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 聽"童話大王"鄭淵潔講三個故事

2020-12-13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兒童節,「童話大王」鄭淵潔講了三個故事

  坐在北京CBD的咖啡館裡,62歲的「童話大王」鄭淵潔一頭光亮,講起話來跟他在微博上一個樣,直接,而不失智慧。坐擁646萬粉絲,什麼事經過他的嘴巴一講,都成了有滋有味的故事。你不知道是因為寫童話讓他保持年輕,還是那顆鋥亮的腦袋從年輕時就聰明到了極致。

  「人生的路不能拿腿走」

  對於鄭淵潔來說,人生最重大的決定是1985年創辦雜誌《童話大王》,作者只有他一個人,一寫,32年。他創造了一個人寫一本雜誌30多年的世界紀錄,這個紀錄還在繼續。

  這個小學四年級就輟學的石家莊人,服過兵役,修過飛機,當過工人。1978年,鄭淵潔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一則小消息,國家要施行計劃生育,一家只能生一個孩子。鄭淵潔想:3個孩子的時候,父母買1本書輪著看,如果只能生1個孩子,對孩子的投入會更大,可能就得買30本書。

  那一刻,他決定寫童話。

  鄭淵潔寫的第一篇兒童文學作品是一首寓言詩,叫《小壁虎的故事》,發表在《向陽花》雜誌上。僅僅過了3年,到1981年,他就創作出影響一代中國人的童話形象:皮皮魯、魯西西、舒克、貝塔……70、80甚至90一代的童年,整個夏天,他們趴在涼蓆上,啃著西瓜,吹著風扇,跟著這些童話人物飛到另外一個世界去探險。

圖2 舒克和貝塔

  上世紀80年代初,鄭淵潔的家裡堆滿了全國各地飛來的信件,一麻袋一麻袋來不及拆。28歲的時候,他躊躇滿志,寫下「三十而立還差兩年,不努力???」,將三個「大問號」貼在寫字檯前鞭策自己。1984年,29歲的鄭淵潔已經同時在16個不同的報刊雜誌上寫童話連載,一個月要寫十幾萬字。

  然而鄭淵潔家庭的經濟狀況並沒有絲毫改善。他們仍然住在工廠的筒子樓裡,他清晰記得兒子跌跌撞撞學走路時,樓道兩旁都是高壓鍋、煤氣灶。這個場景給了他很大的刺激。「是我不夠勤奮嗎?是讀者不喜歡我的童話嗎?都不是。即使雜誌因為刊登了我的作品而增長了10萬訂閱量,即使讀者訂閱這本雜誌只為看我的童話連載,稿費依然是一千字兩塊錢。」

圖3 鄭淵潔和兒子鄭亞旗在一起

  鄭淵潔打電話給雜誌主編,要求漲稿費。在那個年代,文化人「談錢」似乎是件「丟臉」的事,從來沒有作者提出這樣的要求。鄭淵潔被斷然拒絕。

  「為什麼不創辦一本雜誌,只登我一個人的童話?」讀者只需訂一份雜誌就可以看到鄭淵潔所有的童話,出版商可以有可觀的發行量,自己的報酬也可以大幅提高。但在尋找出版商的過程中,這個想法四處碰壁,沒有人相信他一個人可以包辦一本雜誌。鄭淵潔被11家出版單位拒絕了。

  直到在父親的老家山西遇到自己的「貴人」,鄭淵潔說服共青團山西省委,同意創辦鄭淵潔童話專刊《童話大王》。1985年5月10日,第一期《童話大王》出刊。

圖4 《童話大王》創刊號

  這一年,鄭淵潔30歲。他實現了「三十而立」的誓言。

圖5 《童話大王》創刊時的鄭淵潔

  跟出版方籤合同時,鄭淵潔給自己設置了一顆炸彈,搞不好將「身敗名裂」。鄭淵潔要的不是稿費,而是版稅。發行量20萬冊以下拿6%,20萬到40萬8%,40萬到60萬10%,100萬以上拿15%。100萬,在1985年簡直是一個信口開河的天文數字,出版方像看著一個「瘋子」一樣,跟鄭淵潔籤了協議。

  100萬冊,在《童話大王》發行的第二年就實現了。到今天,《童話大王》這本小小的雜誌發行量已經累計超過2億冊。

圖6 各個時期的《童話大王》

  我問鄭淵潔,那個年代很少有作家知道版稅的概念,你是怎麼想到的?他說是從美國暢銷書作家史蒂芬·金的一個採訪中得知的,採訪中說史蒂芬·金拿15%的天價版稅。「當時覺得版稅特科學,寫得不好,連稿費都拿不到,寫得好,我就等於入了股,我拿得多,出版方拿得更多。」

  從1978年寫下第一篇童話故事,鄭淵潔已經寫了近40年。花甲之年,他這樣回望自己的決定:「我1978年開始寫童話的時候,跟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相差就十幾天,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是不可能出現一本只刊登一個人作品的雜誌的。」

  今年,鄭淵潔開講《人生十堂課》,其中重要的一堂課就是「如何做決定」。鄭淵潔說:「人生的路不能拿腿走,一定要倒過來,頭朝下用腦子走,一定要想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當年寫字檯前的那三個「大問號」鞭策了他一生。

  「早起的蟲子被鳥吃」

  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出過一個作文題目《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鄭淵潔改了題目,寫成《早起的蟲子被鳥吃》。老師的訓斥,激怒了鄭淵潔的自尊,他在老師面前引爆了藏在身上的拉炮,「嘭」一聲,從那一刻,那隻鳥兒就自由了。

  但在現實生活中,鄭淵潔卻是一隻堅持早起了32年的「鳥兒」。

  鄭淵潔每天清晨4點半寫作到6點半,每天兩小時、幾千字, 32年,總計寫了近2000萬字,出版311本童書,擁有705個IP。

圖7 鄭亞旗對「鄭淵潔是一個怎樣的人」的回答

  坐擁646萬微博粉絲的鄭淵潔,每天清晨4點多鐘,都會發送「早起的蟲子被鳥吃」的微博話題。他像是個老頑童,跟這個世界開著不大不小的玩笑。

  老頑童幽默起來,簡直是「要命」。兩年前,鄭淵潔體重96公斤,血壓180。60歲生日的時候,運營「鄭淵潔童話IP」的鄭亞旗對他說,公司融資到B輪了,快上市了,投資人有個要求,他們希望做長線。「我問兒子什麼叫長線,兒子說就是希望我長壽。《著作權法》有規定,作者離世後50年,著作權就進入公有領域了。」

  為此,注重契約精神的父子倆籤了份合同。鄭淵潔摸索了兩個月,給自己制定了減肥餐,堅持「過午不食」。7個月過後,他的體重降到78公斤,血壓降到110。「健康一定要自己說了算。從這件事你就知道我怎麼可以一個人寫一本雜誌一寫就是32年」,鄭淵潔說。

圖9 「鄭氏蔬菜飯」

  堅持和勤奮也讓鄭淵潔實現了財富的累積。從2008年起,鄭淵潔一直名列中國作家富豪榜三甲,2009年、2012年、2017年先後3次問鼎榜首。

  在上世紀80年代,鄭淵潔就是極有版權和理財意識的作家。1986年,當人們還在談論「冰箱、彩電、洗衣機」結婚三大件的時候,鄭淵潔一個月已經擁有3萬塊的收入,並且買了當時北京市第100輛私家車。他說,在35歲的時候,就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

  鄭淵潔的財富真正有了跨越式增長,是在2005年之後。

  在2005年之前,鄭淵潔不接受媒體採訪,不參加獎項評選,他認為只有讀者能夠評判自己的作品。2005年之後,兒子鄭亞旗成立文化公司,專門經營鄭淵潔的童話品牌。在兒子的打造下,鄭淵潔的作品銷量大增,逐漸延伸出漫畫、動畫片、舞臺劇、影視劇、網遊等各種形式的衍生收入。2011年,鄭淵潔在微博上貼過一張納稅單:2011年4月18日,鄭淵潔交稅高達571428.57元。「這都是我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

  2017年初,鄭淵潔85歲的父親鄭洪升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他在北京房價1400元時買了10套房》的文章。文章中說,上世紀80年代,鄭淵潔每天收到的讀者來信數以千計,多到家裡放不下,鄭淵潔堅持說:「這些信絕對不能處理掉,一是小讀者信任我;二是給我寫信的小讀者會有未來的大科學家、大作家、國家領導人,我珍藏著這些信,將來可以拍賣呀。」鄭淵潔決定買房子,專門存放成麻袋的信件,當時北京的房價是每平米1400元,他買了10套房子。

  坊間大眾一直津津樂道,北京10座房產的增值,鄭淵潔很納悶:「為什麼沒人看到這些信的價值?這些信放在這,就是一個強大的氣場,支持我創作,護佑我的作品一直有讀者喜歡。對於我來說,房子永遠是賠錢的,我不會賣,也不會出租。只把眼光盯在房價上,是不會住上好房子的,要把眼光放在做事靠譜、敬業上。」

  他打算將來在這些房子裡辦一個「讀者來信博物館」,鄭淵潔暗自思量:「那些70、80、90後的孩子們,在這裡找到自己十幾二十年前寫的信,是件多麼驚喜的事。」

圖12 鄭淵潔收到的讀者來信

  他想起自己小時候寫過的作文《早起的蟲子被鳥吃》,他說不是鼓吹「懶惰有理」,而是不能讓所有人,特別是未成年人按照「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去走人生的路。對每一個孩子來說,「早起」不是唯一的辦法。

圖13 2013年11月到2016年1月,鄭淵潔用毛筆完成了37萬字的長篇作品《魔鬼號列車》

  「把孩子的好奇心留到30歲」

  鄭淵潔已經成為一個符號。不僅是一個兒童文學帝國,一個成功的商業領袖,還是一個敢於對體制教育說不的「英雄」。然而,讀著他的童話成長起來的70、80、90三代,卻鮮有人追隨他的腳步。北上廣更多的年輕父母還是在為微信朋友圈中流傳的《中產教育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讀沒外教的幼兒園》而焦慮。

  鄭淵潔說:「留住孩子的什麼,比讓孩子獲得什麼更重要,比如好奇心和想像力。」

  前些年,比爾 蓋茨的父親寫了一本成長教育書《蓋茨是這樣培養的》,中文版請鄭淵潔寫序言。鄭淵潔把書看了兩遍,有一句話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蓋茨的爸爸說,「作為父母,如果能把孩子的好奇心留到30歲,您就可以成為成功人士的父母了。」

  許多家長非但錯失了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反而急於給孩子灌輸知識,損耗了孩子的好奇心。鄭淵潔用畢卡索的一句話來印證自己的觀點:「我在十幾歲時就能畫得像個古代大師,但我花了一輩子學習怎樣像孩子那樣畫畫。」

  「可能因為我上學少,推理能力薄弱,好奇心和想像力就格外豐富。」在最新一期6月號的《童話大王》中,鄭淵潔寫了一個故事,叫《一棵樹上百花齊放》,講的是一棵可以開出桃花、櫻花、百合各種各樣花的樹。他舉了一個例子,孩子小時候看到帽子,會說這是農民伯伯種的樹上長出來的,可是老師和家長非要告訴他這是紡織品,是生產線上做出來的。

  鄭淵潔培養了正統小學畢業、「自家私塾」中學畢業、當上CEO的兒子鄭亞旗,還培養了偏偏愛上學、成為學霸、被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6所名牌大學同時錄取的女兒鄭亞飛。他為兒子寫了10部鄭氏教育故事體家庭教材,從女兒上小學第一天起,他就為女兒寫教育日記,一直寫到女兒以第一名的成績高中畢業。

圖15 鄭淵潔為兒子編寫的教材

  現在,鄭淵潔又成了4歲孫女的玩伴,每天除了看書、寫作、看戲、看電視劇,就是帶孫女。

圖16 鄭淵潔寫給孫女的信

  採訪當天,他帶來了小孫女,一起體驗了北京地鐵「早高峰」。鄭淵潔說孫女很興奮,「這都是我設計好的」,這一下,孫女就知道了什麼是「高峰」,什麼是「記者」。

  這個「六·一」,他給孫女準備了玩具,還打算送她一個本子。「她老見我在本子上寫字,自己就在本子上塗塗畫畫。」他說:「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身教。我對家庭教育有一個理解,作為父母,閉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教育不是管理,教育是示範和引導。我要讓孩子看我怎樣用一支筆,將一窮二白的家變得富有。」

圖17 鄭淵潔和父親一起參加央視《朗讀者》節目

  人物工作室的話

  再過半個月,鄭淵潔就要過62歲的生日了。

  他的童話已經陪伴了兩代讀者的成長,他說自己也開始被小讀者們喚作「鄭爺爺」了。

  他很早就開始寫博客,發微博,最近又開始玩直播,他說,都是兒子教我的。鄭淵潔85歲的老父親也在玩微博、寫微信公眾號。

  對世界的好奇,是一生的事!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

  祝所有的小朋友們,健康快樂成長!

  祝所有的大朋友們,永遠像個孩子一樣去探險!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人物工作室 張珊珊 實習生程龍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鄭淵潔為什麼寫了30年童話大王?
    (蔣彬/圖)他是影響了幾代人的「童話大王」,是擁有成千萬上億讀者的作家,也是熱衷公益的慈善家,更是一位性情中人。在12月26日《南方周末》第六屆中國夢盛典暨創刊三十周年慶上,作為1984年的有緣人,鄭淵潔被邀請來講述自己的故事。鄭淵潔說過去的三十年是自己的《童話大王》與南周一起走過的,因為《童話大王》與1984年創刊的《南方周末》同庚。
  • 童話大王鄭淵潔:有撒貝寧的地方我都不去
    童話是這張清單上的倒數第二個。選童話的時候,鄭淵潔其實是思慮過的。他在報紙上看到了中國即將實行計劃生育的新聞,突然想到,如果一家只有一個孩子,社會肯定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獨生子女就會是全家的寶,這簡直是做兒童讀物的最好時機。
  • 「童話大王」鄭淵潔與曹文軒的恩怨史
    我們的童年是讀著鄭淵潔和曹文軒的童話故事長大的,回想起來,童年全是他們的文字。不過,兩人文風迥異,曹文軒總是講最美好的象牙塔,可是鄭淵潔又總是把你拉回眼前的苟且,一虛一實,不分伯仲。雖然他們的書籍總是相生相伴,但是他們倆人的關係並不和諧,積怨已久,他們的恩恩怨怨還得追根溯源。
  • 是童話大王,也是傳奇父親:因神回復頻上熱搜的鄭淵潔,教育方法很特別
    01這兩天,「童話大王」鄭淵潔在社交媒體上火了。鄭淵潔。圖@童話大王雜誌社他因為網上衝浪的一系列神回復,頻繁登上熱搜。 話題閱讀量都很高作為中國最著名的童話作家之一,鄭淵潔的童話深刻影響了70後、80後、90後、00後、10後五代人的童年。
  • 是童話大王,也是傳奇父親:因神回復頻上熱搜的鄭淵潔,教育方法很特別
    01這兩天,「童話大王」鄭淵潔在社交媒體上火了。圖@童話大王雜誌社他因為網上衝浪的一系列神回復,頻繁登上熱搜。出生於1955年的鄭淵潔,小學肄業,1978年開始童話寫作。他的一個創舉是,一個人寫一本期刊,而且一寫就是三十幾年。這本期刊就是《童話大王》。1985年,只刊登鄭淵潔一個人作品的《童話大王》雜誌創刊。
  • 與「童話大王」鄭淵潔的「相聚」
    後來我開始閱讀鄭淵潔童話專刊《童話大王》,那是中國唯一由一個人創作的月刊。一讀,居然就讀了三十多年,我不僅僅被想像力豐富的鄭氏童話故事所吸引,更被經典又超脫的鄭氏語錄和鄭氏思維所啟發。對我的成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 童話大王鄭淵潔:有撒貝寧的地方我都不去
    1978年4月,鄭淵潔寫了童話處女作《壁虎和蝙蝠》,寄給了一本兒童期刊《向陽花》雜誌社。看來稿的時候,於友先的母親正住院,他在旁邊陪床,看到好故事後會在病房裡親手寫下回信和採用通知。於編輯的肯定對鄭淵潔來說是一個按鈕,一鍵開啟了童話大王的創作生涯。收到信件的那天,是1978年5月30號,從此鄭淵潔把這一天視為他兒童文學創作的開端。
  • 芽芽故事上線鄭淵潔「十二生肖童話繪本」系列
    舒克與貝塔、皮皮魯與魯西西、大灰狼羅克……「童話大王」鄭淵潔創造的一眾經典卡通形象,都是80後、90後不可磨滅的童年記憶,其親自為兒子編寫的十多部教材,將小學教育與童話故事結合起來,也深受孩子們喜愛。這一次,芽芽故事上線的全套「鄭淵潔十二生肖童話繪本」則是鄭淵潔作為爺爺為幫助孫女養成好習慣,創作的新一代鄭式童話。
  • "童話大王"2015年開寫成人小說 鄭淵潔否認退休
    所以,他的最新計劃是:花7年時間給《童話大王》找接班人;從2015年起新創一份周刊給成年人寫荒誕小說。   要給成年人寫「童話」    問:你在博客上寫要給《童話大王》找接班人,你準備退休了?   鄭淵潔:沒有啊,我沒打算退休。實際上是這樣的,《童話大王》被我一個人寫了23年。我覺得也不太可能再有人能超過這個紀錄了。
  • 「童話大王」鄭淵潔:堅持不讓兒子上學,成年後,現狀讓人意外
    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童話夢想,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聽老人們講故事了,比如鸚鵡學舌、貓哭耗子、狐假虎威,很多成語的背後都是一個典故,相信大家也聽過不少。
  • 「童話大王」鄭淵潔原來是個以法律的方式推動社會進步的「法律人」
    1982年,我在《兒童文學》第12期第一次讀到鄭淵潔老師的《開直升飛機的小老鼠》,那年我8歲。後來我開始閱讀鄭淵潔童話專刊《童話大王》,那是中國唯一由一個人創作的月刊。一讀,居然就讀了三十多年,我不僅僅被想像力豐富的鄭氏童話故事所吸引,更被經典又超脫的鄭氏語錄和鄭氏思維所啟發。對我的成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曬兩張稅單,一張達7位數,痛斥童書市場亂象
    最近"童話大王"鄭淵潔以耿直嚴謹出圈了。其實早在去年鄭淵潔就「耿直」過,只不過當時並沒有太多人關注。2019年鄭淵潔曬出了自己的兩張稅單,其中一張稅額高達7位數,而他的這一行為僅僅是為了揭開兒童書市場的潛規則。
  • 鄭淵潔:童話大王寫出舒克貝塔皮皮魯,在北京買10套房存讀者信
    在沒有網絡的時代,每月一期的《童話大王》雜誌成了大家爭搶的對象,讓無數人趨之若鶩。而這本雜誌的唯一作者——只有小學學歷的鄭淵潔,也成了切切實實的童話大王。鄭淵潔想:一家有三個孩子的時候,可能只捨得給孩子買一本兒童畫刊。但是當一家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可能會給孩子買三十本。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鄭淵潔向河南人民出版社向陽花編輯部投了一篇詩稿,標題是《壁虎和蝙蝠的故事》。
  • 方舟子質疑鄭淵潔童話涉性問題 鄭淵潔稱不敢理他
    7日,方舟子轉發了此微博評論稱:「我們小時候只迷過安徒生,他和『童話大王』不一樣,至少不反智,沒有惡趣味,不至於用童話的方式毒害兒童,長大了回想起來只有無限的溫馨。」「童話大王很黃很暴力很無知」,方舟子列舉了很多例子。這些例子來源於2003年的一期《新語絲》上批判鄭淵潔的一篇文章,文章指出鄭的童話中有色情描寫:殺人蟻每次吃人血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吃5分鐘。
  • 《童話大王》成就三代公民
    我是童話大王的粉絲,也是《童話大王》的讀者。我接觸鄭淵潔的書早於《童話大王》。1987年我3歲,媽媽開始念睡前故事,素材是《365夜故事》。其中的《亞旗進山》和《小老虎進城》讓我印象深刻。後來才知道這是一個叫「鄭淵潔」的人寫的,若只看名字還以為作者是某位文雅而又充滿奇思的阿姨,後來知道他是一位常戴黑超剃光頭的大叔時,很驚訝。
  • 輟學上「私塾」,「啃老」開發鄭淵潔,童話大王的兒子養廢了嗎?
    兩年後,《童話大王》創刊。可以說,鄭亞旗從小就生活在了一個童話世界裡。在他們家裡,沒有森嚴的等級和威嚴的父母,鄭亞旗敢於和鄭淵潔「沒大沒小」。「童話大王」,所以鄭亞旗說我比「童話大王」大兩歲,「童話大王」得管我叫哥,也就是鄭淵潔得管我叫哥。
  • 童話大王鄭淵潔有多拽:怒懟曹文軒,聲稱有撒貝寧的地方我都不去
    我相信,很多80、90後童年的獨家記憶都有鄭淵潔的存在。那個時候,每到《童話大王》在報刊亭上市,小夥伴都爭著搶著掏出零花錢,買來一本,就好像得到了全世界最值錢的寶貝。皮皮魯、魯西西、舒克、貝塔……一個個經典的童話人物,在那個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被孩子們傳遍了大街小巷。
  • 童話大王鄭淵潔有多拽:怒懟曹文軒,聲稱有撒貝寧的地方我都不去
    皮皮魯、魯西西、舒克、貝塔……一個個經典的童話人物,在那個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被孩子們傳遍了大街小巷。然而前段時間,「童話大王」鄭淵潔發文,說收到一條徵稿簡訊:來信稱一本中國兒童文學精品文庫即將出版,編委會主任是曹文軒。
  • 因為父親的關懷陪伴,小學就被開除的鄭淵潔成為了童話大王
    鄭淵潔,中國最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家,被人們稱為「童話大王」。他一個人寫一本童話月刊,一寫就是三十多年。這個奇蹟被列入了世界紀錄中。看到這些了不起的成就和耀眼的榮譽頭銜,誰又能想像得到他上小學時就被學校開除了。那麼他堅持寫作的動力是什麼?
  • 山西作家劉慈欣火了 童話大王鄭淵潔為什麼「消失」了?
    山西作家劉慈欣火了 童話大王鄭淵潔為什麼「消失」了?劉慈欣1800萬版稅登頂作家富豪榜榜首 鄭淵潔去哪裡了?標籤:社會市井民生財富、鄭淵潔未列入作家榜單、鄭淵潔、作家作品版稅、話題事件看法觀點據山西晚報報導,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憑藉《三體》系列小說一舉拿下新一屆作家榜單榜首,作者版稅收入達18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