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詩詞: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2020-10-26 作家金滿樓

作者:金滿樓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九月九日重陽節又稱「重九節」,因《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在古代,「九九重陽」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而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如《呂氏春秋》所載:

(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

由此可見,重陽在當時有慶祝豐收、祭天祭祖的含義。

西漢時,重陽節開始形成插茱萸、喝菊花酒並求長壽的習俗,如《西京雜記》中記: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此時,重陽已經有飲宴活動,想必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發展而來的。

三國時代,開始出現「重陽節」的名稱,魏文帝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說:

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至唐朝時,重陽節被正式定為節日,民間各種活動與習俗逐步定型。

宋代後,重陽節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中即曾多處記載當時盛況。

至明清兩代,宮中有吃重陽花糕的習慣,後推廣至民間。每年九九重陽,皇帝往往親臨萬歲山,登高覽勝,共祝重陽。

在民間,重陽節這天的活動同樣豐富多彩,如登高、如賞菊、如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可謂熱鬧非凡。

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來已久,其中原因大概有二:一是源於古人的高山崇拜,二是源於登高遠眺,欣賞秋景,是謂「辭青」。

是啊,九月初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此時登高遠望,既可健身祛病,又致心曠神怡,可謂一舉多得的好事。

更何況,此時草木入秋,紅葉滿山,重陽節登山「辭青」正與陽春三月的春遊「踏青」相對應,恰合「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的輪迴之意。



此外,據說登高還有一個「避災」的傳說,據南朝吳均《續齊諧記》中說: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

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

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曰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於此。

當然,《續齊諧記》只是一部志怪書,不過重陽登高、遍插茱萸的習俗倒是保留下來了,如王維的名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就記載了這兩個風俗。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植物,能殺蟲消毒、逐寒祛風。此外,茱萸還具備消積食、治寒熱的功能,是一種有名的中藥。

茱萸有山茱萸和吳茱萸之分,有人認為王維詩中的是山茱萸,實則為吳茱萸。無他,山茱萸雖然色濃豔麗,但幾乎無味,而吳茱萸暗紅而味道濃烈,有驅蟲闢邪之效。這和端午節插掛艾草和菖蒲是一個道理。

據說,在唐朝時,插茱萸和簪菊花已經很普遍了。而說到簪菊,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也曾在《九日閒居》中說:

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由此可見,重陽賞菊、喝菊花酒的習俗或許起源於陶淵明,而此時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儼然已成文人的時尚矣。

此外,重陽節還有吃重陽糕的習慣。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各地製法不一,倒也因地制宜。不過總的來說,這類糕點都比較鬆軟,比較適合老人食用吧!

值得一提的是,「九九」在中國古代本身就有「長久、長壽」的含意,重陽節也一向有祈壽的傳統。

1989年時,九月初九被正式定為「敬老節」,目的就是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敬老孝親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筆者相信,這一傳統,也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以下節選十首重陽詩,請君共賞。


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隋.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重陽賞菊)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戰地黃花分外香,因其蒼涼。)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只因詩人被貶,心情不佳,遂又「太苦」之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插茱萸,重陽舊俗。)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豐收的喜悅,溢於言表。)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裡同悲鴻雁天。

(賞菊,喝菊花酒,登高看雁)


採桑子.九日 清.納蘭性德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鄉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夢遙。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

南雁歸時更寂寥。

(重陽登高,秋日風光,山山黃葉飛,黯然銷魂。)

醉花陰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重陽至,西風緊,天益寒。)


採桑子.重陽 現代.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裡霜。

(毛之豪邁。)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重陽正值菊花開。)

相關焦點

  • 【詩詞鑑賞】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古詩詞裡的重陽節!
    品 ADMIRE 鑑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在這傳承千年的重陽佳節,人們登高、賞菊、吃糕、插茱萸,歷代文人吟詩賦詞,留下了不少妙語華章,在浩瀚的詩詞海洋裡流光溢彩。
  • 毛主席: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今又重陽。」這一句出自毛主席寫的詞《採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1929年6月22日在閩西龍巖召開了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會議否定了毛主席提出的黨對紅軍領導必須實行集權制的意見,被批評搞「書記專政」、「家長制」。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二零二零的重陽有何不一樣?想來,必有一個「格外」。此刻,燈火可親,格外靜好。承歡膝下,格外幸福。在重陽,願你能格外珍惜「子欲孝親還在」的日子。念一個節日的傳統,願你能格外明了自己被千年靈識涵養的溫厚。
  • 詩詞丨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今天我們就來領略詩詞裡的最美重陽!最美是重陽,美在一份思念最美是重陽,美在一份悲涼。毛澤東說: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一年最好,偏是重陽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一年最好,偏是重陽。  「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重陽佳節,呼朋引伴,登高望遠,賞花作賦——今天,軍報記者與您在宋詞裡品味「重陽」。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九首經典重陽古詩詞!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重陽佳節來臨之際,最美不過登高望遠,出遊賞秋,吟詩作賦。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作者流浪異鄉,與兄弟親人離散,由於正逢重陽佳節,因此格外的思念他的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流落異鄉的遊子,不能與家人相聚,心情寂寞惆悵又無奈。2、《重陽舟中》宋·戴復古扁舟何寂寞,絕不見人家。無處沽村酒,何從問菊花。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九九重陽節採桑子.重陽(毛澤東)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易經》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故稱「重陽」,又稱「重九」。古時候認為重陽是個值得慶祝的吉祥日子,在這天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 35首重陽詩詞: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思念綿長
    下面35首重陽詩詞,哪一首,讓你感動呢?《九日閒居》魏晉:陶淵明餘閒居,愛重九之名。《九日和韓魏公》宋代:蘇洵晚歲登門最不才,蕭蕭華發映金罍。不堪丞相延東閣,閒伴諸儒老曲臺。佳節久從愁裡過,壯心偶傍醉中來。暮歸衝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 鄉情散文: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文:楊曉光圖:來源網絡一代偉人毛澤東曾經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重陽」詞:「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是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唐代詩人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35首重陽詩詞: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思念綿長
    下面35首重陽詩詞,哪一首,讓你感動呢?《九日閒居》魏晉:陶淵明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21首重陽詩詞與您共賞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沉醉東風·重九 (關漢卿)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從《採桑子•重陽》談毛主席的奮鬥精神
    秋高氣爽,又到重陽。倘若不是人在異鄉,便不會去吟誦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想起曾經茱萸插遍、登高望遠的快意。然而,在近一百年前的1929年,一個已經36歲的湖南漢子,在10月11日這一天抱病起床,看著院子裡黃花盛開如金,一片爛漫喜人的景色,以其登高壯觀天地間般無可比擬的豪情,寫下了這首《採桑子》,後來在發表時,被賦予「重陽」的名字,這便有了這首《採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毛主席狂草書法《採桑子·重陽》欣賞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毛主席狂草書法《採桑子·重陽》欣賞「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歲 字草得美若天仙,神來之筆。(1929年10月) 毛澤東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一起領略詩人筆下的重陽節
    雖然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可一個人的登高,難免有些寂寞,藉此重陽,想問問遠方的朋友,你們最近好嗎?重陽佳節,和親友一起登高望遠,賞菊花,插茱萸,祈求福壽安康,是多麼有情懷的一件事情,可惜自己沒有那個福氣。塵世紛擾,難得開懷大笑,難得還有菊花盛放,我們須將菊花插滿頭髮,豪情痛飲,才算沒有辜負了佳節重陽,大好時光。
  • 詩詞賞讀丨今又重陽 當代重陽節抒懷詩詞26首
    來源 化石哥 時間 2020-10-08)七律 • 今又重陽 詩/張成周歲歲重陽今又是,登高放眼沐旭陽。秋深菊綻陶翁醉,霜近桂襲紅袖香。鴻雁南翔離故土,遊人北望念家鄉。天高雲淡人峰傲,篤信茱萸伴瑞祥。(來源 秋風學詩 時間 2020-10-24)喜見重陽 詩/蔣林年年重陽添鬢華,歲歲黃花遍天涯。不避悲秋復開花,舉杯登高送寒鴉。楓林赤染映天下,金葉滿園話桑麻。喜迎暮秋不羨春,菊花朵朵自芳華。
  •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採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今天又逢重陽,戰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樣明媚。卻比春天的光景更為壯美,如宇宙般廣闊的江面和天空泛著白霜。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10月25日(九月九)重陽節欣賞詩詞
    這是詩人十七歲時在長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實感,確實是深知作詩的竅門。詩人的家鄉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為「憶山東兄弟」。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陽節。寫節日的詩,最忌落入俗套,這首詩高明就高明在避開俗套,把握住真性情。首句就用了兩個「異」字,似乎脫口而出,卻別有滋味地渲染出在異鄉作客的生疏不適的孤獨感。
  • 歲歲重陽,今話重陽
    不過在這裡,先來談談重陽原有的風貌,這些東西距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今天許多人少年時還能見到。緣起重陽節的起源,雖然說法不少,但自魏晉以來節日形態就基本定型了,它是一個典型的祓禊日。不過重陽傳達的是一個同樣的概念,在這一天,對某些不祥氣息進行避諱,並進行祈願。這一點和端午也有些相似之處。
  • 安搭Share: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安搭Share: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2020/10/23
  • 知文化 |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關於重陽你知道多少?
    重陽節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 3、重陽美食之重陽糕「吃了重陽糕,才過重陽節」,因「糕」與「高」同音,人們也用「吃糕」代表「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