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指紋與3D面部識別同臺競技 後者更能代表手機未來

2020-12-19 華強微電子

Synaptics日前宣布與一家全球前五的手機品牌合作,預備實現光學屏幕指紋傳感器的大規模量產,並且在2018 CES展會上現場演示配備屏幕指紋識別的智慧型手機。據悉,該指紋傳感器具有識別速度比3D面部識別更快、任意情景下可安全地解鎖設備等特點,搭載Synaptics新光學指紋傳感器的機型已實現量產,即將面市。

iPhoneX發布之前,許多人認為全面屏設計會讓蘋果使用屏下指紋,不過事實證明iPhoneX拋棄了指紋識別轉而使用3D面部識別Face ID作為新的解鎖方式,加之Synaptics屏下指紋量產的消息,一時間,智慧型手機未來使用3D面部識別還是屏下指紋技術成為了業界討論的焦點。

全面屏的新趨勢讓手機廠商不得不放棄已經廣泛使用的電容式指紋識別轉而研發屏下/屏內指紋識別,其中超聲波和光學是理想的方案。超聲波指紋識別由高通率先推出,並在小米5S上得到應用,但目前並未大規模應用。光學方面,在MWC2017上匯頂科技以三星S7 edge為原型機展示了其光學屏內指紋方案,將指紋識別集成到OLED顯示屏中,觸控螢幕幕指定位置可實現指紋識別。Synaptics的新方案則強調速度及安全性。以上兩家廠商之外,FPC、敦泰等廠商也將加速光學屏下指紋識別在手機上的應用和普及。

相比之下,以蘋果為代表的3D面部識別相比指紋識別更能代表手機生物識別方式的革新。目前移動終端3D感測方案有結構光和ToF方式,iPhoneX的Face ID採用結構光專利技術,點陣投影機在用戶臉上投射出3萬多個光點,再以散射方式投影在臉部進行辨識,並由紅外線相機接收,製作出3D人臉辨識圖識別,不僅在黑暗環境和外形變化的情況都能完成識別,也不會有不良反應。

當然,3D面部識別的優勢不止是通過革新的方式實現解鎖、支付的功能。iPhoneX的發布會上我們已經看到了基於3D攝像頭深度信息對人像美化的更好效果,以及有趣的Animoji。未來結合3D攝像頭的AR遊戲、3D測距、3D室內導航等應用同樣值得期待。值得一提的是,蘋果通過算法以及AI等技術保證Face ID的安全性,並稱基於指紋的Touch ID被破解的機率是五萬分之一,Face ID被破解的機率為百萬分之一。不過iPhoneX發布後不久就有一家越南的安全公司用面具騙過了Face ID,國內用戶的iPhoneX出現能被親人或同事解鎖的情況。雖然這些都是特殊情況,但可以作為支付方式的Face ID的安全性仍需提升。

編者認為,Face ID安全性仍存疑慮,但作為手機上新的生物識別方式,體驗更好也能實現更多的應用,因此相比指紋識別更能代表手機生物識別的未來。至於2018年到底是屏下指紋還是人臉識別目前難以下判斷,但可以看到OPPO、小米、華為似乎更傾向於人臉識別,VIVO則傾向於屏下指紋,實際情況如何我們只需耐心等待。至於屏下指紋和人臉識別是否會同時搭載在同一臺手機上,短期來並不現實,兩種新技術導入手機的初期成本都非常高,安卓手機難以承擔高成本,蘋果則不會採用這樣多餘的設計。

相關焦點

  • 人臉識別VS屏下指紋,此消彼長才是硬道理?
    人臉與屏下指紋的未來之爭不絕於耳而隨著vivo屏幕版指紋版手機的上市,關於人臉識別和屏下指紋就是誰是未來的爭論也開始在業界討論開來……支持人臉識別是未來的,認為人臉識別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首先,人臉識別使用更智能化。
  • 深圳貝特萊科技展出屏下指紋識別
    轉眼間我們的2017隻剩下最後一個月了,而今回望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全面屏手機無疑是最熱門的。雖然全面屏帶來的視覺震撼是傳統16:9屏幕所不能及的,但是它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背部指紋識別使用起來頗為不便。
  • 屏下指紋盛行當下,手機解鎖方式經歷變化你知多少?|屏下指紋|虹膜...
    而且還是國產的Goodix技術,至此,指紋識別開始不斷普及甚至才百元機上都會見到搭載指紋識別的身影。隨著科技的發展,在2018年的CES上,vivo率先搭載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無疑讓眾人為之震撼,我們又一次見到了國產之光的閃耀。vivo X20 Plus UD搭載的是光學指紋識別,指按在指紋採集器上後,內部的光源將光線打到手指上,經過手指反射後匯集到識別器上,獲得指紋圖像。
  • BOE(京東方)推高解析度屏下指紋識別解決方案
    全面屏手機市場的爆發,讓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日漸成為高端旗艦手機的標配。日前,BOE(京東方)推出了可應用於AMOLED顯示領域的屏下指紋識別解決方案,為全面屏手機帶來更好的體驗。當前,屏下指紋識別成為屏幕指紋技術的主流方案。
  • 手機行業凜冬已至 vivo燃起屏下指紋烈火
    ,手機巨頭蘋果的iPhone X由於配備了全面屏而放棄了指紋識別,轉而使用Face ID面部識別,一眾安卓廠商則是「開歷史倒車」——將指紋識別放置到機身後面。,中國手機廠商vivo卻迎難而上、積極進取,終於克服了全面屏時代的解鎖難題,為我們帶來了全面屏手機完美的解鎖方案——屏幕指紋識別。
  • 全面屏手機已成標配,屏下指紋技術會存活多久?
    屏下指紋技術讓用戶只需要用手指按壓屏幕就能實現指紋解鎖,並且還能免去手機開孔,讓機身更加一體化。在今年的CES 2018上,vivo展出了全球第一部可量產的屏下指紋識別手機,後來vivo NEX以及vivo X21實現了該技術的量產,屏下指紋就此進入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 BOE(京東方)推出高解析度屏下指紋識別解決方案
    BOE(京東方)日前推出了可應用於AMOLED顯示領域的屏下指紋識別解決方案,為全面屏手機帶來更好體驗。當前,屏下指紋識別成為屏幕指紋技術的主流方案。據悉,BOE(京東方)研發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採用小孔成像原理,提升解析度的同時,還能讓智慧型手機實現更高的屏佔比。相較於其他光學式屏下指紋識別技術,BOE(京東方)指紋圖像解析度高達800PPI,可實現汗孔級識別精度,對假指紋有效檢出率高達99.3%,不僅安全性高,還適用於溼手指、高低溫、強光、屏幕貼膜等多種應用環境。
  • 手機行業凜冬已至 vivo燃起屏下指紋熊熊烈火
    iPhone X「劉海」 不過,由於逐利心太強,眾多廠商都忽略或是放棄探索全面屏最需解決的難點——指紋識別解鎖,手機巨頭蘋果的iPhone X由於配備了全面屏而放棄了指紋識別,轉而使用Face ID面部識別,一眾安卓廠商則是「開歷史倒車」
  • 匯泰龍發布首款屏下指紋智能鎖,厚度僅1.0cm!
    發布會上,匯泰龍CEO徐振忠先生介紹,手機行業近期新技術層出不窮,iPhone X的人臉識別技術和小米8的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均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關注,而匯泰龍在這兩項技術上的研發及在智能鎖上的應用均有了重大突破
  • 一張紙 1s 解鎖指紋手機,你還相信屏下指紋解鎖安全嗎?
    越來越多的手機紛紛轉向了使用屏下指紋解鎖來完善智慧型手機的開啟功能,非常方便。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因為是光亮的屏幕難免會留下指紋的痕跡,如果其他人拿到你的手機並且輕鬆地完成解鎖,你還相信屏下指紋解鎖安全嗎?
  • 京東方揭秘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小孔成像原理
    京東方揭秘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小孔成像原理 2019年07月01日 09:51作者:李普拉斯編輯:李芹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指紋識別技術一直被廣泛的應用於智慧型手機中,不僅可以實現屏幕的解鎖,還擁有金融支付等功能。
  • vivo X21屏下指紋,月產能達到5000K,不一樣的創新
    當時vivo X21發布會的邀請函就已經提前揭示了一切,「FAU」更是深入人心:「F」代指的是Full Screen(全面屏);「A」代指的是AI(人工智慧);「U」則代指的是Under Display(屏幕指紋技術)。 更值得一提的是「屏幕指紋解鎖」,不需要挖槽、開孔,將手指按壓在位於手機正面的屏幕指紋位置,便可解鎖。
  • 超能課堂(143):起底3D面部識別技術,「Face ID」們區別在哪?
    面部識別技術,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利用攝像頭採集人面部圖像或者是視頻,通過提取其中的關於面部圖像特徵,與資料庫中存儲的特徵模板進行搜索匹配,當相似度超過設定閾值就會輸出匹配成功,反之輸出匹配失敗結果。
  • 一周頭條:蘋果拿下屏下指紋/360雙機齊發(全文)_榮耀 9青春版_手機...
    在今年蘋果秋季發布會之前,坊間曾一度流傳iPhone X將會採用全面屏設計,並且基於此,蘋果將會徹底取消掉沿用多代的Touch ID實體鍵,轉而採用最新研發的屏下指紋識別。根據行業最新消息顯示,蘋果於2015年提交專利審核的OLED屏幕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目前已正式獲批。
  • 僅中國有屏下指紋技術嗎_中國指紋識別技術公司匯總
    2013年,蘋果率先推出了首款採用Touch ID指紋識別技術的智慧型手機iPhone 5s,隨後便成功推動了指紋識別技術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應用。相對於其他生物識別技術來說,指紋識別技術在保證足夠安全和準確性的前提下,具有更為便捷、易用、穩定、低成本等眾多方面的優勢。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發展,2015年指紋識別已迅速成為了千元智慧型手機的標配。
  • iPhone 8要砍掉指紋識別:用它替代
    從未來發展趨勢看,這個功能一定會被砍掉,取而代之的是更安全的方式,比如虹膜識別等等。此前,臺灣產業鏈多次傳出了iPhone 8量產不順的消息,其中最大的障礙就是屏下指紋識別蘋果沒有搞定,關鍵部件良品率太低,導致整體量產延後,為此蘋果也是相當鬱悶。
  • 蘋果終於將跟進屏下指紋 預估iPhone 13回歸Touch ID
    儘管早在iPhone x時代推出的Face ID體驗更出色,但是考慮到疫情以來越來越多人習慣佩戴口罩的因素,近些年關於iPhone回歸Touch ID的消息絡繹不絕。當然,也有很多人抱怨為何蘋果遲遲不肯跟進屏下指紋技術,如今這些可能在明年的iPhone 13上成為現實。
  • 3D結構光、屏幕指紋、虹膜識別,誰才是全面屏手機的未來?
    到底哪種解鎖方式更適合全面屏手機呢1、3D結構光3D結構光是2017年蘋果公司在其10周年紀念版手機iPhone X上使用的屏幕解鎖技術。話說從iPhone 5S使用的前置指紋解鎖方案一直用到iPhone 8P,指紋解鎖經歷了5年的驗證,已經很成熟了。
  • 屏下指紋識別殘酷測試,屏幕刮花了還能用嗎?
    Vivo X20 Plus UD是全球首臺採用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的手機,相對於傳統的後置指紋識別,它的指紋識別儀更加隱蔽,而使用起來也似乎更加方便。但是,由於它高度依賴顯示屏幕,因此,顯示屏幕的好壞也可能會對指紋識別的準確性產生影響。
  • 郭明錤:iPhone 13將將採用屏下指紋解鎖
    在安卓手機上,屏下指紋已經是一種相當常見的功能,但蘋果手機在取消Home鍵之後,卻一直沒有採用屏下指紋解鎖,僅支持人臉識別。3D人臉識別雖然安全性高於屏下指紋,不過有時候卻難免有些不便。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爆料,今年屏下指紋解鎖的主流是超薄屏下指紋,這種指紋解鎖技術的成本是光學屏下指紋的2到3倍,但帶來的體驗卻沒有明顯提升。因此,2021年的主流解鎖方式將會變回光學屏下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