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作家們有一個超脫於現實生活的精神世界,那麼,它大概應當是書房的樣子。幾乎每個作家,在自己的書房,都是這片領地的王。一窺書房的樣貌,某種程度也是窺探作家的審美與情趣。
福爾摩斯誕生於此
阿瑟•柯南•道爾
福爾摩斯的經典形象
阿瑟•柯南•道爾(Arthur Conan Doyle),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因塑造了名偵探福爾摩斯而成為偵探小說歷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柯南•道爾曾在東蘇塞克斯的克羅伯勒郊區的溫德爾舍姆生活了23年之久,並在這裡為自己建造了一座寫作小屋。
書房也縝密
也正是在這裡他完成了幾篇關於福爾摩斯的小說。柯南•道爾在去世時仍要求將自己葬在離書房不遠處的花園裡。
偉大作品啟航的小桌
簡•奧斯丁
奧斯丁逝世200年發行的英鎊
現在最聲名遠揚的奧斯丁故居在英國巴斯,這個溫泉小鎮的每個角落幾乎都可以尋到和奧斯丁相關的痕跡。但其實,奧斯丁在巴斯期間情緒低落,創作停滯,她最重要創作時期都位於查頓農舍的小屋,在那裡,她寫出了四部作品。
查頓小屋中的奧斯丁臥室
今天的查頓並不如巴斯那麼喧鬧,奧斯丁的小屋也儘量保持著原有的格局。她和姐姐日常居住的臥室,靠牆安置著一張掛有帷幔的小床。從臥室的窗向外望去,就是最標準的英國鄉村的田園風光。
臥室窗外的風景
令人訝異的是,簡的書桌出乎意料地小,甚至比一張床頭櫃大不了多少。桌上除了墨水瓶、寫字筆、稿紙,幾乎再也塞不下任何東西。
12角胡桃木小桌
但簡奧斯丁偉大的四部作品,的確就誕生在這裡,時至今日影響了全球書迷的小說們,從這張小桌啟航。
比貨櫃還小的迷你型
蕭伯納
蕭伯納
蕭伯納是一名愛爾蘭劇作家,曾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他的書房,還沒有一個貨櫃大,甚至小到經常被誤認為是工具房。這是蕭伯納在英國赫特福德郡的家附近的花園裡專⻔為自己建造的小屋。這是一座用模板拼搭而成的小 木屋,屋頂是一塊大鐵皮。木屋下是一個旋轉裝置,這使得它可以跟著太陽旋轉,以便全天接受日光浴。
狹小但井井有條的書房一角
蕭伯納喜歡把自己關在這小小的空間裡寫作,不被任何人打擾。書房雖小,卻也五臟俱全。裡面擺放著一張簡易的寫字檯,一家架 老式打字機和一把張破舊的椅子。除此之外還有牆上掛著的電話機和一臺電暖氣。正是在這裡,蕭伯納創作出了《皮格⻢利翁》《聖女貞德》等偉大的作品。
花園中的靈感居所
維吉尼亞•伍爾芙
伍爾夫最著名的肖像角度
維吉尼亞•伍爾芙(Adeline Virginia Woolf),英國女作家,意識流文學的 代表人物。最著名的小說包括《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存在的瞬間》 等。在伍爾芙的隨筆 《一間自己的屋子》裡有這樣一句話:女人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屋子。這間屋子並不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居住之所,而是女性自我獨立的空間,是心靈的寄託。
書桌寬大而空曠
伍爾芙的這個心願在1919年與丈夫買下Rodmel的 Monk’s House後逐步實現,在這裡她將花園中的小木屋改造成一間書房。伍爾芙的書房小而簡陋,一張木桌、一把高背椅、一個小小的取暖器,僅此而已。書桌正對著花園,書房的視野非常開闊,前面是一片蘋果園,書房後面不遠處就是一座教堂。在鬧中取靜的書房裡她寫下了《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行》等小說。如今的Monk’s House裡還留有很多伍爾芙生活的痕跡。
一切皆可租來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一生都租房而過
今日農曆十六,正是看月亮的最佳時間。自從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將英語「I love you」翻譯成「今晚月色真美」,賞月這件事就平白添加了一層曖昧之意。翻譯很唯美,但關於書房這件事,夏目漱石卻比較簡單粗暴,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一輩子都過著租房生活:在松山住過兩處,熊本住過七處,倫敦住過五處,歸國後又寄宿過三處……
這麼多書,搬家也是一項大工程
正如他自己所說:「我這一生的目標並不是要建造自己的家。」也許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在接受《讀賣新聞》的報導「夏目漱石氏的書齋」採訪中,當記者在問到關於書齋的裝飾時,漱石應道:「裝飾什麼的,我作為一個無業游民完全沒有想過。」——也是相當耿直的回答了。
爵士樂、咖啡、和書
村上春樹
村上的書房中,唱片佔很大部分
2017年,村上春樹在自己的Q&A網站「村上之家」上回答讀者提問時,向讀者展示了他的書房。
整齊的「唱片牆」
村上春樹的書房看上去十分簡潔,配色溫暖柔和,書房裡沒有什麼華麗的裝修和擺設,卻是極其舒適的狀態,能回歸到最原始的寫作閱讀狀態。
頗有波普風格的裝飾
書桌使用了全長兩米半的厚木板,已經用十幾年。村上說於他而言,是重要的桌子。在大部分冷色系物品中,紅色的馬克杯顯得鮮豔亮眼。
紅色馬克杯佔據了C位
「因為紅色夠搶眼,所以非常方便。否則要是沒有注意,手一碰到便會打翻,咖啡濺瀉便慘了。」
地下室裡的復古咖
布萊克·莫裡森
布萊克·莫裡森
布萊克·莫裡森(Blake Morrison)出生於約克郡的斯基普頓。著名的詩人,作家。他最著名的小說為兩部自傳體小說(《那麼,你最後一次見父親是在什麼時候?》)和(《我母親從未對我說過的事情》)。前者改編成了電影《崎路父子情》。布萊克·莫裡森的書房設在地下室,潮溼陰冷,即使夏天亦是如此。到了冬天零下幾度,也執拗地不開煤氣烤爐,寧可生凍瘡也不願被煙燻得昏昏入睡。
書房內自有一套秩序
書房的牆上掛著八幅小畫,因為戀舊,幾乎書房裡的擺設都是老物件。經常坐的椅子是從前工作的報社處理舊物時拿回來的。桌上的電腦也算是古董了,旁邊擺著的莎士比亞小人是布萊克從加利福尼亞Huntingdon圖書館淘來的。書房的窗外就是花園,窗臺上經常會有狐狸來拜訪。房間裡還有一個展櫃,專⻔用來擺放他多年以來收集的紀念品。比如小學時的照片、母親的老照片、非洲木雕藝術品、父親的聽診器等等。
編輯: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