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的覺醒,反帝反封建鬥爭大爆發

2020-12-17 山中說史

18世紀末到19世紀早期,拉丁美洲產生了一系列獨立國家。但是,獨立後的拉美各國長期政局動蕩,經濟停滯不前。

獨立戰爭打碎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枷鎖,但是封建勢力依然相當強大。絕大多數大地主的地產不僅原封不動,而且由於他們控制了國家政權,反而使他們的大地產更加擴大了。如阿根廷的獨裁者在19世紀的後20年把一億五千萬英畝土地無償分給大官僚、大商人和大地主。拉美有些大地主佔有的土地多到百萬英畝,個別的竟達千萬英畝。大地主一般住在大城市,根本不關心大莊園內生產的發展,造成了大量土地荒蕪、無人耕種的局面。在委內瑞拉,可耕地的使用率不過百分之一左右。正是大地產制使拉丁美洲長期貧困落後。

獨立後,拉美大多數國家建立了共和制,但實際盛行的卻是軍事獨裁。獨裁者們通過政變上臺或下臺,國家內戰層出不窮,動亂頻繁,再加上英美等國的殖民勢力的相繼侵入,拉丁美洲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因此,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仍然是拉丁美洲人民面臨的艱巨任務。

獨立以後的墨西哥,長期陷入混亂,政治局面動蕩。獨立革命的勝利果實完全被大地主竊取,天主教會和保守勢力握有很大的權力,反動政客集團爭奪權勢。1876至1911年,反動的軍事獨裁者迪亞士統治了墨西哥30多年。

迪亞士的獨裁政權代表封建地主、天主教會和國內各種反動勢力的利益,又忠誠地投靠帝國主義。到他統治的末期,美國資本控制了墨西哥87%的礦業,85%的石油產地和58%的煉油廠。美國資本還是墨西哥土地的掠奪者。迪亞士政權對外非常恭順,對於人民卻採取極端的壓榨和鎮壓政策。因為反對他而被殺害和在監獄裡受折磨而死的人,難以計數。

在墨西哥人民當中,普遍孕育著革命情緒。1910年,農民、工人、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甚至部分軍隊都相繼行動起來,掀起了推翻迪亞士統治的革命。在他們之中,產生了兩位傑出的農民領袖:墨西哥西部的埃米列諾·查巴塔和北部的弗蘭西斯哥·微拉。他們領導的農民隊伍到處摧毀大地主的莊園,把土地分給農民。

革命迅猛發展。1811年初,查巴塔的隊伍開始向首都墨西哥城進軍,微拉的起義軍也向南推進。5月下旬,迪亞士的反動獨裁統治被推翻了。但是國內的反動派在美國的支持下,於1913年發動政變,建立了反革命政權。1914年,美國出兵墨西哥,支持反革命政權。墨西哥人民在全國各地點燃了反對反革命政權和美帝國主義幹涉的火焰。年輕的墨西哥工人階級,成立了「紅色大隊」,第一次有組織的參加了鬥爭。以工人和農民為主體的武裝力量,在1914年7月再次推翻了反革命政權,不久又挫敗了美帝國主義的幹涉。

1916年12月,墨西哥召開了制憲會議。制憲會議於1917年2月通過了新憲法。這部憲法為工農規定了一定的民主權利,在當時是一部比較進步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憲法。

1910至1917年的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打擊了國內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新憲法的許多條文並沒有實現,這次革命仍然是不徹底的,墨西哥人民還得為爭取實現這部憲法進行鬥爭。

相關焦點

  • 五四運動是中國人民一次偉大覺醒
    原標題:五四運動是中國人民一次偉大覺醒 100年前的5月4日爆發了以廣大青年學生為主的徹底反帝反封建愛國群眾運動,迅速蔓延全國燃成熊熊烈火。這場運動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的一次偉大覺醒,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由此發生歷史性轉折,中華民族在偉大覺醒中邁上改變自身命運的新道路。
  • 我國人民反帝反封建鬥爭年畫欣賞
    廊坊大捷1900年6月,在京津路的廊坊車站上,義和團以大刀長矛擊潰了英軍西摩爾率領的、使用新式武器裝備的侵略軍,聯軍共傷亡300多人,為我國人民在反帝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本圖描繪的就是義和團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軍的場景。
  •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國歷史的主題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基本主題。在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後,在人民掌握了國家的主權後,國家的現代化事業才能夠比較順利地進行。    《現》文否定近代中國反帝反封建鬥爭的歷史主題,最鮮明的是對待義和團反抗八國聯軍的侵略上。文章說義和團犯了反文明、反人類的錯誤,「這些罪惡行徑給國家和人民帶來莫大的災難」,是中國人不能忘記的國恥。
  • 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
    五四運動是以一批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的徹底反帝反封建愛國革命運動,開啟了民族復興的新的起點。1840年以後的中國,積貧積弱,戰亂不已,水深火熱,不斷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沉淪。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為救國救民前赴後繼,但種種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濟南人民的反帝反封建鬥爭
    1929-1930年,國民黨新軍閥先後進行蔣桂戰爭、蔣馮戰爭和馮閻桂聯合反蔣「中原大戰」,結果都以蔣的勝利告終。在「中原大戰」時,叛馮投蔣的韓復榘,被蔣任命為第一軍團總指揮,在山東境內與馮、閻作戰有功,被蔣升任為山東省政府主席,直到1937年12月濟南淪陷,軍閥韓復榘統治山東7年零4個月之久。
  • 葉小文: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未終結
    《新青年》載文提倡民主與科學,其後1919年爆發五四運動,由胡適、陳獨秀、魯迅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先行者,發起了一場「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發出了振興中華的最初吶喊。振興中華就是延續至今的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當年先覺者義憤填膺的憤慨,先驅者振聾發聵的吶喊,先行者奮不顧身的犧牲,以及「道路困惑」中輾轉反覆的求索,至今仍餘音繞梁,可歌可泣!
  • 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寫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
    五四運動是以一批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的徹底反帝反封建愛國革命運動,開啟了民族復興的新的起點。1840年以後的中國,積貧積弱,戰亂不已,水深火熱,不斷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沉淪。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為救國救民前赴後繼,但種種嘗試均以失敗告終。即使是結束了幾千年封建統治的辛亥革命,仍然沒有改變中國的命運。
  • 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爆發運動:釋放丹佛反種族主義運動的...
    圖片來自爭取社會主義和解放黨 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爆發運動:釋放丹佛反種族主義運動的組織者2020年9月17日美國爭取社會主義和解放黨刊發此文,指出不僅僅是美國國內,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都爆發了反種族的抗議活動,抗議人群要求警察立即無罪釋放被逮捕的組織者。 關於聲援美國反種族主義鬥爭的抗議者的聲明!
  • 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
    五四運動是以一批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的徹底反帝反封建愛國革命運動,開啟了民族復興的新的起點。1840年以後的中國,積貧積弱,戰亂不已,水深火熱,不斷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沉淪。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為救國救民前赴後繼,但種種嘗試均以失敗告終。即使是結束了幾千年封建統治的辛亥革命,仍然沒有改變中國的命運。
  • 拉丁美洲史:瓜地馬拉人民的鬥爭
    阿本斯民主政府被美國策劃的政變所推翻,在拉丁美洲各國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拉丁美洲各國人民到處掀起了譴責美國侵略的遊行示威。阿雷瓦洛和阿本斯執政期內,瓜地馬拉人民在反對美帝國主義鬥爭中所表現的英雄氣概,可以說是當時拉丁美洲人民反帝鬥爭的表率。作為一個國家政權機構而言,它當時在美洲大陸上幾乎是孤軍作戰。這樣,它就更加獲得了全世界人民,特別是拉丁美洲人民的同情。美洲各國人民知道,今天瓜地馬拉受到推殘,那麼將來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的革命,也同樣將會遭到美帝國主義的幹預。
  • 反帝反封建 雖敗猶榮
    但是,他們繼承了中華民族酷愛自由、不畏強暴的優良傳統,自發朝著反壓迫、反侵略的道路前進,為捍衛國家的權益和民族的尊嚴英勇戰鬥。在面對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這個陌生的敵人時,太平天國的兒女們表現了獨立自主、不亢不卑、不失人格、國格的可貴精神,主要有: 一、不失志。
  • 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⑥ | 中國婦女運動史(一)——啟蒙與覺醒
    今天為大家講述的是中國婦女運動的「啟蒙與覺醒」,本篇回顧了辛亥革命時期的重要啟蒙思想及思想驅動下的倡導女子教育、不纏足運動、婦女報刊團體創立、參政運動、反帝愛國革命運動等,再到五四運動時期的解放思想、女性參與愛國運動、教育平權、經濟獨立、職業平等、社交公開、婚姻自由等運動,呈現了「啟蒙與覺醒」時期我國婦女運動走過的道路。
  • 面具與烏託邦:拉丁美洲哲學走向成熟的突破
    沙龍的第一個議題接續著上一場對《百年孤獨》的討論,探討在拉美文學譯介和閱讀的熱潮之下,為什麼國內對拉丁美洲思想的關注仍然處於冷寂狀態?滕威老師的博士論文《「邊境」之南:拉丁美洲文學漢譯與中國當代文學(1949-1999)》關注的就是拉丁美洲翻譯與接受的歷史,以及翻譯與政治、意識形態之間複雜微妙的關係這一話題。
  • 一九六八|「第三電影」與拉丁美洲三十年的「燃火時刻」
    儘管如此,「1968」在拉丁美洲並非一個歷史的節點,因為於拉美人民而言,反新舊殖民與反資本主義霸權的抗爭是不斷起伏的歷史浪潮。他認為拉美人民需要的電影應闡明事理、令他們覺醒:在本國層面反寡頭政治與反資產階級,國際層面要反殖與反帝。電影應該表達當時阿根廷的狀況:半殖民主義,欠發達。不發達的原因眾所周知:內在與外在的殖民主義。拉美文化工作者應該為人民創造新藝術與新電影,從而創造新人、新社會與新歷史。
  • 動蕩的拉丁美洲:杜桑·盧維圖爾和西蒙·玻利瓦爾實現夢想的舞臺
    西班牙雖然被迫分出了很多土地,但還是控制著大半個美洲,這也是美國以南被稱為「拉丁美洲」的原因。成為西班牙殖民地後,這些地方的人們開始學習西班牙語。時至今日,西班牙語仍然是拉美通用的語言,而羅馬天主教則是這裡的人們信奉的最大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