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極」漁民的三條「小康魚」

2021-01-10 新華社新媒體

冰封的江面上寒風凜冽。在我國「東極」黑龍江省撫遠市的烏蘇鎮抓吉赫哲族村,一些村民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在烏蘇里江的江岔子上冬捕。

捕魚是抓吉赫哲族村村民世代相傳的生活方式。81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沈淑蘭,年輕時以捕魚為生,靠黨的好政策,2018年告別貧困。雖然年齡大了,她也沒閒著,編織漁網貼補家用,靠自己的勞動,2020年8月新買了一個冰箱。

抓吉赫哲族村貧困戶沈淑蘭整理冰箱。新華社記者王建 攝

「冰箱裡滿滿的,有魚有肉有水餃,還有水果。」沈淑蘭打開冰箱讓記者看。前幾年,她還住在泥草房裡,窗戶連塊玻璃都沒有,是用塑料布粘的,現在住在集中供熱的樓房,電視、冰箱、洗衣機一應俱全。

走進抓吉赫哲族村,在陽光、白雪映襯下的新式小洋房透著民族風情。前些年,抓吉赫哲族村還是個封閉的小村子,守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卻沒有發展起來。

黑龍江省撫遠市烏蘇鎮抓吉赫哲族村。通聯照片

近幾年,隨著烏蘇里江生態不斷改善,有關部門在抓吉赫哲族村投入2200餘萬元完善基礎設施,建成赫哲民族風情村,旅遊業得到發展,遊客日漸增多。一些漁民「洗腳上岸」,辦起魚館,靠「旅遊魚」增收。

黑龍江省撫遠市烏蘇鎮抓吉赫哲族村。通聯照片

抓吉赫哲族村赫哲人曹麗偉從小跟著父母學了一手做魚的好廚藝,烏蘇里江江魚經她的手變成了一道道美味佳餚。2017年她和丈夫辦起了魚館,每年的4月底到10月初是旅遊季,一些遊客慕名而來,魚館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2016年起,撫遠市提出打造「烏蘇里船歌旅遊風光帶」,抓吉赫哲族村抓住機遇,大力發展旅遊業,2019年接待遊客5萬多人次。「旺季的時候,幾乎天天爆滿。」隨著極寒天氣的到來,曹麗偉的魚館到了淡季,她在為旅遊季做準備。

「今年準備在餐廳裡裝個大屏幕,滾動播放赫哲族民俗文化,吸引更多遊客。」曹麗偉說。如今這個村已有9家魚館,成為村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黑龍江省撫遠市烏蘇鎮抓吉赫哲族村。通聯照片

隨著網絡直播的興起,邊境小村的一些漁民成為網紅,靠網絡賣魚致富。

「來了老鐵們,撫遠江魚開賣啦,老鐵們關注起來啦。」穿著一身大花襖,戴著雪白的皮帽子,抓吉赫哲族村赫哲人王立平開始了她的帶貨直播。

王立平在直播賣魚。新華社記者王春雨 攝

前些年,王立平開魚行,冬天魚賣得少。如今直播賣魚比原來賣得多,還能賣個好價錢,冬天也有了增收來源。

王立平在直播賣魚。新華社記者王春雨 攝

「早晚兩次直播,每天至少要賣70多條魚,比開魚行生意好多了。」王立平把烏蘇里江江魚賣到了全國。如今,抓吉赫哲族村已有兩名粉絲過150萬的網紅主播。

有買家下單後,王立平現場稱重。新華社記者王春雨 攝

「從傳統捕魚到『旅遊魚』,再到網絡賣魚,三條『小康魚』見證了抓吉赫哲族村的歷史變遷,昔日的小漁村已經變成了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小康村。」抓吉赫哲族村駐村第一書記萬洪焰說。

文字記者:王春雨、王建、侯鳴

編輯:李民

新華社國內部 新華社黑龍江分社聯合出品

相關焦點

  • 舟山東極有位「漁民英雄」 12條生命在他手中重生
    當第一縷晨曦,慵懶地灑在東極青浜島的海面時,鄭賢昌已端坐在自家民宿「鄭琪的家」門口,眯著眼睛,掃視著周邊的每一寸海域、每一塊礁石。在家門口的這片海裡,30多年來,他曾先後救起了12條生命。鄭賢昌說,每天晨起後他總會先看看海,這已成為他的一種習慣。
  • 從「輕工漁網重工馬掌」到「圓夢小康」——「中國東極」脫貧攻堅...
    「中國東極」黑龍江省撫遠市,是我國大陸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也曾是我國最東的國家級貧困縣。今天,昔日苦寒荒涼地摘掉了「窮帽子」,迎來了走向全面小康的曙光。 「中國東極」百年小康企盼2020年元旦,第一縷陽光照進撫遠市海青鄉海興村脫貧戶閆鵬家時,屋裡的柴火鍋已經支起來了。
  • 漁民釣到三條腿的怪魚,看起來像松鼠和章魚的結合體
    近日美國一位漁民就從大西洋中釣起了一條神秘的怪魚,這隻神秘的海洋生物長了個球根狀的腦袋,而且還有三條腿,不禁讓人萌生好奇心。 綜合英國《每日郵報》和《太陽報》1月30日報導,近日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科尼島一位漁民將自己從海中釣起來的一條怪魚展示在社交媒體上,這條怪魚的外形也引起了網友議論紛紛。
  • 浙江台州漁民捕到3條怪魚 長得像蝙蝠(組圖)
    浙江台州漁民捕到3條「怪魚」 浙江台州漁民捕到3條「怪魚」 浙江台州漁民捕到3條「怪魚」   6月14日上午,浙江省台州市漁民從東海捕到3條「怪魚」。捕獲它們的浙椒漁6049號船長介紹,自己捕漁幾十年從未捕到過類似的魚,也不認識這種魚。經當地漁政人員辯認也無法確定其準確「身份」。  編者按:此魚為蝠鱝  蝠鱝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的硬骨魚類。它的身體略呈菱形。儘管蝠鱝有一張50釐米寬的大嘴,可蝠鱝卻是一種非常溫和的動物。
  • 東極皇 魚悅中秋品鑑會,讓相聚的時光更有滋味
    9月20日晚,在寧波月湖盛園,一場「魚悅中秋」東極皇野養大黃魚品鑑沙龍,讓一群老餮們,舌尖驚豔萬分。在這個初秋時節,東極皇大黃魚,也深深的虜獲了一眾資深老食客的心。新鮮剔透,海的滋味,金貴的不止身價,更是味道;品嘗的也不止美食,更是相聚!
  • 東極之冬·佳木斯冰雪大世界開園
    2019年12月31日,佳木斯冰雪大世界啟動東極之冬·佳木斯冰雪大世界開園儀式 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整合冰雪資源推出的「東極之冬」系列冰雪活動是打造「華夏東極」四季文旅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
  • 日本漁民捕獲巨型狼魚 讓日本漁民原本就憂心忡忡的心變得更加難過
    日本漁民捕獲巨型狼魚 讓日本漁民原本就憂心忡忡的心變得更加難過時間:2015-09-17 20:40   來源:21CN綜合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巨型狼魚 或為核洩漏製造的怪物-----來源:21CN綜合 狼魚的英文學名為Anarrhichtys Ocellaus。
  • 佳木斯市全域打造「東極冰雪·赫哲神韻」冬季旅遊品牌
    旅遊企業以舉辦佳木斯東極之冬系列冰雪活動為契機,將冰雪產品、冰雪活動進行組合,推出東極之冬一日遊、兩日遊、三日遊線路, 根據遊客不同需求進行線路組合,為遊客提供多種冰雪旅遊玩法。同江赫哲冰雪節。焦洋 攝第一條,華夏東極冰雪遊線路。
  • 佳木斯市:圍繞東極特色開發冰雪旅遊彰顯赫哲神韻
    佳木斯市副市長郭雪梅作主旨發布佳木斯冬季旅遊線路:第一條,華夏東極冰雪遊線路。以佳木斯為起點一路向東,推出佳木斯冰雪大世界-臥佛山滑雪場-富錦小河子農莊-同江三江口景區-街津口赫哲旅遊度假區-八岔赫鄉-撫遠魚展館-黑瞎子島-東極廣場3日遊。
  • 探訪「華夏東極」撫遠市魚文化體驗館
    8月22日,遊客在撫遠市魚文化體驗館內參觀。在位於「華夏東極」黑龍江省撫遠市的魚文化體驗館內,設有活魚館和標本館及赫哲民俗漁獵文化館。目前館內有100多條活鱘鰉魚、70餘種魚類標本、100餘件各種漁獵文物等,主要展示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水生物、生態環境等內容。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從水泥船到大瓦房、大別墅,高郵漁民唱響...
    20多年來,他先後三次搬家,從小木船搬到水泥船,再搬到瓦房,最後搬進別墅小區,告別以船為家的「水上漂」生活,過上了「電力十足」的小康生活。  從小木船到水泥船,告別黑燈瞎火  一條十幾米長、兩米多寬的小木船,盧學宏一家5口吃住都在船上解決;每天他父母搖著小木船穿行高郵各條河流,晚上將捕魚捉蝦的竹籠放入河中,次日天蒙蒙亮收籠所獲,就是全家人的生計……  常年住在木船上,在水上漂泊,靠打漁為生,是名副其實的「水上漂」。在盧學宏看來,那時的打漁生活艱苦,收入微薄,冬冷夏熱。
  • 江蘇省揚州市沿湖村:支書劉德寶和上岸漁民的小康路
    原標題:支書劉德寶和上岸漁民的小康路 白鷺翩翩,湖光熠熠,白牆青瓦的小洋樓整齊地排列在沿湖大道的兩旁。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的網紅漁村——沿湖村遊人如織,8天內,0.8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就接待遊客數萬人次,旅遊收入高達240萬元。 16年前,這裡還是個遠近聞名的「窮村」。
  • 中國的東極,黑龍江佳木斯的特色美食小吃
    佳木斯是黑龍江的魅力城市,同時佳木斯還是中國的東極,來佳木斯旅遊,不僅能看到黑龍江獨特的東北風光,還能吃到東北的特色風味美食。松仁燒鹿筋,用梅花鹿筋,大興安嶺的松仁、蔥、姜、青椒、洋蔥。做法:將鹿筋浸泡四個小時以上;油燒熱後加入蔥、姜爆香後加入鹿筋;鹿筋變軟放入青椒、洋蔥及松仁;勾芡,起鍋。特點:顏色紅潤,鹿筋軟嫩,有強筋壯骨的功效。
  • 水清了 魚多了 漁民順利「轉業」了
    水清了 魚多了 漁民順利「轉業」了四川宜賓:「萬裡長江第一城」禁捕退捕之後新華社成都10月30日電(記者高健鈞)不久前,一段視頻在四川省宜賓市市民的手機上廣為傳播:晚上十點多,一群飄魚在金沙江江水中穿梭
  • 菲律賓漁民捕獲「紋身奇魚」引眾人猜想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9日報導,近日,菲律賓漁民打撈出了一條造型奇特的魚,照片被分享到網絡後引起了各種猜測。近日,在菲律賓海灘邊遊玩的人們撈起了一條巨大的藍色馬林魚,因為這條魚身上有一細緻的「紋身」,而且魚鱗上有類似樹葉造型,十分獨特。當這個照片第一次出現在網上,人們就對這條魚的來源表示疑惑。有一些網友猜測這些奇怪的紋路造型有可能和外星人活動有關,猜測可能是一個外來物種。
  • 迎新2020年 東極之冬·佳木斯冰雪大世界開園
    人民網哈爾濱12月31日電(焦洋、汪曉濤)雪落松江大世界,情牽東極紫氣來。12月31日,佳木斯在這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隆冬時節,喜迎2020年新年的到來,啟動了東極之冬·佳木斯冰雪大世界的開園儀式。 相約冰雪世界,共享幸福生活。為將「冷資源」變為「熱經濟」,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整合冰雪資源推出「東極之冬」系列冰雪活動。
  • 日本漁民捕到巨型狼魚 體長2米形如怪物
    原標題:日本漁民捕到巨型狼魚 體長2米形如怪物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6日報導,日本漁民白坂浩(Hirasaka Hiroshi)日前在福島核電站附近的北海道海域捕獲一條巨大狼魚。這條魚體長近2米,嘴巴足可吞下一個小孩,如同科幻電影中的怪物。
  • 杏福花開·雲遊東極——佳木斯市「東極之春」三江杏花節線上文旅...
    杏福花開·雲遊東極——佳木斯市「東極之春」三江杏花節線上文旅活動今日啟幕 2020年05月01日14:06  來源:佳木斯日報 、坐擁兩島、獨攬三江、魅力四色」的文旅資源,打造「華夏東極」核心旅遊產品和旅遊目的地,彰顯佳木斯作為黑龍江省東部地區文化旅遊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 大連漁民捕獲兩條怪魚 長了六條腿一對蝴蝶翅膀
    核心提示:10月10日,大連瓦房店的漁民域捕獲到兩條奇怪的魚。這兩條魚有6條如蝦蟹一般的細肢腳,身上還有一對藍色的「大翅膀」。專家稱此魚學名為綠鰭魚,一般生活在海洋底層,屬底棲魚類。「這魚有著蝴蝶一樣鮮豔的翅膀,張開後漂亮極了。」
  • 河南漁民捕到傳說中的鮦魚 專家:是罕見的唇(圖)
    鄭州一漁民捕到傳說中的鮦魚 專家:這是罕見的唇  家住惠濟區李西河村的44歲漁民馮虎剛,前日在黃河裡捕到一條「傳說」中的魚,他和村裡的老漁民認為是鮦魚。昨日,專家們聞訊趕去,給出初步結論:不是鮦魚,是另外一種很罕見的魚——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