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19日電 16日,雄安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傅首清,雄安新區管委會改革發展局副局長孫繼偉,中關村管委會產業發展促進處調研員陳星等一行赴北京碧水源大廈調研,同期舉辦了「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首批籤約中關村企業座談會」。會議由傅首清主持,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等首批籤約的12家中關村企業參加了此次座談會,並圍繞在參與雄安新區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企業在新區的發展設想進行了熱烈交流與探討。
去年12月29日,中關村管委會與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正式籤署共建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協議,並組織碧水源、東方園林、東方雨虹、廣聯達、雪迪龍、清新環境、神霧、北京科銳、小桔科技、金山軟體、首航節能、眼神科技12家中關村節能環保及智慧城市服務企業與雄安新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進駐雄安中關村科技產業基地,支持服務雄安新區建設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的未來之城。
在此次座談中,孫繼偉介紹了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的建設進展,自去年底雙方籤約以來,雄安新區管委會與中關村管委會保持密切對接,頂層設計、協同配合,共同推動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的建設有關工作,同時,發揮雄安新區公共服務的職能,推動了12家企業的註冊工作。下一步將成立推進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建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進一步推動相關工作,包括創新體制機制,制定產業和空間規劃,搭建供需平臺,建設雄安中關村科技產業基地,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設立雄安中關村科技園企業服務中心等。
作為首個發言的中關村企業,文劍平表示,碧水源擁有「膜生物反應器(MBR)技術」和「雙膜新水源技術」這兩個水處理領域的「金剛鑽」,前者可把市政汙水穩定提升到地表水Ⅳ類,既解決了水汙染問題,還實現了資源化利用,是一把「鑰匙」打開了兩把「鎖」;後者可實現汙水超淨化處理,把市政汙水變成新水源,因此,碧水源有實力、有責任承擔起雄安新區高標準高要求下的「瓷器活」,願意為建設雄安新區的水生態環境以及白洋澱的生態治理出力。此外,碧水源亦將在保障雄安新區的飲水安全方面做出貢獻。
文劍平表示,目前,碧水源已註冊成立子公司「雄安碧水源順澤科技有限公司」,並在雄縣落地了新區的首個汙水深度資源化示範項目。未來,希望在雄安新區的示範作用下,引領碧水源的水處理核心技術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為國家整個生態環境建設貢獻力量。
在聽取完碧水源等12家首批籤約入駐的中關村企業的匯報後,傅首清表示,河北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雄安新區最重要的兩項功能就是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和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著力打造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聽取了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編制情況的匯報,對雄安新區的發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雄安要同步規劃數字城市,建設智能新區。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努力建設綠色低碳新區。要按照國家部署建設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努力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區。要貫徹高質量發展要求,創造「雄安質量」,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成為全國的一個樣板。雄安新區要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先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加快構建世界先進水準的城市群。雄安新區成立一年以來,一直緊鑼密鼓籌備新區規劃建設,堅持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始建設,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
雄安新區的產業規劃定位要符合「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等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發展高端高新產業,在未來雄安新區的建設、運營,以及打造雄安新區創新發展高地過程中,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的企業大有用武之地。雄安新區重視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的入駐,將繼續鼓勵符合新區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入駐,並為入駐企業員工解決就醫、住房和子女教育等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