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宗祠記

2020-10-29 印象黃陂

文 | 圖:稻田明月


2020年10月25日,正值九九重陽節,丹桂飄香,瓜果遍地,黃陂北鄉郭氏家族,迎來了宗祠竣工兩周年慶典。

這座佔地面積三千平米,建築面積五百平米的祠堂,坐落於黃陂之北,蔡店之頂,背靠鳳棲山,東望大頂山,北屏鐵寨,南通古鎮。

青山綠水之間,這座古樸典雅的建築,顯得格外莊嚴肅穆,懷古緬祖之情,油然而生。


高高的馬頭牆,昂首翹望,就像祖先在呼喚著遠走他鄉的子孫;青磚黛瓦,映襯在藍天白雲之下,就像祖先簡樸的容顏;白灰勾縫,線條橫亙,青白分明,就像祖先不屈的人格;石條作基,方方正正,穩穩噹噹,就像祖先寬厚的為人。

站在雄渾厚重,金色堂皇的「汾陽世族」門牌下,推門進去,更是別有洞天,仿佛走入祖先博大精深的胸懷。

進入大門,穿過左右兩間耳房,迎面是一口天井。紫氣東來,照耀著天井對面高大朱漆立柱和立柱上金字對聯,也照亮著天井左右兩側文化牆上的功德榜和宗祠簡介。


上幾步臺階,繞過天井,進入中大堂。中大堂兩側是書櫃,書櫃內面各種書籍琳琅滿目。書柜上方文化牆上,名人字畫,有型有致,與前後雕欄格扇交相輝映,古色古香。這情景,昭示著我們世祖「仰朱程嘉範,企洙泗遺微,以道義淑身,以詩書覺世」的傳世家風,也應證了欽賜翰林的故鄉依然保持著書香門第的高雅情操。

中大堂左右,各有一廂房,分別為傳統文化廳和紅色文化廳。廳裡面有偉人各個歷史時期的照片和各界名人字畫,把宗族和民族的家國情懷,表達得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穿過中大堂,又是一口天井。天井上投來的依然是今日盛世光芒,卻似穿越遠古而來,顯得有幾分幽靜和肅穆,照著天井左右兩側文化牆上的郭氏祖訓家規和郭氏起源,顯得嚴肅而莊重。


穿過第二口天井,就像又穿越了幾代歷史。再上幾步臺階,便進入祖先堂。

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汾陽王郭子儀的畫像,高掛正堂中,威嚴慈愛的目光,注視著前方。

畫像下方是郭氏家族列祖列宗牌位。牌位前面是古鼎型香爐。


祖先堂左右兩側文化牆上,分別有「寬仁、豁達、智勇、忠貞」字匾。這八個字的歷史評價,是先祖郭子儀用一生戎馬寫出來的。

兩側文化牆上還有欽賜翰林郭性松,革命先烈郭光炳、郭德昌、郭國言的生平簡介。

這樣看來,祖先堂貌似只是郭氏家族的祭堂,背後的布景,卻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為抵抗外族入侵,為爭取民族獨立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祖先堂左右兩側各有一廂房,分別為教子廳和佛語廳。裡面是風格各異,流派紛呈的名人字畫。儒家思想、道家理念、佛家悟禪,猶如祖先諄諄教誨。

面對祖先堂,每個郭氏族人,都會產生歷史的榮耀感和歷史的責任感。

相信郭氏後人定會遵守祠堂所倡導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操守,把郭家精神傳統發揚光大,為祖國繁榮富強文明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本文作者稻田明月授權印象黃陂發布

投稿郵箱:admin@mulanguli.com

關於作者 稻田明月,出生於蔡店郭崗,定居黃陂前川。

相關焦點

  • 最美宗祠,南康郭氏!
    南康郭氏淵源自古以來郭氏人才眾多南康郭氏後輩才子佳人也不少跟隨小南一起來認識下吧!2019年郭氏高考優秀學子郭氏宗祠建設精雕細琢繪畫工藝與一體彰顯古樸莊重之風郭氏宗祠(郭氏宗祠)(郭氏宗祠內景)宗祠建設絕非一朝一夕這些郭氏宗親為宗祠的建設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一起跟隨小南認識他們吧郭氏宗祠樂捐榜(郭氏宗親樂捐榜)
  • 見證歷史的「郭氏宗祠」!
    郭氏宗祠的正面圖郭氏宗祠坐北朝南,偏房和正殿組成一院落,中軸對稱布局,房屋11間,佔地約800平方米。殿內原立有郭氏祖先靈牌,房屋建築古樸典雅,穿枋上雕刻有各種花紋,工藝細膩精湛,整個建築古樸大方,保存完好,應該是典型的宗祠建築形式。
  • 會昌縣白鵝鄉角屋郭氏懷德堂宗祠重修竣工及祖牌陞座典禮
    、羅屋王氏太原堂理事會、羅屋劉氏文瀾堂理事會、羅屋賴氏敦厚堂理事會、白鵝張氏貴莊堂理事會、白鵝獅子黃氏江夏堂理事會、白鵝梓坑林氏理事會、白鵝惠敏公司、縱力教育集團會昌分校、貴州省遵義市郭明遠宗親、贛南郭氏聯誼會、贛南郭氏會館(於都)、瑞金謝坊郭氏宗親理事會、於都大怖(有樂堂)宗親理事會、於都長賴郭氏明一公宗親、於都長賴郭氏明二公宗親、於都長賴郭氏勝亮公宗親、會昌郭氏宗親理事會、西江鎮郭氏宗親理事會、
  • 首屆中華郭氏十大祠堂精彩揭曉|湖北黃石陽新『汾陽堂』郭氏宗祠入選
    家族的三件大事:族譜、宗祠和祭祖。 為了宣傳郭氏家族文化,弘揚郭氏根祖文明,2014年,中華郭氏網舉辦了首屆「中華郭氏家譜展覽」,受到海內外郭氏宗親的大力支持和關注。中華郭氏網發展座談會討論決定發起首屆「中華郭氏十大祠堂」推選活動,我們期待通過「中華郭氏十大祠堂」推選活動,普查全國郭氏祠堂的現狀、分布。
  • 【百家姓】郭氏簡介
    此聯為湖北省漢口沿長江一帶的郭氏宗祠聯。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 此聯為唐代詩人郭向詩句聯。 閣連雲一色;池帶月重光。 此聯為唐代大臣郭震詩句聯。
  • 石獅臺灣郭氏一家親
    石獅市郭氏懇親團所到之處受到臺灣郭氏宗親非常熱情的接待,充分體現了兩岸郭氏同宗同族同文,血脈相連、血濃於水的真摯感情。    郭氏渡臺脈絡淵源     石獅市、晉江市郭氏都由石獅市蚶江鎮的石湖村的郭氏分支繁衍,石湖的郭氏在明清時期大批移居臺灣。
  • 黃陂北鄉郭氏宗祠英傑錄(節選)
    德昌公便是近代歷史中,郭氏家族的佼佼者!德昌公生於1914年,十七歲參加紅軍,十九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因其機智敏捷,勝任過通信員;因其忠誠魁梧,勝任過警衛員;因其有勇有謀,勝任過副連長、指導員;因其運籌帷幄,勝任過副科長、處長;因其屢建戰功,勝任過參謀長、團長。歷經反圍剿、二萬五千裡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大大小小几百場戰鬥,多次負傷。
  • 《唐故郭氏墓記》考略文/王亞周
    《唐故郭氏墓記》考略文/王亞周《唐故郭氏墓記》,全稱《大唐故太原郭氏墓記》。墓誌一合青石質,志蓋呈方形盝頂,底邊長38釐米,蓋頂楷書為「大唐故太原郭氏墓記」,四剎線刻有龍鳳紋。志呈方形,邊長38釐米,志文楷書,22行,滿行23字,共462 字,有淺線界格,字體端莊工整,刻工十分精細。墓誌現為私人博物館收藏。
  • 萬選堂張氏宗祠重修記
    宗 祠 重 修 記吾族宗祠,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時僅造香火堂,屋前為正廳,廳外廚屋二間;又數年在廳堂門前補造萬年臺門樓。至嘉慶四年(1799年),改萬年臺為照廳,改大門偏左向。嘉慶廿四年(1819年)於廚屋前橫架房屋三間,此為宗祠之概貌。距今已有二百餘年,時代變遷,幾經興廢,宗祠蕩然無存歷時五十餘年。祖宗靈魂無以安託,子孫祀典疏而不興。然宗祠乃祖宗精靈棲身之所,祠毀必修,方為孝道。
  • 首屆中華郭氏文化高峰論壇在山西汾陽王府舉行
    世界郭氏宗親總會秘書長郭慶瑞宗長在論壇致辭中說:「受世界郭氏宗親總會理事長郭明欽宗長委派出席活動,一是祝賀,近年來,世界郭氏宗親總會多次組團參加大陸宗親活動,也多次參訪三門峽、汾陽,感覺很親切。二是祝願,中華郭氏網在研究、考證郭氏文化一直走在前列,希望這樣更多舉辦這樣的活動」。
  • 雲南石屏蘇氏宗祠尋訪記
    雲南石屏蘇氏宗祠尋訪記文字:蘇亭/圖片:蘇映龍、範瓊英二零二零年九月七日二零二零年九月五日上午,應雲南石屏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朱小燕所長邀請,雲南蘇氏文化研究會蘇亭、蘇仕義、蘇昌付、蘇榮武、蘇芮、蘇本紅、郝勝生、範瓊英、湯玉珍、湯貴全一行十人從昆明駕車前往石屏,就歷經六百多年風雨仍殘留的石屏蘇氏宗祠維護與文化內涵如何注入宗祠等問題進行調研,受到石屏蘇氏宗親蘇維軍、蘇紅軍、蘇學金、蘇紅雲、蘇紅金、蘇發榮、蘇雲鑫、蘇俊、蘇俊濤、蘇為英、蘇萍等人的熱情歡迎與接待。
  • 郭氏與汾陽王
    出此可見,今汾陽即虢叔正宗後裔的集中居聚地,是郭氏根之所在。明《郭氏族譜序》曰:「郭氏得姓自周虢叔,林宗振漢,子儀鳴唐,太原汾陽著望天下。後則有更多朔方軍士定居下來,與郭氏後裔一起維繫著與汾陽王子儀公的情結。這是歷史上第一座汾陽王廟,廟在縣城內西北。《汾陽縣誌》載:「明萬曆十三年,知州白夏改舊寺設王祠,王緝撰記」。
  • 《二十四史》立傳的郭氏名人
    做有價值的郭氏文化傳播者郭氏在線與您一路同行
  • 江西宜春萬載黃茅南江郭氏元星公祠落成典禮
    2019年元月12日江西宜春萬載黃茅南江郭氏元星公宗祠落成典禮:在這緬懷先賢、祭祀祖宗,宜春郭氏每位成員滿懷激動的心情,歡聚在一起,參加元星公祠堂的慶典,新建祠堂,是我郭氏族人盼望已久的心願,現在終於實現了
  • 冠縣郭氏家祠——明初移民的歷史見證
    洪武初年(1369)郭姓自山西洪洞遷此,後許、李、孟、程、嶽、張、王、吳、武、宋、雲、章、喬、鄧、趙諸姓相繼遷來,或經商或災遷,人口逐漸繁衍,現已發展成有居民3500人的村子,郭氏家祠便坐落於此。七月初,多雨的季節,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一行迎著陣陣細雨去探訪郭氏家祠的歷史。
  • 汾陽王郭子儀重孫女廿八娘墓誌《大唐故太原郭氏墓記》考略
    汾陽王郭子儀重孫女廿八娘墓誌一一《大唐故太原郭氏墓記》考略文/王亞周《大唐故太原郭氏墓記》墓誌一合青石質,志蓋呈方形盝頂,底邊長38釐米,蓋頂楷書為「大唐故太原郭氏墓記」,四剎線刻有龍鳳紋。墓誌錄文:大唐故太原郭氏墓記曾祖子儀○○皇太尉兼中書令尚父汾陽郡王祖晤②○○○皇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兵部郎中父鉟③○○○朝議大夫守京兆府奉先縣④令太原郭鉟悼亡室女廿八娘之文曰:吾族本太原虢叔⑤命氏⑥嗣守官業,繼居華陰今華州鄭縣人也,吾累廿簪纓冠子中外居 ○○○唐之盛業,為○○○國之元臣,三代官封列之於首。嗚呼!
  • 新修濰縣《郭氏族譜》捐贈入藏濰坊市圖書館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4月22日訊(記者 孫小茹) 記者從濰坊市圖書館獲悉,近日,濰縣《郭氏族譜》續修編委會代表郭鳳州、郭春生、郭炳任等先生將第七次修續出版的濰縣《郭氏族譜》捐贈濰坊市圖書館。副館長宮昌利代表市圖書館接受捐贈並向《郭氏族譜》續修編委會代表頒發收藏證書。
  • 《中華郭氏名人大辭典》山東郭氏名人榜單
    山東郭氏文化研究會自2016年在杭州參加郭氏文化研究院成立大會以來就展開搜集整理工作,《中華郭氏名人大辭典》是我國首部姓氏名人為主題的工具書,它的編纂出版是我們郭氏家族歷史上的一大盛事。《中華郭氏名人大辭典》它概括了我國數千年歷史中郭氏歷代社會、政治、文化、科研、軍事、勞模、鄉賢等各類傑出人物。
  • 郭廣偉之《徐州郭氏家乘》
    可以說郭氏為教師世家。虢城公、郭伯封、虢叔旅、虢季子白等都是輔弼天子、監護諸侯,屏藩周室,捍禦戎狄的名將。「勳在王室,藏於盟府」,郭氏又是將相世家。東周郭公序,復封於陽曲,是為太原郭氏始遷祖。春秋時,晉獻公假道於虞以滅虢,虢亡,人繁,或留居原地,或播遷四方,皆以郭為氏。漢初郭亭助劉邦滅秦興漢,封阿陵侯。
  • 臺灣新竹米粉與泉州郭氏緣深
    定居之處,位於今天新竹市延平路和客雅溪之間的岸邊,時稱「大南勢莊」,所以郭氏這一族群就被稱為「南勢郭家」。不過,在渡臺時間上,「南勢郭家」長房族譜的記載與《新竹市志》及其他郭氏支房族譜的記錄略有不同,它提出郭氏最早於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就已渡臺。可見,郭氏在1858年舉族渡臺前,已有族人至臺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