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傳統的祭祖,位於臺灣南部的恆春古城在中元節這一天還擁有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搶孤、豎孤棚。
「晚上有搶孤、豎孤棚活動,很有意思,要早點去,不然沒有位置。」5日,行走在迄今142年歷史的恆春古城,記者聽到當地民眾給遊客這樣的友善建議。
恆春豎孤棚活動於每年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晚間進行,流傳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是當地一項重大的民間盛事。與之並行的搶孤,則是指當天為逝者進行普渡祭祀後,將祭品發放給民眾進行「爭搶」。
「前一天舉行了民眾踩街遊行,相當於豎孤棚活動的暖身,我們希望能把這個民俗傳承推廣下去,發展成為當地民眾每年一度的盛大嘉年華。」2017恆春古城豎孤棚文化活動策劃人之一王精誠告訴記者。
當晚,古城東門外的廣場人頭攢動,充滿了節日氣氛。搶孤、豎孤棚活動定於晚九點正式啟動,但記者在現場注意到,不少民眾提前兩三個小時就從各地趕來,以便佔據最佳位置,看表演、觀賽事、搶孤品。
廣場一側的舞臺上,當地藝人獻上LED拐杖舞、川劇變臉等多項節目。「今晚可能眼睛會不夠用,這邊的文藝節目水準也不低,那邊一會兒還有更緊張的比賽。」特意前來現場體驗這一民俗活動的臺北市民鐘天凡一邊看演出,一邊指著舞臺不遠處的廣場中央說道。
順著他指的方向,隻見32根近20米高的原木燈篙聳立其間,上面塗滿牛油,那裡便是當晚最「吸睛」的地方——豎孤棚會場。32支來自臺灣各地的隊伍同臺競技,赤手空拳攀爬這些原木,挑戰高度,展現力與美。
正在一邊進行賽前熱身的「滿州肖郎隊」成員洪瑋爵告訴記者,自己已經是第三次參加豎孤棚競賽,而為了今年能取得好成績,他們團隊8名成員提前兩個多月進行專門的訓練。「前年我們是第三名,去年沒有名次,今年希望能奪冠,比賽都是奔著冠軍來的。」
隨著豎孤棚競賽開始,來自32支隊伍的200多名壯漢在觀眾的加油吶喊聲中,奮力攀高,希望以最短的時間奪取燈篙頂部的錦旗,拔得頭籌。「這個比賽,團隊合作和攀登技巧同樣關鍵。」洪瑋爵說。
除了緊張激烈的豎孤棚比賽外,主辦方當晚在「公普」逝者儀式結束後,共發放5000多份供民眾樂搶、能保佑好運的孤品。前來參加活動的臺南市民陳女士搶到4份孤品,她與家人已是連續第三年來恆春參加這個中元節嘉年華。「這個活動挺有意思的,而且據說搶到孤品能保平安、會帶來好運,每年這個時候我們有空的話都過來試試。」陳女士告訴記者。
2017恆春古城豎孤棚文化活動,以傳統搶孤及豎孤棚文化為重點,搭配中元普渡法會、文藝節目與煙火秀,以及在地農特產品展售、全臺美食大匯集等行銷活動。主辦方表示,希望能借機將恆春搶孤及豎孤棚文化發揚光大,也帶動地方觀光。(記者潘麗君 陳旺)
(責編:趙嘉偉(實習生)、徐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