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2020-12-14 澎湃新聞

寫好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2020-12-11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2020年10月14日上午,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論壇在北京舉辦,交流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的經驗做法,探討鞏固搬遷脫貧成果的路徑方法。論壇上,有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6個省市自治區有關負責同志和部分搬遷群眾代表作主旨演講,分別介紹了地方經驗做法和探索實踐,以及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給搬遷家庭帶來的巨大變化。現將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論壇主旨演講相關內容予以摘登。

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論壇主旨演講之五

寫好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新疆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十三五」期間,新疆自治區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16.92萬人,共建設易地扶貧搬遷住房40026套,搬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易地扶貧搬遷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大力開展後續扶持,鞏固搬遷脫貧成果

堅持「搬遷是手段、產業是路徑、脫貧是目的」,因村因戶因人精準施策,紮實開展後續扶持,聚焦「2個關鍵點」,突出「6個關鍵環節」,努力做好「後半篇文章」。

圖為克州阿圖什市產城服務區安置區概貌

聚焦產業和就業「2個關鍵點」。制定了《關於鞏固易地扶貧搬遷成果加大後續扶持工作的實施方案》《關於落實好2020年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的若干政策措施》,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殖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以產業促就業、促發展。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專項行動,聚焦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在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願的搬遷家庭實現了「一戶一人」就業的基礎上又新增一批就業人員,截至目前累計實現就業79288人,做到了「人人有事做,持續有增收」。

突出「6個關鍵環節」。摸清底數、精準施策,對4.02萬戶16.92萬搬遷群眾進行入戶核查,建立完善一戶一檔信息,制定「一對一」的幫扶措施。立足安置區資源稟賦,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建設特色林果基地5.1萬畝,特色種植、飼草料種植5.3萬畝,畜禽養殖基地5.8萬平方米,形成了伽師縣西梅種植、烏什縣木耳產業、莎車縣特色養殖業等「一縣一品」發展格局,成為了當地重要扶貧產業。立足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積極承接中東部產業轉移,加快發展紡織服裝、電子組裝、假髮、鞋帽、農副產品加工、饢等產業。葉城縣積極引進11家紡織服裝、電子組裝、農副產品加工等企業入駐產業園區,帶動鄉村扶貧車間和合作社發展,實現搬遷群眾就近就業。加強國家通用語言和就業技能培訓,提升搬遷戶轉移就業能力,加強與內地省市、疆內縣市企業溝通,挖掘就業崗位,實施了南疆向北疆轉移5萬人就業工程。支持鼓勵引導搬遷群眾自主創業就業,配套建設商鋪22.8萬平方米、農產品交易中心3萬平方米、小市場8000平方米,扶持搬遷群眾創辦小手工、小作坊、小商店、電商等,多渠道拓寬群眾就業。開發各類公益性崗位,加大兜底保障力度,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困難貧困勞動力、殘疾家庭勞動力和有重病患者家庭勞動力,積極開發護邊員、護草員、護林員、公路養護員、保潔、協警等公益性崗位,解決搬遷群眾就業14642人。

強化社區服務管理,提升治理水平

圖為搬遷群眾在喀什地區澤普縣電商網電培訓現場進行實操演練

按照 「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的思路,著力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充分發揮「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和扶貧第一書記的作用,建強基層黨組織,完善治理機制。加強安置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根據搬遷群眾規模,同步配套建設學校、衛生室、市場、商店、電商服務站、通訊服務網點等生活設施,實現了「五通七有」。合理設置街道辦事處、村委會、社區居委會,在每個安置區建立扶貧工作站、群眾工作站和綜合治理中心等「兩站一中心」,實行網格化管理,為搬遷群眾提供全天候的「一站式」公共服務,負責搬遷群眾產業發展、勞動力培訓,提供就業崗位信息和相關服務,幫助解決戶籍轉移、就學、就醫、社保、安置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及時處理化解搬遷群眾矛盾糾紛,引導搬遷群眾參與安置區共建共治共享。不斷強化文化素質和道德規範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利用「訪惠聚」駐村、周一升國旗、農民夜校、文體活動等載體,常態化開展黨的惠民政策宣傳,宣講祖國和家鄉發生的變化,特別是搬遷群眾生產生活實現的跨越式發展,引導搬遷群眾樹立文明新風,使各民族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增強「五個認同」,促進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抱在一起,打牢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群眾基礎。

(演講人:新疆自治區發改委主任 許斌)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寫好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黔東南榕江縣: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黔東南榕江縣: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發布時間:2021-01-06 14:41:39      來源:黔東南日報   近年來,榕江縣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通過新建富民、臥龍、陽光
  • 河南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下山入社區 搬進幸福裡
    (原標題:河南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下山入社區 搬進幸福裡(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 易地搬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後續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
  • 書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一直以來,萬山區始終把解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問題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來抓,通過對接社區、企業平臺,開設扶貧微工廠等形式,積極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在家門口上班」,成了眾多搬遷群眾的就業願景。 「縫針短一點,縫的密一點,這樣鼓起來就好看一點。要縫實。」在丹都街道旺家社區扶貧微工廠巾幗錦繡坊裡,繡娘李廷娥正在指導班組成員縫製圖案。
  • 讓搬遷貧困戶安居又樂業——我市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搬得出——2465人搬進新居  葉曉亮是我市「十三五」期間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2465人中的一員。  市脫貧辦相關負責人說,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涉及安置住房、基礎設施等建設,更涉及搬遷後舊房騰退、舊宅基地復墾等方面,還涉及搬遷貧困戶就業創業以及公共服務、文化建設、社區治理、黨的建設等。
  • 廣西未摘帽貧困縣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宛玲):今年初,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2019年底全國未摘帽的52個貧困縣以及貧困人口超過1000人和貧困發生率超過10%的共1113個村開展掛牌督戰。這些縣和村絕大部分都位於深度貧困地區,脫貧的任務重,工作的難度大。
  • 重慶市秀山縣政協持續協商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篇文章」添柴加薪
    住上好房子 過上好日子重慶市秀山縣政協持續協商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篇文章」添柴加薪「搬到這裡後,找工作、小孩讀書、出行都非常方便,要不是黨委、政府政策好,我家都還住在菊望坪的山旮旯裡。」
  • 【書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愛滋病結核病慢性非傳染系列...
    【書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愛滋病結核病慢性非傳染系列講座走進我縣易地扶貧安置點 2020-09-14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商州:用「三變」做好易地搬遷「後半篇文章」
    西部網訊 商州區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緊盯安居才能樂業目標,精準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管理工作,使搬遷安置同產業發展、就業安排、社區管理緊密融合,讓搬遷群眾真正實現能住下、可就業、可發展。大力培育產業,農民利益聯結變股東,搬的順心。
  • 易地扶貧搬遷的燕趙答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先後7次視察河北,第一次赴農村地區視察,就來到老區、山區、貧困地區三區合一的河北省阜平縣,冒嚴寒、踏冰雪看望困難群眾,共商脫貧之策。在這裡,總書記向全黨全國發出了脫貧攻堅的進軍令: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是「五個一批」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 ——寫在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現場會開幕之際
    在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三山」地區,有26.03萬貧困人口生活在大山深處。  易地扶貧搬遷是解決這部分群眾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是必須啃下來的「硬骨頭」。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時指出,要著力做好「三山一灘」扶貧開發工程,努力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 雲南瀾滄縣:易地扶貧搬遷成效明顯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何永富記者6月18日從普洱市瀾滄縣發展和改革局獲悉,該縣目前已經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的6368戶22671人易地扶貧搬遷目標,其民房建設和入住率皆達到100%,為瀾滄如期脫貧出列奠定了堅實基礎。
  • 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易地搬遷惠民生 精準扶貧暖人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吉木乃鎮克孜勒阿德爾村易地扶貧搬遷戶木合亞提·阿努爾別克,2014年因學、缺資金、交通條件不便利等原因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一家四口搬遷至夏爾合特規劃集中安置區寬敞明亮的安置房。
  • 河南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程工作 落實四靠原則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下山入社區 搬進幸福裡(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核心閱讀易地搬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後續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河南在安置點配建公共服務設施,確保搬遷群眾配套設施齊全、生活便捷;支持易地搬遷後續產業發展,讓搬遷群眾能就近就地就業創業;此外,解決好戶籍問題,推進社區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搬遷群眾的日子越來越安穩。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覆蓋河南50個縣(市、區)。
  • 易地扶貧搬遷 | 河北阜平:易地扶貧搬遷搬出一片新生活
    易地扶貧搬遷 | 河北阜平:易地扶貧搬遷搬出一片新生活 2020-11-23 19:2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寫好後續幫扶這篇大文章
    創新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工作,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客觀要求。易地扶貧搬遷是精準扶貧「五個一批」主要路徑之一,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搬得出」是前提,「穩得住」是關鍵,「能致富」才是根本目的。寫好後續幫扶這篇大文章,是實現高質量脫貧的內在要求。廣西百色市地處滇黔桂石漠化片區,是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也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們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把打好易地扶貧搬遷這場硬仗,作為推進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
  • 抓實後續幫扶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目前,隆安縣震東集中安置區是全區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2018年底已完成全部搬遷安置工作。共入住搬遷戶達5847戶共計24423人。 在同樣屬於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的上林縣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上林縣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民生工程、標誌性工程,立足安置點資源稟賦,依據不同搬遷安置方式,通過統籌整合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相關涉農資金,支持發展特色產業、勞務經濟、現代服務業等,探索資產收益扶貧等方式,推動搬遷群眾穩定脫貧。
  • 國務院新聞辦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先生,國務院扶貧辦規劃財務司司長黃豔女士,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先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女士。下面,我們首先請趙辰昕先生作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 趙辰昕:大家上午好!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易地扶貧搬遷的關心和支持。
  • 玉屏易地扶貧搬遷:城鎮新家變我家
    太陽西斜,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街道康華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放學後,27個學生齊聚群眾服務中心,經典誦讀、輔導作業、安全知識、思想道德教育.......新區的孩子將在這裡度過充實的、不一樣的課後時間。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街道康華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一角。
  • 做好脫貧攻堅「後半篇文章」
    為此,紅河州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幹部群眾共同努力、苦幹實幹,千方百計鞏固脫貧成果,在「百日總攻」中做好脫貧攻堅「後半篇文章」。    從問題抓起 「扶上馬送一程」    屏邊苗族自治縣白雲鄉底土村委會老黑衝村的王保林已有70多歲,兒子去世後,16歲的孫子挑起家庭重擔,打算去學挖掘機,但因家庭貧困一直無法湊齊6000元學費。
  • 「搬」進新生活——山陽縣易地移民扶貧搬遷見聞
    「這就是由南京六合區人社局和我們縣人社局共同舉辦的寧上服務協作家政培訓班,也是全縣主打的扶貧特色之一——『山陽家政』。」高壩店鎮黨委書記楊浩對記者說。居住在富橋社區的瞿莉莉正是前來聽課的學員之一。「去年,我從山裡的老房子裡搬了出來,現在已經住進寬敞明亮的樓房了。」瞿莉莉邊向記者展示她家的照片邊對記者說。提起在富橋社區的新家,她顯得十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