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半的男寶寶只會說「爸爸媽媽、拜拜」,這情況是正常的嗎?

2020-12-14 格格育兒

導讀:在孩子成長發育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讓父母關心和擔憂的就是孩子說話的問題,我們看到很多一歲多的寶寶就已經開始牙牙學語,到了兩歲以後就開始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我們家的孩子就是,學會說話以後,就喜歡各種的說話聊天,表達欲非常旺盛。

但也有的寶寶由於各種的問題影響,導致語言發展比較的遲緩,所以,有媽媽就會擔心兩歲半的男寶寶只會說「爸爸媽媽、拜拜」,其他都是閉嘴巴哼哼,這情況是正常的嗎?其實,這種情況,有可能是正常的,也有可能是寶寶出現了異常。

一、6歲之前都是語言學習的黃金期

人類語言的學習是需要啟蒙的,而寶寶在6歲之前都是語言學習的黃金期,所以孩子開口晚了也無所謂,在6歲前都能夠追平回來。

1、12~18個月:單詞學習期

寶寶在1歲開始,就有了學習說話的能力,這時候他們會開始漸漸地掌握一些簡單的單詞,通常都是兩個字或者是三個字的內容,而且大多都是以疊音為主,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喝水水、花花「等等簡單的詞彙。

2、18~24個月:詞句學習期

寶寶在18個月以後,學習和掌握到的單詞量就會快速增加,智力發育也比以前要好很多,這個階段的寶寶,基本可以掌握50~100個單詞,並且能夠認識到周圍熟悉的事物,並且做出一定的理解和判斷,除了簡單的單詞表達以外,一些結構簡單的句子他們也能輕鬆掌握。

3、3~6歲:語言爆發期

3~6歲的寶寶其實已經掌握了足夠的詞彙量和句式的表達,所以這個階段開始他們對於周圍事物有著充分的好奇心,同時也有著旺盛的表達力,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學習模仿能力強,這個時期的發音還尚未定型,可以藉此糾正孩子的一些發音問題。

二、孩子開口晚的原因

第一,父母缺乏溝通和交流,孩子無法有足夠的學習途徑,現在的家長與孩子的互動比較少,都是把孩子的玩樂交給手機、玩具等等,這樣就很容易導致孩子接觸到的語句量少,無法形成足夠的詞彙積累,導致語言學習的障礙。

第二,孩子個人心理因素的影響,有的孩子由於個性比較的內向或者是自閉心理,在這些心理因素的作用下,孩子就會不願意去說話和表達,這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去看看醫生,尋找其中的原因,幫助孩子走出說話表達的第一步。

三、如何讓孩子開口說話

首先,想要孩子能夠流利地說話和表達,父母們就要和孩子多溝通,多言傳身教,在孩子開始學習的時候,就跟孩子多說說話,比如和講講話,告訴孩子現在是在做什麼,等下要做什麼,眼前看到的是什麼,為孩子提供更多語言學習的環境。

其次,我們還要有一定的語言教學,家長們可以通過一些繪本讀物、識物卡片、場景設置等等的方式來讓孩子更系統地來學習和掌握各種事物的單詞和語句的表達方式,提升孩子的遣詞造句能力,同時也要鼓勵孩子多說話,多引導孩子說話。

重要提示:6歲以前是孩子語言學習的黃金期,而孩子說話晚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父母與孩子缺乏溝通,又或者是個人性格內心的因素造成的,想要讓孩子學說話,那麼日常的溝通和親子間的語言教學就一定不能少。

今日話題:你們家的孩子是多大了就開始學說話了?第一句說的是什麼?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寶寶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正常嗎?
    我的好朋友有一個十分可愛的小寶貝,每次奶聲奶氣叫爸爸的時候,幸福感爆棚。前兩天去他家做客的時候,他便拉著我,和我這個寶媽討論了很多育兒方面的問題。最近一直有一個大問題困擾著他,朋友的寶貝女兒已經兩歲多了,但是說話一直不是很清楚,要什麼東西或者想要做什麼事情時,總是哼哼唧唧的,表達不清晰,因此無法理解寶貝究竟想要幹什麼,不如意的時候就會哭鬧,不知道別的同齡小朋友是不是也是這樣,這種情況正常嗎?
  • 孩子3歲只會說「媽媽、拜拜」,語言黃金期,媽媽一定做好這2件事
    軒軒媽媽最近很焦慮,軒軒已經兩歲半接近3歲的男孩子,只會說:「爸爸,媽媽,拜拜」,其它時候都是閉嘴巴哼哼。軒軒媽媽覺得軒軒語言發育不正常,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軒軒媽媽的焦慮是可以理解的。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頭肉,當媽媽還沒有懷孕的時候,希望自己生出一個漂亮的寶寶;當孩子出世的時候,面對整天各種各樣讓新手爸媽措手不及的新生兒問題,爸爸媽媽心裡頭最大的願望是希望孩子健康平安;當孩子2、3歲的時候,爸爸媽媽看到身邊別人的孩子,該說話的都說話了,這個時候如果自己的孩子還不會說話,爸爸媽媽自然是很著急的。
  • 有聯想能力,會反覆聽一個故事讀一本書的兩歲半寶寶如何教育?
    上個月幾個同月齡的寶寶在一起玩耍時可能還會互相搶東西,那麼兩歲半的寶寶這種情況就少了很多,更多的是希望一起玩,尤其是進行過家家類似的角色扮演類遊戲,你會發現小朋友之間玩得非常開心——雖然還是看到喜歡的玩具就搶。因為兩歲半的寶寶大多正處於獨立性與依賴性的交叉路口,還不能體會分享帶來的快樂,需父母的引導和培養。
  • 兩歲半會說兩千多漢字和英文?記住這些訣竅,你家寶寶也能這麼酷!
    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裡的2歲半女孩,她是怎樣從牙牙學語到學會認讀兩千多個漢字,還有英文、數字呢。我們且來看看小美奇讓人驚奇的語言學習過程。小美奇的爸爸何師傅說在小美奇八個月大的時候,就有意識地知道自己讀的一些字,後來當他對著卡片上的詞組念上三四遍,一旁的小美奇基本上就會了。不少網友發出感嘆: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啊!
  • 兩歲寶寶有多脆弱?起碼這3種訓練還不能做,不然會傷害寶寶健康
    結果她老公說前幾天聽鄰居說寶寶聽力要提前訓練,媽害怕小寶輸在起跑線上,打算今天開始讓多聽聽電視聲音。同事哭笑不得,方法不能說是錯的,但是小寶年紀太小了,還不到兩歲,這時候的訓練有害無益。是的,很多針對兒童的訓練是要分年齡段的,尤其是兩歲以下的寶寶,很多訓練是不能做的,然而不知道的媽媽就會誤傷寶寶。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兩歲寶寶有多脆弱?起碼這3種訓練還不能做,不然會傷害寶寶健康。
  • 寶寶2歲了還不會說話,這算不算正常?聽聽專家怎麼說
    撰稿:蔣銳| 插畫:kit | 審核:靜好我兒子都已經兩歲多了,但他怎麼還不會說話啊,眼看著這麼大的別人家的孩子都會喊媽媽爸爸了,可我家孩子還只會咿咿呀呀。不過我家寶寶的交往方面沒有問題,和小朋友互動都聽好了,但要表達自己的情緒,別人又不理解時就會發脾氣,扔東西,還咬過別的小朋友。也不知道孩子的這些表現都正常不?他這個年齡不會說話正常不?其實,判斷一個小孩子到底是說話晚還是不會說話,也不難,家長只需要掌握兩個指標。
  • 寶寶的小丁丁為什麼也會經常立起來?這正常嗎?媽媽可別想歪了
    導讀:有了寶寶後,自然會對於寶寶的身體變化、飲食情況等非常注意,這就是當媽前後當媽後的區別,會有更多需要牽掛的事情,也少去了過往稀裡糊塗的做風,真是有什麼事是關於孩子的都會去瞅瞅,什麼對孩子有利啊、什麼對孩子不利的都要去關心。
  • 寶寶兩歲前,如果有這3種表現,並不是「高冷」,可能是智力低下
    如果兩歲以前的寶寶有以下這三種表現,寶爸寶媽們就要重視起來了!或許父母會覺得這樣的寶寶乖巧省心,但其實是他對於外界環境的敏感度不高,這是發育滯緩的表現。03兩歲還不會說話正常情況下,六個月大的小嬰兒就會無意識地模仿爸爸媽媽的聲音,有時候是一個模糊的音節
  • 男寶寶到了這年齡,媽媽要開始遠離兒子,否則這些後果你想不到
    小的時候,孩子喜歡跟媽媽相處,哪怕平時嘴裡一直說媽媽不好,可一旦長時間看不到母親,他們就會大哭大鬧。最鮮明的例子:幼兒園開學季,寶寶喊得最多的就是"要媽媽",而"要爸爸"與"要奶奶"的孩子相對較少,由此可見,母親在寶寶的心裡,有著無可取代的作用。
  • 寶寶幾歲開口說話算正常?兩歲還是兩歲半?
    很多家長喜歡拿孩子和別的孩子作比較,例如寶寶長牙快慢、何時戒尿布等問題,其實這些都是窮緊張,沒有必要的,每個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表,有個體差異,遇到實在很擔心的媽媽,我會這樣安慰她:你看有哪個孩子最後不會走路,沒有長牙?既然遲早都會發生,那麼就安心等待好了。
  • 進入反抗期喜歡說「不」的一歲半寶寶,該如何更好教育?
    寶寶來到十八個月,也就是一歲半了。這個月齡寶寶的行動能力已經超級穩定,不會輕易摔倒。這個月的寶寶進入了語言進步的快速期,可以說裡程碑也不為過,爸爸媽媽會發現,寶寶會經常用自己的理解造出很多的「精闢用詞」、或者因為發音不準而使用很多似是而非的詞,並因這些用詞的而逗得家人開懷大笑。
  • 寶寶的小丁丁為什麼會經常立起來?這正常嗎?媽媽們別想多了
    在育兒期的寶媽們,如果仔細觀察過寶寶的話,他會發現,寶寶在三歲左右的時候,有時寶寶的小丁丁也會立起來。有的媽媽會因此很慌張,覺得這樣不正常。那麼在年齡這麼小的寶寶身上出現這種情況是不是正常的呢?媽媽們可別想歪了喲。
  • 寶寶多大才會真正叫爸爸媽媽?如何更快的教會寶寶叫爸爸媽媽呢?
    如果你問父母們,這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是什麼?貓爸相信,很多父母都會說是寶寶第一次用稚嫩的聲音喊爸爸媽媽。而對於那些初為人父人母的人來說,最想知道的也是寶寶多大才會真正叫爸爸媽媽。那麼下面貓爸就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 腸絞痛不是寶寶必須經歷的,只要做好措施,讓腸絞痛跟寶寶說拜拜
    腸絞痛不是寶寶必須經歷的,只要做好以下措施,腸絞痛跟寶寶說拜拜每個寶寶都宛如天使降臨在了人間,剛出生的寶寶也是完美的詮釋了「天使」的含義,每天除了吃就是睡,時不時的再賣個萌,簡直就把爸爸媽媽的心給萌化了。可是寶寶真的會這麼一直乖乖的當個小天使嗎?
  • 寶寶說話晚可能是因為這些疾病,媽媽們不能大意了!
    前幾日,倩倩帶著自己的寶寶去冉冉家做客。到了冉冉家後,兩個寶寶年紀相仿,都是一歲多一點,坐在那裡玩兒的不亦樂乎。但是沒多久,倩倩就發現,冉冉家的寶寶會說很多話,而自己家的寶寶,卻只會含糊的講一些詞語,心裡不禁警鈴大作。回家後,倩倩就一直思考,自己的寶寶是不是有問題,所以到了一歲半還不會講話。倩倩家的寶寶真是因為有問題所以不會講話嗎?
  • 寶寶尿褲子被爸爸批評,邊哭邊頂嘴,爸爸:突然不知道該怎麼接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普遍不錯,所以寶寶出生後,都會給寶寶用上尿不溼。但是在寶寶過了一歲之後,如果還在用尿不溼,常常會受到身邊人的質疑:這麼大還用尿不溼?羞羞臉哦。媽媽也會遭到別人的質疑:孩子這麼大還用尿不溼,是不是懶得給寶寶洗褲子?如果是冬天還好,到了夏天質疑的聲音就更多了。
  • 兩歲半和三歲差別大
    有人說孩子上幼兒園的最佳年齡是三歲,有人說最佳年齡是兩歲或者兩歲半,有的家長甚至在寶寶還沒到兩歲,就把孩子送去幼兒園,那麼到底等到孩子幾歲,才是去上幼兒園的最佳年齡呢?今天就來聽聽專家怎樣說!專家建議:在寶寶三歲的時候送去幼兒園更適合。
  • 已經滿兩歲的寶寶,這三個技能都掌握了嗎?全部做到說明發育達標
    兩歲的寶寶應該會點啥?不能只看一個動作 這天小綺帶著孩子去與閨蜜聚餐,回家後明顯有些悶悶不樂。原來,閨蜜倩倩也帶了孩子,倆孩子都已經過完了兩歲生日,倩倩的寶寶只比小綺的寶寶大兩個月。 飯桌上倩倩的寶寶已經會用勺子像模像樣地自己吃飯了,雖然會把飯粒弄得到處都是,但這也是明顯進步了,起碼比自己這個還需要媽媽餵飯的兒子強多了。
  • 爸爸媽媽與寶寶雞同鴨講?學會這5個技巧,促進寶寶語言的發展
    2:出生一個月後的寶寶有沒有發現等寶寶一個月開始,大人們和寶寶說話的時候,寶寶會朝著你看,這個時候的寶寶其實不知道這個大人是誰,當然除了爸爸媽媽的聲音外,這是因為1個月的寶寶會朝著聲音發出的方向看去,他開始在學習辨別聲音的方位。
  • 孩子總流口水正常嗎?媽媽不用瞎擔心,大多都與這三個因素有關
    唾液腺發達等寶寶到了三個月之後,唾液腺的發育基本就完善了,怎樣知道唾液腺是不是發育完全了,看寶寶流不流口水就知道了。一般來說,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沒有流口水往肚裡吞的意識,所以,當口水分泌時,會順著寶寶的嘴流下來。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不用過於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