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西安大秦正聲昨夜聲醉京城 獻禮新中國70華誕

2020-12-19 西安文旅之聲

一聲秦腔

唱出的是秦人心中最慷慨的血脈噴薄

表白的則是秦人骨血裡

最真摯的情感激蕩

獻禮新中國70華誕,8月19日晚,由西安秦腔劇院易俗社演出的經典秦腔大戲《雙錦衣》在北京長安大戲院隆重上演。

這場演出,在收穫京城觀眾滿堂彩的同時,也開啟了「獻禮新中國70華誕 西安秦腔晉京展演」系列演出的序幕——8月19日至8月25日,西安秦腔劇院將首度齊集易俗社、三意社兩家「秦腔百年老字號」,讓最佳陣容帶著遴選而出的優秀秦腔劇目在首都華彩綻放,也讓來自西安的秦聲秦韻,在新時代愈發擲地有聲,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文藝舞臺,增添動人韻腳。

傳統為根價值為魂

展現戲曲佳作

在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支持下,「獻禮新中國70華誕 西安秦腔晉京展演」由西安市委宣傳部、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曲江新區管委會主辦,西安秦腔劇院承辦,西安秦腔劇院易俗社、三意社演出。

展演首場演出甫一亮相,就受到了京城觀眾的熱烈歡迎——作為本次晉京展演「打頭陣」出場的秦腔大戲,19日展現於首都觀眾眼前的《雙錦衣》。可謂一部「秦腔經典代表作」。

|《雙錦衣》演出現場|

秦腔《雙錦衣》劇情脫胎於《宋史紀事本末》,以雙生雙旦、生旦淨醜行當齊全著稱。1924年,魯迅先生來西安到西北大學講學時,就饒有興致地觀看了這部秦腔。《雙錦衣》彰顯出移風易俗、輔助教育的社會價值,魯迅先生因而被打動,他也因為這部戲,被秦腔慷慨激越的戲曲形式吸引,隨後又特意前往易俗社陸續觀看了多部秦腔名劇,並欣然為易俗社親筆題詞"古調獨彈"並制匾相贈。這塊匾額至今仍掛於易俗社劇場內,成為一代文學巨匠一生中極為罕見的一段梨園佳話的真實見證。

|《雙錦衣》劇照(資料圖)|

近一個世紀來,《雙錦衣》一直是易俗社的「看家戲」之一,曾在1962年、1982年、1992年多次復排過。為活態傳承秦腔,弘揚傳統為根、價值為魂的文化傳承理念,2015年,易俗社再度對《雙錦衣》進行了復排,得以讓這部經典佳作,在時隔近一個世紀後的眼下,「移步不換形」地呈現於京城舞臺,令臺下所有觀眾如當年魯迅先生一樣,感受到秦腔的獨特魅力。

秦腔經典精彩演出

令首都觀眾過足戲癮

在高亢激昂的開幕曲中,板胡響起,燈光漸亮,19日晚的長安大劇院內座無虛席,700餘名觀眾逐漸被劇中一波三折的劇情,和大氣、典雅、傳統、正宗的大秦正聲所吸引震撼。

|京城觀眾為演出喝彩|

「一個兒、兩個兒、三個兒,四個、五個、六個、三六一十八尊羅漢。我問你,你喜的、笑的、怒的、愁的都是為哪般。難道說喜我、笑我、怒我、笑我、愁我情根未能斷,怎知我心似冰雪寒……」人們常講,秦腔是粗獷豪放的,但正如西北人的性格,能豪邁到極致那也就一定可以柔美到極致,《雙錦衣》的俊秀柔美,就直搗首都觀眾心靈深處。

|《雙錦衣》演出現場|

《雙錦衣》前後兩本,僅有名有姓的角色就超過了四十人,加上龍套、配角,演員陣容極為龐大。而此次,易俗社讓所有中堅力量都在劇中有所展現——演出過程中,每位演員細心認真的表演、典雅細膩的唱腔、規範的道白,贏得了觀眾如雷似濤的掌聲。

演出結束後,全場戲迷起身鼓掌,久久不願離去。北京戲迷王滿堂向記者豎起了大拇指:「陝西秦腔,好聽!過癮!老字號的劇社,就應該多排、多上演這樣的經典名劇,不斷弘揚經典!

「獻禮新中國70華誕 西安秦腔晉京展演」首場演出不僅吸引了如雲北京戲迷,臺下還坐著包括已九旬高齡的著名老藝術家田華、著名表演藝術家袁慧琴、國家京劇院黨委書記宋晨等在內的,大量我國文化藝術界名家和大家。此外,來自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劇協、中國戲曲學院等單位的戲劇專家,也在觀看首演後,為這臺來自三秦大地的好戲點讚。

|著名表演藝術家田華在觀看演出後為表演點讚|

「今晚看了一場令人難忘的演出!易俗社和三意社都是咱們三秦大地、秦人秦聲的驕傲。大秦之聲唱響京華,也讓我們在北京的陝西鄉黨倍感親切。我們一起用秦聲,祝福我們親愛的祖國,走向繁榮富強!」這是一位已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的「老西安」,觀看演出後,當晚在朋友圈的留言。

西安秦腔「老樹繁花」

亮相京城

推動西安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作品在更大的平臺上接受檢閱,在「上高原、攀高峰」的進程中走得更遠更高,以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精品力作,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此次「獻禮新中國70華誕 西安秦腔晉京展演」,既是西安秦腔劇院成立以來,首次攜兩家百年劇社整建制共同晉京演出,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西安市屬秦腔院團最大規模的一次晉京獻禮演出。

西安秦腔劇院下屬的易俗社、三意社是我省秦腔藝術乃至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重要品牌和傑出代表,推動著秦腔事業不斷前進。作為劇院的掌舵者,西安秦腔劇院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雍濤介紹,在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秦腔人應該有一份時代擔當,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門和曲江新區的大力支持下,秦腔劇院去年就已經與長安大戲院敲定了今年的演出計劃。這次演出意義重大,集結了兩家劇社的最強陣容、整合了兩家劇社的最優資源。

據悉,在8月19、8月20日演出的《雙錦衣》上、下本之後,展演還將在首都舞臺展現一批「有經典,有創新」的西安秦腔佳作。其中,有三意社的看家戲《火焰駒》,也包含易俗社和三意社近年來新創排優秀劇目《易俗社》《司馬遷》,還有西安秦腔劇院與國家京劇院近期最新打造的秦腔移植劇目《安國夫人》,同時還將為京城觀眾奉獻一臺集結侯紅琴、惠敏莉、張濤、康亞嬋、王宏義、韓利霞、朱海娥、陳超武、李東峰、溫軍海、王瑛等一大批我市秦腔中堅力量的秦腔名家演唱會。

為期一周的秦腔演出劇目,將代表西安秦腔的最佳演出風貌。

為新中國70華誕獻禮

唱響古韻與新聲

臺前的表演讓觀眾盡興,後臺演員們的上下場及舞臺換裝也都有條不紊,井然有序。來自西安的秦腔演員們,以飽滿的情緒,絕佳的發揮,將角色在舞臺上展示得淋漓盡致,或喜,或悲,或笑,或淚……生旦淨末醜,每個人的舉手投足間,都是精彩。

|《雙錦衣》演出結束後演職人員合影|

19日晚演出的動人,不止在好戲亮相時——當演出結束後,演員們在觀眾的歡呼與掌聲中返場,易俗社社長、梅花獎獲得者惠敏莉更是帶領臺上演員與臺下所有觀眾齊唱《三滴血》經典選段,「祖籍陝西韓城縣,杏花村中有家園,姐弟因緣生了變,堂上滴血蒙屈冤……」秦音響徹劇院,再次點燃現場觀眾的熱情,令許多現場觀眾激動不已,他們紛紛圍攏到舞臺四周,簇擁著舉起照相機、攝像機,拍下這動情一幕。

|《三滴血》劇照(資料圖)|

記者了解到,為最完美地向京城觀眾呈現秦腔魅力,整整一個夏天,易俗社和三意社的演職人員戰酷暑、搶時間,都全身心投入展演劇目的精心排練中。從8月初起,西安秦腔劇院的演職人員已分批抵達北京,開始進行展演的相關準備工作。而在此前,為了將最佳藝術水準和精神風貌呈現給首都人民。西安秦腔劇院還於8月1日至5日、8月11日至16日分兩輪在易俗大劇院舉行了晉京演出劇目的預演,力求以秦腔鐵軍的擔當,向首都人民奉獻一道豐富高質量的文化大餐,向新中國70華誕獻禮。

在兩個劇社中,易俗社挑梁的三臺大戲率先亮相。作為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易俗社社長惠敏莉不僅要對劇社此次晉京演出運籌帷幄,也作為一線演員,對每次排練都認真以待,「我們不是為了演一部戲而演一部戲,更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秦腔展演,讓更多觀眾了解西安文化,了解陝西文化,講好陝西故事,把三秦大地的文化魅力展現給全國觀眾。也通過琳琅滿目的藝術作品,唱響古韻與新聲,思考我們當代文藝工作者,該如何在新時代堅持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對每一個細節都認真進行雕琢,力爭以最佳的效果將這些秦腔經典展現在首都的舞臺上。很多北京觀眾正在期待,在未來幾天裡,持續欣賞到大秦正聲的精彩演出。

「近幾年我們劇院組織了很多次的晉京演出,去年百年《三滴血》的在京演出,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好評。今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兩家劇社集中呈現精挑細選的好戲連臺,我們希望用秦腔表達三秦父老對新中國70華誕的祝福,同樣希望在表達傳承與創新的同時,展現西安秦腔劇院這些年來『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努力,讓古老的秦腔藝術唱出時代的聲音,為時代服務,為時代而歌!」 雍濤說。

來源:西安發布

編輯:尚北辰

審核:魯雷

部分圖片來源自西安秦腔劇院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誕 匯聚世界名家名團名作 江蘇大劇院開啟...
    據了解,此次演出季,江蘇大劇院秉持「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宗旨,結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江蘇大劇院兩周年院慶等背景,精心選擇全力組織國內外高品位、高內涵、高水準的名家、名團、名作,經典演出鱗次櫛比,為祖國生日獻禮,為民眾提供優質藝術服務,滿足社會全年齡層民眾精神生活的需求,更向世界弘揚和傳播江蘇文化藝術建設成果。
  • 道學大師周海文書寫最大「旺」字,獻禮新中國70華誕
    金秋十月國慶至,聯合國文化名人、中國道學大師周海文書寫巨幅「旺」字,為新中國70華誕獻禮。據悉,「旺」字採用紅底黑字,長、寬均為2.4米,寓意方方正正,祝福祖國繁榮昌盛,興旺富強。
  • 用手中的筆,將心中最美的詩意獻禮新中國70周年華誕
    這首詩來自歷時半年的「禮讚新中國,謳歌新時代——慶祝新中國70周年華誕」原創詩歌徵集活動,活動共徵集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原創詩歌超過11萬首。廣大詩人和普通群眾紛紛用手中的筆,抒發濃濃愛國之情,將心中最美的詩意獻禮新中國70周年華誕。自今年3月下旬開始,一首首飽含深情的詩作翩然而至,至8月1日截止時,應徵詩稿總數突破11萬首,比去年兩個平臺徵集總量增加1萬首。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祖國70華誕,這場詩詞朗誦匯演,很精彩!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祖國70華誕,這場詩詞朗誦匯演,很精彩!周年,謳歌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弘揚時代主旋律,9月20日,由白雲區總工會指導,新穗巴士工會主辦的「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詩詞朗誦匯演在白雲影劇院隆重舉行,獻禮偉大祖國。
  • 歌舞頌揚 隊列致敬 誦讀抒懷 我市中小學生獻禮新中國70華誕
    載歌載舞、迎國慶小閱兵、講中國故事……連日來,我市多所中小學的學生用文藝表演、廣播操和隊列隊形比賽、中華經典誦讀展演等多種形式,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誠摯祝福,展現西安少年兒童的良好精神風貌。慷慨激昂的朗誦《回延安》、《站起來的中國人》;氣勢宏大的合唱《團結就是力量》、《愛我中華》;輕盈柔美的舞蹈《愛國情》、《我愛你中國》……文藝展演中,師生們用歌聲頌揚,用舞姿點染,共同回顧中國人民70年奮鬥歷程,一起唱響禮讚新中國、奮進新時代的頌歌。
  • 獻禮祖國70華誕500古箏奏響江門最強音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5月21日訊(記者黃殿晶 通訊員江軒)為打造中國僑都江門「愛心之城」品牌,由江門市文明局指導、蓬江區文明辦、蓬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江門市音樂家協會主辦,江門市孟子學堂承辦的彈響「愛心之城」獻禮「新中國70華誕」「盛世國樂·箏韻天下」大型古箏彈奏活動江門分會場在江門華僑廣場舉行
  •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福建省佛教界在行動
    2019年9月30日至10月6日,福建佛學院男、女眾部先後舉行升國旗儀式、「不忘初心 築夢前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暨傳燈祈福法會、演講比賽、「當跨文化交際遭遇成見」主題講座、觀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紅色經典愛國影片《開國大典》等系列活動,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 新邵華洋文藝匯演獻禮新中國70華誕
    ……」6月29日-30日,邵陽市新邵縣華洋舞蹈培訓學校向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暨校慶十五周年文藝匯演在大禮堂舉行。百餘民參加小表演者在舞臺上揮舞手中的國旗,高呼:「祖國,節日快樂!」優秀畢業生表演。最具民族性、形式多樣的中國舞,統說唱藝術快板,火辣的拉丁舞,勁爆的街舞等演出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和文化繁榮景象。基本功展示。表演形式多樣,內容精彩紛呈,優秀畢業生的《桃紅·李白》與基本功展示更是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 「愛我中華」獻禮祖國70華誕大型古箏公益演出舉辦
    記者:育強5月26日,由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和旅遊局、秦正集團主辦的「愛我中華」獻禮祖國70華誕大型古箏公益演出暨中國古箏日(富閻站)活動在中華郡始祖大殿成功舉辦。眾多市民和遊客共同感受瑰麗的傳統文化,欣賞高雅的琴箏古韻。
  • 新華社「聲在中國」欄目攜手騰訊音樂,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新華社「聲在中國」欄目攜手騰訊音樂,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2019年08月16日 18:13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70年,從百廢待興到舉世矚目
  • 慶祝新中國70華誕 川籍海外獲獎音樂家匯聚蓉城獻藝
    &nbsp&nbsp&nbsp&nbsp8月11日晚,由致公黨四川省委、四川省文聯共同主辦的「美麗四川·赤子情深」——川籍海外獲獎音樂家獻禮新中國70華誕大型交響音樂會在成都城市音樂廳舉辦。包括劉江、劉憶凡、寧峰等多位活躍在國際樂壇上的知名川籍音樂家回鄉獻藝,為8月的成都帶來一場聽覺盛宴。
  • 琵琶和鳴向祖國70華誕獻禮(上)
    在國慶70周年到來之際,在吉林省榆樹市體育場舉行一場盛世空前的音樂演奏會。由共青團榆樹市委指導,市青少年宮主辦,市紫竹古箏學校、市培英小學琵琶社團承辦的「盛世國樂,向祖國獻禮」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古箏琵琶齊奏榆樹專場演出在市體育場舉行。
  • 【時政新聞】我市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人民政協70華誕書法...
    【時政新聞】我市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人民政協70華誕書法繪畫展 2019-09-23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中師大發起創意挑戰,快...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中師大發起創意挑戰,快...: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獻禮新中國成立
  • 青浦女性向祖國70華誕獻禮!
    她們用嘹亮的歌聲唱響對黨和祖國母親的讚美與熱愛,聲聲動人——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她們用有力的話語向祖國七十華誕獻禮
  • 新鄉籍著名書畫家魯林書法長卷獻禮新中國70華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同增 通訊員 劉鴻濤在新中國70華誕到來之際,新鄉籍著名書畫家魯林,完成了一組總長2600米的書法長卷,用傳統藝術形式向偉大的祖國獻禮。魯林說,總書記的講話字字句句心繫國家發展、百姓福祉,是治國理政的「不二法寶」,是祖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指路明燈」,他認為以此作為長卷內容是送給新中國最好的70歲「壽禮」。兩年來,年近古稀的魯林沉浸在創作的激情中,沒有節假日,平均每天創作時間在14小時以上,有靈感時通宵達旦工作是家常便飯。
  • 中華藝術宮燃情快閃 獻禮新中國70周年華誕
    9月3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快閃活動在中華藝術宮門前展開,數百位來自上海各類社會組織的成員共同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喜迎新中國70華誕,由衷地表達對祖國母親的熱愛。動情的合唱,真情湧動,大家臉上幸福的笑容,溫暖著這座城市,也是給祖國母親最好的獻禮。 當天的活動由上海市民政局、中華藝術宮主辦,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上海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中心、上海公益新媒體中心共同協辦。
  • 《我和我的祖國》麗江航空獻禮祖國70周年華誕!
    為熱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麗江航空  發布《我和我的祖國》MV  傳唱經典、歌頌祖國  為祖國70華誕獻禮  我們親歷著這個偉大的時代  見證著幾代人的不負韶華  有國才有家  有家才有我  我愛你,我的祖國  永遠痴迷,永遠執著  70年開拓創新,70年前僕後繼
  • 大召營鎮成功舉辦新中國70華誕書畫展暨任意門杯童心·童繪美術
    8月19-20日,在這個收穫的季節,我們迎來了大召營鎮我心向黨獻禮新中國70華誕書畫展暨任意門杯童心·童繪美術展。 為迎接新中國70華誕,孩子們用心中的愛和手中的筆,繪成最新、最美的畫作,向我們偉大的祖國70歲獻禮,本次畫展內容我們將科技、民生、
  • 山大學子共創百尺畫卷 獻禮新中國七十華誕
    松林翠柏、巍巍長城、信使和平鴿、耀眼的國旗,還有一顆顆愛國的紅心,不一會兒就生動地展現在百尺畫布上,師生們用這種方式共同獻禮新中國七十華誕。&nbsp&nbsp&nbsp&nbsp「作為一名剛剛加入黨組織的大學生黨員,我們懷揣著對黨和祖國最真摯的愛,在新中國70歲生日到來之際用畫筆描繪出對祖國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