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報集團記者 杜恩湖 荀超
早年,締造京劇史詩傳奇的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曾雄踞舞臺,為京劇的傳承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4月25日,梅蘭芳的兒子、梅派京劇大師梅葆玖因病仙逝的消息令人惋惜,如今,四大名旦還有多少後代仍活躍在梨園舞臺呢?
梅蘭芳——梅葆玖、梅葆玥
集京劇旦角藝術之大成的梅蘭芳,出身梨園世家。梅蘭芳有9個孩子,可惜5個先後夭折,其餘4個中只有小兒子梅葆玖和女兒梅葆玥活躍於京劇舞臺。女兒梅葆玥畢業於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教育系,後成為北京京劇院主要演員,工老生行當。梅葆玥的演唱,規範講究,嗓音蒼勁醇厚,扮相俊美儒雅,表演細膩嚴謹。其擅演劇目有《紅鬃烈馬》《四郎探母》《捉放曹》《文昭關》《戰太平》《轅門斬子》等。
程硯秋——無後人傳承衣缽
程硯秋是「四大名旦」中的後起之秀,他年紀最小,演藝生涯開始得最晚,卻是他們之中最早故去的。梅蘭芳、尚小雲、荀慧生都有後人繼承其遺志,唯獨那幽咽婉轉的「程腔」沒有由其子女傳承下去。究其原因,程硯秋兒子程永江生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父親程硯秋是『落寞的貴族』,曾念過私塾,他的價值觀是:子孫後代永遠不當藝人,即使成了名別人也看不起。在父親的家訓引導下,大哥程永光9歲被送到瑞士世界學校讀書,後考入日內瓦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畢業後成為一名外交官;二哥程永源當了農民,後在政府部門工作;唯一的姐姐儘管具備學戲的先天優勢,也最終無緣戲曲;而我自幼師承徐悲鴻,學俄語留蘇6年,曾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主任,後來下海經商。」
尚小雲——三子皆為京劇忙
尚小雲膝下有3子,長子尚長春、次子尚長麟和三子尚長榮紛紛投身於京劇舞臺,老大學了武生,老二繼承了父親的旦角,老三則是花臉名家。如今,尚長春、尚長麟已經故去。尚長榮從小受到家庭藝術薰陶,5歲登臺,10歲正式拜師學京劇花臉,先後師從陳富瑞、蘇連漢、侯喜瑞等名家,成為當代最負盛名的淨角藝術家。開創了「架子花臉銅錘唱,銅錘花臉架子演」的藝術模式。
荀慧生——荀令香拜師程硯秋
荀慧生的兒子荀令香子承父業,他8歲登臺演出,1932年元旦,荀令香在父親的安排下師從程硯秋,成為這位開創了「程派」藝術大師的「開門弟子」。1937年,荀令香又拜程玉菁為師。編有《荀慧生唱腔選集》,撰寫《我的父親和荀派藝術》《藝術留香》《鑽研、實踐、改革、創新》等文章。荀令香的子女中,除長子荀皓夫婦分別工武生和武旦外,其餘子女均未從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