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審視近兩年的手機市場就會發現,智慧型手機早已走過紅利期,逐漸向著泥潭陷去——同質化嚴重、新設計泛濫成災,全面屏時代最需要也必須要解決的屏幕指紋識別技術也遲遲未有突破。
終於,一直以來被冠以「營銷」標籤的國內手機廠商vivo扛起了技術革新的大旗,為我們帶來了全球首款可量產的屏幕指紋識別手機。
至此vivo突破了以往慣有的「商人」形象,成為了一個兼具技術與創新的手機廠商。
自從2007年賈伯斯發布iPhone,為智慧型手機劃定新框架以來,十年已逝去。現如今,重新審視當今的手機市場,早已沒有iPhone第一代面世時的百花齊放、爭奇鬥豔,更多的卻是「死氣沉沉」和嚴重的同質化。
2017年,手機行業好不容易迎來巨大的風口——全面屏。如饑似渴的手機廠商們一擁而上,迅速發布了大量的全面屏手機,萬元機、千元機乃至百元機都開始配備全面屏,繞來繞去,又回到了同質化的原點。
iPhone X「劉海」
不過,由於逐利心太強,眾多廠商都忽略或是放棄探索全面屏最需解決的難點——指紋識別解鎖,手機巨頭蘋果的iPhone X由於配備了全面屏而放棄了指紋識別,轉而使用Face ID面部識別,一眾安卓廠商則是「開歷史倒車」——將指紋識別放置到機身後面。
三星蓋樂世 Note8後置指紋識別
由於沒有新的技術刺激消費者,所以近兩年的手機市場開始顯露疲軟之勢,根據工信部手機出貨量統計數據來看,近兩年,國內手機出貨量一直有下滑的趨勢。
近兩年手機銷量走勢(圖源:工信部)
比如,2017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4261.2萬部,較同期下降32.5%;上市新機型90款,同比下降28.6%。1-12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4.91億部,上市新機型1054款,同比分別下降12.3%和27.1%。
一方面,手機市場技術陷入停滯;一方面,消費者換機的積極性開始降低,至此看來,手機行業凜冬已至。
vivo首款可量產的屏幕指紋識別手機
不過,就在全面屏手機的解鎖方式陷入僵局的時候,中國手機廠商vivo卻迎難而上、積極進取,終於克服了全面屏時代的解鎖難題,為我們帶來了全面屏手機完美的解鎖方案——屏幕指紋識別。
vivo展示全球首部屏幕指紋識別手機
2018年CES開展的第一天,vivo就向全世界公布了vivo X20Plus屏幕指紋版—— 這是全球首部採用屏幕指紋識別技術的手機。
屏幕指紋識別技術的手機展出後,立刻吸引了國內外主流媒體的視線。
多家媒體爭相報導
展會上包括了美國、英國、中國、德國等124個國家的主流媒體都在CES2018專題中報導了vivo的屏幕指紋識別技術。
媒體評論
美國著名科技媒體The Verge對此高度讚揚:「經過一整年的猜測蘋果或三星會率先呈現屏幕指紋識別技術,但來自中國的vivo品牌捷足先登。」
vivo屏下指紋技術榮獲CES五項大獎
同時,vivo也因為這項技術的突破在CES展會期間斬獲了五項大獎——其中包括美國本土權威科技媒體Android Authority頒發的CES 2018最佳科技獎。英國著名科技媒體TechRadar頒發的最佳創新獎。
此外還有Digital Trends、Android Central、Tom’s Guide為vivo新技術頒發了最佳智慧型手機科技獎、最佳科技獎以及最佳智慧型手機獎等眾多重量級獎項。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vivo為了屏幕指紋技術,做了太多不為人知的努力。
vivo對於指紋識別所做的努力
事實上,早在2018年CES之前,vivo就一直在探究屏幕指紋識別技術。
MWC大會vivo展示指紋識別技術
2017年6月份的MWC大會上,vivo就首次展示了屏幕指紋識別技術,而能在半年內實現如此大的突破,這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因為指紋識別技術並不僅僅是一個「孤立」的技術,它涉及很多軟硬體結合、調試的內容,這就要求廠家軟硬體全部配合。
vivo給出的屏下指紋識別原理
從屏幕到傳感器到外面的貼合,屏幕和傳感器的貼合過程,人工智慧圖像算法,以及裡面堆疊的方式都要一遍遍試驗,因為這是一個整體的配套過程。
比如,vivo將傳感器和屏幕的堆疊角度特意旋轉了大概45度左右。因為如果按照原樣,OLED屏幕的像點排列會遮住一部分傳感器的光線,旋轉45度之後就可以露出來更多些,更易識別。
CES展會試玩vivo屏下指紋技術
另外,還有屏幕亮度的問題,因為電指紋識別方案的原理是通過屏幕發光反射回來指紋的圖像給傳感器,屏幕的光越高越亮反射出來的圖像就會越清晰。但是,這個原理性的問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就成了羈絆,因為我們一般手機最高的亮度可能僅僅為五六百流明度,但是屏幕指紋解鎖時可能需要提高到非常高的亮度。
為此,vivo通過軟體包括像UI系統的動畫過度,將這個問題完美的解決了。
不成功 便成仁的決心
說實話,屏幕指紋識別是一個「燙手的山芋」,之所以沒有很快的攻克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屏幕指紋識別本身的技術難度較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眾廠商守株待兔,在等待大廠攻克,坐收漁翁之利。
CES現場體驗vivo屏幕指紋識別
而vivo在面對這個「燙手的山芋」時,既沒有小廠的「雞賊」,坐享其成。也沒有大廠的畏畏縮縮,不敢前行。而是不棄不餒,勇於革新。
在去年8月份的時候,vivo向Synaptics定了二十幾萬枚光電指紋識別傳感器,業界一片唱衰之聲,因為之前三星都不認可這個方案,可想而知vivo為此付出了多大的決心。一旦這個產品做不出來,那麼就意味著這些物料就全部都白費了,這還不算人力、時間的成本。
事實上,vivo能有如此大的決心,是因為vivo為此投入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精力、財力。
vivo公司從材料到品質到軟體、結構,尤其電子這塊,對於屏幕指紋識別技術的投入,都是最頂尖的。
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vivo將深圳辦公室一樓一個大的實驗室專門分出來讓技術人員負責搞屏幕指紋的軟體優化。
vivo手機產品經理韓伯嘯
硬體方面,vivo每周都要進行專項會議,據vivo產品經理韓伯嘯透露,雖然他不是搞技術的,但是光他要參加的技術會議每周就有兩個。
由於屏幕需要貼和,vivo也是找了很多廠商才搞定,最先找的是三星,但是三星說自己做不了,無奈vivo又試了多家都不如願,最終vivo找到了歐菲光,通過歐菲光的技術,vivo的屏幕指紋識別終於成型。
天道酬勤,經過漫長的蟄伏,克服重重困難,vivo終於攻克了屏幕指紋識別技術,令世界矚目。
傳統印象裡,vivo手機雖然有出色的音樂和拍照功能以及旗艦級的Xplay系列,但是在大眾消費者的印象中,vivo似乎一直是一家以「營銷」為導向的廠商,而不是注重技術的廠商。
不過隨著vivo在CES上展示的全球首款可量產屏幕指紋識別手機,使我們認識到,vivo不僅僅是「長的漂亮」,在技術以及科研的硬實力上,vivo絲毫不弱於一眾手機廠商,甚至它早已超出了一般的國產手機廠商,而向著更遠更高的道路進發。
vivo屏幕指紋識別技術的亮相,使國產手機擺脫了「追隨」大廠技術的「黑歷史」,vivo也徹底轉型成技術驅動型的公司,更深層的意義上,vivo也據此代表國內手機廠商完成了對國際大廠的彎道超車。所以vivo屏幕指紋識別技術不僅僅對vivo自身來說意義非凡,對於國產手機來說也是一座值得銘記的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