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所照,皆是故鄉;你我相聚,皆是情誼!
9月20日晚,在寧波月湖盛園,一場「魚悅中秋」東極皇野養大黃魚品鑑沙龍,讓一群老餮們,舌尖驚豔萬分。
在這個初秋時節,東極皇大黃魚,也深深的虜獲了一眾資深老食客的心。
新鮮剔透,海的滋味,金貴的不止身價,更是味道;品嘗的也不止美食,更是相聚!
一、500個日夜,只為那1秒的驚豔
大黃魚一向被稱為"海水國魚",而在我國的眾多海域裡,浙江東海大黃魚簡直就是大黃魚中的極品。
藍天碧海、白浪青黛,水好加環境好,自然而然就養出了肥美的黃魚。
本次品鑑沙龍的主角是「東極皇」野養大黃魚。
這東海第一鮮的大黃魚之所以珍稀,源於緩慢的生長周期,經過18個月以上的生長周期,「東極皇」才能精心培育出500g以上的大黃魚,肉質才會細嫩,魚骨也更鮮香。
黃魚只吃水流中的小魚以及新鮮的小鯷魚,絕不使用人工合成飼料來餵養。
傳統養殖,採用一般的淺網養殖,遊動空間小,海灣無浪,缺少鍛鍊,體型較肥大,魚肚較鼓,膚色暗黑或灰白。
隨著技術的發展,逐漸選用更為出色的巨型深水網箱,模擬深海野生環境!
因此「東極皇」野養出產的大黃魚口感與市場上的養殖魚截然不同。所以,歷經500個日夜的大黃魚,自然在本次品鑑會上驚豔全場!
二、高端的食材,往往更需要精準的烹飪
有饕餮總結,有資格被蒸的魚必是好魚。
作為品鑑會的首道菜品,用清蒸的做法發揮出黃魚本真的健康與美味,這種「大繁若簡」的工匠精神,也正是烹飪文化中精與美的體現。
而本次品鑑會中,其餘兩道黃魚——雪菜黃魚、黃魚年糕,其烹飪方式是最具本土特色的。
在這個團聚的節日中,品鑑最原始的傳統做法,卻是有滿滿的回憶在心頭。
雪菜與黃魚的組合,是一道浙東沿海的家常菜,一般認為是寧波菜的代表之一。
這雪菜黃魚中的雪菜,也是寧波的特產以及中國農產品地理標誌。雪菜製品在寧波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醃製雪菜的手藝,也由當地百姓代代相傳。
而黃魚年糕作為一道廣為流傳的家常菜,色澤金紅,滷汁不膩,魚肉酥嫩,味道鮮美。更是有著「年年有餘、步步高升」的雙重寓意,自然也成為了本次的品鑑對象。
三、美食的意義,在於讓相聚的時光更有滋味
世間所有的美食相遇,都是心靈的久別重逢。
朋友之間的相聚少不了美食與美酒,充滿家鄉味的美食、被黃酒微醺的笑臉、混雜著暢快的歡笑,燃燒著一個叫做友誼的東西。
梁秋實老先生曾說過,東方文化是飲食文化。中國人相信,胃是離心最近的地方。
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中,能品嘗到對味的食物當然重要,更難得的是一桌飯菜把人聚在一起的意義。
倘若在此之上,還能聊到互相投機的話題,呷上一口醇厚的小酒,這也許才是相聚時光真正的「滋味」。
正如「東極皇」終始如一的秉持著一條魚連結一個家,讓家更有幸福的溫度,向家傳播美食及廚房文化的價值觀。美食,真正的意義,在於對生活的那份熱愛。
感謝本次品鑑會所有到場朋友的參與!
感謝一起蝸跑團的朋友現場的支持!
感謝古越龍山、清源茶館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