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很多才女不但會寫哀怨情詞,還有著一副男兒胸襟。寫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李清照是如此,續寫《後漢書》的班昭是如此,被元軍擄去在牆上寫絕筆詞的雁峰劉氏也是如此。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才女,正是一位令人佩服的女中豪傑。
此女名叫謝道韞,是東晉的一位女詩人。她是一位真正的大家閨秀,是宰相謝安的侄女,也是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髮妻。劉禹錫的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指的就是這王謝兩家。謝道韞嫁入王家後,相夫教子。
後來孫恩造反,丈夫和兒子先後戰死,謝道韞為保家園 ,率家丁拼死抵抗,持劍殺敵。敵將對眼前這位才女佩服不已,放了她。而後謝道韞揚長而去,閉門修書,寫下了不少經典詩作。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謝道韞的一首經典詠山詩,詩名《詠泰山》。全詩開篇就氣勢逼人,備受後世推崇。
《泰山吟》東晉:謝道韞峨峨東嶽高,秀極衝青天。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復非匠,雲構發自然。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歷代詠泰山的名篇中,不乏精品。其中最經典的當屬詩聖杜甫的《望嶽》,其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句可謂妙語。與杜甫詩相比,謝道韞這首詩雖遣詞上略遜,卻不失秀氣。
詩的首聯寫泰山的巍峨和秀氣。一般來說,詠山詩多在「秀」和「雄」二者中取其一,但此句僅用10個字,就寫出了泰山二者兼得之美,令人讚嘆。在詩人眼中,巍峨高大是泰山外在的樣子,而沖天的靈秀則是其氣質,這樣開篇可謂驚豔。
後兩聯則細寫山巖之妙。這裡的山石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不是工匠能打造出來的。它山巖崢嶸,就像將天從中間割開;站在山底上,只覺得悠遠靜謐,令人陶醉。在這兩聯中,詩人用虛實相間的寫法,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寫出了泰山的自然之美,也飽含了詩人對山林生活的嚮往。
第四聯詩人筆鋒一轉,由詠山寫到了自己經歷的坎坷。造物主將泰山造就得如此秀美,卻讓自己飽受痛苦,這到底是什麼?寫此詩時,詩人家中已遭變故,夫死子喪的她是孤獨無依的,對未來也是迷茫的。但才女卻並沒有因此哀怨,這一點在最後一句中得到了體現。她要撥開生活中的迷霧,擁抱泰山的美好,坦然自在的安享天年。
縱觀這首詩,我們讀到了謝道韞對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現重要的是我們讀到了一個堅強倔強的女子形象。作為一個大家閨秀,當年她持劍殺敵的豪情令人佩服不已;但當一切結束後,能有足夠的勇氣過好下半輩子才是她最堅韌之處。正因如此,後世名家對謝道韞評價頗高,稱她有「有林下風氣」。這首來自才女的《泰山吟》大家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