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和「城」字演變解密為什麼很多地名含有「城」字?

2020-12-11 地圖說歷史
含「城」字地級市分布圖

截止2020年5月,中國(不含港澳臺)333個地級行政區中,共有8個含「城」的地級市;2348個縣級行政區中,有146個含「城」的地名。為什麼有這麼多含「城」的地名呢?讓我們從古代「城」字演變說起。

【「成」字演變】

「成」的字形演變

「成」字始見於甲骨文,甲骨文的「成」字,右部是一把寬口長柄大斧「戌」,左下有一直條長形物。春秋時期,下方寫作短豎的一筆,與「戌」上面的短橫相連,並在短豎的中部加點作裝飾。篆書更把「成」字訛變為「戊」裡藏「丁」。在這以訛傳訛的基礎上,至楷書將右上角與整體相連的一筆變為相對獨立的點,「丁」字形變為一橫折鉤,「成」字才最後定型。

關於「成」的字源,許慎《說文解字》認為「成」是個形聲字,「戊」為形旁,「丁」為聲旁。從全字構形看來,仿佛有以人斧劈斬一木以表示「決心」「發誓」,表示「已畢其功」之意。

【「城」字演變】

「城」的字形演變

「城」有兩種字形,第一種是從髏(guō), 「髏」是「郭」的古字,其字形像兩座城樓相對立的象形圖案,是城牆的意思,從「髏」者始見於西周金文。第二種是從土,從土者約出現於戰國時期,早期為上下結構。上面是「成」,下面是「土」。從土,是說城牆、城樓是用土築起來的。在「城」的意義上,從髏從土意義相通。《說文》小篆後「成」下的「土」移到「成」左面,變為左右結構,發展至今。

【由牆而城】

內城外郭示意——以明代南京城為例

在古代,人口居住相對集中的地區稱作「都」、「邑」,專門建在都邑四周的用來防守的牆,就叫作「城」。所以說 「城」一開始不是城市,而是專指「城牆」。比如李白在《送友人》詩句「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中的「郭」和「城」都表示城牆的意思。

城由專指城牆,進而指城牆以內的地方,比如東城、西城,再後來王朝所在的國都、諸侯的封地、卿大夫的採邑都通稱為「城」,所以後來含「城」的地名越來越多。

【含「城」的地級行政區】

8個含「城」的地級市統計表

(1)運城:漢設司鹽都尉治此,因名司鹽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建城,俗稱鳳凰城。徙鹽運使司治此,始有運城之名。清乾隆《運城志》:「因運司駐札,故名運城。」

(2)晉城:因戰國初韓、趙、魏三國分晉,後封晉君於此,故名。

(3)鹽城:西漢元狩四年(前119年)置鹽瀆縣,屬臨淮郡。東漢屬廣陵郡。三國廢。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置,仍屬廣陵郡。東晉義熙中改鹽城縣。《江南通省輿圖冊說》:「環城皆鹽場,故名鹽城。」屬山陽郡。

(4)聊城:春秋時為齊聊城邑。《戰國策·齊文》:「燕將攻下聊城。」即此,聊城市以古聊城為名。

(5)塔城:至元十九年(1282年),設置塔爾巴哈臺驛。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設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二十九年修築肇豐城,三十一年參贊大臣府東遷二百餘公裡,重建塔爾巴哈臺綏靖城,簡稱塔城。

(6)宣城:西漢置宛陵縣,為丹陽郡治,故城即今宣城市。

(7)白城:據《東三省古蹟遺聞續編》:「洮安縣,原名白城子。因該地舊有城基,其城牆均以白土墁之,故蒙古人名之曰白城子。」

(8)防城港:清乾隆十二年(1747)移管界巡司於此,屬欽州,改為防城巡司。光緒十四年(1888)改為防城縣。

【含「城」的縣級行政區】

146個含「城」的縣級行政區統計表

相關焦點

  • 地名來歷:為什麼地名中帶「陽」字的很多,而帶「陰」字的非常少
    含「陽」字的地級市分布圖截止2020年5月,中國(不含港澳臺)333個地級行政區中,共有23個含「陽」的地級市;2348個縣級行政區中,有108個含「陽」的地名。山水陰陽示意圖為什麼有很多含「陽」的地名?其實原因非常簡單,中國古代很多城鎮都依山傍水而建。
  • 世界「最長」地名的首都:全名共有41個字,但翻譯成中文就2字!
    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的經濟就一直突飛猛漲,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狀態。如今國內的各大景點和景區已經不能滿足人們了,人們開始把目光放到國外,想要體驗異國風情和獨特的風土人情。很多東南亞的國家都很受人們的歡迎,是國人外出旅遊的首選之地。
  • 地名史話!漫談濮陽縣的「丘(邱)」和「城」
    於是,丘(邱)、崗(堽)、堌(堌堆)、陵、臺等這樣的地名就出現了,其中「丘」名最早,產生的時期又集中,成為濮陽縣古地名中的一大奇觀。《春秋》一書帶「丘」字的地名共有53個,其中衛國6個,在今濮陽縣境內的有4個,即:帝丘、桃丘、清丘、丘宮。載於其他古籍中的「丘」字地名有瑕丘、鐵丘、襄丘、鹹丘、延丘、旄丘、安丘,也多為古城。
  • 全國65個政區地名中含有「寧」字,但「寧」字意義不同
    在小時候常聽長輩們講起「國要安寧,人要康寧」,盼望生活安寧,健康長壽,是老百姓永遠不變的夙願,這也是我國許許多多地名使用「寧」字的原因。翻開中國地圖,仔細查看行政區域地名後,竟發現多達65個地名中含有「寧」字,下面介紹「寧」字的幾個特殊意義。
  • 「商」字城雕 華商之源的精神圖騰——寫在「商」字城雕落成20周年...
    「商」字城雕是根據甲骨文「商」字造型,進行變異、取捨和誇張,由兩個垂直交叉的「商」字,呈鼎字形設計而成,24個大小不同的楔形板塊向四面八方伸展,加大了作品的空間張力,氣勢巍然屹立,既體現了東方文化的底蘊,又寓意商族在這裡起源,商業從這裡開始,先商民族在這裡繁榮興盛,也寓意商業乃國之大業,民之重計。
  • 重慶掌故 | 重慶城這麼偏愛「龍」字地名,龍的傳說你知道幾個?
    大家知道重慶城裡1000多個地名中,漢字出現頻率最高的是哪個字嗎?答案是「龍」字。當然,除了這些寓意美好的地名,蘊藏在其中,還有更深邃的傳統文化。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中華吉祥文化中代表最高祥瑞的神物,自古以來與「龍」相關的事物都深受人們的喜愛。重慶眾多帶「龍」字的地名也是如此,反映了對美好吉祥事物的追求和嚮往。
  • 為什麼福建的很多地名都喜歡用這個字,外人一般不知道它的意思!
    來過福建的朋友會發現福建的很多地名都喜歡用一個字,那就是厝(cuo,第四聲)字,比如葉厝、平潭石頭厝、閩南紅磚古厝、孫厝、田厝、下厝、內厝等?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你不是一個福建人,真的很難能理解這個漢字的意思,那厝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厝,本是一個象形字,它是山崖,太陽和水的象形。
  • 中國地名含有「上」字的三座城市,一座是大都市,一座卻是後花園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專屬的名字,有些名字歷史悠久,意義深遠,自古以來歷代都在使用,內涵深刻,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城市被合併和重新劃分,城市名稱隨著行政規劃被修改甚至消亡,在中國,總共有600個城市,也就是說有600多個地名,在這些地名中,有三個城市有「商」字,你能想到哪些城市嗎?
  • 母歷經了怎樣的演變,母難代表什麼日子? 「母」字解密
    作為漢字中最偉大的字之一——「母」經歷了怎樣形象的演變?古書中常有「母難」一詞,這又是什麼日子呢?「母」是一個象形字。甲骨文中的「母」字,除兩點之外的部分為「女」,像側身站立,低著頭,雙手收起,屈膝下跪的樣子,充分體現了女子的溫柔順從之意。在「女」的胸前加了兩點,突出了女性的兩個乳房,看上去像一個正在哺育小孩的母親形象。「母」字的金文與甲骨文形體相似,小篆、楷書雖然字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代表母乳的兩點一直保留著,這是作為母親的突出特徵。我們通過一段動畫來看「母」字的演變。
  • 天津:47個地名含「吉」字其中很多與雞有關
    天津市有關部門在對本市地名統計後,發現目前街道和胡同裡巷的地名中含有「雞」字的僅有兩個,而含有「吉」字的地名有47個。地名專家介紹,很多「吉」字地名其實是代替了「雞」字,之所以這樣替換是源於生肖雞的吉祥寓意和古代人對雞圖騰的崇拜。     天津和平區的兩條道路——寶雞西道和寶雞東道是天津市僅存含有「雞」字的兩個地名。
  • 福建為什麼很多地名都喜歡用「厝」這個字?一般人不知道它的意思
    福建的「厝」字相當於漢語中的「宅」、「屋」,在地名中的意義則類似於北方的「莊」、「屯」等,本質上就是某個村落的代稱,放之全國都很普遍,唯一的差別是「厝」字特殊,算是閩方言地區的特色。
  • 寫下一「爨」字,讀懂曲靖城
    寫下一「爨」字,需要多少筆畫?應該讀什麼?字義是什麼?在雲南很多城市街頭,瀰漫著「爨」字文化的氣氛,沿街的小吃店,都打著「爨」字招牌。而正是這個落筆複雜、生僻陌生的漢字,背後是隱藏的是一段關於雲南曲靖長達400餘年的地方文化史。
  • 「武」字開頭的地名有多少?它們有什麼含義?記得收藏!
    在中國縣級以上的地名中,有不少是「武」字開頭的,我知道的就有好幾個,要是認真地數下,差不多有35個之多。這些「武」字開頭的地名,都是古代歷朝歷代留下來的,有一定的歷史。在古代,一個新王朝的建立往往需要靠武力,就因為武力在立國還有治國的重要體現,才使得它經常被作為某個地名的開頭,這還有一定的象徵意義!
  • 世界上地名最長的地方,全稱41個字,翻譯成中文僅兩個字
    通常而言,人在起地名時,為了能夠讓人容易記住,地名字數往往不會太長;特別是在如今這個旅遊業興盛的時代,旅遊景區的名稱能否被廣大遊客所熟記,也成為影響本地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筆者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世界上最長地名,翻譯成英文172個字母,翻譯成中文僅兩字。你知道是哪裡嗎?
  • 風物 | 海陽哪些村名地名裡面含有「牛」字?
    因而,在海陽也有不少含有「牛」字的村名和地名——不過您想過沒有,這些帶「牛」字的村名和地名,其中的「牛」指的是真的「牛」麼?我們一起來細數一下,先從村名開始講起。牛根樹村      牛根樹村位於海陽市西部的小紀鎮,南與佘格莊相鄰,北與萊陽市高卓村接壤,西與大孟格莊相連,東隔公路與南洪溝村相望。
  • 說文解字|《讀史方輿紀要》:固始縣北有蓼城,「蓼」是何意?
    清人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固始縣」條記載,縣北七十裡有蓼城崗,或以為古蓼國城蓋在此。」著名學者,錢穆在《史記地名考》說:「有蓼侯,後置縣,屬六安國;故城,今河南固始縣東北七十裡有蓼城崗是也。」又是「蓼城」,又是「蓼城崗」,還有「古蓼國」,這個「蓼」到底是何意呢?現在就來說說「蓼」字的含義,以及與「蓼」字和固始縣有關的文化內涵。
  • 填補字理教學空白 《漢字解密》為方塊字尋根問祖
    「在漢語中有很多字都跟『牛』有關,比如物體的『物』,它是形聲字,表示萬物形符從牛,一件兩件的『件』也從牛,也就是說古人計件數是以『牛』來計的……」  「《說文·羊部》裡面說:羊,祥也。所以『羊』也往往借做『祥』。
  • 榨菜哥發微博給涪字注音,地名中容易讀錯的還很多,看後漲知識了
    在貼文中,他還特地將「涪陵榨菜」中「涪」字的讀音通過同音字「福」標註了出來。黃世聰收到榨菜的相關帖文發出後,有網友在評論區表示:雖然不喜歡你貶低大陸,但為你今天這個態度點讚;有網友則稱此為「一箱榨菜建立兩地友誼」中國地大物博,文字歷史源遠流長,多音字、形體相似比比皆是,很多被用於中國地名,誤讀地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習慣成自然,往往錯了也不知道。
  • 世界上最「繁瑣」的地名,長達41個字,翻譯成英文有172個字母
    大家都知道一個人的名字是非常的重要的,伴隨著一生的,對於城市來說也是這樣的,城市的名字也是有著很深刻的寓意的,擁有一個好聽的地名也會給這個城市的形象加分的,取名字都是簡單明了的,我國大部分的城市都是二個到三個字之間的,當然也有很少的地區名字稍微的比較長,但是大家知道世界上最長名字的城市是哪一座嗎
  • 「聊城地名文化故事」張長城:阿城和它的陽穀
    大家有所不知,在上古時代,陽穀卻是阿城的附屬,它們有著唇齒相依的文化關聯,並且也是中華農耕文明的源頭祖地窮桑的主要組成部分,地名文化之古老,人文齊天。這些地名文化符號,本人進行了多年的研究論證,得出結論可謂石破天驚:以阿城為中心的方圓百裡區域,就是上古窮桑古國。「阿城」和「陽穀」的關係,就是後來皇城與朝陽門外日壇的關係。中國歷代帝王,都是於春分日在皇城朝陽門外日壇祭日,阿城與陽穀就是其文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