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怎麼系統地練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是選好紙筆,這是工具,是必須先選擇好,掌握其性質。
筆的選擇:用硬筆練字首先要準備的就是要有得心應手的筆,小學低年級應選擇HB型的鉛筆。三年級應選擇鋼筆或中性筆,鋼筆只要下水流暢的就可以,要選經濟實惠的,貴的筆不一定好用,但現在多數的人都選擇使用中性筆了。
紙的選擇:紙的選擇不用太麻煩,只要紙寫字不洇就行了。但剛練字最好用1.5或1.6左右的方格或田字格,格子太小不宜以後的實用。
接下來關鍵要做到三點:
一是要有系統的科學的練字步驟,循序漸進;
二是要持之以恆臨帖;
三是要勤於動腦,學以致用。
一、系統的、科學地練字體系
系統科學的練字,可以分為三部分。
1、漢字中常用筆畫以及筆畫在字裡面的應用以及變化,這一部分被稱為學字的基礎部分,初學者在練字時要學習每個筆畫是怎麼起筆的怎麼收筆的,中間行筆又有什麼變化。
先把每個筆畫的來龍去脈寫好,筆畫寫好以後再運用到帶有這個筆畫的字裡去練習,然後發現這個筆畫在字裡的使用方法和變化特點,總結出運用規律,然後運用到書寫中。
這是練字的第一部分,叫基礎筆畫的學習,這一部分的學習應該注意筆畫的細節和特點,要把基礎知識學牢固。
2、漢字中常用偏旁學習,建議每個偏旁單獨寫,搞明白每個偏旁的特點,可以分類別記憶。
例如:上下結構字的偏旁特點是扁扁的寬寬的,左右結構的字偏旁特點是瘦瘦的高高的,半包圍全包圍結構的偏旁特點是要寫大。
然後結合字的大結構運用在字的書寫中,然後總結出在字裡的特點和變化規律。
3、篇章關係運用和作品的書寫。上面兩部分是解決單個字的書寫,單個字書寫規範後用平行格練習篇章的書寫,做到篇章整齊,章法合理美觀。
二、持之以恆地臨帖
臨帖有兩種,一是臨摹當今名家字帖,二是臨摹古代法帖:
1、先確定一個名家的硬筆字帖,根據上面所講的步驟和標準直接臨硬筆作品,例如:田英章老師和盧中南老師的字都不錯。

2、用硬筆臨毛筆字帖,例如:九成宮醴泉銘,用硬筆去臨摹,長期堅持,標準是越像越好。
實際寫練是最重要的,是一個模仿、強化、固化、積累、打磨、創新的過程。臨帖就是培養書法的世界觀,就是掌握書寫技巧,也是參悟書法妙趣、境界、內涵的途徑。臨帖要臨得進,也要臨得出,最核心之處在於提取筆、意、勢、境的精華。

三、勤於動腦,學以致用
勤臨帖,善於動腦總結規律,嘗試著把自己的想法和風格融入到字體中,但是不能脫離古法,反覆實踐,形成自己的字體。
融會貫通多家體式,揉成一個。這是個相當漫長且有趣的過程。欲求善,先求變,一邊廣吸眾納,一邊去粗取精,洗削凡近,重塑自已的形意。之後,再言獨創風格體勢。
系統性主要是說對硬筆書法學習的宏觀把握,總而言之,一是科學的方法和練習體系;二是持之以恆和動腦總結規律。做到這兩點,堅持下去一定會有很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