擲在地下,紅了臉,笑道:「這東西不好,不該行這令。這原是外頭男人們行的令,許多混話在上頭。」
  • 林黛玉離開賈寶玉,遠嫁他鄉做了王妃?作者用兩隻美人風箏給出答案
    這一回埋伏的線索將清楚交代眾人的結局。從林黛玉的《桃花行》到眾人作《柳絮詞》,最後放風箏,都是離情別意伏筆,預示眾人將以此回內容為指引,像那剪斷了線的風箏終將一散。一個是影射大觀園群芳姻緣結果的「群芳夜宴掣花籤」,林黛玉掣得芙蓉花籤,籤詞「莫怨東風當自嗟」,借昭君出塞影射林黛玉離開賈家遠嫁異國。
  • 紅樓夢結局:林黛玉離開賈寶玉,遠嫁異國為王妃,證據找出七八條
    林黛玉的結局一定不是死在賈家。原文對此有非常多的線索影射。關於黛玉結局,君箋雅侃紅樓的觀點是與賈探春一起,像七十回瀟湘館飛出的兩隻鳳凰風箏一樣,遠嫁異國為王妃。林黛玉不久去世,埋骨異鄉。曹雪芹對此埋伏了大量線索,本文將之梳理如下。
  • 賈探春遠嫁異國為王妃,結局怎樣?她房中幾樣物品暗示她成為太后
    賈家抄家時,如果賈探春沒有遠嫁,一定會團結所有賈家人共克時艱,不至於「樹倒猢猻散」。脂硯齋批語將探春比喻成賈母般存在,認為她有能力帶領賈家人,是極高評價。在地位和尊崇不如賈母時,探春若有此作為,必然是強大的個人能力作為支撐。賈探春的風箏謎語、金陵十二釵判詞、[分骨肉]曲子都體現出她遠嫁的讖語。
  • 曹雪芹影射探春做王妃,為什麼梧桐是細的,鳳凰風箏翅膀是軟的?
    賈探春遠嫁做王妃是共識,為大眾所接受。原文對此也有很多提示,比方秋爽齋遍植梧桐,以及探春自己放飛的鳳凰風箏,都影射她做王妃的命運。不過,與探春相關的梧桐是細的,風箏翅膀是軟的,曹雪芹為什麼要這麼寫?這背後還真大有深意,具體要從以下三點看。
  • 賈探春為什麼忘記林黛玉的生日?看懂她倆的結局,才知襲人說對了
    之所以「忘記」林黛玉的生日,主要是曹雪芹借賈探春之口,透露出幾個重要信息。內中原因被襲人一語中的:「就只不是咱家的人。」林黛玉掣得「芙蓉花籤」「莫怨東風當自嗟」,借昭君出塞故事暗示遠嫁結局。再聯繫香菱被呆霸王薛蟠搶走……賈探春「忘記」林黛玉生日,由襲人說出黛玉「不是咱家人」,應該不只是沒嫁給賈寶玉那麼簡單,還有離開賈家遠嫁異國的伏筆。
  • 賈探春結局被解開,與林黛玉一同遠嫁異國,黛玉死後她生子做太后
    」與風箏謎語對應,風箏又是放飛不歸之物,影射賈探春終究要離開賈家,遠嫁異國。瀟湘館放風箏預示大觀園離散。賈探春的鳳凰風箏被另一個突然出現的鳳凰風箏纏住,又遭一個雙喜字風箏裹挾一同遠走。暗示二女同嫁異國。與賈探春同嫁的那個人,就是一起放風箏,幫助賈探春成為王妃之人。就是「雲」。誰是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