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哥詩人」謝運鴻寫下近300首詩和詞

2020-12-09 中安在線網站

  「風雨人生日月長,穿街走巷送人忙」。這是「的哥」謝運鴻寫的一句詩,很多人被他詩意的文字感動,有人說他是「的哥詩人」。

  雖然文字很詩意,謝運鴻的實際生活卻沒有那麼多詩意。開計程車前,他放棄學業,當過農民,拿過教鞭。最近這19年裡,他開著計程車、寫著詩,每天奔波在合肥街巷。最終,他寫下了近300首詩和詞,寫下了一位合肥的哥的詩意人生。

  油門和詩詞的碰撞

  採訪前一天,記者聯繫謝運鴻,他在電話那頭爽快答應了。因為要上夜班,採訪只能定在3月28日上午。見到謝運鴻時,他上完夜班後沒有休息,眼睛裡透著血絲。

  按照謝運鴻的話說,他的詩詞都寫在路上。

  合肥的大街小巷,謝運鴻太熟悉了,他總能在這些熟悉的街巷裡找到創作的靈感。

  「我在家裡不寫詩詞,候客時突然靈光一現,我就趕緊把詩詞記在手機上。」謝運鴻的創作欲望與眾不同。

  一周寫一首詩詞,如果不寫,謝運鴻總覺得落下了什麼。別的駕駛員將手機別在方向盤上方是為了接收網絡訂單,而他只是為了留住靈感,寫下詩詞。

  除了少量的現代詩歌,謝運鴻的詩詞帶有濃鬱的「古典範兒」。描寫生活感悟,探討行業見聞,討論家國情懷,包羅萬象。讀了他的詩詞,你能體會到詩詞所蘊含的真誠。

  的哥的生活非常辛苦,謝運鴻苦中帶樂:「戴月披星走萬千,看官聽我曬辛酸。風裡去,雨中還。不餐煙火賽丘賢。身健不知病老愁,青蔥歲月水東流。」(《漁歌子·的哥》)

  今年春節,兩隻鵝依依不捨的那張圖紅爆網絡。謝運鴻也起了惆悵:「此去泉臺尋舊部,曲項歌天,長恨生無路。綠水清波成嘆處,白毛紅掌填刀俎。命不逢時何忍顧,今我歸矣,把淚強收住。一吻傷情言未訴,約卿來世同船渡。」(《蝶戀花·詠鵝》)

  春天來了,謝運鴻敏銳捕捉到了絲絲春意:「燕去南坡尋鳥蟲,巢中雛小盼還空。遍搜大野花開少,但見荒郊草未榮。日懶風寒春起慢,人勤星早地生朦……」(七律《春燕》)

  豐富經歷寫就詩意生活

  謝運鴻寫出了詩意的文字,源於他豐富的人生。

  1966年出生的謝運鴻,老家在肥東楊店,上世紀80年代,知名詩人和優秀詩歌燦若星河,席慕蓉、海子、顧城、余光中是他的最愛。作為八鬥中學的語文課代表,他將自己的文字寫在黑板報上。

  1988年高考,謝運鴻考上了合肥聯合大學,因為家裡貧困,他最終放棄了讀書,而是回到老家務農。插秧、收割、放牛、種菜,看似詩意的生活背後是自己的心有不甘。

  出於對美好生活和知識的渴望,謝運鴻來到許崗小學做起了代課老師,「我是全科老師,語文、數學什麼都教,每天帶著孩子們一起看書。」

  1996年,謝運鴻借錢湊足了駕校的學費,來到合肥學車。第二年,他成為計程車駕駛員。

  那個年代,計程車駕駛員是一份響噹噹的職業,從泥巴地裡走出來的謝運鴻別提有多興奮了,「那時候,我一天掙三四十元,工資跟很多行業比算是高的。」

  去年開始,謝運鴻換成了晚班,「跑白班太辛苦了,我身體扛不住,晚班實在累了,還能靠路邊休息會。」

  詩和遠方其實在「腳下」

  在本地詩人張宇軒看來,謝運鴻在看似毫無詩意的生存現場,開闢了一塊滋養身心的農耕之地,也可以說,他的詩意就在於他的真切、本色、民間。「老謝的詩詞非常本色,沒有灰色、技術的成分,接近生活。他的生活狀態和對精神的訴求,本質還是來源於鄉愁。」張宇軒告訴記者。

  前段時間,微信朋友圈裡經常被一些所謂的「詩和遠方」故事刷屏。但對於謝運鴻來說,那些並不是他所追求的。「在現實生活面前,更應該勇於面對自己的責任和擔當。」謝運鴻說,一個人有了經歷和責任,才能體會到真正的詩和遠方。

  19年來,為了養家,他努力工作,駕車奔跑的總裡程高達190萬公裡,這足以繞地球赤道47圈。在謝運鴻眼裡,遠方就是自己雙腳奔走出的距離,一步一個腳印,「不要抱怨生活,只要心中有詩和遠方,好日子總會來臨。」

相關焦點

  • 的哥詩人五年來寫了300多首小詩,油門和靈感一起轟鳴
    的哥餘永富接過乘客遞上的車錢,遞迴去的零錢裡夾了一張小小的名片。上面寫著這樣一首小詩:「我是一個愛的使者,吆喝著春去春又來,請你記住我的微笑,還有一個新浪博客,杭州的哥餘爾,面朝大海心潮花開。」名片上有他的微博地址,還有他自己寫的一首思鄉之歌《彎彎的河》。  看著有些錯愕的乘客,餘師傅咧著嘴笑了笑說:「我就喜歡寫點小詩,自娛自樂。」
  • 南朝詩人謝脁與建康的不解情緣
    作為歷數百年經久不衰的門閥士族的冠冕——王、謝、袁、蕭四姓之一,謝氏不但在政治上頗有影響和勢力,也出過很多有名的詩人,諸如謝安、謝道韞(女)、謝靈運、謝莊、謝混、謝惠連等,都長於寫景,有清新的風格。謝朓秉承家風,史稱他「少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又說他「善草隸,長五言」,因而能與響逸百代的劉宋山水詩人謝靈運並稱「大、小謝」,早早地在文壇上嶄露頭角。
  • 痴情詩人寫下一首深情詩,只是開頭兩句,便令人熱淚盈眶!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寄人》,便是一首關乎愛情的經典詩篇。它出自於唐末五代詩人張泌之手,是張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我們都知道愛情沒有固定的模式,它有歡樂,也有痛苦。《寄人》這首詩,主要寫的便是詩人張泌的痛苦愛情。據《詞壇紀事》載,張泌仕南唐為內史舍人,初與鄰女浣衣相善,作《江神子》詞,後經年不復相見,張夜夢之,寫七絕云云。
  • 元稹和「謝蝴蝶」的詩詞,哪首更能打動你?
    詠廿四氣詩 秋分八月中(唐 元稹)這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一首五言律詩。詩人在秋分這一個特殊的時節,有所感悟,寫下了這首詩。在秋分的這一節氣,仿佛天地間都肅靜了一般,寒氣和暑氣都達到了均衡,不想再分個你高我低了。忽然看到天空飛來一排排的大雁,開始往南方去過冬了,預示著寒氣即將來臨,人們的心裡怎麼不擔憂和驚怵呢?能看出詩人寫這首詩的時候,開始還是比較輕鬆的心情。
  • 唐朝詩人張泌這首《寄人》,寫下刻骨銘心的相思,還有愛情的承諾
    每次讀愛情詩總讓人傷感,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詩人的一片深情,正是愛過恨過,寫出來的作品才能夠打動我們,從而引起我們情感的共鳴;雖然這些作品距離我們很遙遠,可是當我們讀的時候依舊會被感動,畢竟情感的共鳴,那是沒有時空的界線,一首詩往往會觸動我們內心最敏感的那根弦。
  • 是大家閨秀也是持劍殺敵的女中豪傑,寫下首詠山詩,開篇就驚豔了
    寫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李清照是如此,續寫《後漢書》的班昭是如此,被元軍擄去在牆上寫絕筆詞的雁峰劉氏也是如此。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才女,正是一位令人佩服的女中豪傑。此女名叫謝道韞,是東晉的一位女詩人。她是一位真正的大家閨秀,是宰相謝安的侄女,也是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髮妻。劉禹錫的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指的就是這王謝兩家。謝道韞嫁入王家後,相夫教子。
  • 乘客車上抽菸下迷藥 合肥的哥「乖乖」掏錢
    原標題:乘客車上抽菸 合肥的哥「乖乖」掏錢   中計後半小時才緩過神   無獨有偶,的哥範師傅前段時間也有類似遭遇。   範師傅稱,當天晚上19時左右,一名中年男子在勝利廣場附近攔下了車子,範師傅停下車子,男子表示要去新橋機場接一個人。
  • 歷史上最「尷尬」的詩人,整首詩只寫了一句話,卻千古留名!
    潘大臨的一生寫了很多首詩,但是他眾多的詩詞作品中,只有一句詩,看似極其的簡單,卻意境深遠,讓他名留千古。重陽佳節這天,潘大臨坐在家中,此時的他已經「揭不開鍋」了,忽然收到了友人謝無逸的書信,他打開一看,信中有一句話問道「近新作詩否?」謝無逸問潘大臨最近你寫詩了嗎,言外之意是如果寫了詩,可不可以錄一份手稿給我,讓我也一起欣賞一下。
  • 晚唐詩人韋莊送別日本高僧,寫下的這首送別詩,同樣寫得很感人
    ,譬如晚唐詩人韋莊的《送日本國僧敬龍歸》,那就是專門描寫日本僧人敬龍,兩人也是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成為了好朋友,當敬龍回日本時韋莊寫下了這首詩。敬龍這個名字也是有講究,我們中國人是龍的傳人,而他取名敬龍,那意思是崇拜中國文化,敬重中國文化,不過關於敬龍更多詳細的資料,沒有多少的記載,只在韋莊的這首詩中出現過。
  • 陸遊,南宋偉大愛國詩人,他勤於創作,現存詩9300多首,詞139首
    陸遊,南宋偉大愛國詩人,他勤於創作,現存詩9300多首,詞139首姜夔的詞有哪些特點?姜夔(1154-1221),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縣)人。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豪放派詞人的傑出代表。辛棄疾出生時北方久已陷入金人之手,他一生為了收復失地、減輕百姓痛苦而努力,但是一生抱負未得伸展,終因憂憤而卒。辛詞現存600多首,是兩宋存詞最多的作家。其詞多以國家、民族的現實問題為題材,抒發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
  • 唐代最任性的詩人,隨意寫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壓倒李白和杜甫
    根本原因很簡單那,盛唐時期的中國,各方面都達到了頂峰,軍事、經濟和文化,無一不讓後世人自豪。有人說,唐朝是詩歌的朝代,此話頗具一番道理。據不完全統計,《全唐詩》裡收錄了近五萬首詩,詩人數量高達2200多。文化並非獨立存在,詩歌作為唐朝的主流文化,當然也不能獨立存在。詩歌反映了社會發展,不同的民風民俗,以及人們的思想。
  • 將三首詩融到一首詞裡,而且毫無違和感,是哪位詞人做到的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西河 金陵懷古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想依稀,王謝鄰裡。燕子不知何世,向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裡。這位詞人就是北宋才子周邦彥,周邦彥的這首《西河》詞,共化用了三首詩。其中第一段和第二段化用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石頭城》,原詩為:
  • 山水詩人謝朓的這首成名作,連詩仙李白都叫好
    要讀山水詩,就不能不提謝朓。謝朓字玄暉,是南北朝中南朝的第二個朝代傑出的山水詩人,其詩風頗受其本家前輩謝靈運的影響,他和謝靈運並稱「大小謝」。有傳言說謝朓與謝靈運是父子關係,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中,大小謝並非父子,也從未見過面。謝朓是在謝靈運辭世的第十二個年頭才來到這個世間的。
  • 這首詩整首詩都在寫春,實際卻是詩人心中怨憤、惆悵的寄託
    比如:「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等等,這些詩詞都是詩人看到美好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悅所作。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詩也是寫春景,但是詩人的心情卻是愁煩苦悶。
  • 杜甫思念李白,寫下了這13首詩,值得欣賞
    唐代最有名的詩人之二:李白和杜甫相遇了,因此就有了李白和杜甫之間的思念之情,而杜甫思念李白,竟寫了十多首詩,有直接大膽的寫思念李白的,有在朋友的宴席,歌頌朋友時提到李白的。今天小編便和大家盤點杜甫到底寫了幾首詩思念李白。
  • 流浪詩人賣詩4年走遍300個城市,莫言贊其有骨氣,手稿被明星收藏
    在自殺的半年前,海子失望地寫下了《遠方》,在詩中他無奈地寫道:「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據後來高曉松先生回憶,當年這句詩一下子將很多文藝青年從遠方的夢中喚醒。 2011年,帥氣的齊新光背著包開始了他4年的「詩行天下」,在接下來的4年裡他靠賣詩走遍了300多個城市。沒有任何外援,他在地下通道、地鐵站、天橋等地,對著人群朗誦自己的詩歌,為此他做過義工、乞討過,4年間一共賣贈出了35000份詩稿。
  • 他是最「尷尬」的詩人,整首詩只寫了一句,這句詩卻流傳千古!
    阿蠻文化第31期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百花齊放,各個朝代都有留存下屬於自己的代表文化,例如我們都知道的唐朝的詩歌、宋朝的詞、元朝的曲、明清的小說等等。詩詞可是大家的老朋友了,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詩句,也有因為喜愛它們而記住並喜歡上的詩人、詞人。
  • 唐代一著名詩人少年時寫下兩首詩,其中一句成人盡皆知的惜時名言...
    且聽筆者悔昔繼續道來:該句出自唐末五代十國的著名詩人王貞白之手。 求學期間,王貞白深知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和有效地利用時間,某日有感而發寫下《白鹿洞》兩首詩。其中一首寫道:「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 唐代一著名詩人少時寫下兩首詩,其中一句成為惜時名言,人盡皆知
    且聽筆者悔昔繼續道來:該句出自唐末五代十國的著名詩人王貞白之手。求學期間,王貞白深知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和有效地利用時間,某日有感而發寫下《白鹿洞》兩首詩。其中一首寫道:「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雖然後來元代有一位名叫同恕(1254一1331)教育家在其《送陳嘉會》詩中也寫道:「盡歡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陰一寸金。」
  • 詩詞故事:李白筆下的謝朓是誰?他究竟做了什麼,讓眾多詩人崇拜
    文/青樓詩社李白有首詩: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很熟。這首詩的名字叫《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大家記下這個名字,謝朓。在李白一生中,太多次提起了這個「謝朓」,崇拜不已,後世也有很多人對他推崇備至。這個人究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