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家閨秀也是持劍殺敵的女中豪傑,寫下首詠山詩,開篇就驚豔了

2020-12-19 美詩美文

古代很多才女不但會寫哀怨情詞,還有著一副男兒胸襟。寫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李清照是如此,續寫《後漢書》的班昭是如此,被元軍擄去在牆上寫絕筆詞的雁峰劉氏也是如此。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才女,正是一位令人佩服的女中豪傑。

此女名叫謝道韞,是東晉的一位女詩人。她是一位真正的大家閨秀,是宰相謝安的侄女,也是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髮妻。劉禹錫的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指的就是這王謝兩家。謝道韞嫁入王家後,相夫教子。

後來孫恩造反,丈夫和兒子先後戰死,謝道韞為保家園 ,率家丁拼死抵抗,持劍殺敵。敵將對眼前這位才女佩服不已,放了她。而後謝道韞揚長而去,閉門修書,寫下了不少經典詩作。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謝道韞的一首經典詠山詩,詩名《詠泰山》。全詩開篇就氣勢逼人,備受後世推崇。

《泰山吟》東晉:謝道韞峨峨東嶽高,秀極衝青天。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復非匠,雲構發自然。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歷代詠泰山的名篇中,不乏精品。其中最經典的當屬詩聖杜甫的《望嶽》,其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句可謂妙語。與杜甫詩相比,謝道韞這首詩雖遣詞上略遜,卻不失秀氣。

詩的首聯寫泰山的巍峨和秀氣。一般來說,詠山詩多在「秀」和「雄」二者中取其一,但此句僅用10個字,就寫出了泰山二者兼得之美,令人讚嘆。在詩人眼中,巍峨高大是泰山外在的樣子,而沖天的靈秀則是其氣質,這樣開篇可謂驚豔。

後兩聯則細寫山巖之妙。這裡的山石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不是工匠能打造出來的。它山巖崢嶸,就像將天從中間割開;站在山底上,只覺得悠遠靜謐,令人陶醉。在這兩聯中,詩人用虛實相間的寫法,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寫出了泰山的自然之美,也飽含了詩人對山林生活的嚮往。

第四聯詩人筆鋒一轉,由詠山寫到了自己經歷的坎坷。造物主將泰山造就得如此秀美,卻讓自己飽受痛苦,這到底是什麼?寫此詩時,詩人家中已遭變故,夫死子喪的她是孤獨無依的,對未來也是迷茫的。但才女卻並沒有因此哀怨,這一點在最後一句中得到了體現。她要撥開生活中的迷霧,擁抱泰山的美好,坦然自在的安享天年。

縱觀這首詩,我們讀到了謝道韞對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現重要的是我們讀到了一個堅強倔強的女子形象。作為一個大家閨秀,當年她持劍殺敵的豪情令人佩服不已;但當一切結束後,能有足夠的勇氣過好下半輩子才是她最堅韌之處。正因如此,後世名家對謝道韞評價頗高,稱她有「有林下風氣」。這首來自才女的《泰山吟》大家喜歡嗎?

相關焦點

  • 路遇小雨下個不停,楊萬裡調皮地寫下首詠雨詩,開篇7字就驚豔了
    詞作那麼風靡,他卻偏以寫詩為樂,據說一生共寫了兩萬多首詩作,這個數量是《全唐詩》的一半。雖然存世的只有4200多首,但卻經典頗多。光是入選課本的詩作就有3首,成為了南宋入選最多的詩人。讀楊萬裡的詩作,決能感受到一股盎然的童真童趣。
  • 南宋落魄才子寄情於山水,寫下的這首詠雨詩,別出心裁美得驚豔
    文人筆下的山山水水都富有靈性,尤其是一些隱士,寄情於山水,這也使得他們的作品不僅接地氣,同時還美得令人驚豔。南宋時期永嘉四靈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特別是翁卷的詩更具有代表性,其中的《山雨》一詩,在結構安排上可謂是別出心裁,不僅寫出新意,也使得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
  • 蘇軾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的第一句就令人驚豔,整首詩都是名句!
    唐詩和宋詩其實是有區別,前者更多的還是偏向於哲理,而後者更多的還是側重於抒情,蘇軾的詩不僅很抒情,同時哲理也很深刻,今天筆者要與大家分享蘇軾另一首經典之作,也就是這首《和董傳留別》,這也是蘇軾眾多作品中比較有趣的一首詩,通篇寫得很抒情,也很是深刻,而且僅僅是開篇的第一句,那就是令人驚豔。
  • 李白去拜訪一位道士,到了山中寫下一首詩,開篇兩句便驚豔世人!
    而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尋雍尊師隱居》,便是李白的一首詩、畫、音完美結合,且四聯八句全都合律的五言律詩。《尋雍尊師隱居》是李白進山去拜訪一位雍姓道士時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的內容,主要便是描寫了李白到了山中的所見所感,濃筆重彩地描繪了雍姓道士隱居之處的瑰麗景物,以及抒發了李白對雍姓道士的仰慕之意。
  • 張九齡的這首詠月詩,開篇10字便是千古名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便是古詩詞中著名的一首詠月詩。畢竟它的開篇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驚豔千古,人人會背的名句。而在傳統的中秋佳節,這兩句詩也是常常會被引用的經典。顧名思義,張九齡除瞭望月、詠月外,還著重表現了懷遠,即抒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而這也是古詩詞中月之意象被賦予最普遍的一種情感。但普遍不等於普通,以它的開篇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為例,便以簡潔、準確的語言,傳達出了一種真摯、美好的情感,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 倉央嘉措與愛人分離後寫下這首情詩,開篇就驚豔了,美得令人心醉
    作為一個男人,倉央嘉措也是個失敗者,因為他無法保護好自己心愛的女人。倉央嘉措曾有一位深愛的女子,二人經常在夜間幽會。有一次他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被發現了,最後的結果是那位女子被處死(一說被放逐)。但作為一個詩人,倉央嘉措是成功。他平生存詩數量不多,卻經典頻出。在詩壇,他的詩歌吸引了眾多學者的興趣,將他的藏文詩翻譯成十幾種文字。
  • 老和尚冒雨登山寫下首詠雨詩,看似通篇犯寫詩忌諱,卻流傳了千年
    雨對於文人來說,意味著浪漫、相思、悽情、鄉愁、羈旅漂泊,種種情懷都可以被寫進一首首詠雨講詩詞中。而且頗有意思的是,對於高手們來說,只寫雨之形似乎不能體現他們的高明之處,所以文壇便出現了很多很有意思的詠雨「神作」。
  • 老和尚冒雨登山寫下首詠雨詩,看似通篇犯寫詩忌諱,卻流傳了千年
    雨對於文人來說,意味著浪漫、相思、悽情、鄉愁、羈旅漂泊,種種情懷都可以被寫進一首首詠雨講詩詞中。而且頗有意思的是,對於高手們來說,只寫雨之形似乎不能體現他們的高明之處,所以文壇便出現了很多很有意思的詠雨「神作」。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一個「知」字完全把雨給擬人化了,美得令人沉醉。
  • 唐詩中難以超越的詠山詩,來自杜甫的經典,大氣磅礴值得一讀再讀
    一筆在手,詠盡天下。詩人們詠花、詠草、詠月、詠水,那都是經典頻出。但頗有意思的是,文人的筆,遇見了高山,似乎就變得不那麼有氣勢了。在眾多寫山的經典詩作中,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中「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沒有大氣,只有落寞;王維的《終南山》也算是名作了,但「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仍不夠霸氣;而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則哲理有餘,豪氣不足。要論詠山詩哪家強?還是詩聖杜甫。在眾多詠山之作中,杜甫的《望嶽》是唐詩中難以超越的經典。
  • 這首詩被譽為唐詩七絕珍品,開篇7個字就驚豔世人,詩魔名不虛傳
    能集「詩王」和「詩魔」兩大名號於一身,自然不是徒有虛名。作為我國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他大概是最不像文人的一個詩人。在他眼裡,生活就是詩,詩就是生活,無所謂陽春白雪,也無所謂下裡巴人,都似信手拈來。如若不能將心中所想抒發於詩中,那這樣的詩不寫做也罷;如果寫的詩,不能為男女老少看懂,那這樣的詩也不用存世。於是他每寫完一首詩,都要念給老太太聽,改到她們能聽懂才算罷休。因詩成魔,大概就是如此吧!
  • 這首詩被稱為唐代詠物詩開端,作者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詩三百首》是唐代眾多詩詞中收錄的最精華的詩篇,而開篇一首詠物詩僅僅20個字就獨佔鰲頭,被稱為唐代詠物詩之開端。這首詩是《蟬》,作者是身居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虞世南。虞世南一生詩詞歌賦不少,被唐太宗稱「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
  • 王安石的這首詩被嚴重低估了,開篇驚豔,結尾耐人尋味
    他在晚年的時候,曾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卻道出了他畢生的追求。這首詩名為《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杏花」也是詩詞中很常見的意象,總覺得豔麗的杏花和迷濛的煙雨是絕配。
  • 王勃去郊外踏青,寫下一首詩,開篇兩句便驚豔了整個春天!
    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仲春郊外》,便是王勃其中一首代表詩作。《仲春郊外》是王勃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所描寫的內容,便是王勃春天在郊外踏青時,所見到的無處不在的春景。也從反面透露了王勃對官場的厭惡,萌發了歸隱山水田園的念頭。全詩風格清新淡雅,所描寫的春景,可以說是從開篇兩句便驚豔了整個春天。
  • 劉禹錫很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美得令人驚豔如詩如畫
    晚年劉禹錫回想年輕時的經歷也是感慨萬千,所以到他到達了夔州之後,開始放下所有,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融入進夔州,時常去到各地遊玩,當他聽到四川的民歌后,更是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寫下了膾炙人口的《竹枝詞》,一共是有九首,每一首都別出心裁,寫出了新意,也拓展了詩歌新的表現形式。以其中的第五首來說,寫得就有很有趣。
  • 宋朝一位毫無名氣的詩人,寫下一首經典詩歌,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
    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才子,他是宋朝毫無名氣的詩人,卻寫下一首經典詩歌,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此人名叫林升,關於他的資料極少,生卒年月不詳,一生經歷了哪些事情也沒有記載,只知道他生活在南宋時期。從知名度方面來看,林升跟辛棄疾、李清照等人沒法比,在宋朝文壇上幾乎不值一提,甚至可以說毫不起眼,與普通人沒多大區別。
  • 韓愈為了逗愛徒寫下這首詩,一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堪稱詠雨詩絕唱
    再次,韓愈的詩作極具創造性,意境也總是新穎動人,這一點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中就能窺見一、二。這首詩名字叫《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是韓愈為了逗愛徒張籍寫的一首七言絕句。當時正逢早春,56歲的韓愈有意約張籍陪自己出遊賞春,對方卻遲遲不肯,於是韓愈專門寫下這首詠雨之作來引逗對方出來,沒想到這隨便一寫就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 十首詠花詩,每一首都足夠驚豔
    從詩詞題材來看,有送別詩,詠物詩,邊塞詩等,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詠物詩,具體來說,是詠花詩。1、《山園小梅》林逋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 在人生最灰暗時,李白寫下這首最浪漫的經典,開篇10字就驚豔世人
    而筆者本期要講的這首詩正是來自李白,在他人生最灰暗的時刻,卻寫下這首最浪漫的詩,開篇10個字驚豔世人。《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這首詩的白話譯文如下:花草間擺放著一壺好酒,無奈沒有親近的人作陪只能自己獨自酌飲。舉起酒杯邀請明月一起喝酒,再對著自己的影子正好成了三個人。月亮本來就不懂得喝酒,影子也是徒然跟在我的身後。當下暫時以明月影子為伴,這樣的春霄更要及時行樂。我高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飄來飄去,就像在和我應和一樣。清醒的我們相交甚歡一同行樂,喝醉後就各自飄散。
  • 杜甫青年時寫的一首詩,開篇驚豔,結尾更是精彩,成為千古絕唱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七歲就能作詩,希望能夠實現「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他寫過很多詩篇,收藏最早的就是這首寫泰山的《望嶽》,古人寫泰山的詩很多,後人稱讚的只有杜甫這一篇。開篇「齊魯青未了」,五字囊括數千裡,結尾尤其精彩,氣勢不不凡,意境遼遠,將詩人的抱負和理想都蘊藏其中。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 杜甫這首詩被譽為古今詠梅第一詩,但詩的重點卻是抒情,並非詠物
    今天要介紹的這首詩正是這樣一首感情深摯,語言質樸的佳作。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杜甫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江邊一樹垂垂髮,朝夕催人自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