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自動駕駛走到了哪兒?

2020-12-06 OFweek維科網

傳統車廠篇:各下遊產業鏈的大整合

在自動駕駛的大潮倒逼,以及新型自動駕駛汽車廠的衝擊下,各傳統汽車廠商開始尋求與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研發商、雷射雷達供應商、底層晶片供應商、精準地圖研發商們的合作,並尋求測試和量產。

奧迪新A8——全新的突破

奧迪作為德國大眾下的子公司,其在自動駕駛上的探索和投入成功超過了總公司大眾。大眾在自動駕駛上並沒有交出太好看的成績單,其在2017年發布了一款L5級別的自動駕駛概念車Sedric,Sedric的駕駛過程完全不需要人為參與。但是從目前的技術來看,此款概念車的落地並非易事。大眾集團一直致力於在2020年左右製造出商用的L5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

(奧迪A8)

而奧迪在2017年上市了新奧迪A8,奧迪A8是全球首款搭載了 L3 級別自動駕駛的量產車。也是目前第一款搭載雷射雷達傳感器的量產車。除了雷射雷達,A8 還搭載1個前視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4個環視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它基本達到了量產車中最豐富的傳感器配置水平。其可在不高於 60km/h 的速度下,在法律允許的區域內實現自動駕駛。

通用——走上高速公路的新測試

去年,傳統汽車廠商同樣交出漂亮成績的還有通用公司。2017年在北美上市的2018款凱迪拉克CT6搭載了測試已久的Super Cruise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系統。此功能只能在高速公路上開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系統不會對雙手離開方向盤的時間做出限制,可以做到完全解放雙手。

為了保證駕駛者的安全,通用引入了高速公路高精度地圖,並且在方向盤上嵌入了警示燈帶,同時增加了拍攝駕駛員眼部和面部的兩個攝像頭。當攝像頭系統判斷出駕駛員的注意力沒有集中在前方時,就會通過方向盤上的等待以及其他方式發出提醒。根據不同的警示級別,車輛會進行不同的處理。

靜候時機的其他傳統廠商

其他傳統汽車廠商,像沃爾沃、日產、寶馬福特、戴姆勒等,雖然在去年成績平平,但都已經推出了自動駕駛汽車時間表。根據這些企業的時間表,到2020年會有部分量產車出現。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傳統汽車隊自動駕駛的探索還處於L2向L3過渡的關鍵階段,但是隨著晶片、算法、高精度地圖等技術的日趨成熟,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預計從2020年開始,L3自動駕駛市場會迎來爆發,並預測2020-2025年,L3、L4、L5市場的增長率將接近100%。

奧迪,和通用用行動證明了,在自動駕駛的大潮下,傳統汽車廠商要跟緊步伐,勇於革新,和各供應商進行合作,而不是閉門造車,只關注傳統供應鏈。自動駕駛的大潮,必定要倒逼統汽車廠商重新面對產品供應和產品製造。

步調不一的科技巨頭篇

科技巨頭們在專注自己核心產品研發的同時,也將目光紛紛轉向自動駕駛。但是顯然,科技巨頭們對於自己生產自動駕駛汽車並不感興趣。而是紛紛投向自動駕駛作業系統平臺,利用自己在核心產業上的優勢,力求與自動駕駛作業系統融合。

不斷路測的谷歌Waymo

(谷歌Waymo測試車輛)

2017年穀歌在自動駕駛上並沒有什麼大動作,不過他們目前已經積累了超過350萬英裡的真實路測數據。同時,谷歌Waymo已經研發出了無人級即接近L4級別的自動駕駛作業系統。過去的一年,谷歌一直在搜集路測數據,大約每天都有25000輛Waymo自動駕駛汽車在模擬器中「行駛」至少800萬英裡的路測數據。截至目前,Waymo積累的虛擬路測數據已經超過10億英裡。

低調的蘋果

蘋果公司一向對自己的產品和研發技術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但是,2017年蘋果公司的CEO庫克證實了蘋果公司對自動駕駛技術的關注。同時透露了蘋果公司正在研發的自動駕駛系統的一些成果。蘋果的這個系統通過創建軟體,以及車輛上安裝的單個或多個攝像頭獲得的圖像來識別汽車、行人和道路的可行駛路段。並且,此系統的優勢是即使在雨天雨滴濺到攝像頭上,該系統的表現依然出色。

同時,蘋果公司提到了一種SLAM技術,該技術可以用於即時定位和地圖構建,並進行本地化的同步和映射。此技術不僅能夠用到自動駕駛汽車上,還能用在地圖製作和增強現實等領域。

押寶自動駕駛:百度Apollo

百度花重資投入自動駕駛和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業務幾乎成了百度2017年最重要的任務。2017年7月、9月、以及今年月初,百度分別推出了Apollo1.0、Apollo1.5和Apollo2.0。在Apollo2.0中,雲端服務、軟體平臺、參考硬體平臺以及參考車輛平臺四大模塊已全部開發,全面支持英特爾、英偉達、NXP和Renasas四大主流計算平臺。

尋求小路徑的三星

去年年底,三星也在為自己的自動駕駛道路做鋪墊。其與矽谷新創公司RenovoAuto合作開發自己的自動駕駛作業系統。據稱,此系統名為AWare,其是一個API平臺,整合併管理自動駕駛汽車所需要的軟體,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軟體協同工作。此系統與自動駕駛汽車的關係,就像谷歌安卓系統和智慧型手機的關係。晚入局的三星,似乎在尋找一條競爭較小的道路,以期獲得入門磚。

相關焦點

  • 專攻高精定位解決方案「千尋位置」要解決自動駕駛車輛「我在哪兒...
    對於自動駕駛車輛來說,在解決「去哪兒」和「怎麼去」問題之前,首先要知道的是「我在哪兒」。而判斷「我在哪兒」,就需要高精度定位的支撐。高精定位可以說是自動駕駛時代的基礎設施。該公司的產品主要有5類應用領域,包括智能駕駛、消費電子、農業、公共服務(比如房屋檢測、電力巡檢等)和智慧城市,主要客戶是高精地圖廠商和主機廠。除了瞄準智能汽車領域以外,千尋位置還在今年6月的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2019)上發布了一款支持「低速」自動駕駛車輛規模化商用的高精度定位解決方案,該方案分為低配、中配、高配三個版本。
  • 滴滴自動駕駛服務上線上海 沃爾沃開啟自動駕駛新元年
    近日,在上海,用戶通過滴滴APP報名,就可以在指定路段乘坐沃爾沃體驗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這是上海市首個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載人的示範應用,意味著人們乘坐自動駕駛汽車出行的夢想,已照進現實。有機構指出,自動駕駛發展的「黃金十年」已開啟,政策驅動下全球自動駕駛技術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 高精地圖廠商攪局自動駕駛|寬凳科技|圖商|自動駕駛|地圖|自動駕駛...
    配圖來自Canva可畫隨著5G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自動駕駛日益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作為與之緊密相關的高精地圖技術,也越發受到重視。·在此背景下,傳統圖商、整車廠商、初創企業、高科技巨頭等眾多玩家,紛紛參與到整個行業的變革中來,這就使得行業內高精地圖的競賽愈發激烈。
  • Uber公司出售自動駕駛部門給Aurora
    公司Uber宣布,將出售旗下自動駕駛部門Advanced Technologies Group(ATG),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urora將完全收購。另外,Uber執行長Dara Khosrowshahi也將加入自動駕駛公司Aurora的董事會。  尚待觀察的是,此次收購將如何幫助Aurora,Aurora最近將robotaxis業務排在了後面,而轉向自動駕駛卡車。
  • 合縱連橫,安波福的自動駕駛之道
    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到今天,這種「主機廠+零部件」的合作模式並不新鮮,畢竟要想撬動「自動駕駛落地」這座大山,需要的是合作的力量,主機廠/零部件/初創企業,合縱連橫的新聞從來就沒有斷過。而作為自動駕駛領域活躍玩家之一的安波福,其實一直深諳此道。如果回首看安波福及至未拆分之前的德爾福,無論是隱形的聯手,還是顯性的合作,都是讓安波福在自動駕駛領域越來越有底氣的砝碼。
  • 2019年自動駕駛的5大趨勢:純自動駕駛首現、買車將成歷史?
    除此以外,商業網站《福布斯》總結了自動駕駛技術在2019年可能的5個發展趨勢: 1、第1輛L5級自動駕駛汽車出現 目前全球汽車行業公認的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分級標準有兩個,分別是由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和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提出的。根據SAE定義,自動駕駛技術可以分為L0 - L5共6個級別。
  • 自動駕駛行業怪現狀:背叛、資金鍊斷裂、和「皇帝的新衣」
    但在2017年萬眾矚目的CES展首秀上,賈躍亭按下「自動泊車」鍵,FF91毫無反應,場面一度十分尷尬。「這車……好像……」聯合創始人Nick Sampson在全場沉默12秒後找到了措辭:「……今晚有點懶。」
  • 寶能姚振華挖走百度自動駕駛掌門人鄔學斌,資本大鱷「脫虛向實」?
    俗話說「金子在哪兒都能發光」,而被稱為「野蠻人」的姚振華到哪兒都能「野蠻」,比如汽車。 2017年3月,在「寶萬之爭」中戰敗的姚振華註冊了「寶能汽車」,進軍新能源車和自動駕駛。當時的寶能一沒技術,二沒人才,這時姚振華再度拿出了自己的「成名絕技」,收購和挖人,先收購了奇瑞旗下的「觀致」汽車,現在直接挖到了國內自動駕駛行業「老大」百度的頭上。
  • 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仍被低估的價值窪地
    中海達(300177.SZ):北鬥衛星導航定位行業龍頭,受益國土測繪和自動駕駛新需求作為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產業龍頭,中海達以北鬥+精準定位裝備為基礎做延伸,公司將先後受益於國土測繪需求爆發、自動駕駛全面普及浪潮等產業鏈新需求。公司在自動駕駛方向重點布局高精度地圖測繪和量產車用衛慣組合導航。
  • 未來的自動駕駛能有「責任心」嗎?
    自動駕駛會影響人們的傳統駕駛倫理觀,而且還會創造出新的駕駛倫理觀念,因此對自動駕駛的倫理決策制定基本框架是具有前瞻性的。設想,一個醉漢突然衝向馬路,因撞上了正在行駛的自動駕駛車輛而死亡。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人們不會苛責任何一個正常的理性人,因為幾乎沒有可能避免這樣的意外事故。
  • 離開百度,他們在自動駕駛戰場上拼殺
    這四年裡,我們見證了百度自動駕駛汽車開上五環,也目睹了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ADU)的成立,最終又被智能駕駛事業群(IDG)取代,其背後是L3與L4的路線之爭。我們還有幸正在親歷百度開放自動駕駛技術,力推阿波羅(Apollo)計劃,欲打造自動駕駛領域的「安卓」。同樣在這四年中,百度的自動駕駛團隊也因世殊時異而物是人非。
  • 自動駕駛「動」京城 專家大咖怎麼說
    2020年10月11日,百度在其官方社交平臺發布消息稱,即日起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北京全面開放,北京的朋友們可在海澱、亦莊的自動駕駛計程車站點,直接下單免費試乘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消息一經發布,體驗自動駕駛計程車的風潮就刮遍了北京城,各路人馬蜂擁而至亦莊和海澱的體驗點,12日當天北京地區的呼單量突破了2600單。
  • 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的法律規制
    道路測試是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關鍵階段,道路測試立法也是各發達國家對自動駕駛的主要法律規制。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在測試立法方面,主要通過地方和聯邦的立法為自動駕駛構建測試許可、道路通行權、侵權責任、保險制度等重要內容。我國關於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立法目前有交通部的規章及北京、上海、重慶等地的規範性文件。
  • 復興號將自動駕駛是怎麼回事 首次350公裡自動駕駛
    目前時速300~350公裡高鐵的自動駕駛技術在世界上尚屬空白,中國鐵路總公司正在組織攻關,將在京張高鐵首次得到應用。  「隨著技術的發展,採用ATO (高鐵列車自動駕駛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設備來代替司機駕駛已經成為現實。在地鐵上,已經應用了不少ATO系統。」前述鐵科院專家透露,中國鐵路總公司也已在珠三角的莞惠、佛肇兩條時速200公裡城際鐵路開通了ATO,這也是全球首次在運營速度200km/h的鐵路採用ATO。
  • 開放Apollo生態,百度自動駕駛「放大招」
    百度方面介紹,自2017年發布Apollo計劃至今,被百度成為自動駕駛「安卓」的平臺上已經匯聚了500家生態夥伴。在大會前一天,百度Apollo正式獲得北京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聯席工作小組頒發的無人化路測(第一階段)通知書。這意味著百度Apollo將開啟全國最高安全要求、最高門檻的無人化測試階段,向大規模化商用邁出了重要一步。
  • 國標自動駕駛分級標準正式出爐!2020年或為L3級自動駕駛元年
    此次《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獲準通過,也意味著中國將正式擁有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分級標準。 「幾年前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發展路線圖(第一版)就明確規定了自動駕駛的分級,這也影響了國際自動駕駛的規範和標準。這一次把分級做了標準化,統一了術語、統一了共識,讓社會形成共識。」
  • 矽谷自動駕駛五大家族「圈地」簡史
    DARPA三屆挑戰賽為美國的自動駕駛領域培養了無數人才,而谷歌的自動駕駛項目成為了矽谷自動駕駛企業創始人的孵化地。縱觀初創公司們的創始人、研發者,都與DARPA賽、谷歌無人車項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創始人Vogt是麻省理工計算機科學學院高材生,參與了 2004 年的 DARPA 自動駕駛挑戰賽。至此,從DARPA挑戰賽和谷歌自動駕駛項目中孵化的初創公司們,都已進入自動駕駛賽道,迎來被資本熱捧的黃金時期。
  • 技術解析:為什麼自動駕駛不是無人駕駛?
    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在大家的印象裡,完全不用駕駛員,整個過程依靠汽車系統自動完成,包括啟動、行駛、停車、等信號燈,這些全自動化的操作並不是自動駕駛,而是自動駕駛的下一個發展階段、也可以看成是汽車工業發展的最終目標,叫做無人駕駛。提到無人駕駛大家一定也並不陌生,稍稍關注我們頻道的朋友一定都看過許多關於谷歌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的新聞。
  • 京東物流自動駕駛首席科學家孔旗: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仍需三重考驗...
    京東物流自動駕駛首席科學家孔旗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對於這些問題,在近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未來商業戰疫行動」線上沙龍活動中,京東物流自動駕駛首席科學家孔旗給出了他階段性的總結和預判。實際上,早在2017年「618」時,京東集團就曾宣布無人配送機器人在中國人民大學完成首單配送。此後,京東無人配送機器人歷經迭代,在測試場景上也從封閉性園區延伸到社會開放道路。正因如此,對於此次疫情期間將無人配送機器人送往戰「役」一線支援配送任務,可以說是臨危受命。
  • Uber自動駕駛致死事故難道是算法出了問題?
    事件發生後,Uber已經暫停了在坦佩、匹茲堡、舊金山和多倫多等城市自動駕駛測試。更詳細的調查結論和權責劃分還需等待官方的最終消息。不管最終結論如何,全球自動駕駛汽車撞死行人第一案對於整個行業的消極影響可能是極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