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拳法為練體之根本,而兵器乃手足之延伸,它能極大地加強武術的搏殺效果。如果武術拳種已經讓你眼花繚亂了,那麼兵器的種類之多也同樣會讓你目不暇接。下面給大家介紹常見的十八般兵器,即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钂、棍、槊、棒、拐子、流星錘。

十八般武藝與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藝」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元代的雜劇中。在古今戲劇、小說中,常常用「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來描寫那些馳騁沙場的武藝高強者。可十八般武藝究竟包含哪些呢?
施耐庵(元末明初)在《水滸傳》第二回中寫道:「史進每日求王教頭點撥,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指教。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簡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但到了明萬曆年間,謝肇淛(zhè)在《五雜俎》中記載:「山西李通者,行教京師,試其技藝,十八般皆能,無人可與為敵……
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簡;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杷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隨著時代的變化,十八般武藝的內容也在發生變化,現在我們所說的十八般武藝,多是形容一個人的武藝精湛、全面,其實中國的兵器不止「十八般」。後來,十八般武藝的說法成為中國民間對兵器的泛稱,是指使用各種兵器的技藝,所以又稱十八般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