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農曆新年——丁酉雞年就要到了,喜歡討吉利的中國人非常喜歡神採奕奕的雞。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負責人告訴記者,雞自古就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清晨的雞鳴意味著天明,提醒人們一天的開始,因此,雞也被人們看作「德禽」。據統計,溫州全市範圍內,至少有60個含有「雞」地名。
鹿城有個「雞鳴嶺」,相傳曾助乾隆拒盜
說起含「雞」的地名,家住鹿城的市民可能最熟悉的是雞鳴嶺,這是一條長230米、寬1.5米的小巷子,東起飛霞北路,向西至永塔路。現在這裡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為主,住著一些老居民。
這條巷子為什麼叫做雞鳴嶺?據溫州市民政局編的《溫州老地名解讀》記載,相傳清乾隆皇帝遊江南時,有一回到溫州來。他到了麻行碼頭,吩咐隨從在岸上等,獨身一人遊了江心嶼,卻忘了回程的路。天色漸暗,他匆忙上了條渡船,上岸後走到城門下,不承想城門早就關上了。乾隆自認晦氣,正想隨便找個客棧歇腳,卻被黑暗中竄出的幾個強盜攔住去路。
乾隆與強盜過了幾招之後轉身就跑,卻被一條山嶺擋住去路,而強盜在身後緊緊追,他於是一個閃身,在山腳下草叢中藏身。正當強盜逼近之時,突然從草叢裡飛出一道金光,落在嶺背上,墨黑的嶺背一下子光亮了,一隻小巧玲瓏的金雞,伸直頭頸「喔喔喔」叫著。強盜一見,放下刀轉身去捉金雞,卻怎麼也捉不住。天漸亮,金雞在嶺背消失了,這時遠方傳來了馬蹄聲,官府的兵馬來了,這夥強盜就慌裡慌張地逃走了。
回去後為報金雞救命之恩,乾隆親筆寫了「雞鳴嶺」三字,叫人刻在山崖上。從此之後,這條嶺就取名雞鳴嶺了。後來,這條山嶺被填平,慢慢變成了今日的街巷。但雞鳴嶺這個地名至今還在沿用。
區劃地名處負責人說,關於這個地名由來,還有別的類似版本,主人公換成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因其逃難經於此,正好趕上「雞鳴報曉拒盜」,典故有點類似。
這些地名與雞形似,而且「住」得很高
記者發現,分布於我市範圍的含「雞」地名中,有大多都是位於山岡處,得名多與地形與雞形似,這些「雞」一般「住」得很高。
比如甌海區有一個「大雞頭山」,位於仙巖街道盤垟村北後山,大羅山中心部,海拔652米。山形像雞頭一樣,故稱大雞頭山,又稱大尖頭山,方言「雞」與「尖」諧音。自命名以來至今已有400餘年歷史。
瑞安市的「金雞山」,山形像只公雞,以山得名,位於瑞安市區西北33公裡,湖嶺鎮呈店村西北,北接燕窩巖,海拔580.9米。
樂清市「雞冠山」同樣因山形酷似公雞頭的形狀而得名,位於樂清市雁蕩鎮風景區,屬括蒼山支脈上。此山連接樓村山前自然村的後背山。海撥約300米。
洞頭區位於海邊,這裡與「雞」形似而得的地名也與海邊的礁石有關。比如洞頭的「金雞橋」,位於大門鎮潭頭村灘頭自然村的東南西山嘴頭。據該村老前輩傳,金雞頭山頂上有塊石像大公雞頭,形似有雞冠或眼睛,金雞頭山和對面的山壘相連,建造一座橋形似金雞的脖子,供村民在橋上觀賞海景,是夏日避暑的好去處。洞頭還有一處「雞母娘礁」,在大門鎮火焰山山腳有一塊巖石極象雞母,老鷹常在此地築窩,故名雞母娘礁。
此外,還有文成的「雞峰山」、「雞燈田」、「雞冠山」、「雞冠寨」,永嘉的「公雞巖」,樂清的「雞冠壟村」、「金雞壟」,蒼南的「雞母頭」,泰順的「雞冠棟」等等,都因為地形與雞形似而得名。
瑞安有一個叫「雞居」(諧音烏賊)的礁石
除了形似的,另有一類含「雞」的地名,也因「音」似。
瑞安的「雞居礁」,命名的是西距瑞安市區61.15公裡、位於下岙島西南沿岸的一處礁石,屬北麂列島。若取前兩個字——「雞居」,以方言直譯,是槍烏賊之意(也稱雞龜或柔魚,屬軟體動物十足類),此處有一個裸露的明礁之外,還有一處水深1.2米的暗礁,其形正如槍烏賊,故名雞居礁。
瑞安還有一個「雞肫巷」,該巷曾名「稽徵街」,因「雞肫」與「稽徵」諧音改今名。此處位於玉海街道,北自範大橋街,南至申明亭巷,長約50米,寬1.2米。
新聞延伸
大家比較熟悉的溫州含「雞」的地名
鹿城區:雞鳴嶺、金雞潭路、金雞橋
龍灣區:金雞路、金雞橋
甌海區:雞冠灣、大雞頭山
洞頭區:金雞橋、金雞頭碼頭、雞公尖山、雞母娘礁
瑞安市:金雞山、金雞路、雞冠寨、雞居礁、雞肫巷
樂清市:雞冠壟村、金雞壟、金雞橋、雞冠山
永嘉縣:公雞巖、燈雞籠、金雞水庫
平陽縣:金雞橋、金雞路
蒼南縣:金雞街、雞母頭、雞頭垟、雞母垟、金雞籠
文成縣:鷀雞田、雞燈田、雞峰山、雞冠山、雞冠花山、雞冠寨、金雞巷
泰順縣:雞母崗、金雞尖、雞冠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