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很傷心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句句扣人心弦

2020-12-04 慶餘說詩詞

古時候由於交通不便,通信極不發達,親朋好友之間往往一別就要數載才能相見,可謂是「相見時難別亦難」。因此古人特別看重離別,往往會折柳相送、設酒餞別。所以離別,也就成了文人墨客創作時一個永恆的主題。如白居易《南浦別》:「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許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等。

但寫的人多了,既要「感動激發人意」,又要煥發出新意,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勞勞亭》,就是一首既構思新穎,又扣人心弦的歌詠離別的經典詩作。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寫於唐玄宗天寶八載(749年),也就是李白漫遊金陵期間。根據詩中春風初到,柳條未青,又可以得知為早春時節。

至於題中所說的「勞勞亭」,它是三國吳時建成的一座古亭,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西南,是古代有名的送別之所。眾所周知,長亭、楊柳、夕陽、酒、秋等,都是表達離愁別緒常用的意象。所以李白這首詩便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為題來表達人間的離別之苦。值得一提的是,李白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4句,卻可謂是句句神來之筆,令人叫絕。

《勞勞亭》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即這天下最讓人傷心的地方,就是那送別客人的勞勞亭。那麼為什麼要說這兩句詩是神來之筆呢?那是因為自南朝文學家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以來,但凡是送別詩都只是強調離別的愁苦,而李白這兩句詩卻把重點放在了送別客人的離亭上,這就超人一步了。

即超越了離別之事來寫離別之地,超越了送別之人來寫送別之亭。由此可見,它在立言上更為高妙,也更容易觸發讀者的聯想,因地及事,由亭及人。不過這首詩真正神來之筆的,還是要數它的後兩句「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它的意思是說,這春風知道人們離別的痛苦,所以才會不催著柳條兒發青。那麼這兩句詩妙在哪裡呢?

主要是因為李白聯想的豐富,聯想越豐富,轉折和層次越多,詩也就變得越來越有深度。很顯然,離別與春風本來是兩件毫不相干的事物,並且春風本來又是無情之物,但在這裡李白卻賦予了它人的情感,說它理解離別的苦,才會不忍看到人間折柳送別的場面,於是就讓故意不吹柳條,不讓它發青,這樣人們就無枝可折,也就沒了離別之苦。

但從讀完整首詩的感受來看,春風愈是知別苦,不去遣柳條青,就愈說明了天下傷心處,是那勞勞送客亭啊,我想這便是李白神來之筆所帶來的藝術魅力。總的來說,李白這首《勞勞亭》移情於景,託物言情,構思新穎,聯想豐富,蘊藉深婉,是一首令人叫絕的歌詠離別的佳作。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李清照很冷門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句句扣人心弦!
    但我們也不能忽視李清照的詩作,儘管她的詩現存很少,卻可以說是首首佳作。如《夏日絕句》便以噴湧而出的愛國之情,震撼人心,千古傳誦。本文就讓我們通過一首詩《春殘》,來感受李清照在詩中的高超表現技術和動人的藝術魅力。首先,它是李清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雖然它的創作時間無法確定,但是通過詩意來看,它是李清照晚年寄居某地,於某一年的晚春時節所作。
  • 李白深夜睡不著,寫下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成千古名作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春夜洛城聞笛》,就是一首抒寫思鄉之情的千古名作。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公元734年,也就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春,客居洛城(即洛陽)的李白,深夜難以入睡,偶然聽到笛聲,觸發思鄉之情後,便寫下了這首詩。在短短的4句詩中,李白以合理的想像與誇張,表達了對故鄉真摯的思念之情。一字一句,扣人心弦。
  • 王昌齡的這首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扣人心弦!
    無論是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中的離人愁,還是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中的羈旅愁,亦或是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中的家國愁,都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讀後扣人心弦。
  • 李白意境十分優美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便精妙絕倫!
    眾所周知,李白的詩藝術成就極高。單從絕句來看,李白便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等以五絕著稱,王昌齡、王之渙等以七絕著稱,而兼長五絕與七絕,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 劉禹錫很冷門的一首詩,卻寫出了愛情的不幸,短短4句扣人心弦!
    言既遂矣,至於暴矣」之句,描寫愛情的不幸。再後來,愛情的不幸就成了詩歌中一個永恆的主題。譬如,唐代詩人崔郊的「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李益的「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宋代詞人陸遊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歐陽修的「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等。
  • 王勃寫下一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扣人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山中》,便是與愁緒有關的一首經典詩作。它出自於初唐詩人王勃之手,是王勃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寫於唐高宗鹹亨二年(672),當時王勃正客居蜀地。所以王勃這首詩,顯然是為了抒發自己身為一個天涯遊子久居他鄉的思鄉之愁。不過要想將理解透徹王勃這首詩中的愁緒,還需要知道他此次客居蜀地的真實原因。
  • 高適除夕在旅館寫下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寫到了心坎裡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除夜作》,便是唐代詩人高適除夕不能回家,在旅館寫下的一首七言絕句。眾所周知,高適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為唐代邊塞四大詩人。其詩歷來以筆力雄健,氣勢奔放著稱。而這首詩卻平易自然,精煉含蓄。它只有短短4句,便將高適身為遊子真實的感受寫得淋漓盡致,可謂是寫到了我們的心坎裡。
  • 李白很傷心的一首詩,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那筆者要為大家推薦李白最傷感的一首詩,也是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便是他的這首《勞勞亭》,這首詩在他眾多的作品中並不算是很出色,但卻寫得極為悽美,也很是傷感,通篇只是那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卻是寫出了天下最傷心的地方,而這樣的作品,讀來也最是令人傷感,所以對於這樣的作品自然也是不容錯過,也是值得我們一讀。
  • 李白的這首詩,只有短短四句,卻把孤獨寫得淋漓盡致
    李白,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李白的詩,多體現了他灑脫不群、追求自由的一面。但因為李白自身的性格和社會的矛盾,我們可以在李白的很多詩裡,看到他孑然一身、漂泊無依的孤獨。因此,有人說:李白是最偉大的詩人,也是最孤獨的詩人。
  • 楊萬裡寫荷花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美到了骨子裡!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便是古典詩詞中較為膾炙人口的一首荷花詩。它出自於宋代詩人楊萬裡之手,是楊萬裡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顧名思義,楊萬裡這首詩除了著重描寫荷花的美麗風姿外,還突出了詩人對友人林子方的眷戀之情。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林子方赴福州任職,楊萬裡在杭州西湖附近的淨慈寺送別送林子方,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
  • 李白此詩只有短短20字,卻寫出別樣的離別,尾句寫得尤為深沉
    那麼,李白也是一樣,在他的詩中,也會有一些悲傷之跡,比如說,這篇文章我們要講到的這一首《勞勞亭》。,天下最叫人傷心的地方,莫過於這承載著離別感傷的勞勞亭了。這首詩是李白詩作中為數不多的傷感詩,整體讀下來,便有一種傷心之感,在這首詩中,把離別送客的傷心地也是描寫地淋漓盡致。
  • 李白此詩只有短短20字,卻寫出別樣的離別,尾句寫得尤為深沉
    很多時候,李白給我們的印象總是積極樂觀的,但是人生在世,當然也不是總是順心順意,也不是所有的情緒都能輕易地被排解掉的。那麼,李白也是一樣,在他的詩中,也會有一些悲傷之跡,比如說,這篇文章我們要講到的這一首《勞勞亭》。
  • 一官員問李白是什麼人,李白以詩回應,短短4句狂到沒邊!
    俗話說「自古狂人多才俊」,最為典型的便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與其豪邁灑脫的人格相匹配的,便是他在一首首詩中的狂狷思想。譬如,「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等等。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也是一首能夠體現李白狂狷思想的詩作。它是李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李白的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把女子的美麗寫到了極致!
    西漢李延年《佳人歌》中也有「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之句。總的來說,就是詩詞裡的美人描寫,密如繁星而豔若百花,歷朝歷代不曾斷去。說到詩詞裡的美人,就不得不提我們所熟知的,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清平調三首》。其中,又以《清平調三首·其一》的開篇14字「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最為經典,是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
  • 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含蘊無窮,句句深情
    李白是盛唐偉大的詩人,他的很多作品都浪漫奔放、富於想像,更充滿了豪情壯志。北宋文學家曾鞏讚美李白的詩文,「浩浩奔放,萬裡一瀉,末勢猶壯。」歐陽修不僅羨慕他天資獨特,還喜歡太白的詩歌氣魄壯大。至於他的小弟杜甫更是對他仰慕不已,「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下面就分享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含蘊無窮,句句深情。烏夜啼唐代:李白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
  • 元稹很深情的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便打動了無數人
    李白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寫下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聞樂天授江州司馬》,便是一首涉及友情的傑出作品。它出自於唐代詩人元稹之手,是元稹得知好友白居易遭貶之後,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元稹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亦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遂有「元白」之稱。
  • 古詩中特別催淚的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便令人不忍卒讀!
    古人說:「詩言志」,但是詩更能傳情。在古詩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李白《早發白帝城》中「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的輕快,也能感受到王維《渭城曲》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深情,亦能感受到杜甫《登高》中「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悵恨。
  • 他是李白的粉絲,平生沒留下一首詩,但卻因李白一首詩而名垂千古
    背景《贈汪倫》這首詩從題目就可以看到是李白寫給汪倫的,這是一首非常典型的送別詩,也被後人作為離別詩詞的典範來引用!遊歷四方的李白這一段時間恰巧來到了安徽,這正是汪倫的老家。解析整首詩的前句是敘事,非常巧妙地用一種獨特的手法先將離去的自己點出來,李白我要乘船遠去了,「將欲行」短短三個字非常生動地將送別的場景展現出來,浮現在腦海裡的就是在河岸邊送別的親友們和在船上站著的遊子,雙方互相對望著依依不捨!
  • 韋應物寫給弟弟的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便道盡手足情深!
    古人說:「詩言志」,但是詩更能傳情。以手足情深為例,就有蘇軾、蘇轍兄弟是中國文學史上兄弟交往的典範。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千年後依然能引起共鳴,溫暖並激勵著人們的心靈。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寒食寄京師諸弟》,亦是一首表達手足情深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唐代詩人韋應物之手,是韋應物恰逢寒食節即興寫下的一首七言絕句。在這首詩中,韋應物運筆空靈,含蓄深婉,情景交融,可以說是極盡烘託之妙,將手足情深的主題在短短4句中,表達的淋漓盡致。即便是千年後的今天讀來,依然能引起共鳴和感慨。
  • 唐詩中很催淚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哭著讀完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隴西行》,便是唐詩中很催淚的一首詩。雖然它只有短短的4句,但是細讀後卻能讓人哭著讀完。《隴西行》是唐代詩人陳陶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隴西行》原是樂府《相和歌·瑟調曲》舊題,內容主要寫邊塞戰爭。陳陶這首詩所寫的就是漢代李陵伐匈奴而全軍覆沒的史實,進而反映出唐代長期的邊塞戰爭給普通人民帶來的痛苦和災難。