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要讓大遺址變得如公園般美麗 良渚做到了

2020-08-01 杭州網

都市快報訊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曾說:「把故宮完整地交給下一個六百年。」

而他為故宮做的,除了守護,還有活化。

故宮自遇到了單霽翔,就成了一個IP:有故宮版節目《我在故宮修文物》《宮貓計》,有「每日故宮」APP每天推薦一件藏品信息,有故宮文創商品盲盒彩妝等等。各種故宮周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有趣。

可見,守護和活化文化遺產,能為現代人居環境營造獨特的體驗。

8月1日下午,單霽翔做客「良渚講堂」,帶來了題為《人居環境的守護和營造》主題演講。杭州的世界文化遺產多達3處,西湖、京杭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這些世界文化遺產與杭州城市發展有何關係?如何塑造美好的城市人居環境?聽聽單霽翔是怎麼說的。

思考先民用水利通道拓展對外交流

或許能啟發城市人居環境改善

單霽翔跟杭州的緣分很深。他不愛發微博,發的第一條微博就跟良渚有關;他曾提出「讓年輕人喜歡和走進良渚博物院」,啟發了良渚博物院的開放運營思維。

在講座上,單霽翔點讚了杭州的文化遺產保護措施。

他說:「西湖佔據杭州寸土寸金的中心地帶,佔地面積很廣,但是我們蕩舟西湖里,看不到一處破壞整體景觀和諧的建築,說明杭州守住了文化遺產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杭州近年從西湖時代邁向了錢塘江時代,開發了錢塘江兩岸,使舊城保護與新城開發齊頭並進。」

單霽翔從遺產保護、城市新境、景觀意境、建築情景、文化展現等方面,解讀「人居環境的守護和營造」主題。

他說,城市發展的一大憂慮是「千城一面」,要避免這個問題,應該界定並保護好文化景觀,包括歷史類、鄉村類、山水類、園林類、宗教類、生產類、遺址類、城市類、生活類九種文化景觀。

良渚古城遺址與故宮一樣,同屬於遺址類文化景觀。故宮有什麼經驗可以讓我們借鑑的?單霽翔分享了故宮三年環境整治的故事。

他說,故宮有那麼多房子,但是原本開放的只有寥寥幾處;有那麼多文物,但是之前大部分都藏在深閣。為了讓人們能夠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故宮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幾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做了很多努力,比如通過規整「沉睡」的文物,把閒置的房間改建成對外開放的展覽館,提高故宮的對外開放程度和文物曝光率等。

結合經驗,他提出建議:良渚古城遺址的大部分城門都是水城門,古城內水系發達,我們應重視這些基礎,思考在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是如何藉助水利通道,與外界進行交流和商品流通的,這或許能對研究城市人居環境發展提供重要啟示。

「目前來看,要讓大遺址如公園般美麗,良渚已經做到了!今天走進良渚遺址公園,誰能想到幾年前,這裡還有很多鄉鎮企業和臨時建築。附近農民因為良渚古城建設,改變了生活習慣,解決了一定就業,這深刻體現了文化遺產守護與城市人居環境改善是和諧共生的。」

單霽翔成為良渚博物院名譽院長

期待良渚博物院二期能取得新的突破

這次重抵杭州,單霽翔與杭州的關係又更近了一步。

近日,餘杭區向單霽翔頒發了「良渚文化保護研究高級顧問」、「良渚博物院名譽院長、良渚研究院名譽院長」的聘書。同時,單霽翔欣然受邀,擔任「良渚文化保護研究基金會名譽理事長」。

保護、弘揚文化的一種有效方法是打造博物館。

最近幾年,故宮博物院突破了傳統博物院的刻板印象,用各種生動的形式,把故宮故事講給大眾聽。單霽翔介紹了「數字故宮」建設的成功經驗,也提到了良渚博物院的數字展廳,提出數位化創新對於博物院發展的重要性。

如今,良渚博物院二期正在規劃當中,單霽翔提出期望:期待新的博物院無論是選址還是建設,都能取得新的突破,把遊客參觀的過程變成感悟中華文化的過程。

相關焦點

  • 「網紅院長」單霽翔良渚為你解密「文化遺產」與「人居」
    「讓大遺址如公園般美麗」,2009年大遺址保護良渚論壇上,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單霽翔以此為主題作了主旨發言。十餘年後,單霽翔重返故地,在接受採訪時發出感慨:「我們的遺址像公園般美麗,實現得最好的就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8月1日下午,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內,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做客「良渚講堂」,帶來一場題為《人居環境的守護與營造》的講座。把遺址建設成花園般美麗,良渚做到了!
  • 單霽翔與你「雲」相見 邀你一同走進美麗的良渚古城 
    2019年7月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單霽翔:大明宮考古遺址公園「五得而無一失」
    比如,埃及努比亞遺址到亞斯文水庫的建設,它要沉沒庫底的時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組織了30多個國家進行了拯救。這些行動提醒人們,這些文化遺產它不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個地區所獨有的,它是人類共同的遺產。它們的保護,需要人類共同的理念和行動。
  • 單霽翔:文化遺產不能「束之高閣」 要走進民眾生活
    單霽翔:文化遺產不能「束之高閣」 要走進民眾生活 2020-11-09 20:18:57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表示,文化遺產不能「束之高閣」,要走進社會,與民眾生活聯繫在一起。  「論說西湖——2020西湖學研討會」9日在浙江杭州舉行。來自中國的文旅專家為「西湖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單霽翔進行了題為「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杭州貢獻的世界經驗」的主題演講。  杭州目前擁有西湖、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三大世界文化遺產。
  • 單霽翔:文化遺產不能「束之高閣」要走進民眾生活
    中新社杭州11月9日電 (童笑雨)「歷史性城市要保護老城、建設新城,兩者才能相映生輝。」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表示,文化遺產不能「束之高閣」,要走進社會,與民眾生活聯繫在一起。單霽翔進行了題為「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杭州貢獻的世界經驗」的主題演講。杭州目前擁有西湖、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三大世界文化遺產。在單霽翔看來,在文化遺產資源活化與保護上,杭州提供了經驗借鑑。杭州西湖位於杭州市中心,有著「三面雲山一面城」的自然景觀。
  • 單霽翔:「我們改變了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態度」
    故宮學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在隨後的演講中立即以「良渚古城遺址」作了有力回應:在去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的「良渚古城遺址」被毫無爭議地列入世界遺產,它以城牆、祭祀建築群、宮殿建築群的遺址和周邊強大的水利工程,實證了中華五千年文明。會後,埃及大使專門找到單霽翔致謝。10月22日,單霽翔在即日開啟的「中華文化大講堂」上,分享了上面的「故事」。
  • 良渚遺址
    6月15日,國家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董保華一行到良渚開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調研座談,就遺址公園建設中涉及的土地、資金、規劃問題,法律、法規、政策的配套等問題開展調研。7月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助理總幹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一行參觀良渚博物院。10月1日,德國文化教育部部長聯席會議秘書長埃利希•蒂斯參觀考察良渚博物院。
  •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八大新變化「十一」亮相!
    好消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八大項目」即將全新亮相,為慶祝國慶及中秋雙節,10月1日至8日,良渚博物院及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還將推出系列活動,一起看看怎麼玩?新修葺的莫角山北坡木棧道,直達「權力中心」大莫角山宮殿遺址,登高遠眺無不感慨。
  •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之後,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今年開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費彪坐落於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超12萬平方米的餘杭區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即將於今年年底前開工。餘杭區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項目北至五洲路,南至綠洲路,東至星河路,西至興中路,總面積超12萬平方米,出土了石器、玉器和陶器等文物7000餘件。
  • 它是杭州第三大世界遺產,6月13日免費開放——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一直覺得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景色仿佛是一幅風格各異的漫長畫卷。甚至由於還原得更原始,更像一幅幅油畫。有比詩經裡遠古先民生活再現更古樸的瀟灑,有下午朝陽未起或者夕陽斜打時整個公園如烏蘭布統草原般的柔和浩大。
  •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與梅花鹿來一場親密約會
    遊客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鹿苑與梅花鹿約會。暮春時節,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草長鶯飛,綠意濃濃,遊人絡繹不絕,感受五千年良渚文化,茂林深處時見梅花鹿,與大自然來一場親密約會。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鹿苑梅花鹿。5月1日前,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實行免門票及觀光車票優惠政策,疫情防控期間,遺址公園實行每日3000人預約制限流措施。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春色迷人。遊客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玉器作坊參觀。遊客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感受五千年良渚文化。
  •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八大項目新亮點」,國慶節全新亮相
    記者 熊豔好消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八大項目」即將全新亮相,為慶祝國慶及中秋雙節,10月1日至8日,良渚博物院及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還將推出系列活動,一起看看怎麼玩?7朝聖之路新修葺的莫角山北坡木棧道,直達「權力中心」大莫角山宮殿遺址,登高遠眺無不感慨。
  • 一場「賣萌」直播134萬人次觀看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三隻鹿寶寶...
    在電視機上看小鹿直播的小朋友 網友「黑貓」供圖 6月3日~25日,天目新聞與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聯合推出24小時慢直播。這期間,三個分別對準鹿舍、產房、戶外草坪的攝像頭,靜悄悄把小鹿們吃飯喝水、散步曬太陽、夜間睡姿記錄了下來,投遞給了全國網友。
  • 陶豫:海昏侯國遺址公園與良渚有很多相似處
    良渚文化中,玉器非常出名。在海昏侯國遺址中,諸多玉器的出土,也讓今天的我們認識到了漢代玉器文化的發展。良渚遺址管委會文物與遺產管理局局長陶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良渚和海昏侯國遺址的玉器其實有很多地方是可以比較的。良渚是五千年前的史前文明,當時用玉非常發達。陶豫說,「我看海昏侯出土的一些玉器也是非常高端,不管是工藝還是玉料都是非常高端的。
  • 「良渚古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文明曙光照亮美麗洲渚
    2018-02-02 08:0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竺大文 朱 婧良渚古城遺址(莫角山宮殿遺址)。 潘勁草 攝1月26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 杭州新網紅景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免費遊玩!天天爆滿!
    「五一」前,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免費開放!但每日限3000人!筆者剛剛預約本周末去遊玩,結果爆滿不能預約了(只能預約7天以內)。良渚古城遺址——世界遺產名錄、5000年前的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遺址,是杭州全新的網紅景點,從去年下半年開放以來,雖然門票80元,但熱度一直很高,去遊玩的人絡繹不絕。現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免門票、免觀光車票,「五一」前真正的免費景區,只是一天限流3000人,想預約周末遊玩還是挺難的。
  • 如何讓良渚古城遺址「活在當下」?
    談及數位化建設,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俊傑表示,良渚古城遺址是展示古代中國與現代中國的重要窗口,而雲計算、大數據等正在推動生產生活方式不斷發生變化。在萬物互聯、萬物智聯的時代背景下,「數智」與文化脈脈相通。實際上,「數智」可以讓古老的文化遺存變得更「潮」更「酷」。
  • 如何讓良渚古城遺址「活在當下」?
    談及數位化建設,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俊傑表示,良渚古城遺址是展示古代中國與現代中國的重要窗口,而雲計算、大數據等正在推動生產生活方式不斷發生變化。在萬物互聯、萬物智聯的時代背景下,「數智」與文化脈脈相通。
  • 單霽翔:傳承才是目的
    單霽翔:就像中華文化大講堂,把文物保護的理念與公眾共享,使其擁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以及收益權。大家就會知道,在生活中要悉心保護這些文物,當有人破壞的時候他就可能挺身而出,這才是一個良性的文物保護狀態。中青報·中青網:你提到收益權,保護文化遺產能否帶來當下的現實效益?單霽翔: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
  • 走進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探尋文明聖地的「秘密」,其水生植物豐富
    遺址公園再現了澤國的風格,澤國是一個水生植物豐富、河網密布的水鄉,遊客可以在這裡「穿越時空」,藉助科技經驗和模擬場景感受良渚塵封的過去,見證這裡不斷進行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走進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探尋文明聖地的「秘密」,其水生植物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