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電視劇【延禧攻略】特別的火熱,是由乾隆年間的真實歷史改編而來,而且劇中背景的布置完全遵從於清朝的歷史記載,小到一耳三鉗、小兩把頭的髮型、絳唇妝,大到服裝設計、場景道具的陳設等,都力求貼近史實。
在中國的玉文化中,清朝的玉文化達到了另一個頂峰,特別是在乾隆年間,我們知道清朝的乾隆皇帝在我國歷史記載中是一代「玉痴」,在這部電視劇中我們可以見到很多屬於清朝的歷史文化。其中刺繡,鐵樹銀花,崑曲和玉飾品等物質文化在劇情中常常見到。
在延禧攻略第六集中,皇后娘娘大壽,純妃找來玉石贈予皇后娘娘,說此玉是一塊暖玉,寒冬時節佩戴在身,能隱隱生溫,我們還旁邊有人叫出了「和田玉」說法。
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在我國古代玉石還不叫和田玉,直到清朝光緒九年(1883年)才有了和田玉的叫法,所以乾隆年間玉石還不叫「和田玉」,可以看出這部劇對清朝的歷史文化還存在著錯誤的認知,還不夠嚴謹。
而純妃說暖玉在寒冬時節佩戴在身時,能隱隱生溫,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暖玉又是什麼玉呢?今天【一空說玉】就來說說什麼是「暖玉」。
人們對於和田玉「暖玉」一直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有的人說是因為各地區人們的口音不同,傳來傳去,將軟玉叫成了暖玉。也有老玩家認為和田暖玉就是指軟玉。因軟玉是在高溫高壓下形成的玉石,玉質細膩、溫潤如脂,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溫暖的感覺。個人認為後一種說法比較有科學依據。
我國軟玉種類繁多,顏色也是不盡相同,如白玉,黃玉,糖玉等等。其結構主要由細小的礦物晶體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緻密狀集合體,玉質細膩,溫潤如脂,且密度高韌性好。
這塊玉石是純妃找遍全國才發現的唯一一塊暖玉,其玉質之高毋庸置疑。和田玉本身是沒有溫度的,暖玉之所以說「暖」,並不是指溫度。而是人們將和田玉放在手中把玩,在把玩和田玉的過程中慢慢的會產生油脂,看過去就像流油了一樣,身體差的人本身氣血不足,手腳冰涼就感覺和田玉有溫度,因此才有了「暖玉」的說法。
和田「暖玉」有什麼功效:
純妃介紹這塊玉有「冬暖」的功效,身體虛弱的人通常體溫低,而暖玉長期佩戴在身上可以有一定的保暖作用,調理氣虛之症。
和田玉「暖玉」在被皇后拿在手中把玩時,與玉石親密接觸,將玉石中含有硒、鋅、銅、鈷、錳等許多微量元素逐步被人體吸收,使體內各種微量元素得到補充,達到陰陽平衡。所以一直以來有玉養人的說法。
除此之外,和田玉本身就有著很強的塑造能力,讓玉雕大師對其進行設計,利用和田玉本身的特色在結合吉祥的圖案,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認為是美好之物。用來比喻君子、美人。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