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縣下轄有9個鄉鎮被列入石漠化片區範圍,乾旱少雨,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惡劣,主要收入以外出打工為主。陸義國是隆安縣震東集中安置區的搬遷戶,他的老家位於隆安縣城廂鎮定學屯,距離隆安縣城58公裡。過去,由於交通不便,到縣城都需要騎一個多小時的摩託車,村民們無論是求學還是就業都非常不便,生活水平普遍偏低。
隆安縣震東集中安置區搬遷戶 陸義國
「那時候我是到處做散工的,建築工的工作都有,不是固定的工作,有一天沒三天的,就是經常收入不穩定。現在小孩又在身邊,又可以照顧家裡面的人,在這裡比如三更半夜小孩生病發燒,我一出門就有醫生看病了,在老家那裡半夜還要坐車出來。」
2018年年底,在隆安縣政府的統一安置下,陸義國一家搬進了位於位於隆安縣老城區與寶塔產業園之間的震東集中安置區。在這裡,不僅解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他還被聘為震東社區的網格員,一家人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不用再到外地打工。
目前,隆安縣震東集中安置區是全區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2018年底已完成全部搬遷安置工作。共入住搬遷戶達5847戶共計24423人。為解決搬遷群眾後續發展問題,震東集中安置區除了建設安置小區之外,還配套設置了學校、醫院、農民工創業園等,讓人人有活幹,戶戶有錢掙,真正實現安置區、縣城新區、產城融合區的長遠發展。
隆安縣震東集中安置區搬遷戶 周耀媚
「我在震東貧困戶就業服務站那裡看見他們製衣廠發傳單宣傳,我就過來看,有工作人員教我們怎麼做的,每個月有兩千多三千元這樣子吧。」
隆安縣震東集中安置區震東社區黨委書記 何為
「目前已經有47家企業進駐到我們的園區,並且提供了接近三千個工作崗位,這麼大的搬遷人口搬到這裡來,也帶來了接近一萬三千人左右的勞動力,對於整個園區的發展,甚至帶動整個縣域經濟的發展,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的。」
在同樣屬於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的上林縣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上林縣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民生工程、標誌性工程,立足安置點資源稟賦,依據不同搬遷安置方式,通過統籌整合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相關涉農資金,支持發展特色產業、勞務經濟、現代服務業等,探索資產收益扶貧等方式,推動搬遷群眾穩定脫貧。截至2020年7月底,上林縣通過建設8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完成3866戶16019人安置任務,完成率100%。
覃必平之前生活在白圩鎮長崗村, 村裡人多地少,位置偏僻,祖輩都以務農與外出打工為主。如今搬到位於上林縣澄泰鄉的象山安置點裡,花園式的小區,寬敞亮堂的樓房,自己還開店做起了老闆。
上林縣澄泰鄉象山社區搬遷戶 覃必平
「我們在這裡有個安定、穩定的收入,現在我們的收入比以前好很多了,這收入比以前翻了幾倍,平均一個人也有年2 、3萬元這樣。」
搬得出,還要穩得住,政府通過優化選擇安置方式,為搬遷群眾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模式提供更多的選項,覃必平夫妻倆在家門口開起了副食品店,疫情期間,政府還減免了3個月的租金。同樣,在上林縣澄泰鄉象山社區的扶貧車間裡,每天可以產出粽子約1000個,銷往全國各地,這也是當地村民增加收入的一個新渠道。
上林縣澄泰鄉象山社區搬遷戶 覃秀萍
「現在有這個廠,非常的好,家在這裡近,回去又方便。」
下一步,象山社區將繼續依託象山工業園區的優勢,對吸納建檔立卡搬遷人口就業多的企業和扶貧車間給予獎補,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帶動建檔立卡搬遷人口增收,進一步加快搬遷戶脫貧步伐。
上林縣澄泰鄉象山社區 黨支部書記 彭金連
「下一步我再多引進一些就業比較多的工廠進來,大概能安排得100多個就業,基本上能解決我們社區的就業問題。」
截至2020年10月底,就學、就醫、就業方面:全市易地扶貧搬遷教育保障新建或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10所,已完工10所,新建或改擴建醫療機構7所,已完工7所,完工率100%。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願的搬遷貧困戶14948戶,已實現1人以上就業的搬遷貧困戶14948戶,完成率100%。
後續管理方面:12個搬遷人口規模在800人以上的大型安置點均已建成便民利民「九個中心」服務工程,各安置點基礎、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拆舊復墾方面:應拆除舊房6440戶,已拆除舊房5450戶,舊房拆除率84.63%。其中,已復墾復綠3196戶,復墾復綠面積共327288.48平方米。
2020年南寧市創業大賽決賽
明天(12月17日)8:00-18:00舉行
哪個項目將C位出道
拿下最高獎6萬元?
進入
南寧新聞綜合頻道微信公眾號
點擊「創業大賽」菜單
觀看網絡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