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讀不下去10本書」排第一?讀完才明白,什麼才是世界巨著

2020-12-13 楠楠生活小家

有一部很糾結的書,它是一本巨著,也獲得過諾貝爾獎,是一本優秀的文學作品。

但因為它複雜的人名和人物關係,讓很多人看到第一頁就放棄了。還被稱為「打死也讀不下去的10本書」裡排名第一,這本書就是——《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這本書我已記不清看過多少遍,但每次翻閱都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讀,因為搞不清其中複雜的名字、離奇的情節,沒翻幾頁就擱置了。第二次耐著性子讀完,才後悔之前為什麼沒堅持下去,竟錯過了這麼精彩的故事很多年。

很多朋友都跟我有相似的感受,將近90%的人最直接的讀後感就是:讀不下去。但當你真的看懂了、理解了,就會慢慢沉迷,發現它的偉大之處。

其實《百年孤獨》的篇幅並不長,中文版也就350多頁。放下對人物名字的執念,《百年孤獨》好像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可怕。

這部世界名著是這麼開頭的:「多年以後,奧雷裡亞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一句話,就把視線拉回了過去。這個開頭,也被後來的很多文學家讚美、借鑑、學習。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

有人說,百年孤獨裡,觀其一生,也不過是孤獨的可憐人罷了。

《百年孤獨》這本書有一條最大的主線——宿命論。這個歷經七代的龐大家族,每一代人都在為擺脫孤獨不懈奮鬥,卻始終難逃孤獨的宿命。他們不相信近親結合會生出長著豬尾巴的孩子,結果到了最後一代,果真生下個長著豬尾巴的孩子。

他們中有人花了一輩子去研究那本羊皮手稿,破解的那一刻才發現,手稿上記錄的赫然便是家族的預言和命運。奮鬥了幾輩子,才發現結局早已註定,而你在走到人生盡頭時才恍然大悟。

這是馬爾克斯的殘忍,殘忍得有點可悲。

但更可悲乃至更可怕的是,因為預見了結局而懦弱認命,安於現狀,混吃等死。

電影《無問西東》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很多事,只有嘗試過才明白,哪怕拼了一輩子是在白折騰,也好過老來,後悔當初碌碌無為。我想,這才是《百年孤獨》這本書,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東西。

《百年孤獨》自1967年出版以來,已被翻譯為四十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5000萬冊,在文學史上,引發了陣陣狂潮。更是影響了中國一代的作家。

莫言曾說,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

王安憶說:"《百年孤獨》真是驚豔!他所虛擬的那個空間,不只是映射拉美的歷史和現狀,還是對所有生命周期,發生和消亡,演進和異化,描繪了一幅基因圖譜。"

高曉松說,馬爾克斯是目前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

百年孤獨告訴我們,孤獨是每個人身體的一部分,你要做的不是擺脫它,而是和它和平相處,只有那樣,你才會明白你其實一無所有,也就不再害怕失去。

我看《百年孤獨》最強烈的感覺是,馬爾克斯簡直像心理醫生,說出了好多震撼我內心的經典語錄,可以在書上找到自己的心靈寄託;

讀完這本書你會覺得:我們太多浮躁的期待,只不過是一個個轉瞬即逝的幻境,唯有孤獨永恆,反而擁有祥和和平靜。

如果你覺得這個星球的書太平庸,那就去看《百年孤獨》吧!

只需49.9元,就可以帶回家了,讓你從書中找到另一個的自己,撼動你的心,讓你的靈魂的得以慰藉。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百年孤獨》作為巨著,「打死也讀不下去的10本書」裡它卻排第一
    《百年孤獨》是一本讓人很糾結的書,因為它是一本巨著,也獲得過諾貝爾獎,是一本優秀的文學作品,但因為它複雜的人名和人物關係,讓很多人看到第一頁就放棄了。《百年孤獨》作為世界名著的同時,也是「打死也讀不下去的10本書」裡排名第一的。其實《百年孤獨》的篇幅並不長,中文版也就350多頁,平均每天看 5 頁,2 個半月就能看完。
  • 《百年孤獨》作為巨著,卻在「打死也讀不下去的10本書」裡排第一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 它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傑作之一,被稱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和社會圖景的巨著」。這本書的作者是加西亞·馬克斯,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之所以成為世界一流的文學大師,就是因為《百年孤獨》所帶來的巨大影響。
  • 《百年孤獨》:一部讀不下去的書?只有讀過才明白什麼是世界巨著
    但是在我看第一遍的時候,我就理解了它為什麼被稱為是「打死也讀不下去的書」了,書中人物名字太長也就算了,主要是名字真的很相似,讓人傻傻分不清楚。人物關係也很複雜,經常看著看著說的就不知道是誰了,都說看《百年孤獨》的時候要在手邊放一張人物關係圖,要不然根本看不懂整本書在講什麼,那對於沒耐心的人自然是看不下去。要知道外國人的名字從來就是中國讀者閱讀國外小說的一大障礙。
  • 一本書讀不下去怎麼辦
    這個我覺得才是最重要的。有的時候你讀一本書讀不下去這是自我質疑、自我更新的一個機會主持人:想問阿乙老師,你在閱讀過程中,有沒有這種情況,就是其實你並沒有被它吸引,你中途就中斷了。這樣的小說和你看完的小說,對於你來說又有怎樣的區別?阿乙:我在27歲以前,基本上就沒有完整地讀完過一本書,歸根到底原因在我自己,就是因為我心浮氣躁。
  • 《百年孤獨》一部全世界知曉的巨著,為何很多人看完第一頁就棄讀
    《百年孤獨》一部全世界知曉的巨著,為何很多人看完第一頁就棄讀說到小說這個話題,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對於我們普通讀者而言,看小說的目的就是一种放松,更重要的是,讀小說的過程是與作者談心的一個過程。作為一部全世界都知曉的小說,可很多讀者看完第一頁後就放棄了,覺得枯燥無味,不知道在講什麼,完全沒有讀下去的興趣,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呢?有些堅持讀完的讀者說就算讀完了整部小說,也依然分不清誰是誰,甚至連人名也記不住,當然,這可能和外國人名字難記有關係,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不理解作者小說中那些光怪陸離的奇特現象。
  • 10年間,讀4500本書與讀410本書的人的區別
    大概10年前,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在豆瓣閱讀打卡 ,當時大家的閱讀書籍數量,都在同一起跑線上。 直到去年才驚覺,當年那些同時起步的閱讀愛好者中,打卡最多的是那位一位,我和他之間已讀書籍的數量,他看了4500多本,而我才410本,這已是10倍的差異。為什麼我和他會差這麼多?那是因為我沒有搞懂讀書的方法。 市面上有很多教授閱讀方法的書,我讀了不少。
  • 《百年孤獨》:很多人第一遍讀不下去,其實10個字概括足矣
    大家或多或少的都聽到過身旁的朋友推薦過《百年孤獨》這本書,也知道這是一本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世界名著,但是更多的了解,卻都在翻看書本第一頁之後,戛然而止了。因為很多人看到第一頁就看不下去了,裡面的人名簡直太難記了!這就造就了很多人在這本書的時候,第一遍根本讀不下去。
  • 讀完這9本書,你會漸漸明白什麼才是人生最重要的
    對你而言,什麼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情感、快樂、金錢,還是成功?或許現在的你,正迷茫於當前所面臨的各種選擇。今天推薦的9本書,或帶你認識自我,或提升見識,或審視人生……讀完這些書,你會漸漸明白,哪些東西對你而言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 《平凡的世界》:一部值得被世界閱讀的巨著,為何我們卻讀不懂?
    《平凡的世界》:一部值得被世界閱讀的巨著,為何我們卻讀不懂?2003年至2004年,在大陸7所高校「大學生信仰狀況」的問卷調查中顯示,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在「對你影響最大的書」中名列首位。馬雲曾說,在他艱難創業的漫漫長路裡,是不可錯過的好書《平凡的世界》改變了他,讓他明白只要不放棄,就有勝利的希望。還有人評價《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值得全世界閱讀的巨著,但很多人卻不並沒有完全讀懂這本書。
  • 《平凡的世界》:一部值得被世界閱讀的巨著,為何有人卻讀不懂?
    2003年至2004年,在大陸7所高校「大學生信仰情況」的問卷調查中顯現,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在「對你影響最大的書」中名列首位。馬雲曾說,在他困難創業的漫漫長路裡,是《平凡的世界》改動了他,讓他明白只需不放棄,就有成功的希望。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其中10條經典語錄,至少要讀一次!
    作者馬爾克斯憑藉一本《百年孤獨》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紐約時報》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谷主麥家也曾說過:「二十世紀後半葉,如果世界只有一個作家,就是馬爾克斯;如果只有一本書,就是百年孤獨。」很多我們熟悉的作家,餘華,莫言等等,也都非常崇拜這本書。很多人都說:《百年孤獨》是一生至少要讀一次的書。
  • 一本書,讀不懂、讀不完、讀不進去,怎麼辦?
    因為寫作畢竟是書面語,可能你都不過腦,許多人寫完論文之後一兩年回頭看,都覺得認不出自己寫的東西了。口述則得將那些話語,轉化為日常語言。轉化的過程中,你也就記住了。以及,就某個領域讀完一本書了?可以讀另一本,且最好選完全不同角度的。
  • 讀完這本書,你也可以做到1年讀365本書
    最後還出版了一本書《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成了一名暢銷書作家。 不過讀完《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心裡很是震撼,讀了幾十年的書,才發現自己竟然不會讀書。 讀書的第一階段應該把重點放在培養讀書習慣上,如果現在就開始準備100天讀33本書,首先要做些什麼?
  • 為什麼人們『』死活讀不下去《紅樓夢》『』?
    我就死活搞不明白為什麼就讀不下去,首先你得靜下心來從第一章開始閱讀,曹雪芹的障眼法就是從第一章開始的,讀懂了第一章接下去的章節就基本沒有雲遮霧罩了從故事的情節來看,從字面和章節的題目你就可以大致的知道了紅樓夢的故事情節的展開了,但你得有耐心,讀完第一遍也不一定搞得清楚它人物的相互的
  • 通宵讀金庸小說,卻讀不下去《百年孤獨》,看到網友回答深有感觸
    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而小編近日在網絡上看到了這樣的一個問題:《百年孤獨》為什麼令人難以讀下去?
  • 世界經典《百年孤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巨著,為何多數人讀不了
    提起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那真的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經典之作!「許多年以後,面對這篇書評的時候,筆者一定會想起一口氣讀完《百年孤獨》時那個遙遠的深夜。」——一次拙劣的模仿示範。但看了這本經典的第一句以後,便再也看不下去的人,也不在少數。《百年孤獨》,成了很多文藝青年書架上永葆青春的裝飾品。那就是這樣一本巨著,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很多人都讀不下去?我想沒有人能用一句話概括《百年孤獨》。
  • 為何金庸小說熬夜讀,卻看不下去《百年孤獨》?看網友回答我樂了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這樣的問題:為何讀不下去《百年孤獨》?在眾多回答的網友中,筆者發現很多武俠迷,看完他們的回答,筆者笑了。在他們眼中,這個問題就變成了:為何當年看金庸的小說咱們能熬夜讀完,卻讀不下去《百年孤獨》。本期讓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百年孤獨》,一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書,我花了幾個月才讀完
    在讀完《百年孤獨》這本文學巨著後,我不由得回想起近幾個月讀這本書的坎坷歷程。我是去年買的這本書,當時看各大網站都力推它,所以趁打折時買了回來,看著那麼厚一本,有點畏懼,所以一直放書架上沒看。今年突遇新冠疫情,在家待的時間很長,閒暇時,想找點事做,所以就想起來看這本還未拆封的書。
  • 10年後再讀《基督山伯爵》,我才發現,它講的不僅僅是復仇
    早在大學的時候,就讀過了《基督山伯爵》這本書。如果說讓我用一句話來形容讀這本書的感受,我想應該是「一旦開了頭,就忍不住想一口氣把它讀完。」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因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復仇的故事,而且最後復仇成功了,它滿足了我心中最深層的渴望,懲惡揚善,忍辱負重和快意恩仇,故事情節環環相扣,很燒腦,但讀起來大快人心,十分痛快。
  • 10年後再讀《基督山伯爵》,我才發現,它講的不僅僅是復仇
    早在大學的時候,就讀過了《基督山伯爵》這本書。如果說讓我用一句話來形容讀這本書的感受,我想應該是「一旦開了頭,就忍不住想一口氣把它讀完。」,因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復仇的故事,而且最後復仇成功了,它滿足了我心中最深層的渴望,懲惡揚善,忍辱負重和快意恩仇,故事情節環環相扣,很燒腦,但讀起來大快人心,十分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